首页 / 正文

刘哈剌不花传

刘哈剌不花,他的祖先是江西人。豪爽好义,不治理家产,有古侠之风。居燕赵多年,成为探马赤军户。

至正十二年(1352),颍、亳人民起兵反元,朝廷用泰不花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统领兵马讨伐。哈剌不花上书陈述十件事,第七件是关于军机及攻守的策谋,泰不花非常高兴,就征召为部属,不久,上奏朝廷任左右司都事。泰不花因哈剌不花曾是探马赤,有臂力,善于骑射,就使他统帅前八翼军,为先锋官。哈剌不花号令明确,赏罚分明,士兵们都乐于听他的调遣,而在预料敌人胜败方面,是所向无敌。这时答失八都鲁的军队被敌军在长葛击溃。收集失散的士兵,再次屯兵中牟。哈剌不花军驻于汴梁之南的彭子冈。有个从长葛来的人说“:总兵官已被义军打败,下一步就是攻打中牟。”哈剌不花说“:贼既取胜,兵必再至,我不能不去援助。”于是就整兵前往。不久有信使飞报:夜四更时,义军从洧川渡河,不知向什么地方去了。哈剌不花说:“那必然是袭击答失八都鲁军营去了。我军行动缓慢,来不及了,不如以精锐军断贼归路,必然打败他们。”于是领兵慢行。天未明,将军队埋伏在敌兵归路之上。贼兵果然袭击答失八都鲁营,掳掠大量辎重而还。哈剌不花伏军四起,义军大败,全部被俘。当时答失八都鲁虽然任平章政事,统领大军,而哈剌不花的功名与他相等。

十七年,山东义军毛贵率兵由河间直趋直沽,进攻氵郭州,到枣林。不久攻取柳林,逼近京畿,枢密副使达国珍战死,京师人心慌乱。朝廷的大臣,有的劝皇帝逃向北部避难,有的劝帝迁都关陕,众人议论纷纷,只有左丞相太平执意说不能这样做,哈剌不花当时任同知枢密院事,奉诏领兵拒敌,与敌军在柳林作战,大胜。义军退至济南,京师安定,哈剌不花功劳最大。后转任河南平章政事后逝世。

当初哈剌不花与信州人倪晦,字孟日折,一同为泰不花部属。晦读过书史,精于文墨,机智聪明,泰不花很信任他并委以重任,对他言听计从;而对哈剌不花则说他不行。因而哈剌不花心中对泰不花不满。待泰不花失败,前往哈剌不花处求援,哈剌不花将泰不花押送京师,致他于死地,君子对此有所非议。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三十八·脱脱
  卷一 本纪一·赵尔巽
  卷四百二十五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乾隆
  第五七告示光绪八年正月十七日一一二○七-一八·佚名
  八九○ 谕内阁着交四库馆再缮写全书三分安置扬州文汇阁等处·佚名
  金佗稡编卷六·岳珂
  二七 陈师曾的风俗画·周作人
  周武王封比干墓铜盘铭·林献堂
  十国春秋卷十五·吴任臣
  塔塔统阿传·宋濂
  卷二百四十五·杨士奇
  七一、韩哀侯懿侯昭侯三世名谥年数考·钱穆
  卷一百八十七·雍正
  卷一百四十·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一·郁达夫

    余少日读郁诗,酷爱其“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一联。抚今思昔,差近念年矣。郁文诗学仲则,格调不甚高,寒语酸语,故作激烈语,集中比比有之。然诗味醇厚,良足动人。壬午岁,余得郁诗全编,发愿录其诗全编上网,以飨

  • 卷三·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三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陆机拟古七首高楼一何峻岧岧峻而安绮窻出尘防飞阶蹑云端佳人抚琴瑟【琴艺文类聚作瑶】纎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芳气宋刻误作芳草今从文选】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

  • 本行第十·陆贾

    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故尊于位而无德者绌,富于财而无义者刑,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段干木徒步之士,?道行德,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夫子陈、蔡之厄,豆饭菜羹,不足以接馁,二三子布弊衤р袍,不足以御寒,倥亻?屈厄,自处甚

  • 卷二 文帝·王夫之

      〖一〗   诚以安君之谓忠,直以正友之谓信,忠信为周。君子周而上下睦,天下宁矣。周勃平诸吕,迎立文帝,而有德色;非有罔上行私之慝也,不学无术而忘其骄耳。袁盎与俱北面事君,尊卑虽殊,固有同寅之义;规而正之,勃岂遽怙而不改

  • 卷之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十三卷 清举人 (四)·缪荃孙

    [嘉庆戊午科] 江宁府 金德荣 上元人。 陈克鸣 上元人。 陈 哲 上元人。 谭清瑞 上元人。 尉迟楫 上元人。 谌配道 江

  • 卷十三·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乙酉(一六四五)冬十月己卯朔大清兵取婺源,胡海定徒步六百里至广信乞援于黄道周。道周叹曰:『君一致仕令耳,犹仗节若是』!引满酌之,立发援师。海定归,语人曰:『黄公长者,顾爱克厥威,奈何』!抵家,与母张氏别

  • ●牧令书卷一 治原·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设官凡以为民也而征诸民必本诸身其道自生民以来未之或易不明乎此而欲治民非空谈即杂霸耳故以治原始 汪琬 胡承诺 魏际瑞 聂继模 于成龙 严虞惇 李塨 蔡世远 李绂 熊宏备 王士俊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四礼部祠祭清吏司中祀一凡朝日之礼兆阳位於东郊其制一成岁以春分迎日出祀大明甲丙戊庚壬年皇帝亲朝日奉大明位西向赤璧一帛一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尊一爵三琖三十

  •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魏之先,毕公高之後也。毕公高与周同姓。【索隐】:左传富辰说文王之子十六国有毕、原、丰、郇,言毕公是文王之子。此云与周同姓,似不用左氏之说。马融亦云毕、毛,文王庶子。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集解】:杜预曰:“毕在长安

  • 大学·胡宏

      胡子曰: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何学也?曰大学也,所以学修身、齐家、洽国、平天下之道也。孔子三十而立,何立也?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不退转也。孔子四十而不惑,何不惑也?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卓

  • 孟子集编卷六·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防宜若可为也【王去声○陈代孟子弟子也小谓小节也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枉尺直寻犹屈己一见诸侯而可以致王霸所屈

  •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二·佚名

    宋 滕珙 撰孟子类论孔子集大成之説答南轩此段谓金玉二字正是譬喻亲切有功处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合也言合众理而大备于身或曰集谓合乐成谓乐之一变此卽以乐喻之也】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

  • 草虫·佚名

    ——人有悲欢离合【原文】喓喓草虫①,趯趯阜螽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③。亦既见止④,亦既觏止⑤,我心则降⑥。陟彼南山,言采其蕨⑦;未见君子,忧心惙惙⑧。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⑨。陟彼南山,言采其薇⑩;未见

  • 卷二·黄中松

    <经部,诗类,诗疑辨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疑辨证卷二 上海黄中松撰 邶鄘卫 郑谱谓康叔止有卫子孙幷彼二国汉志谓康叔初封尽有邶鄘卫之地孔氏以後诸儒多从谱惟朱孟章【曰地理志云武王崩三监叛周公尽以其地封康叔迁邶鄘之

  • 持品第三十五·佚名

    尔时三千大千国土。诸四天王及诸阿迦腻吒诸天子。语释提桓因言:仁者,当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习念守行般若波罗蜜。供养讽诵念者,诸馀恶法悉当消灭。诸善功德当具足生。受持般若波罗蜜者,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三宝之法

  •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虚

    常惺法师名寂祥,族如皋朱氏。母贤且慈,五岁亲为授学;以其颖慧而端静,才九龄送福成寺依自诚长老落发为弟子。长者独具只眼,当清末佛门多难,识其为僧中弘护才,乃使入学校读;旋升学如皋省立师范,试辄列前茅,既卒业,转上海月霞法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