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裴仁基传

河东人裴仁基,字德本。

祖父裴伯凤,北周汾州刺史。

父亲裴定,上仪同。

仁基年少时就很骁勇,善习弓马。

开皇初,裴仁基为亲卫。

平定陈国时,他冲锋陷阵,授仪同,赐缣纟采上千段。

后以本官身份兼任汉王杨谅王府的亲信。

炀帝继位后,杨谅举兵造反,仁基苦劝。

杨谅大怒,把他关在牢里。

杨谅失败后,炀帝夸奖他,越级提拔他当护军。

过了几年,改授他为武贲郎将,随将军李景到黔安讨伐反叛的蛮贼向思多,因战功升任银青光禄大夫,赐奴婢百口,绢五百匹。

在张掖打败吐谷浑,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斩杀、俘虏进犯的革末革曷,授为左光禄大夫。

随炀帝征讨高丽,升任光禄大夫。

炀帝巡幸江都,李密占据洛口。

朝廷令裴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占据武牢以抵抗李密。

后荥陽通守张须陀被李密所杀,裴仁基全部接收他的部下,每每与李密作战,都杀死、俘虏了李密的不少人马。

当时隋朝大乱,有功也不被记录奖赏。

仁基见强敌在前,部队疲劳,因此所得的军用物资,马上分给部下。

监军御史萧怀静常常阻止他,部下都很怨恨。

萧怀静又偷偷地抓住了仁基的这短那长,想上告朝廷弹劾他。

仁基惧怕,于是杀了萧怀静,率部投靠了李密。

李密以他为河东郡公。

其子裴行俨,骁勇善战,李密又封他为绛郡公,对他很重用,很亲近。

王世充因东都粮尽,率领全部人马到偃师,与李密决战。

李密问计于诸将,仁基回答说:“世充尽率精兵而至,洛陽必定空虚,我们可以分兵守其要路,使他不能向东。

另挑精兵三万,沿黄河西出,以逼近东都洛陽。

世充回去,我们却按兵不动;世充重出,我军又逼东都。

这样,我们就有余力,而他却疲于奔命,就是兵法上说的‘敌出我归,敌归我出,数战以疲劳敌军,多方以贻误敌军’。”李密说:“你知其一,不知其二。

东都洛陽的兵马有三方面我军不可阻挡:兵器精良,这是一;决计而来,这是二;粮尽求斗,这是三。

我按兵蓄力,以观其敝,他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天,王世充的头可以悬挂在麾下。”单雄信等将领轻视王世充,都请求出战,仁基苦争而不能阻止。

李密难以违背诸将的话,于是与王世充决战,于是吃了大败仗。

仁基被王世充俘虏。

王世充因为他父子都是骁将,深深地礼遇他们,把兄长的女儿嫁给裴行俨。

王世充称帝后,任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

裴行俨每有攻战,都所向披靡,号为“万人敌”。

王世充怕他的威名,对他很有些防范、猜忌。

裴仁基知道他的意思,心中不安,于是就与王世充所任命的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人谋反。

仁基令陈谦在给王世充进食时,拿匕首劫持王世充,令裴行俨率兵在台阶下接应。

大局确定后,就拥立越王杨侗为帝以辅佐之。

事变快开始时,将军张童仁知其谋而告发了他们,他们都被王世充所杀。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五 晉紀七·司马光
  ●卷二十六·邵博
  雍正上谕 一、我雍正是将遗诏的“十”改成“于”字而·雍正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四·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八·司马光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一·佚名
  卷十三·李天根
  杜预传·房玄龄
  崔器传·刘昫
  ●皇朝通典卷八十·佚名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卷一百五·佚名
  卷第三·佚名
  梁文兴·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洪适·唐圭璋

      适字景伯,鄱阳人,皓之长子。政和七年(1117)生。绍兴十二年(1142),与弟遵同举博学宏词科。历官司农少卿,权直学士院,进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罢为观文殿大学士。乞休归,家居十六年,以著述吟咏自娱。淳熙十一年

  • 第四折·佚名

    (范钟淹领张千上,云)老夫范仲淹是也。有监察廉使李圭,在西延边申将文书来,说葛彪打死人命一事,勘问已成了也。老夫今奉圣人的命,着老夫疾驰驿马,亲往延安府,结证此事,就升赏争圭。不敢久停久住,延安府结证,走一遭去。友命承

  • 卷二百九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九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鸥渚微吟赵崇鉘字元治开封人为都昌令都昌属江右僻邑故书事诗有山云欲到地街鼔又催衙风鱼休市官贫饭带沙之句有鸥渚微吟一卷调渔者山明松雪水明沙

  • 列传第十九 王长述·魏徵

    王长述,京兆霸城人也。祖罴,魏太尉。父庆远,周淮州刺史。长述幼有仪范,年八岁 ,周太祖见而异之,曰:“王公有此孙,足为不朽。”解褐员外散骑侍郎,封长安县伯。累迁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舍人。长述早孤,少为祖罴所养,及罴

  • 校訂三國遺事敘、例言·一然

      校訂三國遺事敘三國遺事。繼金氏史記而作。收錄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遺聞逸事者。高麗忠烈王時。僧一然所撰也。書凡五卷。分為九門。初無序跋。冠以三國年表。所紀神異靈妙。專主崇佛弘法。論者謂荒誕不經。不足取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一·陈厚耀

    右春坊右谕徳陈厚耀撰周史周本纪【节文】周自武王受命克殷【徐广曰武王定位元年嵗在乙酉六年庚寅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使召公营洛邑居九鼎焉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成康之际天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四月丁亥朔户部言巡仓御史左宗郢请以四十两月应折之粮俱就通仓支放目今四月正当奉旨开操未便停住合俟六月操止将京军月粮坐拨通仓支放其临德两仓严禁改折务足原额五十万之数以备支运今岁粮运行总漕巡漕设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万历十九年三月丁酉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武进伯朱世雍行礼○授庶吉士李启美为翰林院简讨○礼部尚书于慎行再<锍-釒>乞休不允○部覆蓟镇总督蹇达<锍-釒>题春秋二防将领功罪应纪录者分别奖赏外游击<塍-土>兖应革任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天启三年四月庚申朔孟夏 上亲享 太庙○是夜京师地震○大学士史继偕又具疏求归 上优诏不允○吏部尚书张问达又具疏乞休 上温诏慰留○光禄寺少卿高攀龙奏臣观今日中外人心皆疑戚畹郑氏并及其昔日所用之人以为奴贼奸

  •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夏。四月。乙酉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海金行礼。  ○上自南苑、回驻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江南苏松水师总兵官胡骏、以病乞休。允之。  ○丁亥。福建巡抚陈瑸题、惠

  •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纪昀

    儒林传宋 【七】○宋七朱熹张栻朱熹张栻△朱熹朱熹字符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中进士第 【按名臣言行录云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厯政和尤溪尉监泉州石井镇 御史胡世将抚谕东南松谒而说之曰尝闻不取关中中原不可

  • 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佚名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彖曰:艮,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初六:艮其趾,无

  • 天道施第八十二·苏舆

      天道施,地道化,人道義。聖人見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應萬,類之治也。動其本者不知靜其末,受其始者不能辭其終。利者盜之本也,妄者亂之始也。夫受亂之始,動盜之本,而欲民之靜,不可得也。故君子非禮而不言,非禮而不動。好色

  • 卷一百十二·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二   宋 卫湜 撰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敎之至也衆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隂为野土其气?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

  • 卷二百九十·佚名

    △初分著不著相品第三十六之四善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不行一切智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道相智一切相智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一切智若常若无常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是行般若

  • 澎湖纪略·胡建伟

    台湾地方志。清胡建伟撰。十二卷。建伟,学者称勉亭先生,广东三水人。乾隆进士,累官知县、通判。官澎湖期间,建有“文石书院”。又于省城创“澎湖书院”。是志为其组织采访,博览文献,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成书。此志为

  • 御制广寒殿记·朱瞻基

    北京之万岁山在宫城西北隅周回数里而崇倍之皆奇石积迭以成巍巍乎矗矗乎巉峭峻削盘回起伏或陡绝如壑或■〈山上欺下〉岩如屋左右二道宛转而上步蹑屡息乃造其巅而飞楼复阁广亭危榭东西拱向俯仰辉映不可殚纪最高者为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