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圭塘欵乃集跋

相为中原名郡自昔多达官贵人之居宋庐陵欧阳子为丞相韩魏公作昼锦堂记人到于今称之由魏公而下虽怀黄曳组世不乏人求官簿问望政事文章一切烜赫于时功成身退又能归享太平之乐者则亦寥寥如也御史中丞安阳许公以经术起身致位尊显卓为一代名臣晚归相城视听不衰辟园作室引流种树日置酒赋诗为娱乐清风雅致照映后先欧阳记所谓少擢髙科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筑堂营圃作诗以遗相人一一皆似为公言者始知魏公之后继其美者未必无其人也然则圭塘昼锦之名当相为不朽于相矣若夫公制作之妙天下人人知所矜式旧矣是集又若老将用兵百战百胜而从横变合无不如意顾区区者何足以窥其营垒也哉学生汴段天佑再拜跋

安阳公以道徳文章名重一世及功成身退相羊云水之间与松竹居鱼鸟游暨其弟若子更唱迭和金石相宣若身在六合之外逴乎不与世接其贤过于人逺矣哉公于溥为父执都司君长溥年事之若兄国子桢少溥年接之若弟往者尝拜公于堂侍都司君于客次揖国子桢于大门之外未尝不偻伛侧辟俯而服仰而叹也圭塘康氏之废园也当其废时过者不视牛羊萃焉庸讵知今日之遇乎凿之薙之筑之树之挈子弟而招佳宾圭塘遇矣庸讵知后世之传乎非公则圭塘不遇圭塘之传则有頼于欵乃也与至正庚寅孟冬望后二日晚进龙门周溥顿首再拜谨跋

唐国子司业杨侯以年满七十白丞相去归其乡朝之公卿士庶共称其贤昌黎韩子有文以传于世世以为美谈御史中丞相台许公以年老亦白大夫而去当太行之麓洹溪之濵得地数十亩筑亭凿池深广有度树以松竹杞梓种以菱芡夫渠水緑掩映虽极人力每云收雨止层峦献翠活水分清俨若天锺其秀公率子弟或舟楫或杖屦荡扬乎清流徙倚乎亭之左右更相唱和殆无虚日有欵乃一集鸣于时不知杨侯之去有是乐否今世士大夫宦逰中外老归于乡者有之矣得山川之胜而燕游者则鲜也得山川之胜而燕游者有之矣弟若子俱能文辞者则鲜也公以明经擢上第致位廊庙佐天子出政令几三十年膏泽被于民物者固多诸福之美萃于一门天之施于公也实厚相之人凡出处去就一以乡先生为法是集之鸣也益着众所谓贤者又不得専美于昔矣至正辛卯冬至前五日诸生哈喇岱再拜

山川景物因人而胜因文章而传人品既髙文足范后山川景物之得所托而传于久逺也可必矣中执法安阳公归乡里作圭塘位置之巧泉石之胜松竹荷栁之繁亭台桥舫之具西山如画公于良辰美景挈子弟招宾朋觞咏其中宛然香山池上也观物赋诗殆无虚日积久成宏圭塘之胜遂闻四方制作之精人愿矜式不然则圭塘虽美孰能尽知至正庚寅夏文升过相州获拜公于里第陪杖屦一游来京师日奔走思昔陪侍恍若梦寐癸巳莫春至鲸川访尚书积素成先生邂逅洹濵御史于余清轩中适二公对方册谈论驩洽文升从傍窃观则圭塘唱和集也思得挂名集末岂不荣幸遂领归旅邸而手钞之自不愧其字画之荒恶也谨以归于洹濵为后游张本云孟夏天台丁文升拜书

卫之诗有咏歌夫硕人之寛而着于国风者考盘是也有以父子兄弟一家而皆善于诗者三曹是也然而考盘之乐美矣徒托诸他人之咏而见三曹之诗多矣而其私情中纷嫌隙相逼不能以尽夫忠厚和平之乐是皆得于天者或不足于人有其文者或不足于实于是而知中丞公兄弟子侄圭塘唱和之章从容怡愉之思盖古今所仅见者也中丞公世家相州相州卫地而三曹之旧都也中丞公与其弟都司君皆以蚤擢髙科仕宦中外未甞少休于家所谓园林池榭之胜优游野服之乐徒形诸怀想而寄诸渺茫一旦兄弟同得以遂其情焉则其同气相亲同徳相与发诸歌诗词韵之间自将宫商相宣金石相和大篇短咏交唱迭和有不能已矣然则卫地之诗此非尤备尤善于前人乎虽然发言为诗声之和也兄弟既翕家之和也以和兆和将见如欧阳公所谓园间之草木有骈枝而连理禽鸟之翔集者不争巢而栖不择予而哺岂特可称于髙阳许氏之东园哉临川黄冔敬书

昔宋张文定公齐贤举进士仕太宗朝不十年拜相致政归洛阳得裴度午桥庄凿渠通流栽花植竹日与故旧乘小舆携觞游钓甞赋诗曰午桥今得晋公庐水竹烟花兴有余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五府九尚书今观御史中丞安阳许公谢事归以赐金得康氏废园于相城之西刳辟杇壤翦焚榛薉凉台燠馆古木诡石间厕隠显复凿池如桓圭形号曰圭塘公野服萧散乗椶舆时与畸人静者偕其弟若子觞咏其间摅幽发粹更唱迭和金石锵鸣累巨帙题曰圭塘欵乃公之弟可行时为南行台监察御史与公皆以名进士显宦中朝清节雅望辉映后先子桢复以门功起太祝供奉玉堂其悬车之乐视文定公宜不多让而风流文采萃于一门盖有文定公所不能及者谨拜手题巻末识叹慕之私云诸生镇阳张守正

右中执法安阳许公欵乃集一帙观其所载园池之胜逰赏之乐无非所以形容太平之风致至于更唱迭和金石相奏而律吕相宣乃与其弟太常君洎子桢供奉出于一门昆季之贤并羣从之才俊有非他人之所与明时国家人才之众多教化之隆洽因是而可以槩观焉金台王翰谨跋

至正癸卯余奉使岭南丙午自琼儋回届相时太常礼仪院使许公可行奉旨来尹相省故园之乐也余亦忝列兵曹得陪许公于斯一日得阅公曩侍兄集贤大学士可用公洎侄元干赓唱圭塘集嗟夫人家孰不愿一门父子兄弟忠孝之全徳学之备荣宦之隆哉造物有所仅吝亦人积善未周弗脗于时矣若斯数者许门之乐全矣呜呼公今之来松楸恪恭田园得意复缮圭塘修荣丛桂对西山而酬兴临清流而赋诗相知栖鸟适趋芳径策杖从容且歌且乐轧圭塘之旧发潜徳起幽光遂平生之髙志乐好景黄花若韩魏公胡子山王西溪各贤不独専美于往而许公一门蹑髙风于后诚不多让矣若夫麟阁勋名玉堂旧业公无梦矣余何人哉得宻迩于圭塘耕耘也耶浚仪王国寳拜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八十五·彭定求
  国学生·唐圭璋
  赵希囿·唐圭璋
  吴康·唐圭璋
  裴湘·唐圭璋
  第四十一章 钦取回朝·屠隆
  卷三·李贺
  跋·周权
  巻二·顾瑛
  卷一百四十三·冯惟讷
  卷六十六·冯惟讷
  卷三十七·陈焯
  卷三十·郭元釪
  外集卷十五·陈元龙
  陈郁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五十六·吴景旭

      辛集上之中  宋诗  进退韵  缃素杂记曰郑谷与僧齐已黄损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按唐介为台官廷疏文彦博仁宗怒

  • 卷十五·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五   歙县汪立名编 长庆集十五【律诗五言七言九十九首】 渭邨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重文疎卜式尚少弃

  • 卷一百·徐世昌

    韩崶韩崶,字桂舲,元和人。乾隆丁酉拔贡,官至刑部尚书,罢,赐三品顶带,署刑部侍郎。有《还读斋诗稿》。赣州夜泊次香杜韵到此双流合,遥看百雉开。人家寒食节,风雨郁孤台。山色周遭在,涛声日夜催。系舟吟望处,迟尔

  • 嵗时杂咏巻三·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立春翦防花絶句【二首】 刘孝威叶舒非渐大花是发春开无人论讶似蜂见也争来浅深依树色舒巻听人裁假令春色度经住手中开咏司农府春幡徐 勉幡糓重前经人天称往録青珪礼东甸髙旗表治粟逶迟乘旦风葱翠扬朝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刘昫

    ○李德武妻裴氏 杨庆妻王氏独孤师仁乳母王氏附 杨三安妻李氏 魏衡妻王氏 樊会仁母敬氏 绛州孝女卫氏 濮州孝女贾氏 郑义宗妻卢氏 刘寂妻夏侯氏 楚王灵龟妃上官氏 杨绍宗妻王氏 于敏直妻张氏 冀州女子王氏

  • 第五十七回 迁上皇阉寺擅权 宠少子逆胡速祸·蔡东藩

      却说怀州守将,便是安庆绪部下的安太清。庆绪被思明杀毙,他乃投降思明,思明令为河南节度使。光弼督兵攻怀州,途次接得诏敕,进光弼为太尉,兼中书令,光弼受诏,遣还中使,仍进薄怀州城下。太清出战败退,告急思明。思明率众来援,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百五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知人宋孝宗时敷文阁待制四川置制使范成大论知人劄子曰臣闻古今未尝有不生才之世而君子常患於无知人之明今有知人之明

  • 卷二百二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十一 朱批余甸奏摺 雍正二年七月二十日山东按察使【臣】余甸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臣】自闰四月十四日叩辞 阙廷祗承 圣训瞻恋实深十六日起程二十五日抵济南府二十 六日恭设香案望 阙谢

  • 卷九·曾巩

    吴廷祚,字庆之,太原人。在周为枢密使,宋兴,加中书门下三品,以父名璋故也。建隆初,为建雄军节度使,改京兆尹。卒,赠侍中。子:元辅、元载、元扆。太祖征李筠,尝询廷祚,以为&lsquo;筠无谋恃勇,离巢穴出战,擒之必矣!&rsquo;卒如所料。元

  • 孙仲谋·苏辙

    任人莫难于托国。汉武帝因文、景富庶之后,虐用其民,厚自奉养,征伐四夷,几丧天下。逮其晚岁,托国于霍光。光知用兵之害,罢均输榷酤,与民休息,而天下复安。凡武帝之所以得称贤君者,惟用霍光故也。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举国而付之诸

  • 明鬼下第三十一·墨子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夺人车

  • 梁京寺纪·佚名

    一卷。不著撰人。此记无著述时间。此记升元寺条中,记载李玉时期升元阁仍存在,此梁朝文物,故推断此记为宋代初年手笔。是篇记梁代诸寺院,文笔雅洁。唐代释清澈著《金陵寺塔记》30卷,收入《唐书·艺文志》中,是现存最早

  • 易林·焦延寿

    又名《焦氏易林》、《大易通变》。易学著作。汉焦延寿撰,十六卷,是西汉众多易学著作中最完善的一种,其书以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之变则为四千九十有六,各系以文词,皆四言韵语,称为“林辞”。作者依据圣人观象作《易

  • 宝诰大全·佚名

    宝诰:也叫诰章,在道教中,原指神仙传达的“圣意”,如道教的经典著作《真诰》,后衍伸为赞颂神仙的骈文,是道门的特定文体之一。宝诰的平仄韵律十分严谨,多以歌咏形式赞美叙述道教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文字隐晦、精炼。

  • 旅店及其他·沈从文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列入徐志摩主编的“新文艺丛书”。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1月初版。收1928年底至1929年初所写短篇小说4篇。其中《旅店》描写旅店老板娘黑猫守寡4年,突然与一旅客发生关系并怀孕。后旅客暴病身死,

  • 海上见闻录·阮旻锡

    编年体史书。作者阮旻锡,字畴生。福建厦门人。曾入郑成功储贤馆为幕僚。后据亲身经历和世间传闻及杨英《从征实录》、佚名《海记》等整理成该书两卷。记载了自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

  •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佚名

    一卷,唐含光记。记大圣欢喜天之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