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三

万历十五年乙卯朔御史马朝阳复除浙江道修撰朱国祚复除原职

○升浙江金华府知府曾如春为湖广副使

○原任南京吏部尚书何宽卒赐祭葬如例

○河南抚按衷贞吉等参永城知县赵廷璧重徵里甲诏追赃为民

○浙江抚按滕伯输等题金秋异常风潮将海盐石塘冲决全坍三百七丈一尺议从新起筑半坍一百八十九丈二尺五寸稍坍六百六十八丈五尺九寸议行筑砌方今冬月潮退即议兴工以防来岁秋潮下工部覆奏报可

○丙辰升兵科都给事中顾九思为太仆寺少卿专管京营○升少詹事赵志皋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升大理寺左少卿张槚为应天府府尹

○诏辽镇灾伤重大屯站钱粮徵折蠲免有差

○革原任兵部侍郎李松为民生欧辱县官徐东渐为顺天抚按所劾也

○诏以管修筑黄河堤岸府佐官如有升迁行取不许离任期来年三月通完奏报

○丁酉直隶提学御史詹事讲<锍-釒>论吴县乡官原任兵部尚书凌云翼家人韩文欧死生员章士伟诱辱道学生员张元辅等  上命抚按严究具奏凌云翼候问明定夺南京给事中徐植等御史陈奇谋等连<锍-釒>劾之

○江西道御史郭万里<锍-釒>言知县王阶贵乐舞生该部鞫实具奏犹弗当  圣心广东石匠越奏工食命行抚按查理二事似过用其法臣虑失之滥李松护婿纵家人欧辱县官郧阳鼓噪军人免死二事似缓用其法臣虑失之纵

○戊午赐三辅臣及讲官鲜藕

○己未升大理寺右少卿李尚思为左少卿左寺丞许子良为右少卿

○礼部覆南京礼部尚书姜宝奏科场八事一教官徵聘宜停一主考裁定宜专一孤经命题宜正大一后场较阅宜更互一援例生宜号舍隔别一附选生宜原籍考送一誊对宜添人而勤督理一积棍宜严拏而尽行驱遂  上从其议

○庚申先是  上念京师饥民甚众遣文书官问阁臣今五城见在煮粥赈饥否如犹未也则拟旨行之阁臣对前已题奉钦依于各寺观煮粥第未知所发谷米之数及煮粥处所当令户部开报是日开报各寺观所领米石及日赈饥民之数  上复令文书官传旨五城赈济贫民难以限定人数今后不拘多寡但有就食者便与户部奏银米不敷于银库太仓补发再于各煮粥处所赁邻近空房两月安插就食之人将各草场放剩陈草每名给十五斤铺垫报可

○以山东荒歉暂减万历十五年应解赃罚银二千两

○户部覆南京户部尚书王友贤题将湖州府万历十五年本色水兑米一万七千八百八十四石八斗零白熟粳米一千五百九石三斗零照数徵派其折色米银五千九百零九两三钱八分零定场草银一千五百二十五两五分暂与停徵以苏民困从之

○直隶应天等府自五月以来霪雨连绵江湖泛溢平地水深丈余田庐没为巨浸七月终旬飓风大作张浸滋甚环数百里之地一望成湖太平地势最低被祸更烈诏被灾地方钱粮停免有差

○辛酉升大理寺右寺丞李栋为左寺丞直隶提学御史吴定为右寺丞

○贵州新归化上下二牌苗头阿保等六名差头目袁文进贡马六匹给赏如例

○壬戌命太子宾客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弘诲掌詹事府印

○南京吏部尚书袁洪愈引疾乞休  上以洪愈清望允孚加太子少保致仕

○升广东左参议吴显为本省副使专管屯田盐法水利

○癸亥巡抚云南刘世曾乞休不允

○以湖广右参政兼佥事詹贞吉调补本司右参政提督  大岳太和山兼管抚民及分守下荆南道以郧阳军变新升参政王俸病未到任故也

○甲子升南京浙江道御史李一阳为广东左参议分守岭东道

○朵颜等卫夷人小思苫等二起共一百八十二员名朝贺长至令节并补贺  万寿圣节赐宴赏如例

○以定州领军游击阎金皋为神枢二营练勇参将

○刑科给事中许弘纲言数月以来四方民本接踵一月之中至数十如陈强陈其陈天周等且一事三本矣赃吏之遣戍军将之银钱又纷纷渎扰矣窃恐民伪日长  圣听日烦乞严禁以尊朝廷以正邦国  上以民本间有准行本欲通下情伸冤抑事之虚实仍听各抚按从公问断原无偏主今后奸徒挟私诬捏及琐细渎扰者法司审实重责以警刁顽

○南京工部署部事户部右侍郎方弘静言准工部题奉钦依于南京工部库贮银两动支协济  寿宫查得本部钱粮除节年各项正支外止有堪动银九万二千三百二十一两八钱一分零及漆铁皮张料价银一十八万八千七百二十二两六钱五分零共银二十八万一千四十四两四钱六分尽数解济工部覆再将苇课银内动支一万八千九百五十两有余凑足钦定三十万之数解部济工从之

○乙丑升湖广副使田乐为山西右参政

○升昌镇右骑营游击禇东山为大同井坪城参将

○丙寅升广东副使王泮为湖广右参政兼佥事整饬岳州九永等处兵备

○命狭西道御史杨四知提督北直隶学政

○诏免狭西苑马寺七监应徵十五年收租银二千一百七十一两五钱七分五厘准于茶课内如数动支解补

○巡视京营兵科给事中苗朝阳等言京营条陈款目烦多十五年来不啻百余关系紧要不越数端第前者偶一得而议更后者惮剿说而稍变朝更夕改多事增扰臣以为果有利可兴弊可革者许不时条奏至于年终无拘条陈旧例以滋纷扰庶议论可省而营务有裨矣  上是其言仍谕近来条议纷纷轻变数易有乖政体不独京营为然今后各衙门务厘省虚谈共修实政部院亦毋得狥情题覆致有纷更

○丁卯以  皇第四子命名赐辅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及中书徐继申等银币有差

○延庆长公主婚礼成命驸马王昺于后军都督府带俸

○升兵科左给事中苗朝阳为礼科户科左给事中张希皋为兵科俱都给事中刑科右给事中陈烨为本科左给事中

○升工部都水司郎中顾其志为湖广兵备副使

○刑科给事中唐尧钦言惩贪宜严劾勘宜详抚按官不得藉口长厚曲庇养奸  上以惩贪已有新例及谕旨严饬不啻数四未见贪风尽息止因抚按官咨访不确论劾未当今后务遵屡旨着实举行不许苟且塞责避怨市恩科道官务用心体访从公紏劾

○给甘肃巡按兼提学敕

○工部题泉河闸坝事宜将卫水先尽漕运勿以灌溉相妨茶城口务保万全勿以苟且塞责坎河口作何捍御使蓄洩可恃管泉官作何责成使职守不隳至闸河禁例奉有累旨一应官民船只待积水而行有违抗争先者毋问官豪势要径呈本部以凭参治从之

○戊辰  世宗肃皇帝忌辰遣阳武侯薛钲祭  永陵

○以广东惠州府知府黄时雨为本省高肇兵备副使

○己巳  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南和伯方烨祭  陵寝

○起原任南京礼部尚书杨成为南京吏部尚书

○以礼部右侍郎于慎行为左侍郎詹事徐显卿为右侍郎○调补原任浙江副使刘光国为狭西凤翔水利副使

○庚午命太子宾客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朱赓不妨教习兼掌翰林院印

○承天府卿云宫兴工遣抚臣行礼

○辛未以左通政赵参鲁为南京太常寺卿

○壬申以云南按察使程拱宸为广东右布政

○辽东总兵李成梁以王缄揭辩指及请罢斥待勘  上以二奴系奉旨剿处该巡按御史核勘原非贪功李成梁不准辞

○癸酉以太常寺少卿黄克念为右通政右通政赵世卿为左通政

○调云南临安兵备按察使边维垣为本司按察使

○甲戌敕谕礼部朕第四子已恭请命于  皇祖名曰常治可登识于所司

○旌表四川节妇杨氏等十二口烈妇王氏等二十二口孝女解氏一口 ○差南京福建道御史彭而珩巡视下江

○乙亥以神机营右副将欧继宗为南京前军都督府佥书

○调漕运总督杨一魁南京别衙门以御史祝大舟劾其怠缓迂漫也

○以江西建昌府知府季膺为云南临安道兵备副使

○左都御史吴时来言前户部尚书毕锵告老蒙给驿而未进级今袁洪愈蒙进级而月米岁夫敕谕存问犹然未举乞查  祖宗旧典一体颁给  上以朝廷优礼大臣以示激劝当有斟酌吏部查议分别来看

○巡视光禄御史王九仪言自万历十四年十二月初一日至万历十五年十一月终用过并钦取银共三十万九千八百二十七两一钱一厘七毫四丝九忽贮库实在银四万四千五百五十两一钱四厘九毫六丝二忽六微二纤来年供应势不能足望  皇上节不急之费停额外之传取报闻

○赏万历十三年三月内丁字泊堡获功阵亡被伤员役有差

○刑部尚书李世达题覆御史孙旬申明律例十六款左律开载甚明而听断者或失于深入在例参酌甚当而捕引者不免于牵合阃多枉滥每有冤抑今开款阐明详确易晓相应通行申饬  上是之命以后问刑官只将颁行律例讲究明白遵照拟断不许妄引轻入致有冤抑

○丁丑大学士申时行等言今岁自开讲一次之后未蒙再御虽燕闲温习或不废于深宫而开导敷陈则久疏于广厦宋儒有言明君以务学为急盖学者所以学为治天下之道也帝王修齐治平之理具在经传废兴存亡之迹具在史书人主日览经传讨论义理则治平之效可致日览史书鉴观成败则危亡之辙可更我  太祖经营草昧勤劳可知然日与儒臣宋濂陶安王祎朱升等讲易讲书讲大学论语孟子至洪武二十九年  圣寿几七十矣犹命博士许存仁进讲史书  皇祖世宗经筵日讲之外复讲大学衍义盖临御二十余年  圣龄几四十未尝间也  皇上以  二祖为法自明岁春和以后留神经史勤御旃帷则  圣学日益渊邃  圣志日益清明其于  圣德  圣政禆益不浅矣臣等又惟日讲必以清晨则  圣躬不无勤劳臣等接见必以日讲则情意不无间隔伏望  皇上临御讲筵不拘时刻即辰巳以后亦无不可或有政事下问臣等不拘日讲及御门之日随便宣召亦无不可臣等随事纳忠尽心图报万不敢以空言塞责也次日  上赐手敕曰朕昨览卿等所奏悉见忠君之心柰朕前入年以来屡屡动火眩晕不时非朕偷逸自荒又常思启沃开导日闻谠言乃治国之要今已岁暮待新春稍豫与卿等讲习时行等奏谢

○戊寅命南道选用回避本贯见任南道御史黄正色江有源改北道

○乌思藏阐化王差番僧领真等六百名进方物给赏如例

○兵科都给事中张希皋等陈责成边臣三款一曰举动不可不慎二曰侦探不可不早三曰奏报不可不实又言各司道或守歉粹白或才逊冲繁或守官无疵意见偶差事体相左者宜分别酌议章下兵部

○己卯以灾伤诏蠲免徐州拖欠牲口银及量免扬州宁国拖欠药味银五分

○赐赵府南乐王戴土□无谥恭恪册文○庚辰以阅视届期命照十二年举行

○辛巳改南京工部右侍郎舒应龙为户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漕运

○升刑部山西司员外何存敩为云南按察司佥事

○奖交城王府管理府事中尉知鱬以铃束宗人有法也

○壬午江西巡抚陈有年请将难成瓷器尽行免造南昌渔课暂免今岁解补从之

○癸未以行  大祫礼祭告  太庙  祧庙遣驸马许从诚侯拱宸行礼

○户部覆户科给事中彭国光题京师米贵议军匠月粮于十六年正二月各预支五斗待秋熟将本月应放折色银扣除各卫本管官需索常例并行议革及行各被灾州县稽察蠲折有无如法如数俾小民得沾实惠  上以近来灾伤地方朝廷屡有蠲恤各该有司是否著实举行抚按官逐一稽查将见徵蠲折数目报部查考有纵容吏胥作弊多余派徵者指名参奏重治余依拟行

○甲申岁暮  上亲享  太庙行  大祫礼遣公徐文璧侯继爵分献遣官祭  太岁月将之神

○工部覆督理河工给事中常居敬议于大社集南新修月堤之内复取土填实深潭再加筑堤以联旧址次将大社集以东至白茅集百余里堤议旧增修其毛家潭三尖口等处决口与东明县护城堤并议修筑土方工食俱于该府库贮嵩草及存粮银内如数动支  上从其议

○以元旦节遣隆平侯张炳武定侯郭大诚怀远侯常胤绪阳武侯薛钲西宁侯宋世恩泰宁侯陈良弼成山伯王应龙宣城伯卫国本武平伯陈如松祭  诸陵宁晋伯刘应元祭  景皇帝陵寝都指挥同知周清祭  庄敬太子  哀冲太子坟所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三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八·列传第二百四十七·外国四·脱脱
  卷三百二十八·列传第二百十六·外国九瓦剌·张廷玉
  卷一百七十四 皇祐五年(癸巳,1053)·李焘
  读礼通考卷一百一·徐乾学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七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请准纲商程增等分行食盐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纪昀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五·阿桂
  侯景传(附王伟传)·姚思廉
  范阳王高绍义传·李延寿
  王建立传·欧阳修
  卷之五十二  畜德錄(明)陳沂 撰·邓士龙
  卷六十四·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丽则遗音序·杨维桢

    皇朝设科取赋以古为名故求今科文于古者葢无出于赋矣然赋之古者岂易言哉扬子云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子云知古赋矣至其所自为赋又蹈词人之淫而乖风雅之则何也岂非赋之古者自景差唐勒宋玉枚乘司马相如以来违则

  • 卷二·佚名

    台湾诗钞卷二查慎行汪继燝夏之芳吴廷华钱琦钱大昕姚鼐查慎行慎行,字悔余,号初白;清浙江海宁人。康熙时,官编修。有「敬业堂诗集」。闻制府满凫山同年恢复台湾郡县,驰诗遥贺五十韵瓯粤梯航路,宗臣带砺盟;十年开大府,万里寄长城

  • 卷三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五权德舆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寺壁有舅氏庶子诗】晓【一作晩】出文昌宫憩兹青莲宇洁斋奉明祀凭览伤夐古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诈力自湮沦霸仪终莽卤中南横峻极积翠泄云

  • 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范晔

    乌桓 鲜卑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贵少而贱老,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

  • ●卷五·王栐

    仁宗时,有染工自南方来,以山矾叶烧灰,梁紫以为黝,献之宦者洎诸王,无不爱之,乃用为朝袍。乍见者皆骇观,士大夫虽慕之,不敢为也。而妇女有以为衫礻爰者,言者亟论之,以为奇袤之服,浸不可长。至和七年十月己丑,诏严为之禁,犯者罪之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九·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十九【起昭阳作噩正月尽阏逄阉茂十二月凢二年】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咸淳九年春正月乙丑樊城陷樊被围四年荆湖都统制范天顺及部将牛富力战不为衂冨又数射书襄阳城中期吕文焕相与固守为唇齿未几阿里哈雅以回

  • 第五十七卷 忠节 一·缪荃孙

    江 宁 府 晋刘 超刘超,字世瑜,琅琊临沂人,汉城阳景王章之裔也。幼有志尚,为县小吏,稍迁琅琊国记室掾。以忠谨清慎为元帝所拔,随帝渡江。及苏峻谋逆,王导以超为右卫将军,亲侍成帝。峻猜忌朝士,而疑超尤甚。后王导出奔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冨秦公言墓志铭富弼呜呼我先君奋寒苦入尚书为郎朝请大夫秩上柱国勲五品服天子又以郡政委之在官凡三十一年不为不遇矣年六十三考终命亦不为凶且夭矣人之生是为初孰无终乎而何苦恨焉呜呼苍天何可胜道先君尝

  • 卷之六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 传第四十四 扎萨克一等台吉罗卜藏列传 罗卜藏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车臣汗乌默客从叔父其父布达号岱青珲台吉乌默客祖诺尔布仲兄也康熙三十年罗卜藏授闲散台吉隶贝

  •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司马光

    汉纪九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 [1]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 对者百余人。广川董仲舒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

  • 卷四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七选举考【一】【臣】等谨按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由选士三升至於司马辨论官材论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禄之昔之后王君公所

  • 谢恩隆·周诒春

    谢恩隆 字孟博。年三十三岁。生于广东广州。已婚。父绍庭。弟欣荣。子一。本籍通信处。广州河南鹤鸣五巷二十四号。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及天津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二年。游美。入麻省农业学校。习农业。宣统元年。得

  •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法藏

    京兆府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解释分中有二初结前生后。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 二正明解释。释文中有三。一标数。二列名。三辨相。解释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 列名中。初显示正义者。正释所立大乘法义。二者对治邪

  • 摄大乘论卷下·无著

        无著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入因果修差别胜相第五  如此已说入因果胜相。云何应知入因果修差别。由十种菩萨地。何者为十。一欢喜地。二无垢地。三明焰地。四烧然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

  • 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卷下·本嵩

        夷门山广智大师本嵩述  空即一切总莫动著 动著头角生。落在第二念。今不动著。妙解前生。  阿谁无作用 便是死了底汉。犹棺椁中瞠眼。此颂人人分上活泼泼地皆有作用。是显解也。  作用复由谁 看他家

  • 烟·屠格涅夫

    《烟》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长篇小说。《烟》写于1865年11月至1867年1月,发表在《俄国导报》杂志1867年第2期,同年出单行本。列特维洛夫出国学习农业,在德国的游览胜巴登等待他的未婚妻塔吉亚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

  • 摩托车的鬼·滕固

    短篇小说。滕固著。

  • 白居易诗全集·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