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

自本卷起至卷二隆庆六年六月甲子止未校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  显皇帝讳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  庄皇帝子也母  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后以  嘉靖癸亥八月十七日酉时生  上先是  穆宗皇帝长次  皇子皆殇而弟  景王之国亦未几薨逝本支未树中外朝野以为忧  世宗皇帝虽讳建储然无时不勤贻谋之虑及  上生而后喜可知也  穆宗皇帝久居藩邸以潜时乾惕之励  登极明年即俞群臣之请册为  皇太子又明年延见群臣出阁讲学更慎选博闻有道术者以资启沃无间寒暑  累朝蒙养之功未有若是豫且早者  上英明天纵而更敦大优容动必中节方十岁时  穆宗恭妃遣人持金壶闯出集门遗其家为门者所奏  诏令以百金授妃曰即家贫以此给赐  先帝赐器不可出也文华殿角门柱础忽有天下太平字迹拭之不灭辅臣以为瑞请  上临观  上见之不怿曰此伪也从来天书之伪善惑人主而  上以冲龄独断其非诚千古帝王所不及迨长而  天表严重广颡丰颔龙行虎视目光四射指顾生威而  圣度益渊穆廷臣触讳者辄含茹不为动喜作楷书盈幅斗字濡毫立就自饶古法今文华殿屏十二字  上初临御时所书也讲幄大臣必随职事特赐  手书以示交儆晚年更精行草唐宋好文之主方斯蔑矣  天性至孝居  大行丧哀毁备至事  仁圣皇太后  慈圣皇太后多不匮孝思方冲年讲学语辅臣禁中花发侍  慈圣母后宴甚欢辅臣偶言至  仁圣  上即起还宫肃驾往迎

○赏花传觞而饮酮后终始弥笃一切典礼惟恐不极尊崇大舜五十而慕殆庶几焉上  宝册日坐不南向饬拜甚恭敬谨之至仪注俱出  圣断有非臣下所及拟者盖  上仁孝圣神逈绝千古享国愈久  圣德弥隆无挽近综核之烦而自臻治古几康之理海内沐浴  玄化几五十年  国祚灵长永永无极所培毓远矣先是因秉轴者惩操切之过不无稍剂以宽大而  上明习政事  乾纲独揽  予夺进退莫可测识晚颇厌言官章奏概置不报然每遇大事未尝不折衷群议归之  圣裁中外振耸四封宴如虽以忧勤之主极意治平而不得者  上独以深居静摄得之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未足况也至慈护  先考终始无间尤非草野所得窥而为尧为舜之旨更谆谆以期  今上盖实知不世出之主足恢大有为之略有万万不爽者  庙号曰神殆真如神云隆庆六年五月乙酉朔

○二十六日庚戌  皇太子依于丧次时年十岁

○令传谕皇城各门内外官严守卫慎关防

○又谕兵部及京营提督等官发军守皇城各门如成化二十三年例□大学士高拱守吏部如故

○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杨博仍管理兵部事

○辛亥命礼部左侍郎王希烈往  天寿山相度  大行皇帝山陵

○刑科给事中朱南雍<婠勶-釒>请广东行久任法吏部覆言官不久任则人无固志治鲜实功况广东盗贼滋蔓民不聊生官其地者诚宜久任责成自巡抚兵备守巡道及府州县正官如才望治行于地方有赖人心有属者俾得一意展布竟其设施待治功有成之日不次超擢以示优异报可

○改分守通州参将署都指挥佥事聂大经分守山海关地方

○升湖广辰州卫指挥佥事芮潮以都指挥体统行事守备镇筸地方

○初令河南按察司清军道兼兵备特给敕书关防专辖开封府二十九州县并宣武卫地方从巡抚梁梦龙之议

○分守西宁参将何其昌因事启番衅调河州参将署都指挥佥事张翼分守西宁何其昌充为事官调守河州

○广东倭海贼突寇广海新宁惠来遂陷神电锦囊诸城转入高雷廉琼界所过焚劫杀掳无筭官兵先后拒战获功一千余级提督两广军务兵部左侍郎殷正茂<婠勶-釒>叙总兵张元勋参政江一麟参议周鸣埙副使陈奎吴一介佥事李材许孚远等功及锦囊所千户侯安邦电白知县蒋晓弃城高州府领兵同知郭之通原任参将黑孟阳诈冒罪状兵部覆正茂军功通候倭贼荡平叙录各官久在地方酿成祸变小胜大衄尚难掩罪何可言功其侯安邦等相应转行巡按御史勘问并前项功次阵亡人员逐一查覆分别具奏从之

○以套酋宾免台吉诚款颁赐赏赉

○壬子大学士高拱等上劝进仪注

○甲寅文武百官率军民人等于会极门上表劝进曰伏以  三灵协祐衍  历祚以弥昌四海宅心仰  圣神之继作传序所属推戴均钦惟  大行皇帝  仁孝俭勤  文明中正  觐光扬烈绍二百年熙洽之麻布德缓刑养亿万载和平之福干羽化通于夷狄茨梁利普于蒸黎方垂衣以  御穆清乃脱屣而游霄汉龙髯已堕徒瞻恋于臣民燕翼惟勤诞敷遗于后嗣敬惟  皇太子殿下  狥齐岐嶷恭敬温文日就月将  睿学聿隆于青幄星辉海润  贞符夙协于黄离顷闻  凭几之言惟以  承祧为重固  宗庙  社稷之攸赖矧讴歌狱讼之咸归盖  天生圣人将使必得其位且众非元后罔克胥匡以生虽在亮阴当思继述伏愿  勉遵末命少抑哀情嗣我  列圣之丕图  履至尊而制六合接古帝王之正统  莅中国以绥四方  揭日月于重华  保乾坤而永泰  谕答曰览所进笺具见卿等忧国至意顾予哀痛方切继统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六 李乌王杨曹高刘石·欧阳修
  卷五十八·志第十一·天文十一·脱脱
  第一百回 举总统孙文就职 逊帝位清祚告终·蔡东藩
  卷第一百三·胡三省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二·张岱
  卷十一·朱熹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佚名
  卷二十七·张守节
  丘灵鞠传·李延寿
  张琇传(附张腛传)·刘昫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四·允禄
  职官一三·徐松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司马迁
  知罃赵武·苏辙
  三十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五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斋诗集【一】裘万顷字元量新建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嘉定初除吏部架阁迁大理司直力丐外任添差江西抚干卒有竹斋诗集行役宿雾锁山椒落月桂林侧崎岖歴冈

  • 雍熈乐府卷之十九·郭勋

    杂曲满庭芳      西厢十咏张生俊雅诸馀可爱●事堪夸吟诗和句在西厢下引动娇娃一封书●退了眼前士马七弦琹匹配上宿世冤家登科罢香车驷马夫妇享荣华莺莺女娘竒芲嫰蕋软玉温香天生俊俏娇模様聡慧非常待月处心懐粉

  • 宋史纪事本末卷三·陈邦瞻

    太宗致治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己未诏羣臣论列者即时引对富弼曰太宗求治之切故诏羣臣论事欲面奏者即时引对此言路所以无壅也自后臣僚非差遣合上殿者不得对亦有朝臣乞上殿敷奏边事逾月不得报边事尚拘常例况他事乎二年春正

  • 卷之三十四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成化二年冬十月己亥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言事君以忠不忠者服上刑行师以仁不仁者有常宪迺者两广流贼猖獗荼毒生民 皇上轸念地方命都督同知赵辅统率大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纪昀

    元纪 【十】泰定帝 【一】○泰定帝一泰定皇帝讳伊苏特穆尔裕宗之孙晋王噶玛拉长子也初世祖太子珍戬生三子长曰噶玛拉次曰达尔玛巴拉三即成宗达尔玛巴拉 先薨世祖封噶玛拉为晋王出镇北边统领太祖四大鄂尔多及军马达勒

  • 戚纶传·脱脱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父亲戚同文,字文约,自己有传。戚纶少年时与其兄戚维以文章品行知名,坚持不懈学习古文,喜欢谈论名教。太平兴国八年(983)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沂水主簿。按照名册和户籍,搜求到许多逃亡户脱漏的户口漏交

  • 耶律曷鲁传·脱脱

    耶律曷鲁,字控温,又字洪隐,迭剌部人。祖父匣马葛,简宪皇帝之兄。父偶思,在遥辇时任本部夷离堇,曷鲁乃是他的长子。曷鲁生性朴实厚道。幼年时,与太祖交游,伯父释鲁觉得他们奇异不凡,说:“光大我们家族的,必定是这两个孩子。”太祖

  • 卷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十六雍正二年二月上谕十三道初二日谕都察院元年恩科典试诸臣皆体朕意矢公矢慎应试士子亦皆恪遵功令未敢苟且钻营是以场前场後俱各帖然今闻应试士子不比去年安静竟有投送诗文干谒往来

  • 155.李白蔑视权贵·林汉达

    唐玄宗六十一岁那年,宠爱上了年轻的杨贵妃。据说,杨贵妃是个少见的美人,而且生得聪明伶俐,懂得音乐。唐玄宗把她的两个哥哥都封了官,三个姐姐都封为夫人。杨贵妃有个远堂兄弟杨钊(zhāo,后来改名杨国忠),在蜀中穷得过不了日子,

  • 春秋大全卷十九·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宣公上公名倭一名接文公妾敬嬴之子夫人穆姜在位十八年諡法善问周达曰宣周 鲁宣公二年匡王崩弟定王立郑 鲁宣公三年穆公卒灵公夷立宣四年灵公弑弟襄公坚立齐 鲁宣公十年惠公卒子顷公无野立宋 详见文

  • 书传卷十二·苏轼

    宋 蘓轼 撰周书康诰第十一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康叔封文王子封为卫侯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百工百官也播民和布法也周礼正月之

  • 第44章 昏义·戴圣

    婚礼,这是一种将要结合两性之好、对上关系到祭祀宗庙、对下关系到传宗接代的子L仪,所以君子很重视它。所以,在婚礼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五个步骤中,每逢男方的使者到来时,女方家长都是在庙里铺设筵几·,然后拜

  • (六)·钱穆

    第六目齐家之道。儒学重在学做人。由己学做一人,孔子谓之为己之学。生物中惟人之成长期为最长,中国古代有冠笄之礼,男二十而冠,女十八而笄,始为成人。但仍是一自然人,必有教,乃成一文化人。中国人重孝弟之道,主要则在未成年前

  • 佛说七知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告诸比丘。有七法道弟子。现世安隐和悦多行。精进法观令习得尽。何谓七法。一知法。二知义。三知时。四知节。五自知。六知众。

  • 曹溪大休珠禪師住越城天華寺百問卷第六·佚名

    嗣法弟子德明答頌瑞鹿法孫行信編次問:振動乾坤即不問,絲毫不挂事如何?答:脫殼烏龜飛上天。頌:滿面慚惶不識羞,溪山浪說笑顛頭。默然打破扶桑國,放出金烏劫外遊。問: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作麼生說個超底道理?答:瓦礫翻

  • 奇门遁甲元灵经·佚名

    遁甲之说,论者谓始于黄帝,删于吕望、张良。汉以前往往散见于他书,至于《隋书?;艺文志》始有专书一十三卷,唐益倍之。《后汉?;张衡传》郑元既注九宫之说,而《南齐?;高帝本纪》云:“九宫者,一逢、二内、三冲、四辅、五禽、六心

  • 霜红词·胡士莹

    词集,近代胡士莹撰。胡士莹(1901—1979) 字宛春,室名霜红簃。平湖人。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范围主要为说唱文学、戏曲、小说三个方面,而以话本小说的研究成就最大。中华书局出版的《话本小说概论》,是他的代表作。善

  •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弥陀山等译,劫毗罗城之战荼婆罗门,知七日后当命终,恐惧来见佛,佛敕使修理古塔,念诵神咒。因之命根增长,生于极乐国乃至成佛,遂广说造塔及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