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东逸史卷十五

忠义二

傅岩字野倩,义乌人;崇祯七年进士,授歙县知县,被谗去官。鲁王监国,擢江西道御史,为朱大典监军。北兵破金华,与二子龄发、龄熙并死之(小腆纪年云:岩还至义乌死。国朝赐谥节愍,子附入祠)。

初,岩之遇祸,刃将及,龄熙年甫十四,以身翼蔽其父,刃着于颐而死。龄发趋救,矢洞右腋,移时复苏;见父弟已死,遂以手抉其创而卒。长子龄文从外至,得不死,乃奉其母归杭州,藜藿不充、蓬头垢面者又十余年而终。

王之拭(胜朝殉节诸臣录作栻)字瞻御,南直武进人;甲申殉难忠臣章子。南都不守,东走至鄞。截江之役,监国令以墨缞任车驾主事,知鄞县事。其制词曰:「以汝父之遗爱,望厥子之世忠」;之拭泣而受命,盖章初亦为鄞县令也。已见江上事不可为,辞去。入闽,唐王令仍管驾部事。而闽事亦坏,复返鄞。阁部朱大典守金华,招之;之拭乃为之练兵于义乌。兵败,入山中谋再举,被执(胜朝殉节诸臣录云:至永康被执)不屈,死之(国朝赐谥忠节)。

林汝翥字大葳,号心泓,福清人。万历末举于乡,授沛县知县。天启二年,以击白莲贼徐鸿儒、缉妖人王普光等功,擢御史,巡视京城。忤逆阉魏忠贤,廷杖,削籍。崇祯末,起广东琼州道,坐奸民煽乱,贬秩归。福王时,起云南佥事(小腆纪年云:起临沅道),已而解职。鲁王次长垣,召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义师。与员外郎林垐攻取福宁,兵败被执,谕降不从,系之。除夕,吞金屑死(国朝赐谥忠节)。

林垐字子野,号耻斋,汝翥同邑人(胜朝殉节诸臣录云:侯官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授海宁知县。南都亡,杭州亦不守,营卒乘机乞饷,环署大噪,垐罪为首者而如其请。以城孤不能存,引去。唐王时,黄道周(小腆纪年云:字幼平,漳浦人,门下士称石斋先生。天启壬戌进士,历官至兵吏二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乙酉十二月,婺源败绩,被执。明年三月,至江宁,不屈死。赠文明伯,谥忠烈。国朝改谥忠端)督师,请与偕行,以户部员外郎司饷。改监察御史,往谕浙西。行至赣州,以典铨缺人,召还;复改文选员外郎,主铨政(殉节诸目录云:作左佥都御史)。垐曰:「此润色太平之事,非今日之所急也」!乃辞去。募兵数千人,为郑芝龙所阻。闻王被杀,号痛而返,散兵入山,制棺一具、布衣一袭,书「大明孤臣之柩」以待死。及鲁王航海至长垣,郡邑响应,福清乡兵请垐为主。垐别其父曰:「儿当死久矣。奉命守海宁,失城池,当死;扈跸不终,当死。岂可再使延命漏刻,以不令之名贻羞父母乎」?遂苴屦负戈,杂徒旅中,与汝翥攻取福宁;身被数创,犹勒兵力战,为流矢中喉而死(国朝赐谥烈愍)。

友人叶子器者,初在营中,为北兵所获,使之作书招垐。子器书所作绝命词授之,亦被杀(南疆绎史云:二林皆福州人,因攻取福清死)。

俞元良字仲骧(南疆绎史云:字绥榖),海宁人,崇祯癸未进士。鲁王监国,熊汝霖以数百人袭海宁,士民迎之者万人。汝霖欲择一人主兵,而绅士持论皆首鼠。汝霖敷陈大义,元良慨然曰:「此岂公一人之事,某焉敢独后」!遂以监军兼摄海宁县事。及北兵破城,与兄元礼同殉节死(国朝赐元良谥节愍,兄附入祠)。

周宗彝字五重,海宁人,崇祯十二年举人。少受业于吴太冲、章正宸,为人有胆决,尚气节。嘉兴之城守也,宗彝亦集里中少年应之。鲁王授职方员外郎。大学士熊汝霖令守硖石镇,兵溃,赴海死(国朝入祀忠义祠,弟启琦附)。妻卜氏与二妾名朱衣、紫衣者并自缢。弟奇琦巷战,力竭亦被杀。

汤芬字方侯,嘉善人(胜朝殉节诸臣录云:一作海盐人),崇祯十六年进士。福王时,为史可法监纪推官。唐王以为御史。寻以福建参政(小腆纪年云:鲁监国擢是职)分守福、兴、泉三府。兴化城破,绯衣坐堂上,被杀(国朝赐谥烈愍)。

林嵋字小眉,莆田人;由进士为吴江知县。苏州失,归事唐王,官御史(小腆纪年云:授给事中)。复事鲁王,为吏科给事中(胜朝殉节诸臣录云:一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兴化破,自缢死(国朝赐谥节愍)。

都廷谏,杭州人。官莆田知县,城破死之(胜朝殉节诸臣录云:兴此破,死之。国朝赐谥节愍)。

洪有文,官澄海(胜朝殉节诸臣录、南疆绎史并作澄海,小腆纪年作漳浦,监国纪同)知县,城破,死之(国朝赐谥节愍)。

邬正畿字王都(南疆绎史云:字鸿原),永福人,官兵科给事中。郑彩专政,弃官归。里居城破,赋绝命词,投水死(国朝赐谥节愍)。

林逢经字守一,永福人。以御史里居,城破,投水死(国朝赐谥节愍)。

王恩及,长乐人。官御史,迁太常(按小腆纪年止称御史,未迁是职)。里居城破,服毒死。妻李氏亦死焉。谥忠襄(国朝改谥节愍)。

王祈,太仓人。建宁守将,封郧国公。建宁破,巷战不胜,自焚死(国朝赐谥烈愍)。

沉履祥字其旋,号复庵,慈溪人;大学士宸荃从兄也。登崇祯十年丁丑进士,知侯官、瓯宁二县,有循绩。福王时,上治安策,又上责成疏,颇见采纳。鲁藩监国,以御史督饷台州。城破,遯之山中;北兵搜山得之,被杀于野。其弟榖祥往求其尸,得其首于桑园、得其身于乱尸中,以服带可据也,乃纫合而葬之(国朝赐谥节愍)。

陈世亨,官中书舍人,为邓藩审理。以一旅复安固,援兵不继,被执,大骂而死。

猜你喜欢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陈寿
  第九十八回 麻叔谋罪发受金刀 李玄邃谋成建帅府·蔡东藩
  ●卷十八。题名四·梁章钜
  恰克图条约之怪诞·佚名
  路史卷二十·罗泌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卷十·叶盛
  第三五五禀道光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三--一六·佚名
  五五六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将陆琰查拏锁押解京·佚名
  四三七 江西巡抚海成奏续进备选及应毁各书并祈校删志乘折·佚名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迁
  马士英、阮大铖传·张廷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佚名
  三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花间四友东坡梦·臧懋循

    花间四友东坡梦杂剧(元)吴昌龄撰●花间四友东坡梦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云门一派老婆禅 正名 花间四友东坡梦第一折〔外扮苏东坡上诗云〕隐隐胸中蟠锦绣。

  • 序·周作人

    这里所收集的三十多篇东西,是我所写的诗的一切。我称他为诗,因为觉得这些的写法与我的普通的散文有点不同。我不知道中国的新诗应该怎么样才是,我却知道我无论如何总不是个诗人,现在“诗”这个字不过是假借了来,当作我自己

  • 卷二十三·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十三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得树楼集【起丁丑正月尽十二月】吾家自丧乱後仅存横溪老屋与两弟同居余所栖在西北隅年深瓦落不足以庇风雨丁丑春大儿幸举南宫挈之还家爰即旧址改筑小楼楼成而老木数

  • 巻十一·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十一    明 袁表马荧 编高待诏集二七言古诗瑞应甘露诗并序永乐十年冬十月甲子皇上将举大狩之典乃命皇太孙殿下率诸军演武于方山之阳是日天降甘露于兹山既采取以献越五日戊辰天子亲御六

  • 卷二十二·沈德潜

    ☆康乃心字孟谋,陕西阳人。康熙乙酉举人。○王新城南书登慈恩寺塔,见康孟谋《题庄襄王墓》诗于壁云:“原庙衣冠此内藏,野花岁岁上陵香。邯郸鼓瑟应如旧,赢得佳儿毕六王。”大加称赏。入都为众公卿道之,一时名满辇下。此新

  • 姚合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姚合( 775-854后),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南) 人。宰相姚崇曾孙。元和十一年(816)登进士第,授武功县主簿,又为富平、万年二县尉。宝历中( 825-827),任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任荆州、杭州二州刺史。后入朝为刑、户二

  • 卷之七十五·佚名

    洪武五年秋七月丙午朔○戊申 上谕都督府臣曰近营中都闻军士多以疫死盖盛暑重劳饮食失节董其役者又督之大急使病无所餋死无所归朕甚痛之尔其速遣官具医药往视之病甚者官给舟车送还其家仍沿途给医治疗且敕董事者毋驱迫

  • 卷之二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黄上将逝世记·李定夷

    黄克强先生自东归国后,咯血疾发,缠绵病榻。初甚危险,与前年在美国发时相同。医治旬日,渐即告痊,医生再三戒以屏绝一切,应静养稍久。先生系念时局,每于病榻寂静之时,诘侍疾者以国事,且函电常亲过目,甚或裁答。遂突觉肝部浮胀,历三

  • 卷三十九·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九戊辰驾至安邉议发官兵随粮以御噶尔丹先是上谕议政诸臣曰噶尔丹窘廹东向逃窜亦未可定应发满洲绿旗兵携百日粮至郭多

  • 卷一百七十五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五之三 朱批嵇曾筠奏摺 雍正七年三月初三日吏部尚书总督河南山东河道【臣】嵇曾筠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雍正七年三月初二日接准吏部咨

  • 桓公·桓公十四年·左丘明

    【经】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传】十四年春,会于曹。曹人致饩,礼也。夏,郑子人来寻盟,且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願品之餘   復次.   願淨佛土故 滅除諸雜惡.   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命飲酒等.有如是惡名爲不淨。復次國   土中有地獄畜生餓鬼等諸惡道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三·圆悟克勤

    上堂三请首座上堂。合千差包万有。齐往来印今古。混有无一生死。举不犯之令。行不言之教。齐不齐平不平。于此建立于此辨明。于此纪纲于此表帅。何法不容何事不成。何德不圆何心不契。且风行草偃一句作么生道。为山登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二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二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八释应知多种者。嗢柁南曰体释文义法  起义难次师说众听赞佛  略广学胜利论曰。体者。诸经体性略有二种。谓文及义。当知文是所依。义是

  • 象田即念禪師語錄目次·佚名

    卷一小參示眾秉佛示做工夫要語卷二頌古問答機緣雜著卷三室中漫言卷四山居詩關居詩雜詠

  • 修丹妙用至理论·佚名

    修丹妙用至理论,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言炼丹理论及丹法,分为九篇。其篇目依次为:卦气、火候、药诀、正疑、甲庚、五行、药证、具用、九转。大略谓安立坛室炉鼎及炼丹火候,皆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