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东逸史卷十一

列传八

黄斌卿号虎痴,兴化卫人,以恩例授把总。崇祯间,官至翁洲参将。福王时,擢浙江(小腆纪年作江北)总兵。南都亡,遁归。唐王立,得附劝进,乃上言「舟山为海外巨镇,番舶来往,饶鱼盐之利。西连越郡、北达长江,此进取之地也」。王善之,封为肃虏伯,赐剑印,率兵屯舟山,得便宜行事。鲁王监国,以兵来会,进侯。绍兴陷,富平将军张名振扈王出海投斌卿,斌卿不纳,王遂飘泊外洋。然斌卿怯于大敌而勇于害其同类。副使荆本彻屯小沙屿,斌卿击杀之,并其众。叛将张国柱悉攻舟山,为阮进败去,斌卿复得其楼船百号,声势益振。而进实名振之水营部将,斌卿间之,使背名振,夺其船只、军资、器械无算。宁国公王之仁、镇倭将军王鸣谦至舟山,斌卿并诱击之。忠威伯贺君尧以杀礼部尚书顾锡畴(纪年云:字瑞屏,昆山人,万历己未进士,南都授礼部尚书,闽中进东阁大学士,国朝赐谥节愍),为众论所不与,挟重赀来舟山;斌卿遣盗杀之,掠其赀。平西将军王朝先在蛟关,斌卿利其兵力,贻书招之;中途遣将假迎劫之,朝先跳水得免。于是,诸将积恨斌卿。会王在沙埕,名振、进同往迎之。进军饥,恃昔日保全舟山之力,以百艘来告急;斌卿不应,亦不使人至行在。朝先遂与名振、进合词上疏于王,揭其罪恶。有旨奉讨;斌卿遣其将朱玫(纪年作玖)、陆玮御之,辄败,求救于安昌王恭■〈木枭〉。大学士张肯堂上章待罪所,「不改心以事君者有如水」。又议和于诸营曰:「彼此皆王臣也,兵至无妄动,静候处分」!初皆安堵,既而玫、玮背约出洋,诸将疑斌卿之逃也,纵兵击之,沉斌卿于水(国朝赐谥节愍)。二女皆死焉。

王朝先,故四川土司也(小腆纪年云:翁洲人)。崇祯中,调征辽东,官平西将军。京师陷,南奔。鲁王时,拥兵蛟关。黄斌卿利其兵力,屡贻书招之。朝先率二舰渡横水洋,斌卿即遣标将朱玫、陆玮以假迎劫之,朝先跳水得免。既至,斌卿摘其印,留之部下,不任以事。定西侯张名振为之力请,还其印;解衣衣之,赠以千金。朝先居闲,请徇边海。至奉化之鹿颈(南疆绎史作鹿头镇),四、五月而聚兵数千,边海为之出赋。丁亥,王次长垣,封为平西伯(纪年作己丑七月受封伯爵,监国纪同)。朝先于是深结名振及荡胡伯阮进,以二人与斌卿有隙也。己丑,闽地尽陷,王至健跳;军饥,告急斌卿。斌卿不应。会斌卿标将黄大振得罪逃朝先所,因诳朝先曰:「将军家口及标属尽被本爵所钞没,某以苦谏获戾,故出亡耳」。朝先积恨久,遂与名振、进合兵攻之,杀斌卿而并其众。

朝先既得志,威福日作,渐与名振携贰;争粮争汛,逞力恃强。名振衔之。辛卯二月,名振忽引兵至。时朝先居守舟山,名振治兵南田,朝先不虞其见袭也,士卒散遣民舍,仓猝无备,手格数人而死。

周鹤芝字九玄(小腆纪年作号九京),福清人。读书不成,去而为盗于海。尝往来日本,以善射名,与撒斯玛王结为父子,故在海中无不如意。间至家,为有司迹捕,系狱三年,贿吏得解,为盗如故。久之就抚,以黄华关把总稽察商船。唐王立,加水军都督,封平海将军,副黄斌卿驻舟山。斌卿为人猜忌,而鹤芝慷慨下士,来者多归附;由是与斌卿不合。鲁王在绍兴,鹤芝议乞师日本,已有成约;斌卿止之曰:「大司马余煌书来,此吴三桂乞师之续也」。鹤芝怒而入闽。斌卿乃自遣其弟孝卿同御史冯京第往。日本不见鹤芝,师卒不出。

王至长垣,禡牙出师,封鹤芝为平夷伯。鹤芝帅师复海口,以参议林钥舞、总兵赵牧守之。旋复陷,钥舞、牧并死之,鹤芝退保火烧岙。寻同郑彩、阮进之师攻福州,复败绩。王至舟山,鹤芝与弟瑞以楼船三百余号分屯之三盘,以为舟山犄角。未几,与瑞有隙。王使吴(纪年作胡)明中往解之。明中至,构之益甚;瑞遂南依郑彩,鹤芝亦北结阮进。彩与郑成功争厦门,为成功所败,泊沙埕。鹤芝、进既怨瑞,而张名振欲结欢成功,遂与鹤芝、进击破彩之余兵。鹤芝军遂振。辛卯八月,舟山破,鹤芝航海往日本,不知所终。

钥舞莆田人、赵牧常熟人,并为鹤芝客。郑芝龙之降北也,钥舞陈八不可,弗听。监军朱永佑谓鹤芝曰:「虞山赵牧,其人勇士也,我欲使见芝龙而刺之」。不果。后并死海口。

阮进会稽人,本海中盗也,善水战。富平将军张名振拔之,使管水营。尝率一舰,破贼船三百余;故海上多望而畏之。叛将张国柱攻舟山,黄斌卿不能御,进以四舟冲国柱营。时秋涛方壮,大炮乘之,所向糜碎,国柱仅以身免。斌卿获其楼船、器械无算,反忌名振之有是人也,以计间之,使背名振而从己。进心弗善也。

丁亥,王次长垣,封进荡胡伯。己丑六月,名振复健跳所以处王。七月,北兵围健跳,进率其楼船数百奋勇而至,金鼓震天,北兵解去。九月,军饥,进恃昔日保全舟山之力,以百艘泊舟山告急,斌卿不应;遂与名振、朝先等合兵攻之,杀斌卿,投之于海。由是,水师尽归于进。王至舟山,加进太子太保。辛卯八月,北兵分三道来攻;名振扈王出海,而使进居守。进诣海门议和,北人欲诱之,进以数船脱归。值北师舟过,进投以火球,风转篷脚,反击进面,创甚投水,为北兵所获。逼之降,大骂;乃杀之。

侄骏,初官英义将军,加封英义伯。舟山破,与名振扈王出海,屯厦门。乙未,与总制陈雪之共攻舟山,破之。丙申,复陷,与雪之并赴海死。

姚志卓字子求,兴人(小腆纪年云:与金堡同里,系仁和人)。乙酉闰六月,与参将方元章起兵,以钱唐人张起芬为将,攻破余杭,与江东诸营遥为声援。金堡(纪年云:字道隐,崇祯庚辰进士)至闽,奏其战功,唐王封为仁武伯。十二月,余杭陷,走于潜;元章战死。丙戌十月,战江山,又败,遁入处州山中。其兄志元伪称卓已降,志卓得脱而志元见杀。是月,与詹兆恒(纪年云:字月如,江西永丰人,崇祯辛未进士,历官至兵部尚书。丁亥三月,攻开化不克,死之。国朝赐谥忠烈)同破永丰。共后迁徙无常。至乙未冬(纪年作甲午正月),定西侯张名振、少司马张煌言率水师至镇江,志卓以其兵来会,力攻崇明,没于阵。而起芬被执至杭,悬之树间射杀之。素不读书,临行有诗云:「身经刀过头方贵,死不泥封骨亦香」。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脱脱
  卷一百·志第六十七·柯劭忞
  卷三·本纪第三·柯劭忞
  东都事略卷三十·王称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尚史卷四十九·李锴
  ◎章程规定警务长悔罚三千·宣南吏隐
  第三四二验充名单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七日一二二○二--一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纪昀
  五三○ 军机大臣奏黏签呈览徐述夔等诗本并拟写谕旨进呈片·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四·佚名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郑麟趾
  卷七十二·司马迁
  一九四 拾遗戊·周作人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四·唐圭璋

    【陆承孙:词作1首】○清平乐吴山梦断。依旧江南岸。惊起湿香飞汗漫。倦听徘徊哀雁。神游极表难成。屏帏曲曲如卿。深院吟蛩疏雨,断肠声外生声。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八【陆行直:词作1首】○○清平乐重题碧梧

  • 卷九十五·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九十五目录禽类次韵三司蔡襄芦鴈【宋赵忭】和杨龙图芦鴈屏【宋蔡襄】惠崇芦鴈【宋苏轼】濮王宗汉作芦鴈有佳思赠以诗【宋米芾二首】戏题大年防御芦鴈【宋黄庭坚】题芦鴈屏【宋朱松】观

  • 卷之九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十六·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正月辛酉。祈谷于上帝。遣庄亲王载勋恭代行礼。外记注  ○以礼亲王世铎、署正蓝旗满洲都统。明发  ○以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崇礼署镶黄旗护军统领。明发  ○以正红旗满洲副都统熙拉布署镶黄旗满

  • ◎懦夫快举·李定夷

    奇异之事,无过于割势。有清宫监,均罹斯苦。自国体变更,此项灭理损德之稗政,早经革除已久矣。讵知苏州金阊繁华之地,乃发生割势离奇之事,亦社会上所罕闻者。阊门外之三六湾,有居民陈志远者,素为商业中人。平日有季常之惧,琴瑟之

  • 结论·金毓黻

    本编十章,叙次巳竟,兹再总括所述,撰为结论,以殿编末。 首宜论者,是为史学之分期,愚谓吾国史学,可分五期论之,第一,自上古讫汉初,是为史学创造期;初则史官即为史家,而史籍亦史官之所掌也。继则孔子删《尚书》,作《春秋》,定礼、乐,而

  • 卷二·郭琇

    钦定四库全书 华野疏稿卷二     湖广总督郭琇撰奏报起程疏 奏为恭谢 天恩并报微臣起程日期事康熙三十八年六月初六 日准吏部咨开奉 上谕九卿湖广总督李辉祖已补授侍郎湖广地方甚属紧要原任左都御史郭琇前任吴江

  • ●皇朝通典卷六十五·佚名

    樂三 ○樂三 (臣)等謹按杜典所列十二律五聲八音旋宮相生諸門皆以闡發樂律精微然自漢唐以來誤以絃音度分牽合管音遂致陰陽紊雜我朝考訂中聲定清濁分均之法一洗千古相沿之謬茲所登載與杜典所列迥乎不同昇平制作天地為昭遠

  • 卷九十八·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九十八宋 赵汝愚 编刑赏门法令上仁宗论编敇当任逹识大儒宋 庠臣伏以国朝以来诏数下而建条比牒连名充曹创府烦科碎目与日而增每罚一辜断一事有司引用皆连篇累牍不能徧举率不纪岁则别加论次

  • 卷十八 十八之三·孔颖达

    《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复平,能建国亲诸侯,褒赏申伯焉。尹吉甫、申伯,皆周之卿土也。尹,官氏。申,国名。○崧,胥忠反。《释名》云:“崧,竦也”。甫,本又作“父”,音同。后人名字放此。复音服,又扶又反。褒,保毛反。[疏]“《

  • 吃饭睡觉不说话·孔子

    【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不交谈,睡觉不说话。 【读解】 吃饭不交谈符合卫生习惯,这是没有说的。可是吃国宴呢?如果大家都不说话,只是埋头苦干--吃!那像什么话呢?起码,祝酒辞还是要的吧。莫说国宴,就是你一家子在

  • 春秋説卷二十三·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昭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日月出而爝火熄雷霆奋而隂沴消君徳之贤明威重权臣所甚畏也故必择昏庸而易欺便翾而易制者君之李斯不利于立扶苏而立胡亥梁冀不利于立清河而立蠡吾王莽不利于立王侯长大者而立孺

  • 卷十·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十同知吴廷华撰觐礼第十【觐见也盖诸侯入王之名大宗伯四时之朝曰朝曰宗曰觐曰遇又大行人秋见以比邦国之功是也虞书肆觐东后则巡狩礼尔大行人等职所载牢积之礼最详此经所存不过十一则脱阙者多矣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發心品第五   釋曰.如是已分別菩薩種姓.次分別菩薩發菩提心相.偈曰.   勇猛.及方便. 利益.及出離. 四大.三功德. 二義故心起。   釋曰.菩薩發心有四種

  • 重刊圜悟禅师碧岩集疏·圆悟克勤

      雪窦颂古百则圜悟重下注脚。单示丛林。永垂宗旨经也。学人机锋捷出。大慧密室勘辨。知无实诣。毁梓不传权也。此书诸佛正眼列祖大机。两经钳锤。一无瑕颣。兹欲与大慧长书并驾。同圜悟心要兼行。揭杲日于迷途。指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月幢了禅师语录月幢了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达最等编颂古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脱体分明露出指天指地举扬无佛各自称尊惹得痴人打慞。夜睹明星。坐久成劳误认明星源头一浊到底不

  • 农桑衣食撮要·鲁明善

    元鲁明善撰。明善元史无传,其始末未详。此本有其幕僚导江张序一篇,称明善威乌尔人,以父字鲁为氏,名铁柱,以字行。于延祐甲寅出监寿郡,始撰是书,且锓诸梓。又有明善自序、则称叨宪纪之任,取所藏农桑撮要刊之学宫。末署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窥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唐 窥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