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东逸史卷十

列传七

张肯堂字载宁,号鲵渊(小腆纪年、南疆绎史并作鲲渊),南直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末,以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南都亡,总兵郑鸿逵拥唐王入闽;与其兄南安伯芝龙及肯堂劝进,遂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会原任工部侍郎曾樱(明季南略云:字仲含,号二云,江西峡江县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闽中亡,避居厦门。辛卯,厦门破,自缢死。国朝赐谥忠节)至,言官请令樱掌吏部,乃令肯堂掌都察院(纪年云:肯堂以翊戴功进兵部尚书,改掌都察院事,寻复转户、左、吏三部尚书)。肯堂面陈恢复大计,因言:「江干之祸,皆由罪辅马士英,又加以弃主而逃。今闻其在浙,法所不赦」。故唐王登极诏中,即发其罪。士英叩关自理,七疏皆不纳。而芝龙力为之请,诏令其恢复杭州始申雪。于是士英竟不得入。然芝龙终无意恢复,恶肯堂之日以亲征劝王也,思出之外。肯堂因自请募舟师,由海道抵吴淞,倡义旅,与浙东相倚援。乃加少保兼户、工二部尚书,总制北征,赐尚方剑,给敕印便宜从事;以吏部侍郎李永佑、兵科给事中徐孚远从行,皆肯堂同里人也(按纪年,时永佑官太常寺卿,本传云加侍郎衔,又以为上海人)。肯堂乃请平海将军周鹤芝将前军,定洋将军辛一根将中军,楼船将军林习山(绎史、鲒埼亭集、纪年并作林习。而纪年丙戌十二月郑成功起兵海上,又云以林习山为楼船镇,是否一人,未详)将后军。行有日矣,芝龙密疏止之;以其私人郭必昌代为总制,命肯堂回福京监乡试事。

丙戌八月,闽中陷,肯堂飘泊海外,出私财募兵,与周鹤芝共事。寻为鹤芝所忌,乃北发。己丑十月,至舟山。鲁王拜为东阁大学士,加太傅。辛卯八月,北兵大至,有劝肯堂他适者。肯堂曰:「我昔为闽抚,应死封疆,以唐王存亡未审,故不死。后知鲁王在,是亦高皇帝子孙,因事之。今更何所图,惟有一死而已」!北兵乘大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捣吴淞,思牵制北兵,以肯堂为留守。城中兵六千、居民万余,坚守十余日。城破,肯堂衣蟒玉南向坐,视其妾周氏、方氏、姜氏(鲒埼亭集云:姜姬投水死)、毕氏、子妇沉氏、女孙茂漪次第缢死,乃从容赋诗(纪年载其诗云:虚名廿载误尘寰,晚节空余学圃间。难赋归来如靖节,聊歌正气续文山。君恩未报徒长恨,臣道无亏在克艰。寄语千秋青史笔,衣冠二字莫轻删),自缢于院左之雪交亭(国朝赐谥忠穆)。雪交亭者,满院梨花,肯堂平日请书处也。

中军将林志灿、林桂并格斗死。守备吴士俊、家人张俊、彭钦(绎史、鲒埼亭集并作欢)皆绝脰死。

北帅闻肯堂有绝命词手迹,悬赏募之。一老兵得之以献;北帅赏之,不受,曰:「我志在表扬忠义耳,不为利也」!

苏兆人字寅堂(鲒埼亭集作寅侯),吴江人,诸生,少师事张肯堂。南都失守,亡命海上。肯堂既相荐,授中书舍人;寻进礼部主事。尝谓肯堂曰:「先生他日必死国事,兆人当为先驱」。时传江阴诸生黄毓祺殉节时狱中诗至(小腆纪年云:毓祺字介兹;贡生。乙酉闰六月起兵行塘,己丑三月被执,至江宁,不屈死。有小游仙诗云:大梦谁分丑与妍,白杨风起总茫然。瓠缘无用从人剖,膏为能明苦自煎。桂折兰摧诚短景,萧敷艾菀岂长年。归途不向虚无觅,朽骨徒为蔓草缠。为愁草盛稻苗稀,日暮徐看荷锸归。何处先生多好好,此中居士故非非。肥鱼不肯怜蛟瘦,饱鷃偏能笑鹤饥。请读蒙庄齐物论,横空白月冷侵衣。散发人间汗漫游,风吹白日忽西流。淘沙惯吓斜飞燕,孔雀偏逢抵触牛。乡里小儿朝拜相,江湖暴客夜封侯。神仙赤舌如飞电,开口舒光笑不休。腹中书任他人晒,犊鼻裈从甚处悬?惟有丹心坚自爱,忍能凿破化为圆。最无根蒂是人群,会合真成偶尔文。沙际惊鸥常泛泛,风前落叶自纷纷。掉头东海随烟雾,屈指西园散雨云。况复炎凉堪绝倒,灞陵愁杀故将军。百年世事奕棋枰,冷眼常观局屡更。乌喙只堪同患难,龙头难与共升平。遥空自有饥鹰击、古路曾无狡兔横。为报韩卢并宋鹊,只今公等固当烹。四章自注七夕作),肯堂、兆人并和之(纪年云:兆人和诗有「不改衣冠可为士,误移头面即成魔」句)。及舟山破,赋绝命词曰:「保发严夷夏,扶明一死生。孤忠惟自许,义重此身轻」。拜肯堂曰:「兆人行矣」!即缢于雪交亭下(国朝赐谥节愍)。肯堂拜且哭,以酒酹之,而后自缢。

吴钟峦字峻伯,别字稺山,号霞舟,南直武进人。弱冠为诸生,出入文坛者四十余年,海内推为名宿而不得第。晚以贡生教谕光州,从河南乡举,成崇祯七年进士,年已五十八矣。授长兴知县、以旱潦征练饷不中额,谪绍兴府照磨。踰年,移桂林推官。闻京师变,流涕曰:「马君常(小腆纪年云:谓马世奇)必能死节」。已而果然。

福王立,迁礼部(南疆绎史作吏部)主事。行抵南雄,闻江南陷,转赴福建,痛陈国计,唐王甚重之。补广东副使,未行,闽中又亡。鲁王次长垣,以钱肃乐荐,召为通政使。肃乐、钟峦,丙子同考所得士也。申明职掌疏,言「近来远近奏章,武臣则自称将军、都督,文臣则自称都御史、侍郎,三品以下不屑署也。至所在游食江湖者,则又假造伪印,贩鬻官爵。偃卧邱园而曰联师齐楚,保守妻子而曰聚兵数万。请加严核,募兵起义者则当辨其册籍花名,原任职官者则当辨其敕书札付」。王是之,升礼部尚书,原官如故,兼督学政。己丑七月,王次健跳,闽地尽失,每日朝于水殿。而钟峦飘流所至,辄试其士之秀者入学;率之见王,襕衫巾绦,拜起秩秩。或哂其迂;钟峦曰:「陆秀夫在崖山舟中尚讲大学,岂可颠沛失礼乎(按纪年,钟峦曰:济济多士,维周之桢,可以乱世而失教士耶?在舟山,朱永佑与讲顾氏东之学,或笑其迂。答曰:「然则崖山陆丞相亦非耶」)?十月,从至舟山,加太子太保。辛卯八月,舟山破。钟峦时在普陀,慷慨语人曰:「昔者吾师高忠宪公(纪年云:谓高攀龙)与吾弟子李仲达死奄难,吾为诗哭之;吾友马君常死国难,吾为诗哭之;吾门生钱希声从亡而死,吾为诗哭之;吾子福之倡义而死(按纪年,以乙酉六月起兵太湖,越三月,事败,投湖死,国朝入祀忠义祠),吾为诗哭之。吾老矣,不及时寻块干净土,即一旦疾病死,其何以见先帝、谢诸君于地下哉?然吾从亡之臣,当死行在」。遂复渡海入城,与大学士张肯堂诀曰:「吾以前途待公」。乃至文庙,积薪左庑下,藏所注易经于怀,抱孔子木主,举火自焚。赋绝命词曰:「只为同志催程急,故遣临行火澣衣」。时年七十五(国朝赐谥忠烈)。

李向中字豹韦,号立斋,湖广钟祥人,崇祯十三年进士;授长兴知县,以能调秀水,内迁车驾司主事。甫至淮而国亡。福主时,进郎中,巡视浙西嘉湖兵备,寻调苏松。甫至任而南都又亡。乃与沉犹龙(小腆纪年云:字云升,华亭人,万历丙辰进士,历官至兵部右侍郎。乙酉八月,松江破,中流矢死)、夏允彝等起兵不克,走至闽。唐王以为尚宝卿。闽中败,避海滨。刘中藻起兵于福安,向中同朝于王所,拜兵部侍郎,巡抚福宁,监福安军。福安破,从王航海,进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从至舟山,加太子太保。是时诸臣寄命舟楫,日炙风餐,面目黧黑;独向中丰采隐然,白皙如故。庚寅冬,丁外艰,令墨缞视事。辛卯八月,舟山破,叹曰:「先帝以治行拔向中,不能死难;华亭之役,不与沈、夏诸公俱死;福宁之役,不与刘公俱死;偷生七载,亦希得一当以报先帝。今已矣!我死,幸投我海中以志恨」。北帅召之,大骂不赴;发兵捕之,以缞绖见。北帅呵之曰:「聘汝不至,捕之即来,何也」?向中瞠目曰:「前则辞官,今来就戮耳」!因大骂而死。其绝命词有「血化苌弘碧,相向燃死灰」之句。行刑者乃其旧部,遂投其尸于海。年四十一(国朝赐谥忠节)。长子善毓从死。

朱永佑字爰启,号闻玄,南直上海人。崇祯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乞假归。友人问近读何书?曰:「忠孝二字未熟,何暇丹铅」?乙酉,南都大乱,预于夏、陈诸公之事。唐王立于闽中,召为文选司郎中,改户、兵二科给事中,迁太常寺卿,兼原官。时尚书张肯堂出募舟师,乃加永佑侍郎衔偕行。数劝郑芝龙毋降,不听;将遣力士赵牧刺之,亦不果。闽中破,鲁王擢拜刑部侍郎。王至台,加吏部左侍郎。舟山建国,以工部尚书仍兼吏部事。辛卯八月,舟山破,适病不能起,被执。北帅劝之曰:「文丞相尚有黄冠归故乡之语,先生若肯剃发,便可不死」。永佑曰:「吾发可剃,何待今日」?遂口占绝命诗,有云:「纵使文山犹在日,也应无发戴黄冠」。请死益力,趺坐受刃。其仆负尸出城,流血沾衣,哭曰:「主生前好洁,今遂无知耶」?血遂止(国朝赐谥烈愍)。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八 刘藻 傅永 傅竖眼 李神·魏收
  列传第五十三 王神念 羊侃 羊鸦仁·李延寿
  卷之四百三十九·佚名
  谷山笔麈卷之十二  形势·于慎行
  第四四六佥禀光绪十二年二月初八日一二二二八--一·佚名
  卷六十五·佚名
  一三七八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查辽金元三史挖改情形片·佚名
  伊洛渊源录卷一·朱熹
  文德·周绍良
  薛胄传·魏徵
  文宣皇后李氏传·李延寿
  常遇春传·张廷玉
  卷七十一·佚名
  卷一百五十·佚名
  卷五十、同治中兴·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方衡·唐圭璋

      齐天乐   寿贾使三月二十八日生   伏以皇祚中兴,笃生元哲。维岳受命,允协良辰。同禀天地之清宁,间出山河之气数。仰惟某官,身兼三杰,德盛一夔。西清学士之班,选高天下;东方诸侯之长,功冠域中。拥百万之貔貅,制三边之狼

  • 第四折·范康

    (列御寇引张子房、葛仙翁执愚鼓酋板上,诗云)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灯火洛阳尘。百年一枕沧浪梦,笑杀昆仑顶上人。贫道列御寇的便是。因为纯阳子要度陈季卿,火贫道和张子房、葛仙翁三人劝他入道,只他尘心太重,一时不得回头。那

  • 楚辞集注卷第三·朱熹

    天问第三【离骚十三】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彷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何而问之【一】,以渫愤懑。楚人哀而惜之,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此篇所

  • 慧珠阁诗钞·多隆阿

    岫岩多隆阿雯溪 桃花扇传奇题词 水逝花残旧迹无,闲金剩粉半模糊。芸亭老子多情甚,演出南朝士女图。 绮楼深贮海棠娇,轻拍玉牙按玉箫。一阕新声君一笑,六朝灰烬又南朝。 赤眉求印扰天街,甲马森森剑戟排。十里烟花遭劫火,惟

  • 提要·赖良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大雅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大雅集八卷元赖良编良字善卿天台人是集皆録元末之诗分古体四卷近体四卷前有至正辛丑杨维桢序又有至正壬寅钱鼐序末有王逢序不署年月维

  • 赵佶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丰八年(1085)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无嗣,佶以弟继位。初号建中靖国,调和熙宁、元丰与元祐间的党争。不久即改元崇宁,任蔡京为相,变乱新

  • 第九十二回 贪女色吞针欺僧侣 戕妇翁拥众号天主·蔡东藩

      却说卢循侵掠海滨,连年未已,虽前应桓玄招抚,受职永嘉太守,仍然未肯敛锋。见八十九回。当时为刘裕堵击,一再败循,循弃去永嘉,浮海南走。及裕起义讨玄,循复转寇南海,攻陷番禺,执住广州刺史吴隐之,自称平南将军,摄广州事,使姊夫

  • ◎报纸传战将阵亡死而复生·宣南吏隐

    许兰洲为张胡亲信将领之一,曾代理黑龙江督军,奉张曾屡次保荐其陕西甘肃督军,皆未成事实。此次开火以后,尽传许因救张学良受伤,在同仁医院伤重逝世,需费一千二百元,购一棺材成殓。殊不知殓者为陆军第十六师所属团长缪某(缪奉籍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纪昀

    列传元 【十七】○元十七姚枢 许衡窦默【李俊民】姚枢许衡窦默△姚枢姚枢字公茂柳城人后迁洛阳少力学负王佐略杨淮中与偕觐太宗值南伐诏枢从惟中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者会破枣阳主将将尽 坑之枢力辩非诏书意乃蹙数人逃

  • 七九 学俄文·周作人

    如果丁未(一九〇六)年在中越馆的时候,有一件值得记述的事情,是学俄文这事件,那么戊申(一九〇七)年住在伍合时期该是民报社听讲《说文》这事吧。当初由陶望潮发起,一共六个人,每人每月学费五元,在晚间上课一小时,地点在神田,由本乡

  • 卷之四十二  立齋閒錄四(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立齋閒錄,四卷,明宋端儀著。端儀,字孔時,福建莆田人。成化十七年進士。歷禮部主事、主客司員外郎,後以按察僉事督廣東學校,卒於任。明史卷一六一有傳。此為端儀雜採明代官府檔案、方誌、明人文集、碑誌及聖諭錄、水東日記、

  • 卷三十六·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三十六太医院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六太医院国朝官制太医院院使汉人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汉人各一人【正六品】掌医之政令率其属以供医事员额顺治元年定御医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一·高晋

    天章【臣】等伏考唐虞继治依永和声时防勅命之作卿云糺缦之章实开雅颂元音然不闻于方岳辑瑞之余随时纪事播为歌咏是以后世无传焉若夫般与时迈武有廵狩之篇吉日车攻宣着中兴之盛刻石鼓而员猎游巻阿以矢音郁郁乎文于斯为

  • 卷二十八·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二十八吴江陈启源撰辨物【总 草木辨 禽虫】总辨鸟兽草木之名可资学者多识此説诗家所以乐为考覈也然堪为证据者止有尔雅释草等七篇次之则陆玑诗疏扬雄方言以及诸家本

  • 四、胡子无须·慧开

      或庵曰:“西天胡子因甚无须?”   无门曰:“参须实参,悟须实悟。者个胡子,直须亲见一回始得,说亲见,早成两个!   颂曰:疑人面前,不可说梦。胡子无须,惺惺添懵。

  • 佛说鹿母经之二·佚名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水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遂各分迸。有一母鹿怀妊独逝。被逐饥疲失侣怅怏。时生二子舍行求食。茕悸失错误堕猎者弶中。悲鸣欲出不能得脱猎师闻声便往视之。见鹿心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五卷·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五卷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远离偷盗者。偷盗有九种。一者他护。二者彼想。三者疑心四者知不随。五者欲夺。六者知他物起我心。七者作。八者不作相。九者无作相。是等名为偷盗身业。他护

  •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九·佚名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書問與道場山翁和尚龍池僻處一隅,自法幢徙建西,吳尚未馳片楮,訊候自媿,疏慵歉仄為甚。日者聞有孚之窒,而惕中不吉。雖先輩主持大法,每涉風波,矧當末運,則偶爾小失,其何損乎?至德酷暑蒸逼,伏乞為眾珍調,臨楮瞻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