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嗣昭传

李嗣昭,本姓韩,生于汾州太谷县民家。太祖出猎,至其家,见他家的树林中很有生气,非常惊奇,召他的父亲来问,他父说家里刚才生了个儿子,太祖留下金帛取走他,命令弟弟克柔收为养子。初名进通,后来更名嗣昭。他身材短小,但勇敢过人。起初喜欢饮酒,太祖常常劝诫他,因此终身不饮。太祖喜爱他谨慎忠厚,常常叫他跟随作战,任衙内指挥使。

陕州王珙与其兄珂争立于河中,太祖派嗣昭助珂,在猗氏打败珙,俘获他的部将三人。梁军救珙,嗣昭又在胡壁堡击败梁军,俘梁部将一人。光化元年(898),泽州李罕之袭击潞州后降梁,梁派遣丁会接应罕之,嗣昭在含山战败丁会,俘虏其部将一人,斩首三千级,攻取泽州。第二年(899),晋派李君庆攻梁潞州,君庆被梁击败,太祖用毒酒杀了君庆,派嗣昭攻下潞州。第三年(900),出兵山东,攻取梁潞州,梁太祖亲自统兵来攻,派遣葛从周伏兵于青山口。嗣昭听说梁太祖亲自来,弃城撤走,遭遇伏兵,大败而回。

天复元年(901),梁军攻破河中,俘虏王珂,攻取晋、绛、慈、隰四州,大举进兵攻晋,包围太原。嗣昭率精骑出击梁军,遇大雨,梁军退走。晋汾州刺史李瑭叛降梁军,梁军已去,嗣昭复取汾州,斩瑭。于是进军阴地,攻取慈州,刺史唐礼投降。又取隰州,刺史张瑰投降。当年,梁军向西进攻京城,包围凤翔,嗣昭乘机攻梁的晋、绛,与梁军战平阳,捉梁将一人,随后进攻梁之蒲县。梁朱友宁、氏叔琮率兵十万迎击,嗣昭等败走,友宁追赶,晋遣李存信率兵接应嗣昭,存信又败。梁军包围太原,慈、隰、汾三州重新被梁攻占。太祖大惊,商议退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逃奔契丹,嗣昭力争认为不好,多亏刘太妃也说不好,才停止出逃之议。嗣昭昼夜出奇兵袭击梁军,梁军解围而去,嗣昭重新夺取汾、慈、隰三州。当时,镇、定二州都已和晋断绝关系归附于梁。晋外失大国的援助,内失诸州,一年之间,孤城两次被围。在这时,嗣昭战功最多。

天..三年(906),嗣昭与周德威攻梁潞州,丁会投降,升任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梁派李思安率兵十万攻潞州,筑夹城进行包围。梁太祖多次派人招降嗣昭,嗣昭斩了使者,闭城拒守。次年,庄宗才攻破夹城。嗣昭对兵民安置抚慰有恩。梁、晋在胡柳交战,晋军失败,周德威战死。庄宗害怕,想收兵还临濮,嗣昭说“:梁军已经取胜,早晚都想回去。我们若收兵,使他们得到休息,整军复出,如何抵挡得住?若用精骑扰乱他们,使他们疲劳,就可以取胜了。”庄宗同意。当时,梁军已登无石山,庄宗遣嗣昭转攻山北,自率银枪军出战,大喊说“:今天的战斗,谁占了山头就能取胜!”晋军争着登山,梁军迅速下山,在山西面摆开阵势,晋军从山上向下攻击,大败梁军。于是,晋军进入德胜城。周德威死,嗣昭暂时掌管幽州,几个月后,以李绍宏来代替他。嗣昭即将离去,幽州人都大哭着关闭城门不让他走,嗣昭乘夜而去,才得离开。

第十九年(922),嗣昭跟随庄宗在望都和契丹作战,庄宗被契丹军包围数十重,嗣昭用三百骑冲破重围,救出庄宗。当时,晋遣阎宝在镇州进攻张文礼,宝被镇人所败,于是由嗣昭代替他。镇军出掠九门,嗣昭用奇兵袭击,几乎把镇军杀尽,剩三人藏在破屋中,嗣昭驰马射击,反被镇军射中头部,嗣昭箭已用尽,从头上拔出箭来,射杀一人,回营而死。

嗣昭诸子,继俦年长懦弱,他的弟弟继韬将他囚禁而自立,庄宗正与梁军相峙于河上,无暇追究这件事,就叫继韬当昭义军留后。继韬委托魏琢、申蒙执掌政务,琢等经常教他造反,继韬犹豫不决。庄宗在魏,因事召监军张居翰、节度判官任圜。琢等以为庄宗是为了追问继韬的事,继韬会被杀,就故意用语言激他造反,继韬遣弟继远入梁,梁末帝立即任命继韬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过了几个月,庄宗灭梁,继韬准备投奔契丹,恰好大赦令到才未走,就随母亲到京师朝拜,继远进谏说“:兄为臣下,已有反叛之名,有何面目见天子?而且潞州城坚粮足,不如闭城坐守过日子,胜过前往京城去死啊。”继韬不听。继韬母亲杨氏,善于积累财产,平生积财和贩运达到资财百万。当嗣昭被梁军围困在夹城中一年,军用困乏,杨氏的积蓄起了很大作用。于是,装载白银数十万两到京城,厚赂宦官、伶人,宦官、伶人都说:“继韬本无恶意,是为奸人所误。”杨夫人也贿赂刘皇后,皇后替她说情:“嗣昭功臣,应该宽免。”因此庄宗赦免继韬。经常陪从游猎,宠幸得很。李存渥切齿痛恨,几次斥责他,继韬不能自安,又贿赂宦官、伶人,要求归镇,庄宗不答应。继韬秘密派人告诉继远,要他发动兵变,希望天子派自己去安抚,事泄,被斩于天津桥。他的两个儿子曾被送到梁做人质,庄宗灭梁后得到了,抚着他们的背说:“你们这么小,就能帮你父亲造反,长大了做什么呢?”于是,两儿被一齐杀掉。立即派人斩继远,任继俦掌管潞州。

不久,召继俦还京城,继俦尽取继韬的妓妾珍玩,而不立即上路。他的弟弟继达大怒说:“我兄长父子被杀,大哥不仁,夺他的资财,奸淫他的妻妾,我不能忍耐啊!”于是穿丧服,率数百骑兵坐戟门,使人入杀继俦。节度副使李继珂招募市民一千多人进攻继达,继达逃出城外,自杀而死。

嗣昭七子,到明宗时,子继能笞杀他母亲的婢女,婢家告变,说继能造反,与他弟弟继袭一齐被杀,只有一子继忠幸免。继忠往晋阳,杨氏所积财余资还有巨万,晋高祖在太原起兵,召契丹来援助,契丹要求贿赂,高祖向继忠借贷才凑够数。高祖当了皇帝,非常感谢他,任命他为沂、棣、单三州刺史,开运年间去世。杨氏平生积财,成为嗣昭父子三人的依靠。

猜你喜欢
  帝纪第十 安帝 恭帝·房玄龄
  列传四·薛居正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张廷玉
  通鉴续编卷十二·陈桱
  卷之八百七十二·佚名
  第六卷 储书 附新闻事业·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纪昀
  王睿传·李延寿
  八一、子莫考·钱穆
  北洋海军章程第一·佚名
  卷二百五上·雍正
  第二十二章 统一盛运之再临【隋室兴亡及唐初】·钱穆
  卷二百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景元启·隋树森

    景元启,其姓一作杲、栗,疑误。生平事迹无考。散曲多写男女情事及隐居生活。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小令 【中吕】上小楼 客情 欲黄昏梅梢月明,动离愁酒阑人静

  • 包龙图智勘后庭花·臧懋循

    包龙图智勘后庭花杂剧(元)郑庭玉撰●包龙图智勘后庭花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老廉访恩赐翠鸾女 正名 包待制智勘后庭花第一折〔冲末扮赵廉访引祗从上诗云〕

  • 卷一三·郭则沄

    高宗听政惟勤,晨兴必以卯刻,虽冬月亦然。白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上自寝宫出,每过一门,必呜爆竹一声,内直者遥闻爆竹声自远渐近,则知圣驾已临乾清宫。计尚须燃烛寸许,始放明也。当西陲用兵,军报夜至,亦必亲览。趣

  • 卷四十二·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二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计日集【起癸已七月尽十二月】暑雨连旬初秋就道自去年二月引疾乞休及是六百日矣渊明云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而今而後岁月庶为我有乎七

  • 给左明先生·闻一多

    (十七年二月)左明兄:许久没有给你回信,太懒了!近来听说你在《新月》帮忙,生活既有着落,定可安心习作,可喜可慰。承询各问题条答如左:一,韵脚不易安好,乃因少读少做耳。二,词不达意,乃因少读书的原故。三,标点不成问题,有的作家甚至广

  • 契丹國志卷之四·叶隆礼

      世宗天授皇帝   世宗諱阮,番名兀欲,太祖孫,東丹王突欲之子也。東丹王歸唐,卒於滑州。太宗南入大梁,兀欲隨駕[一],於後求父遺骸骨。會太宗會同十一年四月歸,崩於欒城,燕王趙延壽恨太宗負許代中國之約[二],即日引兵入恆州

  • ●卷下·姚汝能

      十五載正月乙卯朔,祿山遣東都耆老緇黃勸進,遂偽即帝位,國曰大燕,自稱雄武皇帝,祿山起逆之初,童謠云:「燕燕飛上天,天上女兒鋪白氈,氈上一貫錢。」燕者,祿山國號。重言燕者,史思明亦稱天子。天上女,安字也。鋪白氈者,祿山入洛陽

  • 卷之三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稽古录卷十四·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晋哀帝【丕】隆和元年【秋桓温表求北伐不许】兴宁元【夏进桓温大司马都督中外○凉张天锡杀靓而自立】○【甲子】二【帝因饵长生药有疾禇太后复览万几】三【秦建元元○春帝崩太后立帝弟琅邪王奕燕太宰

  • 志卷第十八 高丽史六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六。凶礼。国恤。○高丽人不立国恤之仪。 至国有大故则皆临时采 附比以从事事已则讳而不传故其见于史者特梗 而已。太祖二十六年五月丙

  • 齐履谦传·宋濂

    齐履谦字伯恒。父名齐义,精于算术。履谦六岁随父亲至京师,七岁读书,有过目不忘之才,十一岁父亲教他推算星历,十三岁从师,崇拜圣贤之学,非洙、泗、伊、洛之书不读。至元十六年(1279),朝廷初设太史局,改制新历,履谦为星历生。同辈

  • 卷一百五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知人齐桓公末管仲病公问羣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何如对曰倍亲以

  • 梁纪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526)梁纪七 梁武帝普通七年(丙午,公元526)·司马光

    [1]春,正月,辛丑朔,大赦。 [1]春季,正月辛丑朔(初一),梁朝大赦天下。 [2]壬子,魏以汝南王悦领太尉。 [2]壬子(十二日),北魏命令汝南王元悦兼任太尉。 [3]魏安州石离、穴城、斛盐三戍兵反,应杜洛周,众合二万,洛周自松岍赴之。行台常

  • 卷一·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一圣徳一雍正元年癸卯七月丙午上谕诸王大臣及内外文武官员等朕惟自古帝王抚御寰区治化隆盛中外臣民纪功述徳颂祷情殷故天保之诗卷阿之什拟升恒于日月期

  • 十二门论疏 第二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二卷观有果无果门第二若于因缘得悟者则因缘是门。若不悟者因缘于其人即非门。智度论释三三昧门义正尔。如治病差者□是药不差者于其非其药。又于悟因缘因缘是门。不悟即非门。当知此因缘未曾门非

  • 卷第二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五又经中说有三牟尼。又经中言有三清净。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曰。无学身语业  即意三牟尼三清净应知  即诸三妙行论曰。无学身业名身牟

  • 张司马定浙二乱志·王世贞

    万历十年之四月兵部右侍郎铜梁张公肖甫兼右佥都御史来视浙师浙故有幕府亲兵四千五百人其人多括苍诸郡民家子颇选而故胡少保倚之起战功饷赉至糜县官廪不訾故赵尚书来代稍稍为裁缩然犹月一金而其兵分营九岁率以七营防海

  • 瞿昙弥记果经·佚名

    全称《佛说瞿昙弥记果经》。佛教经典。南朝宋慧简译。一卷。“瞿昙弥”,佛之姨母大爱道的别名。经中谓大爱道应阿难之请而出家,佛为之授记,是为比丘尼之始。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