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八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六年。辛酉。三月。壬辰。上诣大高殿行礼。  

○德楞泰奏报、追剿龙逆贼匪。生擒贼目赵志成等。得旨嘉奖。提督赛冲阿、下部议叙。赏二等侍卫庆昌、巴图鲁名号。兵丁赏赉有差。  

○癸巳。谕内阁、大挑举人。原为疏通寒畯。俾免淹滞。挑选时并不试以文艺。祇就其人年貌。分别去取。立法遵行已久。亦断无复行考试之理。而希荣干进者流。妄生冀幸。贿嘱情求。均所不免。并闻从前大挑。有豫先私许银数封贮、于挑得后凭票交兑者。士论沸腾。去取未能允协。嗣经刘权之条奏。皇考因特派皇子与大臣等、公同拣选。朕与成亲王、于乾隆五十二年、六十年。曾两与其事。溯自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已蒙皇考密缄朕名。缵承大宝。而丁未乙卯两次大挑。俱蒙皇考<闲>派。仰见圣心于此一事。委任至为慎重。乃彼时即有人将与挑举子。托言私宅宾友。竟敢在朕前呈递名条者。朕与成亲王密记所托姓名。屏而不录。今其人尚在朝列。亦不必明言。使彼内愧于心耳。试思内廷皇子。尚有人敢于请托。况王大臣乎。此次大挑。经朕派出王大臣等。谅不敢为受贿营私之事。而徇情听嘱。实不能保其必无。即有谨饬自爱者。面为拒绝。亦未必肯将嘱托名条。遽行陈奏。但此等夤缘舞敝□大之徒。若不严办一二。不足示儆。今特明颁谕旨。如尚有向派出之王大臣、暗递名条请托者。即着密封进呈。朕必将嘱托之人。分别惩治。王大臣给予甄叙。傥有心隐匿。存息事之浅见。经朕访闻。或别经发觉。定将王大臣一并治罪。决不宽贷。至王大臣派出后。理应慎密关防。从前朕蒙<闲>派挑选后。即同成亲王在上书房住宿。并恐伺候太监多系直隶籍贯。与该省举子或有认识往来。因豫为防检。不令跟随。祇带谙达等二三人。今派出王大臣等、即着在紫禁城内住宿。自择谨慎家丁跟随。至多不得过三人。勿离左右。毋许逐日更换。致滋物议。其如何按照班次、秉公挑选之处。前降谕旨甚明。着王大臣等遵照妥办。以副朕剔敝□大遴选至意。  

○又谕、前据祖之望查出军犯书德、沿途假充犯官、恳求书信各等情一案。当即降旨、将陈崇本、孙玉庭、陈兰森等、交部严加议处。并谕令倭什布查讯确情具奏。嗣经吏部议处、请将陈崇本等均照例革职。彼时尚未据倭什布奏到。未经降旨。本日倭什布奏称、遵旨询明陈崇本、孙玉庭、陈兰森等、均实给与书德信函。陈崇本、并曾帮助银五十两。陈兰森、帮助银八两。本应均照部议革职。但念孙玉庭、并未传令书德进见。亦未帮助银两。仅给与书信。较之陈崇本、陈兰森、情节稍轻。且该员平日居官。声名尚好。若竟予罢斥。殊觉可惜。孙玉庭、着革去顶带。加恩改为革职留任。八年无过。方准开复。陈崇本帮助银两较多。陈兰森助银较少。虽稍有区别。而核其情节。均应革职。但孙玉庭既已加恩改为革职留任。该二员亦可量从末减。陈崇本、着加恩降为编修。即着来京供职。陈兰森、着拔去花翎。加恩降补通判。留于湖南。交该抚差遣委用。向来内外大小各官。往往藉年谊世好。书札往来。私行嘱托。此等陋习。相沿已久。况并非年家故旧。听信假冒之词。辗转请托。恬不为怪。于官常吏治大有关系。此案朕尚从宽办理。嗣后京外官员等、俱宜各加谨凛。毋蹈干谒请托之敝□大。傥再有似此致书嘱托者。一经发觉。必当严行惩办。不少宽贷。将此通谕知之。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郑州民张二妮妻张氏。  

○甲午。上诣寿皇殿行礼。时应宫拈香。  

○琉球国王尚温、以册封王爵。遣使奉表谢恩。恭进方物。命留抵下次正贡。赏赉如例。  

○乙未。书麟等奏报、孙清元等、枪伤首逆苟文明、并歼擒贼匪多名。得旨嘉奖。下部议叙。弁兵升赏有差。  

○长龄奏报、分路进剿冉逆贼匪歼贼多名。得旨嘉奖。总兵官杨奎猷等升叙有差。  

○旌恤遇贼捐躯湖南守备张栋妻卢氏。并被戕之幼子长春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长垣县民汤桂妻翟氏。江苏荆溪县民吴坤元妻缪氏。  

○丙申。额勒登保奏、剿办南山贼匪出力员弁。命总兵官穆克登布、在乾清门行走。赏已革副都统纶布春、蓝翎侍卫。余升赏有差。  

○旌表守正捐躯江苏震泽县民周云陇妻陈氏。广东四会县民钟红胜妻余氏。  

○丁酉。上御乾清门听政。  

○以故喀尔喀车臣汗扎萨克郡王玛哈锡哩弟巴图鄂齐尔、袭爵。  

○以太常寺卿多永武、为大理寺卿。翰林院侍读学士亮保、詹事府少詹事王绶、为詹事。  

○赏贤良后裔、原任工部尚书汤斌四世孙生员念曾、举人。一体会试。原任广西巡抚傅宏烈六世孙现任县丞徽珑、知县。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磁州民罗长金妻张氏。  

○戊戌。谕内阁、据吉庆瑚图礼奏、夷洋盗匪、潜入粤洋、上岸劫夺、请将遂溪县知县翟察伦、参将杨桂、交部严加议处一摺。翟察伦、杨桂、均有地方专责。平日于临海地面。并未先事豫筹。妥为防范。以致洋匪登岸。掳去男妇七人。并牲畜什物等件。始行带兵往拏。实属疏玩。仅予交部严议。不足示惩。翟察伦、杨桂、俱着革职。留于该处协缉。俟此案匪犯就获后。再行奏明请旨。  

○己亥。祭先农之神。遣肃亲王永锡行礼。  

○谕内阁、本年入春以来。雨旸时若。畿辅地方。麦苗出土后。俱极畅发。本日时雨霶霈。倍资长养。麦秋可冀丰收。实深欣幸。现值恭谒裕陵释服之期。典礼重大。必应亲往。非寻常巡幸地方可比。敬思皇考御极初年。曾因青苗在地。未谒泰陵行二周年礼。仰见皇考轸念穑事艰难至意。但释服之礼。较之二周年祭礼尤重。不敢辍行。而膏雨应时。麦苗芃茂。正须善为保护。以承天贶。朕廑念民依。凡遇跸路所经。先派令大臣等管护民田。毋许随从人等于经过地方。稍有践踏禾苗之事。在王公大臣官员等、自能仰体朕意。必由正道两旁行走。惟所带跟役人等、往往率意驰骋。取道民田。罔知顾惜。及官役前往查拏。又增一番践踏。尤于大田无益有损。此次除特派管道大臣加意查察外。所有随从之王大臣官员等、俱着各将所带跟役。谆切诫谕。严加管束。毋许驰骤麦田。并着直隶总督饬令地方官、广为出示。一体禁止。以副朕慎重田苗、保护民食至意。如有随从跟役人等、不遵约束。任意作践。即立拏严惩。并将本主一并议处。决不宽贷。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江西宁州地方。于嘉庆三年秋闲。有逆匪刘联登等滋事即时扑灭一案。朕闻彼时官兵未到之前。该州士民。各自保护村庄。同心抵御。以故贼匪不致蔓延。立就擒获。该抚虽经量加奖赏。并未奏明办理。曾谕令张诚基查明在事出力者。据实具奏。候朕加恩。兹据奏民人李君弼等五名、或枪毙首逆。或拏获贼首。武生梁韬等十名、或把守紧要隘口。或协同官兵歼贼。均系最为出力之人。开单进呈。民人李君弼、着赏给把总职衔。温逢尧、徐植三、陈秀凤、詹茂林、俱着赏给外委职衔。仍询明如愿入伍。即令其随营差操。遇缺补用。武生梁韬、着赏给把总顶带。监生梁岐、周泮、张映璧、着赏给从九品顶带。民人周海澄、周安国、张茂堂、吴耀寰、吴豫源、陈文选、俱着赏给外委顶带。以示奖励。该州士民等、敌忾同仇。知方向义。州治保护无虞。着将宁州改为义宁州。俾该处绅民顾名思义。益勉敦庞。用副朕嘉惠善良至意。  

○庚子。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满洲取中七名。蒙古取中二名。汉军取中三名。直隶取中二十五名。奉天取中一名。山东取中十九名。山西取中十四名。河南取中十四名。陕甘取中十三名。江苏取中二十二名。安徽取中十五名。浙江取中二十五名。江西取中二十二名。湖北取中十二名。湖南取中十名。福建取中十七名。广东取中十四名。广西取中七名。四川取中十名。贵州取中八名。云南取中十名。  

○予甘肃阵亡总兵官李绍祖、游击段逢春、千总孙永年、把总李攀龙、王照远、尚坦、外委徐德建、马顺、张林、赵宗文、蒋芳、陕西阵亡参将刘成得、千总马廷魁、把总刘映昇、马占熊、袁璋、张殿元、外委郭永锡、四川阵亡千总严正一、把总杜耀先、祭葬世职。兵丁李大盈等八百三十四名、土练博度等二百五十四名、乡勇杨廷赞等一千二十名、赏恤如例。  

○予福建出洋淹毙外委薛国珍、许得荣、祭葬恤荫如例。。  

○辛丑。上以高宗纯皇帝三年服阕、行释服礼。启銮。恭谒东陵。  

○贵州镇远府属偏桥长官司土官安定远、因病告替。以其子汝桂、袭职。以故四川土百户安中子贞亚那木扎勒、袭职。  

○免跸路经过地方本年额赋十分之三。  

○是日。驻跸烟郊行宫。  

○壬寅。谕军机大臣等、瑚图灵阿等奏、查明齐齐哈尔抚恤口粮情形一摺。据称现在灾户人等、正需接济、若俟黑龙江等处粜粮价银再行给放、不若即在库贮银两内动用、照市价折给等语。此事总因景熠、恒伯、彼此各逞己见。议论参差。以致去年十二月应给之粮。延至本年二月始行放给。已属迟缓。又二月内甫放一次。即以无粮停止。灾户岂能久待。着即照瑚图灵阿等所请、准其动用库贮银两。照市价按户折给。俾灾户早沾实惠。仍严查侵冒等敝□大。其灾户应领六月八月之粮。亦准其作为一二次。如数并月给予。以赡生业而免纷繁。又另摺奏协领德成呈控恒伯各款。请将恒伯等解任质审一节。德成所禀各款。如果情敝□大属实。自应于钦差到日。即行呈控。何以俟瑚图灵阿等、将恒伯所控景熠各款审讯的实。始行控禀。其所控条款。俱系干涉恒伯之事。看来或系景熠因已革职拏问。指使德成具控。以图报复。且德成亦系恒伯所参短放俸银之人。遂尔听从出名控告。俱未可定。但既经指控。自当彻底根究。恒伯前已革去副都统。着解奉国将军之任。协领德成、及德成所告之协领阿尔萨兰、俱着解任。交瑚图灵阿等审讯。至恒伯挪用库银。是否确实。及收受蒙古女子。或系为妾。或仅为使女。俱无难详讯得实。一并审明定拟具奏。又德成控款内。有新任将军那奇泰、于前岁进京之时。恒伯令托勇武、赶至中途索讨用过税钱一摺。德成所控。干系那奇泰、只此一款。现在那奇泰尚未到任。着瑚图灵阿等。先向恒伯讯明。如果属实。再行参奏请旨。再另片奏讯恒伯称、前此亲封奏摺后。没有检点。不知如何将不全摺底一片、封入部文内等语。此系密奏摺底。恒伯岂有不谨慎收藏。何至误封兵部咨文内。显系支饰抵赖。并着瑚图灵阿等、再向伊讯明实情具奏。。  

○予陕西追贼淹毙把总王日英、外委蔡辉林、祭葬恤荫。兵丁吴瑞同等一百九名、赏恤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江苏仪徵县民陈朝正女陈氏。  

○是日。驻跸白涧行宫。  

○癸卯。谕内阁、琅玕等奏、查明滇省社仓存欠各数。酌请分别追赔减除一摺。滇省各属社仓。至嘉庆四年止。额贮谷麦荍青稞等、共计六十万五千四百四十石零。现在实贮及赔解各项。共抵除谷三十二万四千九十石零。尚缺谷麦荍二十八万一千三百四十九石零。着照该督抚所请、将经理不善之地方官。各按银数。勒限严追。傥逾限不完。着照杂项钱粮例参办。至从前办理兵差。民闲津贴安家一项。以民捐之谷。还充民用。着加恩准其于册内据实减除。毋庸另行筹补。  

○谕军机大臣等、尹壮图密奏、请留巡抚初彭龄一摺。据称初彭龄莅任一年有余、清介率属、实惠在民、能假以岁月、则滇省元气可复、若骤易生手、则拊循未几、即匆匆去任、殊失赤子之望等语。大属非是。督抚久任方能有成。朕与廷臣时常论及。况初彭龄自擢任滇抚以来。于地方公务。实力整顿。朕所深知。前此奏恳解任养亲。朕本欲令其仍留滇任。随传询伊弟初乔龄、据称伊父母年逾七十。衰病属实。因念初彭龄身任封圻。远在万里之外。闻父母在京多病。心悬两地。恐致贻误公事。陈请归养。亦属人子真情。朕方以孝治天下。自难不允所请。是以前降谕旨、准其改补京职。今尹壮图以滇省民情爱戴。欲留初彭龄在滇。勿令归养。试思尹壮图亦因母老回籍侍养之人。独不念初彭龄双亲俱已年迈。而转拂其孝养之忱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初彭龄可以留滇。则尹壮图亦当来京供职矣。在初彭龄既经具摺请养。断无授意尹壮图令其奏留。博此虚誉。而尹壮图以在籍绅宦。竟敢越分干与本省大吏去留。若各省绅士相率效尤。纷纷保留。成何政体。岂不蹈明季恶习乎。又另摺奏、满州子弟。宜于十五六岁以前。专责以熟读经书。讲明理义。俟心性融澈。精力完固。再责以骑射繙译。更易为力等语。尤属纰缪。本朝家法。以国语骑射为重。从前定鼎之初。满洲人材。并未娴习汉文。不能汉语。而建功立绩。勋业昭然。此时设尚有其人。区区教匪。早已殄除。是今日满洲风气。实不如从前之务勤本业。而尹壮图乃以繙译一道。必先通晓汉文。易于明透。伊并不知清文义理。为此瞽论。况满洲国语。本应不学而能。而骑射亦须童年练习。若如尹壮图所言。必俟十五六岁以后。始行学习。安能精熟。朕方谆谆以国语骑射为满洲根本。屡经训饬。尚恐未能尽副朕望。今欲使满洲子弟。于十五六岁以前专习汉文。岂不更将本业荒废耶。朕前此加恩赏给尹壮图给事中衔。令其在籍奏事。原为该省地方官吏、或有废弛贪黩之事。督抚隐匿不奏。伊得随时具摺密陈。乃尹壮图竟欲干涉朕用人大权。并将从前具奏满洲读书应试曾经驳饬之事。复行渎奏。更张本朝成法。本应治以妄言之罪。但朕正当求言之际。不肯以言罪人。着伊桑阿将原摺掷还尹壮图。并着传旨严行申饬。此后遇有地方不公不法事件。仍准其具摺密陈。若再似此谬陈臆说之论。必当治以妄言之罪。不能再为宽宥也。  

○是日。驻跸隆福寺行宫。翼日如之。  

○甲辰。上恭谒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随恭谒裕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  

○谕内阁、去岁福长安、仅生疮疖。即托故并未诣陵当差。今复敢以腿疾呈请回京医治。实属胆大。上则皇考陵寝所在。下则伊父坟墓亦在左近。福长安若稍有天良。何忍轻离。竟欲回京耶。无君无父。殊为可恶。绵亿、弘谦、成林、并未斥驳。率行据呈具奏。亦属大谬。成林前在军机章京上行走时。福长安方任军机大臣。今福长安虽经获罪。不免心存见好。是以有此渎奏。尤属卑鄙无耻。福长安、着即革职。发往盛京作为披甲。交晋昌严行管束。数年后再观后效。福长安之子锡麟、亦着随往盛京。即以该处防御补用。绵亿、弘谦、成林、俱着交该衙门严加议处外。绵亿、着革去都统、及管围大臣。随同王公等照例上朝。正蓝旗蒙古都统员缺。着弘<曰融>补授。管围大臣员缺。着额勒登保补授。成林、着拔去花翎。革退内务府大臣、马兰镇总兵、补授盛京副都统。即着于本日押带福长安起程。福长安在途如有他故。惟成林是问。成林所遗内务府大臣兼马兰镇总兵员缺。着兴长补授。兴长所遗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员缺。着庆溥调补。三姓副都统员缺。着额勒亨额调补。永硕到陵时。福长安业经具呈。永硕并未阻止。亦随同列衔具奏。永硕、着交宗人府议处。  

○乙巳。上恭诣裕陵、行释服礼。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黄幄。奠献行礼。送冠服篚至燎所。跪奠毕。恸哭良久。勉释缟素。乃退。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  

○长麟奏、剿办汧阳县及瓦房沟贼匪出力员弁。赏守备狄廷杰、五品军功胡文秀、谭恩、杨模、王桐、刘文魁、随营办事主事奇明、花翎。把总沈培等、蓝翎。  

○免陕西被贼滋扰之商州商税缺额银。  

○是日。回銮。驻跸白涧行宫。  

○丙午。旌表守正捐躯安徽含山县民彭谷余妻窦氏。  

○上以释服祫祭太庙。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驻跸烟郊行宫。  

猜你喜欢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四·佚名
  第三八八认充保结同治九年九月一二二一一--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纪昀
  卷之七十六·祁韵士
  列传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一百九·郑麟趾
  《今生今世》序言·胡兰成
  卷三十 艺文志 第十·班固
  萧陶隗传·脱脱
  萧廪传·张廷玉
  卷二百五十一·杨士奇
  我的家庭·沈从文
  卷一百二十六之一·雍正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霁岩·唐圭璋

      水龙吟   寿吴尉七月初一   夏秋晦朔之间,伊谁为作交承主。颙昂仙伯,挺生此日,宾凉饯暑。绛县才能人,问将甲子,恰今岁数。举香山晏会,才先一载,愚深幸、获叨预。   何以寿君初度。愿朱颜、年年如许。棘栖鸾凤,瑞浮

  • 卷158 ·佚名

    李流谦 长芦次德茂韵 卷雪奇观千丈澜,诗情撩动未应悭。 却收浙右三年梦,仍对淮南数尺山。 靴板随人元自漫,田园觅去正须閒。 风樯独立看飞燕,家在孤云落照间。 李流谦 长滩 乍脱惊涛恐,犹为曲木

  • 卷十五·陈衍

    ●元诗纪事卷十五侯官陈衍辑陈旅傅若金黄裳宋褧张仲容吕思诚廖毅陆居仁李黼萨都剌胡善◆陈旅旅字众仲,莆田人。荐除国子助教,官至国子监丞。有安雅堂集。山堂肆考:游京师,翰林侍讲学士虞集见其所为文,叹曰:「此所谓『我老将

  • 杂传第四十一·欧阳修

    ○王景崇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其后尝从明宗,隶麾下。明宗即位,拜通事舍人,历引进阁门使,驰诏方镇、监军征伐,必用景崇。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晋亡,萧翰据京

  • 卷二百五 治平二年(乙巳,1065)·李焘

      起英宗治平二年五月盡是年七月   五月庚申朔,樞密院奏:「嘉祐三年詔非軍職當罷橫行,歲滿當遷及有戰功殊績皆不得除正任,當遷則改州名,或加檢校官、勳封、食邑。按會要此詔乃三年十一月降,今附此,更不別出於彼。自降詔

  • 卷二十七·吴广成

      元丰七年、夏大安十年春正月,大举攻兰州,粮匮引还。  秉常集河南诸监军司兵,克日齐驻葫芦河,游骑直至河外。宣庆使李宪知必大举,益增守备。秉常果以步骑八十万围兰州,督众急攻。矢如雨雹,云梯革洞,百道并进,十昼夜不能克

  • 卷五十八·佚名

    三月二十三日(乙酉),李侍尧奏言:闵鹗元咨称,二批川米六万石,于二月初一日开行,难以停止。又据湖南运员禀称,奉文停运之前,已运米六万六百余石,俱抵闽境。查此次米石既已放洋赴厦、挑运过山,自未便令其运回,应将前项米九万五千六百

  • 志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七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舆服一。○东国自三韩仪章服饰循习土风。 至新罗太宗王请袭唐仪是后冠服之制稍拟中华。 高丽太祖开国事多草创因用罗旧。 光宗始定百官公服

  • 古弼传·李延寿

    古弼,代地人,从小就忠实、谨慎,擅长骑马、射箭。起初,他当猎郎,在门下省奏事时,以机敏正直得到称誉。明元帝为嘉奖他正直而有用,便以笔譬直,赐名“笔”,后来才改名为弼,意思是他有辅佐之才。皇帝派他掌管西部,与刘洁等人分管机要

  • 卷三·胡世宁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胡端敏奏议> 钦定四库全书 胡端敏奏议卷三 明 胡世宁 撰 略陈治要以献愚忠疏【时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臣以病废庸愚遭时蹇厄始忧宸濠继忧江彬为国患害致?身家昼夜哀思罔知攸济今者幸

  • 月河所闻集·莫君陈

    (宋)莫君陈 撰 每大起居,宰执待班于垂拱隔门外东廊庐中,三帅庭下声喏,卷帘及半,起身答之。祖宗之制也。 江行,夜则维舟于浦溆。前后或作婴儿啼,勿怪,此乃獭相呼声。 徐总少卿善行气,能瘦其一支,自云:「合就杏金丹,服二两,可延五百岁

  • 卷二十五田赋四·冯煦

    卫赋卫所之制,创自前明。其始也,以军隶卫以屯养,军设都司,以统辖之,盖唐府兵遗法也。自军政废弛,募民镇守,于是营军与屯军分而为二,屯军惟有漕运之职,其无漕运者,又有番上、营造之役,军政废而屯户亦病矣。国初沿明旧制,卫所屯田,给

  • 三十年·佚名

    (乙未)三十年大明嘉靖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領議政韓效元卒。效元爲人,器量恢洪,不較細瑣,頗有公輔之望。郞官時,告公事于堂上鄭光弼,光弼謂其族人曰:「此人器度殊凡,我國官爵,終必盡做也。」果爲領相焉。但與金安老,居在比

  • 第四十一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夜摩天之六)尔时天王牟修楼陀须夜摩天。共诸天众。诸天女众。无量百千那由他千诸天大众。诸天女众。一切皆向山树具足地处之中伽那山所。一切天众。坐莲花座。普遍虚空。上彼山上。见彼天众有无量种形服

  •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陈寅恪

    论文。今人陈寅恪著。本篇前半部分略论魏晋两朝清谈之发展演变,后半部分由两晋、南北朝世奉天师道之士大夫对于儒学及佛教之不同态度,论及陶渊明之思想。著者认为,魏末与西晋即清谈之前期,老庄“自然”与周孔“名教”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佚名

    题“傅洞真注”。洞真自序提到唐之杜天师,显然指的是唐末五代杜光庭。以此推测,洞真盖五代末或北宋之人。本注发挥经义,引有古经。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章冲

    五卷。章冲撰。章冲,字茂深,湖州吴兴 (今属浙江省)人,祖籍建州浦城 (今属福建省)。章祐曾孙,叶梦得之婿。官朝散大夫,孝宗淳熙 (1174—1189年) 中尝知台州。叶梦得精于《春秋》之学,章冲亦究心于《左传》,以《左传》“事不传

  • 观音义疏·智顗

    凡二卷。隋代天台智顗述,门人灌顶记。又称普门品疏、别行义疏、观音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内容解释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文句。初设时节、标人、敬仪、正问等四问,而答以口机感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