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七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
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四月。壬寅。上回圆明园。
○谕、各省于该部院咨取事件。造册咨覆。不可不定以限期。其如何按照道路远近。分别立限之处。着该部酌议具奏。寻议、嗣后各省督抚。奉部院咨取事件。如系专行咨覆之案。俱以接到部文之日为始。除道路远近。按照定例、扣算查覆往返程途外。统限二十日内、出文咨部。如须辗转行查所属。及行款过多。应行造册咨覆者。限一个月。迟延照例议处。从之。
○癸卯。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谕、朕于闰五月初五日启銮、前往热河驻跸秋间巡幸木兰。着质郡王、克勤郡王大学士公阿桂、大学士嵇璜、留京办事。所有吏兵二部、应行引见官员。文职知县以上。武职守备以上。于未启銮进木兰之前。着该部每月派堂官一员。轮流带赴热河引见。其文员内佐杂等官。武员内八旗护军校骁骑校、及外省送到之补放水手骁骑校、并年满千总等官弁。仍着王大臣照例验放。至八月以后月选州县等官。照新例俟回銮后归于九月分一并引见。其各省督抚提镇等奏摺着赍摺人前赴行在投递。进哨后、着兵部派员驻劄哨门。接递各省奏摺。封送行在。候朕批示发回。仍于哨门交付赍摺人祇领。该部即通谕知之。
○又谕曰、梁肯堂奏、河南息县盐务。乏商经理。恐民间淡食。是以官为拨运。乃该县陈文衡、于两淮委员汪良增、运到盐觔后。并不设法速销。转藉端搜剔。辗转捺延。其中不无徇利营私情弊。请将陈文衡解任严审等语。两准盐引。因湖广地方官、向商人需索陋规。并不认真缉私。以致滞销压课。上年甫经整顿清查。河南尚未闻有此等情事。乃息县知县陈文衡、竟敢意存需索。勒掯耽延。此而不彻底根究。即是贪婪之渐。势必至如湖广。大为盐务之害。梁肯堂参奏甚是。但仅请解任。所办不足蔽辜。陈文衡着即革职。交与该抚提集。案内人证。严审定拟具奏。
○又谕曰、舒常、李封、前在湖北督抚任内。因循废弛。又不能留心保护堤工。以致上年荆州被淹。是以将伊等革职。仍留工所效力。今该处堤工业经完竣。舒常着赏给头等侍卫。在乾清门行走。李封年力就衰。着赏给按察使衔。即令回籍。
○又谕、据永保等奏称、塔尔巴哈台厄鲁特部落佐领和硕齐、呈请休致之处。专摺具奏。既将和硕齐履历送部。而又奏请赏给俸禄。甚属烦琐。将此通行中外。嗣后若有似此具呈官员。各该管大臣等。将应否赏给俸禄之处。均着咨部。照例查办。
○都察院奏、据湖北江陵县民朱如标、呈控荆江大堤工程草率。应修之郝穴堤、萧子渊口等处、俱被势豪占阻。又库书张翘南等、克扣赈项。浮收银米。请交湖广总督审办得旨、此案着派阿桂驰驿前往审办。至上年荆州堤塍溃决。府城及满城、俱经淹浸。被灾较重。皆由该处堤工。向系民修。地方官不能妥为经理。而窖金洲、又逼溜北趋所致。经朕特派阿桂等、前往勘筹。其万城等堤。俱特发帑金。官为修筑。并节次指示。令将鸡嘴石坝。尽力接做。挑溜往南。窖金洲沙磡。已渐见刷动。兵民人等、亦皆分别赏给银两。俾修复庐舍接济口粮。不致失所。此皆阿桂在彼会筹督办之事。此次阿桂到彼。务宜覆加查勘。将所筑各堤工。是否坚固如式。足以永资捍卫。大江溜势。现既南趋。窖金洲能否逐渐刷去。不致有碍江流。兵民人等。曾否安顿复元之处。详悉据实具奏。以副朕轸念灾区。无时或释至意。
○甲辰。谕、昨召见侍郎铁保、询以本年会试闱内阅卷情形。据奏此次中式各卷内。同考官未经呈荐。经正副考官。搜阅落卷。因而取中者甚多。中定之后。始发交同考官补用荐条。殊属非是。乡会试设有正副考官。及同考各官。原恐一二人衡鉴未能允当。是以必待覆加甄阅。以昭慎重。且使彼此互相防范。难以舞弊徇私。既云落卷。则同考官初阅时。自必以其文不佳。或词句中实有疵颣。是以未荐。迨经正副考官搜出后。同考官亦应将其所以不荐之故签出相商。或疵颣尚小。瑕不掩瑜。方可取录。何得一经正副考官搜出取中。即为补用荐条。似此随同阿附。与外省督抚保题卓荐。业经定有其人。始发交两司补详者何异。不特相率为伪。甚至通同一气。徇情作弊。何不可为。殊非公明甄录之道。况如此办理。即设正副考官足矣。又安用同考官为耶。向来同考官阅卷时。于指出疵颣处所。仅自登记。不准于卷上批写。所以正副考官搜出取中后。得以授意同考各官。将其从前批坏之语掣去。补用荐条遂尔泯然无迹。此系历来场中之弊。朕今始知。嗣后应令同考官于阅卷时即将诗文优劣。所以荐与不荐之故均在卷内注明。其正副考官。于原中、暨搜出取中者。亦应将取中之故。批注卷上。俱交磨勘官秉公覆阅具奏。候朕亲定。庶得中者知其公。不中者亦无可怨。盖人之衡鉴。原不能毫厘无爽。然于可上可下之卷。一时不能鉴别。尚属事之所有。若以佳者为劣。及以劣者为佳。非任意屈抑。即属有意营私。是非颠倒。一经磨勘。或科道执其卷以纠参情弊显然。如弊在同考官。则应治同考官之罪。如弊在正副考官。则应治正副考官之罪。不得仍前随意附和。徒滋外间横议。又据铁保奏、此次取中之第二名。即系王杰搜出。第三名即系铁保搜出。更属非是。同考官共有十八人。学问岂尽平庸。其所取之卷。又岂尽不如王杰铁保所搜之卷。乃必以正副考官二人所搜之卷。拔置前茅。若曰无弊。其谁信之。朕临御五十余年。办理庶务。无不兼听并观。折衷至当。从不胶执己见。乃王杰铁保于抡材大典。不能虚衷商搉。惟以师心自用。无怪士子等之退有后言也。朕若另派大臣。将已中在后各卷。通行覆阅。互相比勘。此内同考官荐中之卷。恐未必竟无胜于第二第三名者。若有较胜之卷。而列置在后。朕亦无难治王杰铁保以不公之罪。但此乃立例之始。朕从来不为已甚。是以不加深究。总之落卷不搜。则权在同考官。弊窦易生。自应准正副考官将落卷覆行搜阅。以免遗珠。但搜中之卷。亦止准列于五十名以后。不得滥厕前列。所有此次搜中之第二第三名。俱着改列五十名以后。并将此旨恭录刊刻。悬贴于各直省闱场内外。俾考官等触目警心。而应试士子等。亦得传观。咸喻朕抡别真材。鉴空衡平之至意。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据兵部奏称、此次进哨。所有外省轮班学摺随围之杭州、乍浦、荆州三处官兵。可否令其前来之处。请旨施行等语。各处驻防官兵。向居外省。于行围之道。不能谙练。相沿已久。遂失满洲旧风。渐近汉人习气。嗣后凡遇行围。自应遵照旧例。令其轮班前来学习行围。所有此次应随围之杭州乍浦、荆州、三处官兵。即令其计程、于八月初旬前抵热河。
○兵部议覆、察哈尔统、乌尔图纳逊奏称、军台效力废员。三年期满。完交台费者。仍由都统具奏。其限满未交。应如该都统所奏、移咨旗籍查明财产。若有力能缴。故意迟延者。发往乌噜木齐永远充当苦差。实系赤贫不能完缴。再留台三年。由该都统遣回旗籍。报部查核。得旨、嗣后军台效力各员。如无力完缴台费者。着于期满后、再留台五年。
○乙巳。谕军机大臣等、昨因湖北江陵县民朱如标、呈控郝穴等堤工。及库书减赈一案。已派阿桂驰驿前往审办矣。此案朱如标所控情节。看来虽无甚紧要。亦有关系。一经阿桂到彼讯究。虚实无难立见。毕沅身为该省总督。系受恩深重之人。谅不致有袒庇属员情事。不必意存疑惧俟阿桂到时。秉公审讯。如有不肖官吏。徇庇绅衿。应行参劾者即会同严参究办。毋得稍有回护。致负委任。荆州万城堤。业经修筑完竣。能否坚固如式。足资捍卫。其接做坝工。逼溜南趋。窖金洲沙磡。是否逐渐刷去。无碍江流。军民均获安堵。不致失所。朕心深为廑念。此次命阿桂前往楚省。正为此事所关甚重。令其到彼覆勘。除就近传知阿桂遵照外着传谕毕沅、届期先赴荆州。于阿桂到日。会同悉心查勘。并将朱如标所指郝穴、萧子渊口等处。一并详悉查明。据实具奏。
○军机大臣议奏、革职总兵希当阿、于所辖兵丁。不能实力稽查。致炮位遗失请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得旨、希当阿于所辖兵丁。不能实力稽查。以致擅离汛守。有遗失炮位之事。问拟发遣伊犁。固属罪所应得第念伊父、前在西路打仗阵亡。伊屡次出兵乌什、云南、金川、台湾等处。尚能出力。伊又现无子嗣。无人养赡老母。情殊可悯。希当阿着革职。仍以健锐营护军用。所有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之处。着加恩宽免。
○旌表守正捐躯四川眉州民刘泳布妻甯氏。
○丙午。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曰、刑部议覆、郑九林、因谋砍胞弟。误伤胞叔郑必清身死。将郑九林定拟凌迟一本。所办殊未允协。细覆情节。郑九林以常被伊父打骂。俱由偏向伊弟所致。起意将伊弟郑秋庄娃致死。于二更时潜赴郑秋庄娃卧所。适值胞叔郑必清同炕并睡。误将伊叔砍伤毙命。虽砍死胞叔。服制攸关。自应寘以重典。但郑九林本欲谋砍伊弟。于黑暗中误伤伊叔。以致身死。尚与有心谋杀尊长者不同。止应照误杀胞叔律、问拟斩决。若定以凌迟极刑。则实系谋杀胞叔之案。又何以加之罪耶。朕办理庶狱。酌理准情。务期平允。固不使稍有轻纵。亦不肯失之过当。郑九林着改为斩决。
○以大学士嵇璜、和珅、吏部尚书彭元瑞、左都御史李绶、礼部侍郎邹奕孝、刑部侍郎姜晟、内阁学士图敏、宗人府府丞窦光鼐、为殿试读卷官。
○以通政司副使武隆额、为光禄寺卿。旌表守正被戕江苏安东县民沈殿玉妻朱氏。
○丁未。策试天下贡士钱楷等九十八人于保和殿前。制曰、朕寅承天佑。抚驭寰区。五十有四年。稽诸往牒。自三代以下所未有。用致海<宀禹>小康。尉候广远。集家庆于五代。祝丰岁于三登。虔荷昊苍眷赉者独厚。子于父母不敢言报。惟是朝夕乾惕。日慎一日。仰体仁覆之心。布德于众兆民。由小康而臻上理。集思广益。冀于实政有裨。多士通经致用。葄史适宜。敦习尚以徵材。修浚防以溥利。妙损益以鉴古。讲肄有素。其伫予咨询焉。经旨奥衍。章句其显也。易备四德者七卦。爻无卦名者五卦。言数者二十七卦。吉居一耳。有六爻皆吉者。有五爻皆吉者。是可偻指之。舜典、他籍所引。或以为唐书。或以为夏书言仁、言性、言诚、言学、何以皆始商书。洪范有考定文。其可从欤。诗三百十一篇。名见礼及左传者凡几。十五国风。或谓斟酌序次。或谓以两相比。语出何氏。春秋最重书王冠于正月二月三月者可计也。有阙一时者。有阙二时者。有无月有日者。有有日无事者可详也。考工记不合周制者何官。中霤、投壶、迁庙、衅庙可补仪礼否。夏小正、周书时训、可代月令否。缕晰言之。将徵所学。史家属词比事。出于春秋。互文尤关考证。班固之书。半资司马。其或因或改。异同得失。至为繁颐。南北史合宋齐梁陈魏北齐周隋之书。亦有短长。缀谱系。划时代。何者为优。新旧唐书。今武英殿始合刻并存。修者谓事增而文减。论者或轩煦而轾祁。孰为定论。薛居五代史。佚之数百年。近始辑成。其视欧阳修五代史记。孰以事胜。孰以法胜。至若表罗古今。志补前代。汉末群牧。错见国志。典午载记。间入魏书。其参互论断。以为定衡焉。士为四民之倡。朝廷登选。所以备任使。更以厚风俗也。乡举里选之典古矣。九品中正。流弊更甚。以文取士。自唐至今循之。其中糊名、易书、搜索之禁。分路、分额、分卷、分经之法。累代史志。言之详矣。然汉世已有私改漆书文字之讥。八义假手。一联巡乞。场屋丑之。至郁轮袍、绿衣吏、而扫地矣。上请之说。通榜之议。其何取焉。今制四子书以正其嵞。五经以博其趣。八韵以觇其才。五策以徵其实。立法善矣。士宜何如端醇淬砺。以副予文治乎。禹谟六府。箕畴五行。皆先曰水。除其害。所以溥其利。西北之渠。川蜀之堰。自豫以下之堤。沿江沿海之塘。其大势也。昔人谓禹贡无堤防字。然而地徙流合。人众土辟。若酾、若鬟、其何以鸠民而奠之。若夫陶庄之河。引溜北趋。窖金之洲。排江东注。海塘之筑。一劳永逸。要未尝非疏瀹与堤防并用。朕数十年临视图指。不惜数千万帑金。以为闾阎计。大都平成矣。其或随宜善守。尚有未尽。又偏隅井邑、畎浍沟洫之利。自田间来者。亦有可指陈欤。说命以师古攸闻。周文以监代称盛。重古制也。然鉴古必取宜今。有可因。有不可泥。古有边防。今日无边防。幅<巾员>广矣。其诚无边防乎。古有马政。今日无马政。孳贡蕃矣。其诚无马政乎。古辟雍。今亦辟雍立之郊外则已迂。古养老。今亦养老。三老五更、袒割酱馈则已亵。今韶乐犹古。无取乐章之沿。今耤田犹古。无取劳酒之璅。古美命官交让。仿以为京察自陈则伪也。古取经筵讲学。责以为成就君德则诲也。朕久道慎修。思跻淳邃。而酌古准今。屏华崇实。具有微权。其有能知古知今。以会其通者。可推广陈之欤。凡兹五事者。蕴诸心为经史之实学。施诸政为教养之良规。见诸事为古今之善制。沐浴涵泳。服我作人之化者。端心声。祛臆说。实着于篇。服将亲采焉。
○谕、从前安南内讧。黎维祁叩关请救。朕念该国恪恭职贡。百有余年。今既远来控诉。不得置之不办。是以特允孙士毅所请。带兵出关进剿。阮惠望风震惧。遁回广南。官兵出关以后。未及一月。即将黎城收复。原无难乘胜长驱。穷追深入。但念该处地多瘴疠。兵夫易染疾病。且黎氏近年以来。构乱多故。黎维祁又复怯懦无能。优柔废弛。左右亦无可恃之人。安南虽属弹丸僻壤。而立国已久。兴废亦未必不关气数。今其国事如此。看来天心竟有厌弃黎氏之意。朕于孙士毅未奏克复黎城之先。屡经降旨。谕令于收复后。即行作速彻兵。乃孙士毅未能遵旨彻兵。耽延一月有余。以致阮惠纠众复来。与黎维祁为难。黎维祁怯懦先逃。官兵始行退出。镇将武弁。间有伤亡。亦因临阵猝遇。玉石不分而许世亨等、奋勇捐躯。均已从优奖叙。现在本应调集各路大兵。整军问罪。方今国家全盛。饷足兵精。天戈所指。无不立就荡平。区区广南一隅。岂能始终抗拒。特因安南地方。水土恶劣。瘴气甚盛。实不值损我师徒。盖将弁兵丁等、若不争先用命。犹可治以退怯之罪。今举而委之瘴乡。朕心实所不忍。即使集兵会剿。竟将阮惠擒获。广南境土。收入版图。又须添设官员兵弁。防守其地。该处水土恶劣。不能久驻。且人情狙诈。反覆无常。前代郡县其地者。不久即生变故。历有前车之鉴。难保数十年后。不复滋生事端。将来大军彻后。若又另立一人。主持国事仍与阮惠无异。岂不徒劳兵力。是此事不值大办。朕已洞烛先几。胸有成见。所以黎城奏捷之时。早经降旨彻兵。不待事后始行定计。不复兴师进讨也。朕临御五十余年。办理庶务。惟日孜孜。并非老而厌兵。畏难息事。即如从前平定准噶尔回部金川。及甘肃台湾逆匪。无不运筹宵旰。指示机宜。仰赖上苍嘉佑。鉴朕不得己用兵之心。并非出于好大喜功。故能所向克捷。肤功迅奏。今安南之事。揆之天时地利。断无劳师远涉之理。且王者有分土。无分民。亦不忍使该国夷人。频撄锋镝。是以决计不复用兵。况阮惠已震慑声威。匝月之间。三次乞降。且将迷失兵夫。供给资送。将来伊若果诚心恳乞。赴阙求恩。或可鉴其悔罪悃忱。量加封号。若竟疑惧不敢亲来。亦不过赦其前罪。断不加以封爵。朕之抚驭外夷。恩威并着。大义昭然。无不仰体上天好生之德。从未敢稍萌穷兵黩武之见。天下臣民。谅无不共见共闻。特将办理安南始末缘由。通谕中外。使咸喻朕意焉。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内地大黄一种。为俄罗斯必需之物。恐致透漏。节次传谕新疆驻劄大臣。严密查禁。并谕令濒临海口各省。一体实力稽查。毋许奸商私行偷贩。本日据伍拉纳等覆奏、每年令兴泉道官买五百斤。带交台湾镇道。配发各铺。缴价领售。其琉球贡使回国。购买药料时。所需大黄。每岁不得逾三五百斤之数。无许官伴人等夹带等语。所办甚是。自此沿海关口。查禁森严。各省实力奉行。奸商私贩之弊。可期杜绝。第思大黄一种。为内地药饵所必需。若设禁过严。以致贩运不前于民间亦有未便。即如台湾一郡。虽远在海外。究属内地。该处向多瘴疫。民间疗治。常用大黄是此种药物。更不可缺。总须饬令员弁等、妥为经理。既不使商贩暗漏外洋。复令民人得资疗疾。无虞缺乏。方不致因噎而废食也。至回部地方。与内地气候不同。本可无需大黄之处。况安集延与俄罗斯道路可通。如运贩回地。难保无辗转偷漏情弊。着传谕勒保、于嘉峪等处紧要关隘。必须严行饬禁。不准丝毫夹带。方为妥善。将此各传谕知之。
○又谕、昨刘峨奏、直隶各州县应徵旗租。自乾隆四十七年、至五十一年、积欠未完银两。分别带徵摊赔一摺。已交该部照例核办矣。因令户部详查近年奏销册案。有无续欠。据称五十一二两年。续欠旗租银、共有二十四万八千四百余两等语。此项租银。若果因地方水旱灾歉。实欠在民。自当分别缓带。以纾民力。但旧欠未完。新欠又至如许之多。其中保无有官吏那移。藉词民欠。以为侵蚀地步。此事不值钦差大臣前往清查。刘峨身为总督。不可不切实办理。以杜弊端。着传谕该督、即留必密访。有无那移侵蚀情事。据实具奏。并严饬各属、实力催徵。依限完缴。以清款项。毋任地方官饰词延宕。以致积欠久悬、酿成亏缺。致干咎戾。
○戊申。陕甘总督勒保疏报、乾隆五十三年。狄道州垦地、十六顷六十亩。
○己酉。吏部议准、山东巡抚觉罗长麟奏、禹城县路冲事繁。值该督因公出境时。同城仅有典史。势难兼顾。查有淄川县县丞。地僻事简。请改归禹城县。驻劄城外之禹城桥。又曹县之刘家口。距县八十里。界连豫省。人杂事繁。须专员弹压。查有菏泽县县丞。职司盐捕。事本不繁。请移驻刘家口。改为曹县县丞。从之。
○庚戌。上还宫。
○御养心殿。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
○谕、去岁盛京所属地方。雨水稍多。草豆价值。较往年昂贵。喂养驿马。未免拮据。着于各驿站一年应支马乾银内。豫行借支半年银两。以资接济。
○又谕、据梁肯堂奏、卫辉、怀庆、归德等府属。上年被灾之后。新旧钱粮。及民欠等项、积累过多。加以应完银谷等项。较每年额徵之数。多至数倍等语。卫辉、怀庆、二府属之汲县等十三县。上年虽已加恩缓徵。但新旧钱粮。及民欠仓谷耔种等项过多。而归德府属之商邱等州县。上年麦秋虽属有收。但因屡年水旱频仍。小民元气未能骤复。若一时并徵。民力不无拮据。所有卫辉府属、上年被旱稍重之汲县、新乡、获嘉、辉县、四县。本年地丁钱粮。着缓至五十五年麦熟后开徵。其被旱稍轻之淇县、延津、浚县、滑县、封邱、考城、六县。并怀庆府属之原武、修武、阳武、三县。着缓至本年秋成后开徵。其归。德府属之商邱、宁陵、睢州、三州县。本年应徵新粮。着自五十五年起。分作两年带徵。以纾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据梁肯堂奏、河南鲁山县生员传麟瑞、七世同居。子孙一百五十余人。恳请旌表等语。傅麟瑞一门式好。七世同居。子孙众多。共敦姻睦。洵为盛世休徵。特制诗章。并书扁额以赐。所有应行旌表之处。着该部照例具题。
○御制诗曰、中州夙号民风古。麟瑞今闻实可嘉。七世同居如许氏。百人共爨胜杨家雍雍敦睦倡乡里。蔼蔼致祥表近遐。敢曰休徵因泰运。安民调化敬惟加。
○御书扁曰、敦睦传家。
○又谕、这所参钟应栒、着革去举人。吏目沈封忱、着革职。交与阿桂、于经过磁州之便。提集案犯。会同刘峨、秉公严审定拟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据刘峨奏、有磁州举人钟应栒、于州民刘茂喜、与当商王元统、互控欧伤图诈一案。从中扛帮词讼。向署吏目沈封忱求情。干与多事。迨知州集讯之时。辄闯入公堂。大肆咆哮。尤为恃衿藐法。至该署吏目沈封忱擅受民词。已属违例。且现据钟应栒、指控该员婪赃各款。必非无因请将钟应栒革去举人。署吏目沈封忱革职。以便确讯定拟等语。已明降谕旨、将钟应栒等革审矣。地方劣衿。干与公事。藐视官长。最为风俗人心之患。渐不可长。而吏目违例擅受。任意婪赃尤干功令。俱不可不彻底严究。阿桂于二十日自京起程。计此时尚未过磁州。着传谕阿桂、于行抵该州时。略为留住两三日。先将此案应讯人证。就近拘讯。其案内要犯。虽经刘峨饬令摘解赴省。如已解到。即着刘峨带同各犯。速至磁州。会同阿桂审办。如尚未解到。即一面飞饬停留。刘峨仍一面赶赴磁州会审。将此案情节。秉公研鞫。务得确情。定拟具奏。阿桂俟磁州审案完竣。再由彼起程。前赴荆州查办一切。将此由六百里传谕阿桂、并谕刘峨知之。
○辛亥。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胡长龄、汪廷珍、刘凤诰、三人、进士及第。二甲钱楷等、三十三人、进士出身。三甲广善等、六十二人、同进士出身。
○幸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据黄岩镇总兵刘文敏奏、春汛巡洋会哨一摺。内称前往南洋北洋会哨。至交界地方。缘温州镇定海镇兵船、尚未到汛。当经遵先到之例。备文呈报等语。水师会哨洋面。例应两镇总兵。各带兵船。于交界地方。会同巡历。今刘文敏在南北洋巡哨。何以温州定海两镇总兵。并未克期到汛会哨。殊属疎懈。着传谕琅玕、即行查明温州定海两镇。因何迟误。究于何日始行到汛之处。据实先行覆奏。勿得稍存回护。并谕伍拉纳知之。
○壬子。定升殿时增改纠仪御史例。谕、向来遇升殿行礼。都察院堂官、俱在殿上西边站立。而丹墀下仪仗前。分上中下三段。共设纠仪御史六员。不足周览管摄。今思丹陛上不过王公数人、大学士、都察院堂官、耳目较近。尽敷纠察。仪文自能整肃。而丹墀下行礼人员。较为众多。自非御史六人所能稽察周到。嗣后着于都察院堂官内、轮往二人。在头层品级山两旁站立督率。再于每品正从东西、不拘满汉科道。各派一员专司弹压。科道员数较多。每次止用三十六员。尽为宽裕。于朕未升殿以前。着在品级山两旁。向上安排分立。届时留心稽核。如行礼人员。有越班不齐者。既可随时指示。而于错误不遵者。亦无难指名纠劾。更足以昭体制而肃朝仪。着为令。
○又谕、前因恰克图业经闭关。不准与俄罗斯贸易。而大黄药料。尤为俄罗斯必需之物。恐商贩私行透漏。节次传谕新疆驻劄大臣。严加查禁。并因各省地方。不特广东濒临洋面。即盛京、江南、闽、浙、直隶、山东等处。俱有沿海口岸。谕令各督抚等、饬属实力稽查。毋许奸商偷贩出洋。致转售与俄罗斯。希图厚利。复因内地需用大黄。疗治疾病。不可查办过当。以致因噎废食。续经降旨、令该督抚等妥协酌办矣。本日阎正祥等奏、据古北口防守尉达孟阿等禀报、到关药车三辆。搜出大黄一百四十九斤。将贩卖药料之王礼谦、刘克仁、委派弁兵。押送刑部严审等语。大黄一种。不特内地民人。用资疗疾。即口外地方。如热河八沟等处。人烟辐辏。亦与内地无异。若查禁过严。致商贩裹足不前。于民间亦多未便。此次在古北口盘获之王礼谦等、所有贩运大黄。尚在未定章程饬禁之前。且为数无多。着即从宽释放。不必解交刑部。苐各省查禁私贩。固不可有意从严。亦不可漫无稽察。着该督抚等、各就地方情形。妥立给票章程。定以限制觔两。酌议每处需用大黄若干。发给官票。于经过各关隘时。将票呈验。如无官票可凭。即系私行贩运。查拏治罪。饬令地方官妥为经理。毋任不肖吏胥。藉端需索。有票者不禁。无票者即系自贩。并于通衢僻壤。出示晓谕。以现与俄罗斯不通贸易。是以不准大黄出口。俟将来俄罗斯送出贼犯后。仍可开关通市。则大黄一种。原应照常贩运。自无庸给与官票。有累经商。各督抚一面酌议奏闻。即一面遍行出示。不必俟部覆到时。始行办理。免致往返稽迟。有误闾阎需用。
○又谕、盛京事务较繁。职任紧要。都尔嘉、情性粗率。曾在军营。马上尚好。都尔嘉、着调补黑龙江。嵩椿、年久历练。着调补盛京。嵩椿员缺。着恒秀调补。所遗员缺。着琳宁调补。嵩椿接奉此旨。将将军印务。交副都统署理。即行来京请训后。再到盛京任所。嵩椿到后。都尔嘉再前往黑龙江。都尔嘉到时。琳宁即往吉林。更换恒秀。恒秀即行起身。前赴任所。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梁肯堂奏、彰德、南阳、汝宁、光州等各府属。于三月二十日得雨。而开封等府属。于三月二十七八等日、复经得有雨泽。自一二三寸至五六寸不得一摺。看来该省自河以南。雨泽虽觉普沾。而四月尚未得有透雨。至河北之彰德、卫辉、怀庆等府。虽报得雨。不过一二寸者居多。未能一律透足。该抚前摺。系本月十八日拜发。迄今将及旬日。近日曾否续得雨泽。未据该抚奏报。深为廑念。河北等府。前数岁被旱较重。虽上年尚有收获。但该处究属积歉之区。全赖今岁收成丰稔。方于民间口食有资。现在田禾正当长发。望泽维殷。着传谕梁肯堂、即将卫辉等府属、曾否续经得雨之处。查明先行覆奏。阿桂于磁州审案完竣。前赴荆州。自必经由河北。着将得雨未透之河北各属。于经过之便。亲身周历。查看该处是否缺雨。田禾能否长发。闾阎生计。较前岁情形究竟若何之处。详悉查勘。切实覆奏。谅阿桂久侍禁近。必能仰体朕念切民依之意。据实查奏。以慰仅注也。将此各传谕知之。
○步军统领衙门奏、直隶宣化县铺户常怀恒、曹氏、呈控该县知县王秉正、欠银不还。挟嫌枉断。请派大臣前往审办。得旨、此案着派姜晟、驰驿前往审办。原告常怀恒、曹氏、照例解往。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武邑县民吕存住妻刘氏。
○癸丑。谕军机大臣等、此次进剿安南。朕于奏报收复黎城时。御制记事文一篇。即以黎氏近代以来。构乱频仍。或系天厌其德。是以出师以定乱。班师以知退。不欲穷兵深入。劳我师徒。此皆朕钦承天道。洞悉先机。着将御制文、钞寄福康安阅看安南素称能文。并可宣示阮惠、使之明喻朕意。今阮惠屡欲吁恳降附。已定议不复用兵。然阮惠系安南土酋。敢于伤害提镇。其罪甚重。虽由阮惠与黎氏为难。临阵之际。彼此未能辨识。而许世亨等、亦因奋不反顾。深入捐躯。但阮惠抗拒官兵。伤及提镇之罪。究难解免。今若不亲身赴阙。请罪乞恩。岂能遽加封号。此时阮光显、想已到关。着福康安再向该夷目、谕以尔国自相构衅。天朝念黎氏恪共职贡。百有余年。既已远来控诉。不得置之不办。及克复黎城后。封黎维祁为国王。而黎维祁昏懦无能。弃印逃回。难以自立。不值复加扶植。大皇帝于收复黎城时。即恐黎氏不能振作。御制记事文内。推原立国兴废之故。论及于知止不殆。佳兵不祥。以期不违天道。仰见大皇帝无事不顺天而行。岂肯于阮惠归诚之后。羁留不遣。复将无能之黎维祁、送其归国。现在黎维祁安插桂林省城。原念其止于无能。不便加之诛戮。酌给养赡。不过等于编氓。已为再造之恩。并无复令归国之意。尔即遣人至黎维祁处看视。亦无不可。总之天朝抚驭外夷。逆则加以征讨。顺则永受宠荣。如阮惠不能亲自赴关吁恳。仅遣亲属入关进贡。虽系出于悃忱。亦难邀收纳。盖因阮惠戕害大员。获罪甚重。即使将通国珍奇。尽数呈献。亦不能偿我提镇三员报国之忠。岂可遽思赎罪也。
○御制安南记事文曰、安南虽南瀛小邦耶。然亦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且奉本朝正朔。称外藩者百余年。其邦遭乱。兴灭继绝。礼亦宜之。是盖奉天道也。然彼邦之遭乱。岂无所由。且其据黎城而擅号召者。原非一姓也。则自古至今。主中华而称正统者。率可知矣。虽乘除有命。而兴亡在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吁。是不大可畏乎。黎城既复。嗣孙重封。其陷于阮之土地。以次传檄而定。二阮穷蹙。窜归广南。广南去黎城又二千余里。是役也。官军裹粮以进设台站以运。不资安南一草一木。而安南荒乱之余。亦不能供军储也。官军才万余。而台站运粮之夫。将用至十余万。则劳内地矣。因护外小邦。为之扫穴执丑。而劳内地。是大不可也。且既己为之兴灭继绝。则彼之窜寇。应付彼平之。夫以国家之力。抵广南。执二丑亦优为之。但权其轻重。知止不殆。佳兵不祥。且安南亦一小邦也。黎氏近代以来。鲜有能为自强之君。或者天将厌其德乎。夫天厌其德之邦。而予助之。则予岂敢。出师以定乱。班师以知退。或者不违天道。而有合于王者之师乎是为记。
○户部议准、漕运总督毓奇奏、请嗣后除仅止清查军民产业未实者。仍照原议实降二级调用外。倘有编造遗漏、故纵殷富军丁、窜入民籍。并将田产代为隐匿脱漏者。访查确实。即将原查州县卫所官弁参奏。发往新疆效力赎罪。永不叙用。失察道府一并革职。不准捐复。其营谋脱漏本丁。发给黑龙江兵丁为奴。该丁弟兄子孙。仍编入军籍。佥派办运。从之。
○甲寅。谕、户工二部议覆龙江、西新、二关一年期满。徵收盈余。户关比较历届、俱有赢无绌。工关比较五十年。短少盈余银三万一千九百余两。工部议令该监督照数赔补。固属核实办理。第念上年该处商运木植。销售维艰。竹木簰把。到关稀少。盈余短绌。尚属有因。所有此次龙江关、短少工税盈余银、三万一千九百余两。着该监督成善、赔补银一万两。其余银二万一千九百余两。着加恩宽免。
○以故多罗贝勒永瑗子绵溥、及病休正红旗奉恩将军普正子苏清阿、照例承袭。
○乙卯。内阁、翰林院、带领丁未科散馆修撰、编修庶吉士、引见。得旨、此次翰林散馆之修撰史致光、业经授职。其清书二甲之庶吉士吴烜、汪彦博、俱着授为编修。三甲之庶吉士翁树培、着授为检讨。汉书二甲之庶吉士王观、秦恩复、李传熊、初乔龄、龙廷槐、何泌、陈士雅、俱着授为编修。三甲之庶吉士周维坛、潘绍经、瑚图礼尹英图、俱着授为检讨。何道冲、王祖武、胡钰、马履泰、顾钰、孙星衍、郑敏行、柳迈祖、范逢恩、陈若霖、俱着以部属用。谢恭铭、任衔蕙着归进士原班铨选。
○谕军机大臣曰、阎正祥奏、乾隆五十五年、恭逢八旬万寿。提镇等未获附襄盛典。恳一体准缴经费等语。三十六年朕前往热河。及回銮时。提督王进泰、曾于古北口一带豫备点缀。明年夏间、朕仍往山庄避署。于七月内回京。阎正祥等、止须照三十六年之例。在古北口一带跸路往还所经处所。备办点缀。已足抒其忱悃。然不可过于糜费。所有请缴经费之处。可以不必。将此传谕知之。
○丙辰。豁免直隶宣化、万全、怀安、西宁、四县。乾隆五十三年旱灾额赋。
○是月。浙江巡抚觉罗琅玕奏范公塘一带。旧设石坝十一座。系用碎石。以栅栏木柜装载排列。难于钉桩。一经大潮冲刷。易于泼损。不若用柴盘头。可以钉木作桩。根脚牢固。且柴性柔软。可耐冲激。即间有矬蛰。亦易修筑。现在石坝冲损者。请即改建柴盘头。余俟应修时、一律改建。不必再做石坝。得旨、如所议行。
○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福建巡抚徐嗣曾奏、台湾澎湖各营。原额戍守、班兵一万二千一百七十六名。向由内地各营均匀派往。三年轮替。惟是台湾一营之兵。每派至内地七八营、至数十营不等。以致弁兵不相认识。稽察为难。此后换防弁兵。请于督抚提镇协标各营分。整齐归一划拨。如某营应派外委千把若干员。某营应派马步战守兵若干名。一营仍归一营。总共挑出。指定前往台湾某营更替。画一注册。无许混淆。分作四起。每起以三个月为期。各按营分归总拨换。拟将新增戍防经制额外外委十六员。兵一千二百名。同原额内应派水陆马步守兵二千三百名。统共弁、兵、三千五百一十六员名、为第一起。班程粮饷。于本年四月初一日画一起住。又派拨内地水陆各营、三千五百名、为第二起。班程粮饷。于七月初一日画一起住。又派三千五百名、为第三起。班程粮饷。于十月初一日画一起住。又派二千八百七十六名、为第四起。班程粮饷。于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日画一起住。各起弁兵。统于一年内、全数换竣。仍俟三年届满。换回原营归伍。得旨、如所议行。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脱脱 卷十九·黄以周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赵晔 第十六回 祝国庆全体胪欢 窃帝号外蒙抗命·蔡东藩 第二十二章荆公之文学(下)·梁启超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一·徐乾学 卷之三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三十九·佚名 弘一大师书赠莲池大师语录·李叔同 四三 风潮一·周作人 柳带韦传·令狐德棻 张兴世传·李延寿 兴宗孝康皇帝传·张廷玉 杨华燕·周诒春 周仁·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