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

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夏。四月。丁亥朔。享太庙。遣睿亲王淳頴、恭代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清口屡有倒漾之患。经朕特命萨载、与督臣高晋、亲履陶庄。测量高下。绘图具奏朕复详酌形势。以朱笔点记指示。开挖引河。去清口较旧时已远五里。河道从此安流顺轨。会清东下。五十一年黄水盛涨。设非有陶庄引河。几难免河流倒灌之虞。可见该处引河甚为得力。现在已届春汛。何裕城回任后。书麟自己起程回至清江。料理防汛事宜。兰第锡、亦早经到任。所有陶庄引河。现在水势情形若何。及如何留心宣洩防范。可以永远得力之处。着即熟看情形。据实覆奏。不得稍存回护。将此各传谕知之。寻奏、臣等前于陶庄新河对岸之玉皇阁。向北开挑引渠。归入陶庄。并于引渠进水下唇。筑成兜水柴坝。将来大汛时、水势增长。相机开放。由北岸径趋陶庄新河。则玉皇庙南岸之顺黄坝。埽工益可稳固。下游又有木龙一架。挑溜直下。于河尾亦为有益。均可长远得力。得旨、览奏欣慰。  

○又谕、据巴忠等奏、探得郭尔喀、特遣小头目前至军营通信。此事虽无关紧要。但小头目既可前来。其大头目宁独不能行走。倘藉此反覆支吾。日久从他路潜遁。转将我兵后路冲截。尤属不成事体。虽巴勒布无能小丑。谅断不敢出此。然不可不豫为之防。此旨到时。若鄂辉等诸事办妥。聂拉木、济咙地方。业经归复。巴勒布大头目。亦已来营谢罪乞降。自是好事。倘该头目仍延挨未到。鄂辉即遵照前降谕旨、明白晓示。一面遣人前往。一面即暂行退兵、至扎什伦布驻劄。俟伊等回时。再将可否全彻、及仍须留驻之处。详细酌量办理。万一贼匪复来尝试。即带兵前往剿杀。亦属近便。今巴忠已驰往胁噶尔、会同鄂辉等、悉心酌办。自更有益。但巴忠等尚以访闻之信。具摺陈奏。鄂辉、成德、何不将现在筹办情形。据实奏闻。朕为此日夜悬心。伊等岂不知仰体耶。着传谕鄂辉等、接奉此旨。即将如何遵办之处。速行由驿覆奏。  

○戊子。上御勤政殿听政。  

○以侍郎衔刘墉、翰林院侍读学士玉保、光禄寺少卿永来、为内阁学士兼礼部郎。  

○蠲奉天广宁、凤凰、二城属。乾隆五十三年水灾额赋。仍分别赈恤有差。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淮宁县民尤国柱孙女尤氏。新郑县民薛和尚妻安氏。  

○己丑。上还宫。  

○是日起。上以常雩祀天于圜丘。斋戒三日。  

○庚寅。谕曰、阿肃、达椿、身系满洲。在尚书房行走。亦怠惰七日不到。予以革职。固属咎有应得。但业经责惩。且留在书房效力。着加恩、达椿补授翰林院侍读学士。阿肃补授光禄寺少卿。不必带革职留任。伊二人当益加感奋。倍矢勤慎。以赎前愆。其现在书房中效力行走之茅元铭等、俱有训课之责。乃旷职误功。不到书房七日之久。其咎甚重。前部议上时、从宽留任。已属格外恩施。第念伊等均系翰詹编检。职分较小。既带革职处分。即不能支领俸银。行走未免拮据。茅元铭等、俱着加恩给与半俸。八年之后。再行支给全俸。其革职处分。着改为四年无过。准予开复。伊等嗣后更当感激朕恩。勤慎供职也。  

○谕军机大臣曰、项家达奏、江浙各帮、自三月初一日起。截至十八日止。渡江进口。共船三十二帮。计一千六百七十八只。连前通计、共船五十七帮。二千九百三十六只。查二三两月、扬镇一带春雨沾足。河水通顺。帮船无阻等语。今年漕运大有起色。运河水道深通。漕艘畅行无滞。自可期及早抵通。但运河全赖各湖之水接济。而微山、蜀山等湖。尤为济运水柜。现在水势虽已充裕。亦不可不先事豫筹。早为设法储畜。着传谕李奉翰、长麟、务宜随时留心。将湖水相机筹蓄。勿致稍存大意。  

○军机大臣议准、浙江巡抚觉罗琅玕奏、老盐仓迤西一带。前经发帑筑建鱼鳞石塘。所有料物加贴银两。奏明加增一倍有余。始敷办理。今东塘应修石工。及西塘岁修柴工。与鱼鳞石塘、事例相符。请一体加贴。至加贴银两。请于海塘费内、赏借银五十万两。给商生息。每年可得息银六万两。以为分贴岁修塘工之用。从之。  

○辛卯。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谕曰、胡高望、吉梦熊、亦着加恩给与半俸。八年之后。再行支给全俸。其革职处分。并着改为四年无过。准予开复。  

○又谕、上年大兵进剿安南。粤西民夫运送粮饷。踊跃趋事。甚属出力急公。该省僻在边隅。民贫地瘠。前岁以来。秋收未能丰稔。且台湾用兵时。亦曾调粤兵前往。而黔兵赴台湾。又系由粤西经过。今复因办理安南之事。供亿频仍。民力恐不无拮据。自应酌量施恩。优加存抚。着该督抚、即速查明此次官兵经过之处。及调往台湾官兵所过地方。奏请酌予蠲缓抚恤。俾闾阎共沾惠泽。生计有资。以副朕体恤边氓之至意。  

○又谕曰、孙永清、自驻劄南宁以来。于弹压边关、筹办粮饷等事。调度得宜。并无贻误。甚属出力。着加恩赏戴花翎。以示优奖。  

○刑部议奏、臣部等衙门题覆、四川民妇冯龚氏、殴伤伊夫冯青致死。冯龚氏拟斩。伊子冯克应、实未知情。请免议一案。奉谕驳令四川总督覆讯。今据该督咨称、冯青被殴身死时。伊子虽不当面。但迫于毋命。隐忍不言。到案时、又未能供出实情。遵旨酌加薄罚。照不应重律、杖八十等因。已如所奏行。请嗣后如有父为母杀。其子到案。犹复隐忍不言。较母为父杀、子为父隐者不同。应照违制律、杖一百。以示区别。报闻。  

○壬辰。常雩。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癸巳。谕、据知贡举伊龄阿、汪承霈奏、本年会试举子内、九十岁以上者四名。八十岁以上者三十一名。七十岁以上者五名。皆三场完竣。未经中式等语。此次各省举子、年老应试者、多至四十人。庞眉皓首。踊跃观光。洵为昇平人瑞。除七十岁以上之姜价、项朱、柴杰、三名。业于上次会试后、赏给国子监学正职衔外。所有年届九十以上之李发枝、罗舜臣、江凤鸣、李洪福、八十以上之张梦熊、王震安康士雍、吴梅、章宸卫、赵峰、金有光、王圣际、邬宗望、李承宗、陈兆熜、徐爱莲、宋佳玉、蒋遇辛、王奕年、翟承眷、汤振、王日熭、毕文琳、游鉴乾、张洪振、王长驾、舒继芬、李绍灏、朱锦雯、梁朝锡、曹雁、韩定佐、李东耀、李鳌、周玮、俱着赏给翰林院检讨衔。七十岁以上之洪学源、邵利达、俱着赏给国子监学正衔。其九十以上者、各加赏缎三匹。八十以上者、各加赏缎二匹。七十以上者、各加赏缎一匹。并年在七十以上、前经赏衔之姜价等三名。亦着一体赏给。以示朕嘉惠耆儒。仁寿作人之至意。  

○又谕曰、李世杰之孙李再瀛、本年会试未经中式。李世杰系总督中得力之人。李再瀛着加恩准其一体殿试。  

○又谕、据鄂辉等奏、巴勒布人等、一闻大兵奄至。俱未敢抗拒。即先行逃归本处。业将济咙被抢之地收复。并安抚迁避之唐古忒人等。现复传唤巴勒布之头目。俟到来时晓谕后、再行奏闻等语。鄂辉等、此次办理巴勒布事务。尚属周详。鄂辉、成德、巴忠、穆克登阿、张芝元、均着加恩交部议叙。兵丁着各赏给一月钱粮。  

○谕军机大臣曰、毕沅奏、荆州郡城水津门外。逼近护城河。万城堤正在城之西面。上年江水漫溢。该处适当顶冲。请停止补建。查西门是佛第地方。设有水沟。为宣洩西南各水之所。于乾隆二十一年、被民房阻塞。现已查出旧时沟形。仍饬疏通。尽可宣洩积水等语。所办好。是佛第一带水沟。向为宣洩积水之路。乃被居民分占阻塞。现经毕沅、查出疏通。但恐日久弛懈。居民又复渐行侵占。不可不永行禁止。着传谕毕沅、即交地方官立碑严禁。并时刻留心查察。毋许附近居民。在彼搭盖房屋。如有仍前占住。以致阻碍水道者。惟该地方官是问。其另摺估修庙宇考棚之处。亦所应办。已如议行矣。将此传谕知之。  

○陕甘总督勒保疏报、乾隆五十三年。乌噜木齐所属芦草沟所、认恳民人五户。共地一百五十三亩。又塔西河所、认恳民人十八户。共地五百四十亩。  

○甲午。谕、贵州镇远镇总兵哈芬布、现患半身不遂病症。一时未能就痊。前经准令陛见。俟到京调理痊愈。另行简用。贵州镇远镇总兵员缺紧要。未便久悬。着珠隆阿补授。  

○谕军机大臣等、此次巴勒布侵扰后藏边界。总由卫藏距川省内地、道路险远。粮运艰难。调兵赴剿。一时不能速到。以致宗喀、济咙、聂拉木三处。均被抢占。现经鄂辉等、带兵前往。番众畏惧。先行退避。昨据该将军等奏、巴勒布所占地方。业经全行收复。边界廓清。其木头人为雪所阻。俟天气晴暖。即前来叩见。再宣谕威德。晓以顺逆。令其输诚归服。永遵王化。即次第彻兵等语。巴勒布原因与唐忒人众争竞。故致后藏边界侵扰。今经鄂辉等、向其头人剀切晓谕。番众等怀畏天朝威德。从此自不敢再犯边境。但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而军粮随。尤关紧要。四川为产米之乡。向来粮价最贱。朕尝阅该督奏报粮价清单。至打箭炉地方。每米一石。即需银四五两不等。自由该处距省已远。兼之地方晓确。山径险峻。产米较少。贩运维艰。是以价值比内地倍数增昂。况打箭炉以西、口外地方。其粮价较之打箭炉、自必更须加增。与其待需用之时。临期挽运。不特缓不济急。抑且费用不赀。莫若于寻常无事、粮价平减之际。交地方官采买储备。择其易于运送时。由雅州一带。陆续运至打箭炉、及察木多、两处分贮。倘因口外难运。不妨交便人零星带运。不拘石数。但能源源运往。即可积少成多。设遇徵调需用。易于就近裹带。以利遄行而资口食。况打箭炉、察木多等处、粮价本昂。节年运往之粮。出陈易新。所得赢余。又可供零星运脚之费。既可不致虚糜。而于边储更属有益。着传谕李世杰、即通盘筹画。将川省内地米石。价值若干。由雅州运至打箭炉。需用脚费若干。由打箭炉遇便运至察木多。需费若干。并将来出陈易新。能否敷运脚之用。及如何酌定章程。妥协办理之处。详细查明。悉心确核议奏。至藏内向来亦无储备。此次调兵赴剿。口粮一项。庆麟等、办理不善。始则诿诸内地。继复不将给价之处、晓谕喇嘛、及唐古忒人等。纷纷派办。几至该处人众受累抱怨。经朕屡次训饬。为之多方筹画。并令巴忠、传旨剀切开导。伊等始皆踊跃输供。得无贻误。但以官兵所用。取给喇嘛商上。虽宽予价值。究属不便。嗣后应于藏内附近处所。就地采买青稞糌粑等项。妥为储蓄。于支放兵粮时。出陈易新。既可以有备无患。亦不至蠹朽为虞。自属妥善。其如何定立章程之处。着传谕巴忠、舒濂、普福等、会同妥议具奏。至巴勒布之抢占宗喀等处地方。总由藏内番兵。素未训练。且零星徵调。先后不齐。加之懦怯成俗。一见贼匪。即行退回。不能固守所致。屡经有旨、谕令巴忠等、将来应定以章程。认真操演。以备巡防。着再传谕巴忠等、即于筹办善后事宜时。遵照妥议。并将此二事、告知达赖喇嘛。与噶布伦等、悉心商酌。此系朕为保护卫藏僧番人等起见。想达赖喇嘛等闻知。自无不感戴乐从也。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曰、阮惠于未出官兵。戒其党类不许戕害。俾得陆续进关。看其作为。尚属恭顺。将来再行遣人到关吁叩。情词诚恳。即可相机蒇事。至福康安于受降后。自不便久在镇南关驻劄。但径回粤东省城。究恐鞭长莫及。或酌量移驻桂林省城。及南宁、太平等处。料理一切事宜。总俟秋冬间诸凡妥协。该处已无应办之事。福康安奏到后。候朕旨令其回任。再行起程、回至粤东省城。至阮国栋、黄益晓、二人。上年随黎维祁眷属进口。此次黎维祁逃窜。又复随同入关。福康安、酌令与黎维祁同在一处安插。并将求进内地之人。就边地远近。酌量安插之处。所办甚是。俱宜妥为安顿。使之得所。不可稍有惜费。潘启德、前经吴初勾引。抗拒不从。又随同官兵进剿。颇知大义。福康安奏请以千总守备等官录用。所见亦是。其夷目阮廷沛、黄廷球、阮廷琏、三人不肯附贼。挈同家口入关。殊为可悯。亦应以千总补用。安南生员阮贒、既因指引官兵进口。一同入关。亦不妨即令其入于内地儒学。其游击张会元、守备劳显、既查明未经见过阮惠。并无畏惧情事。不必再行治罪。应即令各回本营当差。又据奏、因伤残废兵丁。其粮缺、即于该兵子弟内挑补。若并无子弟。当于公费内酌拨养赡。其彻出官兵。尚系出力打仗。应赏一月钱粮等语。所办俱好。其续调之广东兵三千名。昨已有旨令其彻回。并着福康安、再加酌量。如无需用。即当檄令回营。如尚有须分拨弹压巡防之处。亦不妨暂留该处。俟无事时再行归伍。  

○乙未。谕东三省以种地为生计者多。但无力贫人。无赀置办牛具。不免委弃田地。竟致荒芜。黑龙江既有借给牛具银两之例。着赏借盛京银六万两。吉林银四万两。以资兵丁等置立牛具之备。至借给时、该将军等务须详查。实系有田地、而无力置牛具食饷之人。方准借给。不然、所借银两。一经到手。不过随便花费。得时似虽有益。及至陆续坐扣之际。与伊等生计。不无拮据。着交该将军等、妥协办理。  

○又谕、据伊桑阿等奏称、查出卖与吐鲁番回子玛尔台尔大黄之民人李浩、解送勒保治罪等语。商民李浩、积蓄五百余觔大黄。卖给玛尔台尔。显系违禁售与安集延回子等、转卖与俄罗斯。以图厚利。着交勒保、俟解到时、遵朕节次所降谕旨。从重治罪。余如所奏。仍交伊桑阿、此次查拏后。不可即便懈弛。仍令严行缉查。于拏获时、即解送内地。从重治罪。着通饬新疆各处将军大臣等、亦令一体查办。毋得怠忽。  

○谕军机大臣曰、土田州岑宜栋、阵亡与否。尚无实据。前因伊子科场舞弊。曾经治罪。今随同出力剿贼。若阵亡而不加之恩恤。又复何以示劝。着传谕福康安、覆加确查。如岑宜栋实系阵亡。即奏请交部。照内地知州例。一体优恤。  

○以詹事庆龄、翰林院侍读学士达椿、侍讲学士彭绍观、编修文宁、充日讲起居注官。  

○丙申、谕前因许世亨、随同孙士毅、收复黎城。甚为奋勇。因加恩晋封子爵。嗣以该提督杀贼阵亡。其子爵仍令伊子承袭。本日召见升任副将庆成、询以安南情形。据称阮惠纠众抢夺黎城时。孙士毅与许世亨带兵前进。见贼匪众多。在富良等江据险抵拒。孙士毅即思渡江剿杀。意欲捐躯同殉。经许世亨再三拦阻。并告以总督系总统大臣。非镇将可比。设有疎虞。于国体攸关。未便轻入。遂派庆成护送。并令薛忠、牵挽孙士毅马缰退出。即带领将弁等、大呼直进。奋勇冲杀。旋即阵亡等语。许世亨在军营、连次与贼打仗。奋勇出力。懋着勤劳。富此危急之际。又复能持国体。力劝孙士毅统师入关。设无该提督劝阻。孙士毅不能退出。大体所关。更属难于办理。许世亨深知大义。见及于此。实堪嘉悯。许世亨着晋赠为伯。即令伊子承袭。其千总薛忠、着福康安查明。以应升之缺升用。以示鼓励矜惜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安南一事。现在已定议不复用兵。毋须多兵驻守。所有广东兵三千名。业经降旨即行彻回。自不致久驻瘴乡。触热致病。至孙士毅受湿患病。力疾在彼办事。前已有旨谕令回京。以示矜恤。孙士毅接到此旨。即行起程。不必在彼久驻。福康安身体素为强壮。但彼处水土。亦恐不能服习。该处春夏之交。瘴气尤甚。万一偶生疾病。更属不值。着传谕福康安、自行酌量。或移至南宁、太平地方。或回至桂林省城。料理一切。庶水土平和。易于调摄。以副朕加恩体恤之意。  

○又谕曰、蒲霖奏、查勘各属堤垸情形一摺。内称常德府城。近年以来。每遇朗江水涨。南城以外居民。多被水淹。其对岸之玉皇阁、青草嘴、两处。又因历年淤积成洲。逼溜直射城根。沙洲已成高阜。占塞水道。查该府旧有石柜四座。逼溜南趋。原为保卫城堤而设。今年久大半曹□少损。请于水退时照旧修复等语。各省堤垸。必须豫为修筑。遇江水盛涨。下流无壅遏之患。始于堤根无碍。今常德府对岸玉皇阁青草嘴两处。淤积成洲。此即与荆州之窖金洲无异。自宜亟去为要。该处旧有石柜。既经坍塌。即应酌添新料。照旧修复。但此时江水涨发。难以勘估施工。毕沅系两省总督。着于深秋水退时。亲赴该处。会同浦霖、据实查明。勘估兴工。并绘图具奏。俾江流畅达。不致再有壅碍。方为妥善。将此各传谕知之。  

○湖北巡抚惠龄疏报、乾隆五十三年。利川县开垦成熟额外下则地、三十一顷四十亩有奇。  

○丁酉。上幸静宜园驻跸。至辛丑。皆如之。  

○直隶总督刘峨疏报、乾隆五十三年。大兴、宣化、丰宁、三县。垦地三顷五十亩有奇。陕甘总督勒保疏报、乾隆五十三年。乌噜木齐所属之塔西河所、认恳民人三十二户。共地九百六十亩。  

○戊戌。谕、昨覆试新进士。文义均属清顺。惟单可虹一名。诗句平仄不调。错误较多。考不入等。因令军机大臣复加严试。所作诗句。仍复失粘。且有属对未工。用字讹舛之处。及调查闱中朱墨原卷。字句平妥。尚系堪以取中之卷。与覆试之诗。前后如出两手。可见单可虹学问本属平常。会试之卷。或有传递代倩情弊。或系同号举子代为润色。均未可定。本应拏交刑部。彻底根究。朕向来不为己甚。姑念此次甫经举行覆试。单可虹尚系初犯。着即全行斥革。从宽免其究办。看来会试后。必须严行覆试。方可甄拔真才。创惩幸进。是覆试一事。竟不可少。嗣后如有诗文荒谬。与中式原卷迥殊者。即行严切审讯。究出舞弊情节。将代倩传递之人。俱立寘重典。以示惩儆。断不能再邀宽宥也。  

○又谕、据刘峨奏、保定府属清苑等三县。及河间府属。均有节年未完缓徵粮银等语。保定等府属州县。上年秋收虽尚丰稔。今春雨泽亦属不缺。而应完缓徵之项。为数较多。一时新旧并徵。民力究未免拮据。着加恩将保定府属之清苑、安肃蠡县三县。河间府属之河间等、十一州县。五十一二两年、未完缓徵地粮旗租。俱缓至五十四年秋间开徵。俾民力愈资宽裕。以副朕惠爱黎元。有加无己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新进士殿试。着在保和殿考试。所有豫备茶水等事。不必护军校尉人等伺候。即照正大光明殿考试之例。令太监等经管。光禄寺亦毋庸豫备饭食。朝考着即照此办理。  

○己亥。谕曰、刑部议覆、巴延三定拟王秉礼致死伊妻王氏一本。细核案情。王秉礼与服弟之妻通奸。因伊妻王氏、前往捉奸。将王氏用刀扎死。是该犯逞凶毙命。夫妇恩义已绝。应以凡论。即当照谋杀人造意之律定拟。乃该抚既引此律。复又比照以妻卖奸之夫故杀妻一条。殊属牵混。况王氏并非卖奸之妇。王秉礼亦无纵奸之事。比照援引。尤为失当。巴延三于此等案件。未加详悉覆核。即据原详具题。周樽又不谙习刑名。引律未能允协。俱着传旨申饬。  

○赈恤山东胶州、寿光、二州县被水灾户。并给修葺房屋银。  

○庚子。谕曰、定边左副将军公复兴、内外宣力多年。今在乌里雅苏台将军任所。旧疾复作而逝。殊属可悯。所有应得恤典。着加恩交部查例具奏。  

○又谕曰、复兴所遗正黄旗汉军都统员缺。着恒瑞补放。授为定边左副将军。恒瑞接奉此旨。即速驰驿来京请训。再赴乌里雅苏台。恒瑞未到以前。着庆桂驰驿前往乌里雅苏台。署理将军事务。庆桂所管兵部尚书事务。着福长安署理。  

○谕军机大臣曰、安南夷目阮有晭等、一闻传唤。即迅速前来。经福康安令汤雄业、使之进关接见。详细询问。该夷目等、语言举止。十分恭谨。看此情形。阮惠实已诚心畏罪。安南地方险远。又多瘴疠。不值大办。自不如俟其再来乞降。相机蒇事。现经福康安令汤雄业、密谕阮有晭等告知阮惠。亲自到关赍表求降。若阮惠遵谕前来。福康安等当面谕以尔系安南土酋。乃敢抗拒官兵。戕害提镇大员。罪在不赦。本部堂奉命前来。调集大兵。分路进剿。本欲将尔地方全行荡平。抗拒之人。尽数诛夷。今因尔自知畏惧。屡次叩关吁恳。且于未回官兵。不敢加害。陆续送出。尚属可原。本部堂仰体大皇帝好生之德。当为奏闻大皇帝。俯准归诚。不加进讨。或可格外施恩。向其剀切面谕。使之束身归命。诣关恳请。候朕定夺降旨。至黎氏宗族旧臣。恐被阮惠戕害。求我内地存活。自未便拒而不纳。所有黎维□□安等、俱应送至桂林省城。与黎维祁一同安插。但恐黎氏人数较多。生计拮据。着福康安等、饬令地方官、酌量拨给房屋养赡外。并加恩再赏给银二百两。俾资用度。其潘孟贒等、亦应与潘启德、同住一处。潘启德始终出力。忠节可嘉。前据福康安奏请以守备千总录用。尚觉职分略小。潘启德、着加恩竟用为都司。伊曾为谅山都督。其才具想属可用。着福康安再加察看。如潘启德能胜都司之任。即以实缺奏补。其所得廉俸。亦足以养其子弟。如潘启德系属夷官。未谙内地营伍。即着赏给都司衔俸。仍再赏银一百两。以示优恤。  

○辛丑。谕、此次由成都派出满洲兵丁内、有一百五十二名。由打箭炉、直至胁噶尔。俱系□粮步行。登山越岭。不辞劳瘁。甚属可嘉。着加恩每人赏银三两。以示鼓励。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六

猜你喜欢
  卷十七·楚四·佚名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二·李心传
  随手杂录·王巩
  东林列传卷三·陈鼎
  卷之八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第四十六册 天聪六年正月·佚名
  后汉纪·张居正
  卷之六十七  病逸漫記(明)陸釴 撰·邓士龙
  一零二、韩宣惠王即韩威侯考·钱穆
  卷二百九十八·佚名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礼三七·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先著

    ○师师令张先香钿宝珥白描高手,为姜白石之前驱。○传言玉女晁冲之一夜东风事真则语妙,如末二语,固知非泛拈得来。○风入松虞集画堂红袖倚清酣当时以此词纤帕上相馈遗,其传诵可知。然“官烛金銮”,殊未脱俗,惟结句

  • 提要·曾几

    臣等谨案茶山集十卷宋曾几撰几字吉甫贑县人徙居河南以兄弼防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授校书郎髙宗朝厯官江西浙西提刑忤秦桧去位侨寓上饶茶山寺自号茶山居士桧死召为秘书少监权礼部侍郎提举玉隆观致仕卒諡文清

  • 卷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九礼部闲闲赵秉文一【原六十三首】秉文字周臣防阳人闲闲其自号也防頴悟读书若夙习大定二十五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守贞可大用又言狱讼征伐国之大政自古未有

  • 列传第四十八 韦叡 裴邃·李延寿

    叡事继母以孝闻。祖征累爲郡守,每携叡之职,视之如子。时叡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祖征谓叡曰:“汝自谓何如憕、恽?”叡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外兄杜幼文爲梁州

  •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十一月。癸未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内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英俊奏、顺天府所属州县吏役。扰害乡民。每遇传案。多方需索。与科房门幕。句结舞弊。

  • 列传卷第十八 高丽史一百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柳璥[*(柳)升*(柳)墩*(柳)曼殊]。○柳璥字天年一字藏之政堂文学公权之孙高宗朝登第累迁至国子大司成璥久在政房与兪千遇俱为崔沆所厚蒙兵之

  • 卷二十五·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五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郑执政表世尝谓郑庄公链事而黠宋襄公喜事而狂然此二者两国遂成为风俗宋之狂非始于襄公也殇公受其兄之让而旋仇其子至十年十一战卒召华督之

  • 吐蕃传·欧阳修

    (上)吐蕃本是西羌族,有一百五十个部落,散居于河、湟、江、岷之间;还有发羌、唐旄等,都不与中国往来,他们住在析支水之西。始祖叫鹘提勃悉野,强健勇武而多智谋,逐渐吞并羌族各部落,据有其地。蕃、发两字音近,所以其子孙称为吐蕃

  • 215.文天祥起兵·林汉达

    元兵乘胜南下,进逼临安。四岁的皇帝赵显,只是挂个名的。他祖母谢太后和大臣们一商量,赶紧下诏书要各地将领带兵援救朝廷。诏书发到各地,响应的人很少。只有赣州的州官文天祥和郢州(今湖北钟祥)守将张世杰两人立刻起兵。文天

  • 昭公·昭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杀其君虔于乾溪。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秋,公会刘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

  • 大般若經第五分品目·欧阳竟无

      善現品第一 天帝品第二   窣堵波品第三 神咒品第四   設利羅品第五 經典品第六   迴向品第七 地獄品第八   清淨品第九 不思議品第十   魔事品第十一 真如品第十二   甚深相品第十三 船等喻品第十四

  • 中本起经卷上·佚名

    (次名四部僧出长阿含)    后汉西域沙门昙果共康孟详译  转法轮品第一  阿难曰。吾昔从佛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提界善胜道场元吉树下。德力降魔。觉慧神静。三达无碍。度二贾客。提谓波利。授三自归。然许五戒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一·良贲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良贲奉 诏述  观如来品第二明观照般若。  从此第二明观照中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智云何照。  解曰。举前法性以问智也。

  • 西湖志纂·沈德潜

    《西湖志纂》·十二卷(内府藏本),清朝大学士梁诗正、礼部尚书衔沈德潜等同撰。初,雍正中,浙江总督李卫修《西湖志》,延原任编修傅王露总其事,而德潜以诸生为分修。凡成书四十八卷。虽叙次详明,而徵引浩繁,颇嫌冗蔓。至乾隆十六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言

    原名《三因极一病论粹》,现在通行书名为《宋志》所载,简称《三因论》。以病因分类的综合性医书。原书6卷,今通行本为18卷,约23万字。陈言撰于淳熙元年(1174)。陈言,字年择,南宋医学家,浙江青田人。本书今存南宋刻配元

  • 二度梅全传·天花主人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忠孝节义二度梅全传》,又名《二度梅全集》、《二度梅奇说》、《二度梅奇说全传》、《二度梅》。六卷四十回。题“惜阴堂主人编辑,绣虎堂主人订阅”,又有题“槐荫堂主人编辑,啸虎堂主

  • 香囊记·邵灿

    传奇。明邵灿撰。《南词叙录》、《曲品》均著录。此剧演南宋张九成考中状元,因策论违忤丞相,被遣派岳飞幕下监军。不久又遭谗言,受命出使契丹,羁留漠北。其妻邵贞娘思夫心切,忽有败兵持九成所佩之紫香囊,前来易食,并谎称九成

  • 群经补义·江永

    五卷。清江永撰。此书又名《读书随笔》。原取《易》、《书》、《诗》、《春秋》、《仪礼》、《礼记》、《中庸》、《论语》、《孟子》连同《周礼》共十经随笔诠释,未附杂说,共为十二卷,其门人戴震取《周礼疑义举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