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百六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八月。戊戌朔。祭大社。大稷。遣諴亲王允秘恭代行礼  

○谕、据富僧阿等奏称、派出巡查厄鲁特家口。骁骑校齐库尔特依。领催图垒。并不照数带领马甲前往。向马甲四保尼堪等索银。擅令伊等存留不往。齐库尔特依、复因图垒、宰羊细故。恣行殴打。请将图垒、四保尼堪等、革去领催马甲。齐库尔特依、革职。与图垒、四保尼堪、一并交刑部治罪等语。富僧阿此奏。殊属不成事体。齐库尔特依。图垒等。固应治罪。然其罪亦不过斥革差使。惩治完结而已。何至将多人纷纷解部。扰累驿站。齐库尔特依、即着革去骁骑校。图垒、四保尼堪、俱着褫革领催马甲。重加惩治。嗣后此等事件。不必交部。即在本地完结  

○河南巡抚阿思哈议奏、河南布政使佛德奏称、河南通省社谷截至乾隆三十年岁底。本息共存十五万六千八百六十石有奇。细查各属册报。每属所贮。自二三百石。至四万一千余石不等。甚至有颗粒无存者。多寡太觉悬殊。总缘劝捐之时。地方官办理。未能一律妥善。后或因歉年煮赈。及民欠被灾豁免。未经陆续补捐。以致不敷。应请饬令地方官。乘此收成丰稔。劝谕绅士商民。毋拘多寡。令其量力捐输。其每乡慎选社长。立簿登记。听捐户自行交纳。及按数递加奖励之处。悉照雍正二年原例遵行。不得稍有抑勒。及经由胥役。致滋扰累。其常漕等仓。如有空廒。尽先借贮。如无、暂寄寺院。俟息谷充裕。另行建仓收贮。并令各道府督率各属。嗣后俟年岁丰稔。方可出示办理。倘遇收成歉薄。不得一概劝捐。仍于每年年底。将各属捐输社谷数目。具摺奏闻。均应如所请。得旨、如所议行  

○己亥。上奉皇太后幸卷阿胜境、侍早晚膳。至乙巳皆如之  

○赐扈从王公大臣、及蒙古王公台吉等食。至乙巳皆如之  

○遣官祭关帝庙  

○赈恤湖南湘阴、益阳、华容、武陵、桃源、龙阳、沅江、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安乡、岳州等、十三县卫。本年水灾饥民  

○庚子。遣官祭昭忠祠  

○谕军机大臣等、今日召见章绅。询其地方情形。据称起程时。福州、兴化、漳州、泉州四府。正在望雨。嗣后有无雨泽。未能深悉等语。前据苏昌奏、该省六月以来。下游一带。雨泽稀少。现在设坛祈祷。如月内即得甘霖。可望丰收。倘得雨过迟。收成难免稍歉。已于摺内批示。曾否得雨。速即奏来。至今未据奏到。着再传谕苏昌。将现在曾否得雨。并秋收有无妨碍。速即查明。据实具奏。以慰廑念。寻奏、七月初一日至初八等日。各属先后连得大雨。未种高田。赶紧栽插。尚不失时。二十七日。及八月上中二旬。又连次得有透雨。本年晚收。可期丰稔。得旨、欣慰览之  

○辛丑。刑部议准。江苏巡抚明德奏称、向例抢窃满贯。及三犯窃盗。赃至五十两以上。拟绞各犯。秋审缓决三次者。俱改发乌噜木齐伊犁等处。给兵丁为奴。但此等人犯。情罪本不甚重。既经议缓。即可仰邀宽典。若必羁禁多年。始行改发。恐有年力渐衰。不任耕作之人。请嗣后秋审缓决一次之后。查明该犯年在五十岁以内者。即行佥妻改发。从之  

○壬寅。湖广提督李国柱奏、湖南常德、岳州、沅、辰、地方。本年被水较重。曾经节次奏明。兹复查得湖北嘉鱼、沔阳、广济、黄梅、石首、监利、等州县。滨临江河。民间田庐。亦有淹浸。臣已批饬各该营县。确查被水浸淹田亩。现在作何疏洩。曾否补种杂粮晚禾。星飞具报。得旨、仓猝被水之际。汝所办颇妥  

○癸卯。谕军机大臣等、刘藻前在云南总督任内。办理莽匪一案。张皇失措。种种错谬。继复畏葸自戕。是伊系已经革职。应行治罪之员。将来旅榇回籍。止可照常人归葬。不得听其家腼颜建立墓碑。书刻原任总督。及历官事实。欺诳乡愚。着将此传谕崔应阶知之  

○又谕、据李国柱奏称、武陵县低处村庄。积水未消。将来退出。亦难补种。其高处田亩。陆续涸出。随即补种晚禾。不意六月初旬。因积雨水涨。又被淹浸。其退出处所。仍赶种晚禾。亦有候地乾补种杂粮者。乃摺中又称未经被水高田。现在收获。市米渐多等语。所奏殊未明晰。是否该处高田中。原有未经被水之处。抑或另指他处而言。着传谕常钧。即将该处实在情形。查明覆奏。至武陵今岁被水较重。着该抚查勘确实。有应行抚恤者。即速加意办理。毋使灾黎稍有失所。以纾廑念。寻奏、武陵一县四乡。其辖四十一村。本年五月。被水漫淹者。计三十村。其十一村。地处高阜。原未被淹。至所淹之三十村。因地势高低不同。内中稍高之处。水退迅速。旋经补种晚禾。至六月初旬。积雨水涨。仍复被浸。虽有陆续涸出。补种晚禾杂粮之处。究属收成歉薄。统计武邑成灾田亩。不及十分之四。得旨、此奏明悉矣  

○大学士管云贵总督杨应琚奏、御史周于礼所奏莽匪情形。臣遵旨逐细确查。如所称莽匪起事。约有六千余人。半皆湖广及滇地流民。以开矿失业。附之者不下千余。近边犭□罢夷。胁从亦复不少。臣于整欠孟艮地方。屡饬各总兵详细访查。据称。从前曾于小猛养等处。擒获汉奸八人。并非贼中头目。当即于军前正法。其余临阵所见。并于已戮贼尸内。遍加查看。悉系莽人。并无汉奸。今复在整欠一带地方。遍加躧缉。实无厂棍汉奸一人。该御史所称贼少民多之处。殊无确据。又称滇省米价少昂。边界民苗。轻剽易动。安插不善。每易滋生事端。并官军行处。所调土练。恐抚之不得其道。或致入贼。臣查滇省米价。现已设法调剂。民苗安堵。至所调土练。内地皆有家室。复有土弁土目。管束前往。伊等此番进剿莽匪。颇知勉力感奋。勇往杀贼。并无他念。现在莽匪巢穴已平。大兵已彻。外域各蛮。纷纷归顺。内地及江广流民。亦无须设法安抚。得旨、有旨谕部。谕曰、杨应琚查覆御史周于礼所奏莽若情形。其言多未确实。应毋庸置议一摺。此案莽匪缘起。原属不成事体。皆因刘藻始而隐饰。继又张皇。且妄信绿营捏饰积习。竟若地方将失。以致自戕。而周于礼轻信传闻。遂有此奏。彼时即知其言未必可据。是以未经发钞。但以该御史籍隶滇省。或不无所见。因将原摺钞寄杨应琚。令逐细查办。今莽匪巢穴悉皆剿平。官兵已彻。外域各夷。闻风归顺。愿入版图。民夷无不安堵。地方官亦无办理不善之事。可见该御史前此所言。原属风闻胆怯。纸上谈兵。真堪付之一笑耳。但周于礼以本地之人。言本地之事。谬妄若此。尤为恶习。周于礼着传旨严行申饬。杨应琚摺并发。并将此通谕知之  

○甲辰。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龙王之神  

○谕曰、李清时奏、东昌各州县坡水盛涨。消制不及。以致水漫堤堰。除将疎防各官另行查办外。所有臣不能先事豫防之处。请交部议处等语。东昌一带雨水过多。运河上游各处。坡水分消不及。间有漫淹。李清时正在豫省。自不能分身兼顾。着从宽免其议处  

○谕军机大臣等、湖南辰州府知府员缺。已着在部候补之潘经驭补授。该处现有赈务。需员办理。着该员即赴新任。不必赴行在请训。将此传谕留京办事王大臣。转谕该员知之  

○户部议覆、山东巡抚崔应阶奏称、向例蠲免漕粮之年。随漕米石。仍旧徵收。但此项数目零星。核之民间每户。仅止升合勺撮。若按数催徵。小民以零米赴官完纳。追呼仍所不免。所有东省今年应徵随漕米石。应缓至明岁徵收漕粮之时。随正带收。应如所请。其各省有漕地方。所徵漕项米石。有本色折色之分。情形不同。应令有漕各督抚。遇轮应蠲免之年。临期奏请办理。从之  

○刑部等部会议、广西小镇安逆犯农付摇、莫英、刘德辉等。造劄授官。图为不轨。分别首从定拟。得旨、农付摇、莫英、刘德辉、俱着凌迟处死。刘德辉已经毙命。仍着锉尸示众。农付蟒、农亚耀、农恶蟒、农付团、张几良、李恶冷、黄国顺、黄付保、陆扶哉、谭亚章、何博陵、王付凛、黄几近、黄几贵、李几全、黄英、黄亚富、黄亚进、黄付笋、黄博陆、谭几扬、莫付周、潘亚沈、李亚谈、罗恶蜡、罗亚当、陆亚岑、陆恶韦、谭几孟、黄几辰、温几里、陆扶桂、赖亚保、沈亚周、陆付委、黄付明、陆付湃、陆付扬、陆付添、陆付也性、陆以而、王以匿、王布顺、黄付尚、陆付副、游文光、杨抱好、岑付良、黄文韬、黄付鸾、李世忠、汪德清、黄应宿、俱着即处斩。仍分别枭示。余依议  

○乙巳。谕军机大臣等、据崔应阶奏、聊城、博平、运河漫溢。已于二十七月。一律堵筑完固。而另摺所奏。又有茌平、高唐、一带大路。水深三四尺一二尺不等之语。该省今年雨水稍多。坡水漫溢。今堤口虽已堵筑。而道路积潦未消。恐田禾不免减损。该抚现在亲往各处查勘。其被水州县。约有几处。是否成灾。并着崔应阶速即查明。妥协办理。并将目下晴雨情形若何。一并覆奏。寻奏、东省被淹地方。共计六十州县卫所。大率已属成灾。至现在天气。晴明之日居多。河水渐落。洼地积水。渐次疏消。得旨、览奏俱悉  

○丙午。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浙江巡抚熊学鹏奏、台州府属临海黄岩。等处。于七月初六日。猝被风潮。城垣仓狱。及民居田庐俱有淹没损坏臣亲往该处查勘。即将应行抚绥事宜悉心办理。得旨、详悉查办应抚恤者即行抚恤  

○丁未祭先师孔子。遣大学士刘统勋行礼  

○上奉皇太后幸卷阿胜境、侍早晚膳  

○赐扈从王公大臣、及蒙古王公台吉等食  

○直隶总督方观承奏、居庸上关。南门土□坐垫渗漏。雨零券中。并券洞深黑。往往藏虎为患。八达岭西门。墙身坍塌。南首相连之墙里外坍损。均应动帑修筑。又居庸上关。北十四里之弹琴峡地方。石道坑洼。一遇水发。行旅阻碍。应照南口山根石道。依傍东山添漫石道一段。得旨、着照所请行  

○戌申。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以故扎萨克台吉喇布坦孙索诺木多尔济、袭职  

○己酉。上奉皇太后幸卷阿胜境。侍早晚膳。至壬子皆如之  

○赐扈从王公大臣、及蒙古王公台吉等宴。至壬子皆如之  

○吏部等部议准、前署陕甘总督刑部尚书舒赫德疏称。巴里坤地方。土田日辟。民户日繁。仅设同知办理粮饷。照料难周。请裁事简之平番县镇羌巡检。改为巴里坤巡检。从之  

○兵部议覆、湖北巡抚鄂宁疏称。安陆府观音店等处。前已移设驿站。应改建马号棚厂。又黄州府长山铺驿站。距武昌府四十五里。距华容站七十五里。远近不齐。将长山铺移设土桥。均应如所请。从之  

○庚戌。万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孝贤皇后陵  

○遣官祭显佑宫、东岳庙、城隍庙  

○上诣皇太后行宫行礼  

○御澹泊敬诚殿。扈从王公大臣官员、及蒙古王公台吉等、行庆贺礼  

○辛亥。谕军机大臣等、福建漳州等属。夏间雨泽短少。前经苏昌奏明。昨章绅陛见来此。亦奏称该处正在望雨。乃今日任澍所奏。则称漳州等处。夏末以来。雨水及时。杂粮等项。俱皆畅茂。西成可望丰稔。并未将短雨之处。据实入告。殊属非是。任澍身任总兵。既奏地方晴雨岁收之事。理应将实在情形奏闻。若徒事捏辞粉饰。又安用此具文塞责耶。任澍着传旨申饬  

○闽浙总督苏昌奏、台湾淡水厅所属之鲎壳庄民人。被凶番焚杀多人。臣饬委臬司余文仪。由厦门渡台。查得此案起衅缘由。因淡水之三湖一带。从前原系界内民田。嗣因遭番人肆虐。划出界外。小民每生觊觎。不肯废弃。时往偷种。本年三月间。鲎壳庄民。有耕牛越出界外。前往寻觅未获。猝遇生番多人。追赶入庄。入火焚寮。戕杀多命。又鲎壳庄上年冬间。有生番出界赶鹿。被庄民射死。以致生番挟仇。乘隙焚杀。臣现札饬余文仪。密调就近熟番。查探路径。相机剿办。得旨、览奏俱悉  

○赐江西龙虎山上清宫。御书扁曰。真灵福地  

○调陕西提督李时升。为云南提督。以甘肃西宁镇总兵汪腾龙。为陕西提督  

○壬子。谕曰、云南提督李勋、历任提镇。宣力有年。今春因查办莽匪一事。调任滇省。该提到滇后。亲赴孟艮等处。督率追剿。不辞劳勚。办理颇合机宜。朕特念其年逾七旬。降旨令其回驻普洱办事。兹据杨应琚奏、李勋回至中途病故。殊堪轸惜。李勋着加恩追赠太子太保。加祭一坛。所有应得恤典。仍着该部察例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据杨应琚奏、提督李勋。自孟艮回至普洱。于七月初十日行至黑龙潭地方病故等语。李勋于查办莽匪一事。颇能出力。今遽溘逝。甚属可惜。所有恤赠典礼。业经有旨谕部。遗缺亦令李时升调补矣。李勋生有几子。年岁若干。有无出仕之人。并现在是否随任滇省。着传谕杨应琚。即行查明具奏  

○又谕、云南提督员缺。已有旨着李时升调补。所遗员缺。着汪腾龙补授矣。云南提督员缺紧要。李时升接到谕旨。即速驰驿前赴新任。其陕西提督事务。汪腾龙未到任之前。着明山暂行署理。将此一并传谕知之  

○大学士管云贵总督杨应琚奏、整欠所属地方辽阔。应添设土目以资料理。臣与提臣李勋。选派便委士把总杨虎。冶靖。及整欠旧头目召教。酌给土千把职衔。分管各猛紧要地方。其原酌留官兵全彻。得旨嘉奖。  

卷之七百六十六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四 萧撝 萧世怡 萧圆肃 萧大圜 宗懔 刘璠 柳霞·令狐德棻
  列传第一百三十 列女·欧阳修
  卷五十一 后燕录九·崔鸿
  ●卷二百六·徐梦莘
  第四十四回 忍签约丧权辱国 倡改制立会筹安·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梁本)·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九·佚名
  卷之九十七·佚名
  陈纪·张居正
  萧摩诃传·李延寿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
  卷四十五·徐天麟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槀卷八十 宋 陆游 撰 排闷 造物冥冥中与我无一面不知获罪由动辄被诃谴又若哀其愚救以药瞑眩我亦揣此心安受不敢怨中间戍蜀汉十载困邮传骑?蒙陇干阵云暗秦甸齎粮杂沙墋掬水以三咽传烽东骆谷倏忽

  • 卷三·贾岛

    钦定四库全书 长江集卷三 唐 贾岛 撰 寄令狐相公 策杖驰山驿逢人问梓州长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 哭栢岩禅师 苔覆石牀新师曾占几春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塔院关松雪经房鎻隙尘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 山中道士 头髪梳千

  • 列传第五十七 凉武昭王(子士业)·房玄龄

    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广曾祖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高祖雍,曾祖柔,仕晋并历位郡守。

  • 卷一·李斗

    ◎草河录上扬州御道自北桥始。乾隆辛未、丁丑、壬午、乙酉、庚子、甲辰,上六巡江、浙,江南总督恭纪典章,泐之成书,谨名《南巡盛典》。内载向导统领努三、兆惠奏自直隶厂登舟,过淮安府,阅看高邮东地南关、车络坝等处河道堤工

  • ●海东逸史卷一·佚名

    监国纪(上)王讳以海,太祖第十子荒王檀九世孙也。父肃王寿镛,以崇祯九年袭封;十二年薨,子以派嗣。十五年,北兵破兖州,自缢死。十七年二月,诏以王绍封。三月,京师陷,王避兵南下。五月,福王立于南京,命徙封江广,暂驻台州。乙酉五月,南京

  • ◎双十节就职之三总统·刘以芬

    民国以来,有三总统于国庆日就职,曰袁世凯、曰徐世昌、曰曹锟。袁为叛国罪人,其心目中不知有民国,更何知所谓国庆?而所以必择是日就任总统者,盖以国庆,各国使节例必进贺,果是日兼举行第一任总统就任典礼,不特为无上光荣,且亦足以

  • 卷五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史记五十八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汉书胜作楫又云诸姬

  • 曹锟·陶菊隐

    △王毓芝与夏寿田曹锟为直鲁豫巡阅使时,其秘书长王毓芝,字兰亭,以书佣起家,锟知其无能,欲物色通儒代之。有人为夏午诒(寿田)推毂,锟聘为高等顾问,敬礼备至,意在以秘长畀夏。事为王所闻,与夏周旋甚力。贿选将成,王谓夏曰:“黄

  • 蒋少游传(附郭善明等传)·魏收

    蒋少游,乐安博昌人。在慕容白曜平定东陽的时候,蒋少游被俘而到了平城,成为平齐人,后被发配到云中当兵。蒋少游性格机敏灵巧,擅长绘画和雕刻。他颇有文思,经常吟咏诗句,有时还写一些小诗。后来蒋少游寄居在平城,以代人写书信赚

  • 卷一百九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谨名器周襄王三年叔带与戎翟谋伐襄王襄王欲诛叔带叔带奔齐齐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王以上卿礼管仲管仲辞

  • 近思録集注卷十四·江永

    【朱子曰此卷圣贤气象】明道先生曰尧与舜更无优劣及至汤武便别孟子言性之反之自古无人如此説只孟子分别出来便知得尧舜是生而知之汤武是学而能之文王之徳则似尧舜禹之徳则似汤武要之皆是圣人【朱子曰尧舜天性浑全不假

  • 修行观界第十三·佚名

    安般不净念,退住与升进。决定真实相,悉已分别说。修行界方便,广略差别相。甚深微妙义,今当次第说。有因先修习,安般不净念。然後观诸界,安乐速究竟。自以方便度,此苦难成就。顶上两眉间,系念令不乱。寂止润泽生,三摩提增长。所

  • 卷九十·佚名

    △优波离会第二十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十万人。尔时世尊,如龙象王顾视观察。告诸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等谁能於後末世护持正法。摄受如来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

  • 岐山入院法语·太虚

    ──三十二年十二月三日──山门:刹海无边,不离岐山当处;人天普会,同入不二法门。(举杖指门云):入。  关帝:好凭忠烈气,永护法王城。  韦天:驱天役海逢今日,护法安僧仗将军。  佛殿礼佛:虚空消殒,何处睹后夜明星?华藏庄严,即今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九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九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八法品第九之二 八胜处者云何为八。答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恶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有如是想。是第一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若好若恶于彼诸

  • 牟梨曼陀罗咒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若欲受持牟梨曼陀罗。必须成验者。先护三业令极清净。复先定一所有舍利之塔者。即当拣择好时月日。所谓从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为好时日也。若用一日作法者亦得。即当用其月十五日最为第一。香汤洗浴著新

  • 集玉山房稿·葛昕

    诗文集。明人葛昕撰。十卷。昕字幼明,号龙池,德平(今山东德县)人。以荫起家,曾官都督府都事、工部屯田司郎中、尚宝司卿。是集为其子如龙等所编。近十一万字。含疏、赞语、诗、序各一卷,志、状一卷,记、铭、跋一卷,启

  • 柯亭词论·蔡桢

    蔡嵩云撰。共四十八则,多论词之作法,见解通达。如云词在宋代,早分为音律家之词和文学家之词,“音律家声文并茂之作,固可传世;文学家专重辞章之作,又何尝不可传世”。因此,“初学不必守四声”。又云“意贵清新,境贵曲折”。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