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八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九年。甲子。春。正月。己卯朔。上诣奉先殿行礼。  

○诣堂子行礼。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作乐、宣表、如仪。  

○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庚辰。上奉皇太后幸重华宫。侍宴。  

○谕大学士等、上年直隶、天津、河间、等处。收成歉薄。贫民乏食。朕宵旰焦劳。多方区画。惟恐一夫失所。总督高斌、又遵旨酌议明岁加赈。并奏请动支司库闲款银两。于停赈后、为接济民食之用。朕俱已俞允。惟是上秋被旱之后。冬月雨雪又少。麦苗待泽甚殷。东作方兴之时。麦秋收成未卜。穷民尤堪轸念。着高斌详察本地情形。若于从前定议之外。有应加赈月分者。据实陈奏。朕当格外加恩。  

○辛巳。谕、前因大学士陈世倌、告假回籍。恳求开缺。朕曾降旨不必开缺。令尚书史贻直、协办阁务。今大学士徐本、又复患病。调理尚需时日。况陈世倌、亦称在家颇需担阁。不能即回供职。现今内阁办事人少。着史贻直、实授大学士。吏部尚书员缺。着户部尚书刘于义补授。协办大学士事务。其户部尚书员缺。着张楷补授。  

○又谕、兵部尚书陈德华、现有处分。着解任候旨。兵部尚书员缺。着广东巡抚王安国补授。广东巡抚事务。着将军策楞署理。  

○壬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御大幄次。赐准噶尔使臣图尔都宴。命尚书班第等、引准噶尔使人图尔都等、立首班大臣末跪迎。上升座。引进行礼。传旨谕图尔都、以尔极其诚敬。皇上特加恩宠。不以外国异视。与中国臣工。一体行礼。使臣叩谢入宴。复传谕旨、因尔台吉噶尔丹策零恭顺。遣尔来请朕安。尔亦诚敬可嘉。故特加恩赐宴。尔于宴所。可随意醉饱。以尽尔欢。勿以大礼所在。致生拘束。所演各艺。尔详细观看。俟回时、告知尔噶尔丹策零可也。又召图尔都、近前跪。赐饮三爵。并传旨赏噶尔丹策零、糚缎、漳绒、宁?各二端。玻璃器六事。珐琅器四事。使臣图尔都、大缎四端。玻璃器四事。银二百两。  

○训饬司牧教养兼施。谕、朕君临天下。爱育黎元。厚生正德。时切于寤寐。盖教养虽为二端。而实则相为表里。衣食足。乃可兴礼义。饥寒迫。则罔顾廉耻。是不能养民。不可以言教。不能教民。仍不得谓之能养。故教即在养之中。养即可收教之效。其理其势。固如此也。乃今之司牧者。但知用心于刑名钱谷。自顾其考成。苟免无过。便为得计。上官亦即以为称职。求有视百姓为一体。视民事如家事。以实心行实政。经画有方。劝课有法。使地无遗利。家有盖藏者。百不得一。虽遇有收之年。而小民之生计亦窘。及荒歉偶形。议蠲议赈。已非上策。而胥吏作奸。豪强侵蚀。种种弊端。不可枚举。其百姓之狡猾者。又复捏虚领赈。欲无餍足。以致效尤嚣凌。刁风日炽此虽百姓之无良。亦由有司之不能教养于平日。贾谊所谓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向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朕以教养之责。付之天下督抚。督抚分任之州县。此古所称亲民之官。与百姓最为近切。其所辖之地。不过数十里。或一二百里。形迹不甚隔绝。情意易于流通。果能视百姓如赤子。察其饥寒。恤其困苦。治其田里。安其室家。以父母斯民之诚心。行父母斯民之实政。凡兹小民。具有秉彝。断无有不中心感激。服教从风者。外省向设宣谕化导使。究之一二人之身。难以家谕而户晓。且经年累月。一至其地。未免一暴十寒。终不若州县官各子其民。勤勤恳恳。惟教养是务。以养为教之本。以教成养之功。而不事具文不沽虚誉。但期实有裨于民生。初不责效于旦夕。为督抚者。又当开诚布公。谆切训诲。遇良吏、则嘉奖成全之。其不及者、则督率劝戒之。圣人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如督抚果以诚心课吏。有司果以诚心治民。岁月既久。渐摩沦洽。庶几教养有成。可副朕之厚望焉。  

○管理三陵事务贝勒允祜故。谕闻朕叔二十二贝勒薨逝。深为悼惜。着大阿哥明日即携茶酒往奠。履亲王、庄亲王、諴亲王、亦着往吊。慎郡王、弘昉、弘曒、弘映、永喜、隆爱、着前去穿孝。一切应用各项。俱准由该部取用官物。庄亲王着留住数日。在彼照料。海望、亦着前往协同办理。俟事毕交与五十四再回。  

○癸未。是日起、上以孟春享太庙。斋戒三日。  

○甲申。谕曰哈达人甚湖涂。自管陵寝事务以来。不能办理一事。今所管库贮银两被盗。据所奏竟似与伊无涉。从前代侍卫庆恒冒昧请假。朕曾降旨申饬亦未覆奏请罪。陵寝事务。关系紧要哈达不能办理。着原品休致余着该部察议。  

○又谕、泰陵事务。关系紧要。不可无总理之人着贝勒允祎、内务府大臣觉和托、总理事务。  

○乙酉。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谕军机大臣等、泰陵事务。甚关紧要。是以朕降旨着贝勒允祎、内务府大臣觉和托、总理。虽诸事俱有定例。从前各自办理。于总理定例内。或有相应画一之处汝等将此旨寄知伊等。伊等若明悉定例。即令遵行。彼处若无定例。着伊等查东陵总办衙门之例。遵照办理  

○丙戌。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丁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诣大高殿、永安寺行礼。  

○幸瀛台御大幄次。赐蒙古诸王等宴。  

○谕大学士等、上年直隶天津、河间、等处。收成歉薄。冬月雨雪又少。今当东作方兴之时。麦秋未卜。深廑朕怀。是以前经降旨。令高斌详察本地情形。若于从前定议赈恤之外。有应加赈月分者。据实陈奏。朕当格外加恩。今据高斌覆奏、天津府属之天津县。河间府属之肃宁、故城、宁津。顺天府属之大城。保定府属之束鹿、深州。并所属之饶阳、安平。冀州属之衡水。又续报保定府属之新城。共十一州县。原属偏灾。业按分数给赈。民情大势宁谧。但与灾重之十六州县。地界毗连。青黄不接之际。生计仍属艰难。应请遵照恩旨。按前赈户口。再加赈一月。以资接济。于地方实大有裨益等语。着即照高斌所奏。将此十一州县。按册再加赈一月。该部即遵谕速行。  

○谕军机大臣等、据高斌覆奏。请将偏灾应赈之十一州县。再行加赈一月。朕已降旨允行。至所称此十一州县一月赈米。约需四万二千余石。照现例折银。共约需银六万三千余两。应尽各该州县现存仓贮米谷支给。其不敷者。仍照例折给银两之处。朕思地方既属歉收。米粮自必昂贵。若因米谷不敷。折给银两。恐籴买仍属艰难。终不若散给本色之为妥便。且四万余石。为数亦不多。通州各仓。所有减色米。尽可拨运接济。尔等可寄信与高斌。若实有裨益。着即会同仓场侍郎。及早办理。或另有所见。亦立速奏闻。  

○工部议覆、直隶总督高斌奏称、永定河伏秋二汛。发水甚大。现在北岸三工之胡林坝。至六工半截河坝。相距七十四里应于五工大卢家庄。重堤之内。添建滚水草坝一座。其出水旧堤坝外。添筑灰土簸箕等项。又下口范瓮口以下。统以沙淀叶淀为归宿。本年汛水。多归叶淀。应将归沙淀之路。再行疏浚流通至两岸草坝。迥非石闸可比。饬令永定河道于每年汛涨之前。详加查勘修理粘补。即入于岁修项内。通融办理均应如所请。从之。  

○戊子。训督抚整饬吏治。谕、直省州县。地方繁简不同。属员中、才具短长亦不一。是以准各省督抚酌量人地相宜。题请调繁调简。以收器使之益。惟是调繁之员。该督抚既已特疏保举。向后非踰闲荡检。未必不格外优容。调简之员。该督抚既已置之下考。向后纵奋勉向上。未必肯即登荐章。朕看各督抚于属员调繁之繁。因其贪劣改操。而检举纠参者。尚偶有之。至于调简之后。因其政绩可观。复行荐拔者。十不获一。此则成见私意之未化。非虚公察吏成就人才之道也嗣后督抚等、于调繁调简之员。均当秉公体察。屏去成心。觇其成效。凡先举而后参者。国家原有检举之条。若先调简而后保荐。亦着于疏内摺内声明具奏。如此则被荐者、必倍加儆惕之心。即更调者、亦获黾勉自新之路。庶整饬吏治之一策欤。  

○是日起、上以祈谷。于上帝。斋戒三日。  

○己丑。谕大学士等、安西道属沙州卫。有原招户民六百五十九户。因所置牛只。节年倒毙。不能买补。恐误耕作。雍正十三年。经抚臣奏明。每户借给银十五两。购买牛骡。以资力田之用。共借给银九千八百八十余两。分作五年带徵还项。自乾隆元年起至今。止徵完银七千二百九十余两。尚有未完银二千五百九十两零。朕念沙州地处边外。天寒土瘠。招徕之民。力量单薄。既有本年应完之正赋。若兼顾旧欠。未免拮据可悯。着将此未完牛骡价银。从乾隆九年起。分作三年带徵。俾边民从容纳。该部即遵谕行。  

○庚寅。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驻藏副都统索拜奏、近日据郡王颇罗鼐告称、上年十月初四日。夷使喇嘛尚卓特巴、宰桑吹纳木喀、至大小庙拜佛。谓颇罗鼐曰。我噶尔丹策零、闻拉达克人言。土伯特黄教盛兴。民生亦日安乐。此皆大皇帝广兴黄教。抚辑群生所致。十月二十二日。尚卓特巴、吹纳木喀、又谓颇罗鼎曰。噶勒招穆伦河边之策地方。原是温都逊喇嘛等坐禅之庙。闻此庙破怀。我噶尔丹策零、令我等携带银两而来。欲烦王子代为修庙。令温都逊众喇嘛照常坐禅。颇罗鼐答曰。我仰赖大皇帝洪恩。岂不能修一庙宇。但喇嘛坐禅。常在山上盖房。所以策地方不必重修。况汝台吉噶尔丹策零。并未奏请在彼处修庙。我未奉大皇帝谕旨。何敢擅行。十一月二十六日。第巴喇嘛、与宰桑巴雅斯瑚朗、谓颇罗鼐曰。我等到大小各寺庙熬茶。留心细看。宗喀巴佛之黄教。实属比前兴旺。众喇嘛亦觉齐整。甘珠尔经、丹珠尔经甚是灵应。乞王子将汝诚心扶助黄教。所行一切事体。写明付我等携归。与噶尔丹策零观看。颇罗鼐答曰。我本土伯特地方、一微小台吉。蒙大皇帝隆恩。拔至郡王。振兴黄教。成就甘珠尔、丹珠尔经。以安土伯特之人。此皆仰赖大皇帝之恩。非我力所能成就。若将我如何振兴黄教之处。寄与噶尔丹策零。我自愧无能。不敢矜夸。此事亦不可行。第巴喇嘛、宰桑巴雅斯瑚朗、又曰。我准噶尔地方。并无好额木齐。噶尔丹策零、分付我等。熬茶事毕。将好额木齐。与通经好大喇嘛。延请一位带回。乞王子即为给发前去。颇罗鼐答曰。汝等钦请好额木齐。与通经好大喇嘛。并未奏请大皇帝。既未奉大皇产谕旨。此事我何敢专主。自夷使至藏后。言语情形。理合奏明。奏入。得旨。颇罗鼐所办一切事务。俱极得体。甚属可嘉。着传旨奖谕。  

○辛卯。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奉皇太后居长春仙馆。  

○诣安佑宫行礼。  

○幸圆明园。  

○谕、新岁朕奉皇太后驻跸圆明园。所有灯节恭进皇太后筵宴。及赐蒙古王等筵宴。关系国家典礼。不可废缺。应照旧举行。至于王大臣、本应同沾湛露。酌兹春酒。但三冬雪泽稀少。近日星示灾异。朕心儆惕。无时暂释放怀。知王大臣等之心。与朕相同。不待朕之宣谕也。其王大臣等赐宴之处。着停止。  

○壬辰。上奉皇太后幸同乐园侍早晚膳。至壬寅皆如之。  

○癸巳。上御正大光明殿。赐朝正外藩等宴。召喀尔喀车臣汗达马林乌珠穆沁亲王阿拉布坦那木扎尔。敖汉郡王吹木丕尔。敖汉贝勒罗布藏阿鲁。科尔沁贝勒达克丹。土默特贝子哈穆噶巴雅思呼朗图。科尔沁亲王罗布藏衮布。喀尔喀郡王成衮扎布。乌喇忒郡王色布登旺布。鄂尔多斯贝勒诺罗布扎木素。乌珠穆沁公朋舒克拉布坦。扎噜特公查汉凌华。乌珠穆沁公德里克旺舒克等。至御座前。赐酒成礼。  

○谕军机大臣等去冬谕令高斌酌买八沟米石备用据高斌奏称、目前米价昂贵。应暂停缓。俟十二月后。各处米粮齐集。价值自平。若较前平减。再行籴买等语。朕思口外之米。每至春初价平。况又有停买之信。奸商必不囤积。若此时得买。不拘多少。总属有益。朕已批谕保祝矣。尔等可即寄信与高斌。务期多得米粮。以为备用。至于前岁平减之价。原不可为常。纵眼前稍觉浮多。及至需用之时。仍得其济。不必拘拘较量锱铢也。  

○又谕、近来流民渐多皆山东、河南、天津、被灾穷民。前往口外八沟等处。耕种就食。并有出山、海关者。山海关向经禁止。但目今流民。不比寻常。若稽查过严若辈恐无生路矣。大学士等、可即遵旨。寄字山海关一带各口。并奉天将军。令其不必过严。稍为变通。以救灾黎。此亦无聊之极思耳。  

○顺天府、行乡饮酒礼  

卷之二百八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后赵录六·崔鸿
  第九十七回 逞辣手擅毙陆建章 颁电文隐斥段祺瑞·蔡东藩
  大明穆宗庄皇帝宝训序·张居正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一·姚之骃
  卷之三十二·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阿桂
  卷八十三·张守节
   第二十八章 終了·林语堂
  元德太子杨昭传·魏徵
  王智深传·李延寿
  苏威传·李延寿
  危素传·张廷玉
  安国传·张廷玉
  卷五十·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黄昇

    宋词闺秀吴城小龙女清平乐令黄鲁直登荆州亭,柱间有此词,鲁直凄然曰:“似为余发也,笔势类女子,又有‘泪眼不曾晴’之语,疑其鬼也。”是夕有女子见梦曰:“我家豫章吴城山,附客舟至此堕水死,登江亭有感

  • 卷九 本纪九·赵尔巽

      ◎世宗本纪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讳胤禛,圣祖第四子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生有异徵,天表魁伟,举止端凝。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封雍亲王。   六十一年十一月,圣

  • 卷一百九十一 嘉祐五年(庚子,1060)·李焘

      起仁宗嘉祐五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戊戌,降新知信州、屯田員外郎蔡挺知南康軍。初,挺與李仲昌開六塔河,坐罪勒停,以祫享赦,起知信州。而監察御史裏行王陶言:「挺前罔朝廷以希功賞,使濱河以來民被其害,至今未已。

  •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梁令娴于归记·李定夷

    梁任公女公子令娴女士,素有文名。前与西洋留学生周希哲君订婚,现因梁女士随父在京,周君亦学成归国,爰在细瓦厂梁任公寓所行结婚礼。一时在京与任公有旧者,皆备有联幛等物以为祝贺。是日,任公于宅内预备茶话会款待来宾。 周

  • 卷三百四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哲宗元佑中御史中丞傅尧俞奏曰臣闻夏人欵塞传者谓必缘请地而来臣窃思之方今边备未丰士气未振民力未完赏罚不明

  • 卷八十一·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一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一>大夫廟門之位筮日主人西面既宿尸主人南面宗人北面請期【鄭氏曰大夫不西面者尊於

  • 卷四十四·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四钱塘程川撰书四虞书二舜典自虞舜侧微至乃命以位一本无之直自尧典帝曰钦哉而下接起愼徽五典所谓伏生以舜典合于尧典也德难晓书传中亦无言者今人避讳多以为元也其他如黄之本

  • 卷二·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宋 林之奇 撰舜典        虞书尧典舜典皆虞书也尧典序云昔在帝尧聦明大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譲于虞舜作尧典舜典序言虞舜侧防尧闻之聦明将使嗣位歴试诸难作舜典考其文意若终始相因之

  • 卷四·黄度

    <经部,书类,尚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説卷四       宋 黄度 撰周书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周自后稷封邰至子不窋失职奔于戎狄之间又二世至公刘修后稷之业国于齿今邠州三水县又九世至

  • 佛说无量寿经要义(附科目)·太虚

      ──十五年五月初在汉口佛教会讲──   一 净土法门在佛法中之位置    甲 一切净土通义     1 严净佛土     2 清净国土    乙 弥陀净土别义   二 净土经论中无量寿经胜义   附

  • 见相别种辨释难·太虚

      ──十二年十月作──  难曰:妄执火体实唯有一,则一世俗体可有无量世俗用,宇宙万有尚是一体,何又谓诸灯别体耶?释曰:汝云何知妄执火体实唯有一,及执世俗体一,乃至执宇宙万有一体耶?难曰:原文说故。如原文说:可别种生而体一

  • 弥勒上生经宗要·元晓

    释元晓撰将说此经。十门分别。初述大意。次辨宗致。三二藏是非。四三经同异。五生身处所。六出世时节。七二世有无。八三会增减。九发心久近。十证果前后。第一述大意者。盖闻弥勒菩萨之为人也。远近莫量。深浅莫测。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五·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上堂五上堂,僧問:「無影坡前曾相見,今朝特地忘卻面,和尚還記得麼?」師震威喝一喝。問:「未到雙桂有一話頭,今已忘卻,請師荅話。」師云:「鼠口終無象牙。」僧喝一喝,師不理。僧歸眾,師乃云:「剛纔九夏又三

  •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编·甘韩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编》,甘韩编辑,二十一卷。所录多为1901年6月以后的奏议和论著;此前为它编所遗漏的也补入。规模、体例与《新编》同。它是研究戊戌变法和清政府新政的重要参考资料。此后还有甘韩的《皇朝经世文新编时

  • 词学名词释义·施蛰存

    词学读物。施蛰存著。中华书局1988年6月版。《文史知识文库》之一。本书共25篇,对49个词学名词一一解释其涵义及源流演变,既是词学的入门读物,也是一本有价值的词学工具书。文笔深入浅出、通俗流畅,可读性强。

  • 无双传·薛调

    《无双传》一卷,唐·薛调作,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又篇名或题作《刘无双传》。见《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又有《虞初志》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鲁迅辑《唐宋传奇集

  • 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十忿怒明王之仪轨也。佛在净光天,放大光明。金刚手菩萨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