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穆宗庄皇帝宝训序

朕以冲昧未烛于理践祚之初即日考古帝王遗文故事讲而行之庶几高山在前仰止不远顾以旁搜于异代不若家庭授受之为真而实录所纪多附以臣下之奏牍又不若遹求

圣谟明徵定保之为要此我

皇考穆宗庄皇帝宝训所为辑也钦惟

皇考躬神圣之资抚熙洽之运虽

在御甫及六年而

亲郊耕耤幸学讲武古帝王经世大法略已施行至于百姓虽已安业而蠲贷之诏屡下四夷虽已詟服而戒备之令尤严海内臣民固莫不忻戴而咏歌之矣惟是垂衣端拱雅尚恭默故精神性术之蕴不可悉得而窥然其言依古训动合图箴聪明涵于内照条理辨于物宜则如日月行天望而见者盖可因用而识体焉朕尝视膳宫中观大官所奏御日无加簋四方灾变来闻辄旰食靡宁威孚正于厥家法纪行乎至近左右凛凛谨守官籥无敢违越尺寸此其崇护国脉培养元气之道尤为切至外廷所不闻宜其敷之训辞播为声教彰明较著如斯也夫唐虞道在于典谟文武功存于雅颂彼其继世皆神明齐圣之主犹恐惧德之不类绎思褒序□为蓍龟矧予小子其敢师心自用以忝

先烈爰命儒臣檃括实录所载关切理道之要者得若干条厘为八卷藏之金匮使与典谟雅颂并传而因叙其景行之意云

万历二年七月十三日

大明穆宗庄皇帝宝训序终

猜你喜欢
  卷六十二·志第十四·地理五·宋濂
  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国 诛逆贼冯文起开基·蔡东藩
  ●卷三·何圣生
  卷之七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佚名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一二五○ 贵州巡抚李庆棻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卷六十一·司马迁
  九四 辛亥革命三——范爱农·周作人
  赵逵传·脱脱
  耶律学古传·脱脱
  卷之六十五  寓圃雜記上(明)王錡 撰·邓士龙
  卷二百十七之三·雍正
  卷一·佚名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阮阅

      ●卷十七·评史门  老杜《课伯夷幸(辛)秀伐木》,则曰:“报之以微寒,共给酒一斛。”  《遣信行修水筒》,则以浮瓜裂饼以答其恭谨。陶渊明告其子,则曰:“辄遣一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

  • 楚昭公疎者下船·臧懋循

    楚昭公疎者下船杂剧(元)郑廷玉撰●楚昭公疎者下船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伍子胥一战入郢 正名 楚昭公疎者下船第一折〔冲未扮吴王领卒子上诗云〕太伯当年曾

  • ●目录·任中敏

    卷一 杂曲 云谣集杂曲子 卷二 杂曲 只曲 卷三 杂曲 普通联章 卷四 杂曲 重句联章 卷五 杂曲 定格联章 卷六 杂曲 长篇定格联章 卷七 大曲 补遗 只曲类 组曲类 五七言体

  • 御选宋诗卷五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五十九五言长律三朱长文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宷释奠于先圣既而升公堂命学官讲书窃惟中庸之篇自安定先生尝以是诲人阅歳既久嗣音者稀某孤陋无似窃慕前哲其啓讲也今龙阁黄公尝临之其终讲也金部

  • 叶梦得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梦得(1077-1148)字少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授丹徒尉。崇宁初授婺州教授,召为议礼武选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建炎二年(1128)除户部尚书,三年迁尚书左丞。绍兴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

  • 列传第五 张弘策 庾域 郑绍叔 吕僧珍·姚思廉

    张弘策,字真简,范阳方城人,文献皇后之从父弟也。幼以孝闻。母尝有疾,五日不食,弘策亦不食。母强为进粥,乃食母所余。遭母忧,三年不食盐菜,几至灭性。兄弟友爱,不忍暂离,虽各有室,常同卧起,世比之姜肱兄弟。起家齐邵陵王国常侍,迁奉

  • 第六十七回 失俭德故人烛隐 庆凯旋大将承恩·蔡东藩

      却说齐王次昌,乃故孝王将闾孙,将闾见前文。元光五年,继立为王,却是一个翩翩少年,习成氵㸒佚。母纪氏替他择偶,特将弟女配与为婚,次昌素性好色,见纪女姿貌平常,当然白眼相看,名为夫妇,实同仇敌,纪女不得夫欢,便向姑母前泣诉,姑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四·乾隆

      周  平王  【辛未】元年东迁【成王营洛邑平王徙都之谓之王城是为东周】始命秦为诸侯锡晋侯仇命  王避犬戎难东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王王封【襄公】为诸侯【爵为伯】赐之岐以西之地秦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

  • 春秋别典叙·薛虞畿

    昔仲尼作经口授弟子左丘明惧其妄意失真乃推论本事作内传复采诸国名物作外传盖侈哉博乎其纪事也已观周篇尝载孔子将作春秋与丘明乗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作经丘明作传若是乎其于二百四十年之迹盖目覩而备言之也恶有所谓别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一下·佚名

    宋高宗十五丙寅绍兴十六年春正月戊寅,上谓大臣曰:『将来藉田,降诏须语简意足,使人晓然知敦本之意。汉文帝劝农之诏频年有之,不过数十语,当时民知务农,遂至富庶。』辛卯,上斋于内殿。壬辰,上亲飨先农于东郊,配以后稷,诣亲耕位,上亲

  • 绎史卷一百十二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列庄之学【上】刘向别録列子者郑人也与郑缪公同时盖有道者也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宜为繻公 汉书道家列子八篇名御寇】列子【天瑞】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国不足

  • 李防传·脱脱

    李防字智周,大名内黄人。考中进士,成为莫州军事推官。跟随曹彬出使契丹,授予忠武军节度推官。搜求磁州、相州二州的逃户田亩,增加租赋十余万。因此奏请均定田税,又请求一县如有破产逃亡五十户者令佐考核成绩降为下等,百户者

  • 六年·佚名

    (庚子)六年清道光二十年春正月1月3日○甲午,給報恩郡燒戶,恤典。1月8日○己亥,削正言李晦榮職,尋因大臣言竄配。以疏論前吏判,而語多挾雜也。又削任百能職。1月10日○辛丑,給咸興等邑渰死人及定平府燒戶,恤典。1月15日○丙午,月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三·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三子路第十三凡三十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劳如字】苏氏曰凡民之行【去声】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朱子曰先是率他欲民亲其亲必先之以孝欲民长其长必先之以

  • 卷六·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传卷六宋 刘敞 撰僖公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縁陵縁陵者何杞之邑也曷为城之封杞也曷为不曰城杞不与封杞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一·法藏

    归依大智海  十身卢舍那充满诸法界  无上大慈尊方广离垢法  圆满解脱轮普贤文殊等  海会大菩萨我在具缚地  悕心大法门唯愿见加哀  令增念智力开此秘奥藏  广益于自他愿令法久住  传灯报佛恩夫以法性

  • 山东海疆图记·佚名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记载,《山东海疆图记》有两个版本。《山东海疆图记·五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王尚珏辑,清抄本。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海疆图记·九卷》清抄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全书分为天时、地利、人事

  • 春秋左氏传小疏·沈彤

    一卷。清沈彤撰。此书专以订正杜注孔疏以及赵汸、顾炎武诸人补正杜注所出现之错误。如襄公二十五年《传》:“赋车兵徒兵”,杜注云:“年兵甲士”,孔疏云:“知非兵器者,上云数甲兵,下云甲楯之数,故知此兵谓人也。”沈氏以为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