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九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八年。癸亥。秋。七月。辛巳朔。享太庙。遣和亲王弘昼恭代行礼。  

○上诣安佑宫行礼。  

○壬午。吏科给事中钟衡奏、请嗣后热审时。将案情通查。除情罪相符。仍照原拟外。倘有临期极口称冤。按之情罪。稍未允协。即细加研鞫。果系从前枉断。十分冤屈者。立即改正题达。以便令三法司再行确勘。若固执己见。回护前非。甚至明知舛错。含糊题结。别经发觉。或九卿科道察出。即行参处。得旨、所奏是。着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礼科给事中邹一桂奏、嗣后奉旨发议之事。科道官有不侍部覆。而越职议奏者。应发还申饬。以为摭拾浮嚣者戒。得旨、科道职司言路。凡有见闻。自应陈奏。但如邹一桂所奏、摭拾浮嚣、搀越渎陈。种种情节。则大不可。嗣后有交部议事件。而科道不待部覆。参差具奏者。该部于议覆本内、将伊等意见参差之处。声明请旨。  

○天津都统阿扬阿、以年老休致。以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富昌、为天津都统。  

○癸未。谕、河防关系重大。兹值秋汛长发之候。一切修防抢护机宜。事存呼吸。其应行办理之务。督河诸臣。自可相机速办。若有具疏应交部议者。着留京总理事务之王大学士等四人。一面交部查办。一面奏闻。部议之后。亦一面行文该省。一面奏闻。庶不至稽迟时日。  

○谕、我满洲旧俗淳厚。于骨肉宗族中。最为亲睦。近见八旗袭职。率多争讼。伊等俱系同祖子孙。今虽疎远。本属一体。岂可因世隔已远。遂不念祖宗耶。且袭职一事。朕特派王大臣等查明根源。虽俱行开列。而引见时。朕仍视其应得者。始令承袭。初不因伊等之争而与之也。嗣后务当各念乃祖乃宗。敦孝弟而亲骨肉。共成和睦之风。将此通谕八旗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办理流民一事。朕前降旨。令各省督抚、务于平日谆切劝谕。俾各知安土重迁。及至歉象已形。渐不能支。即设法安顿。不致越境四出。原欲其先事绸缪。临时调剂也。但恐地方官错会朕旨。不善抚循。惟事拦禁不许出境。转致阻其谋生之路。尔等可传谕各省督抚。转饬属员。如有本地灾民。加意经理安插。其有不得不流移他处者。所到之处。该地方官亦必善为抚恤。无使失所。  

○大学士鄂尔泰等奏请更定考试贴写中书之例。查内阁满汉本房贴写中书缺出。向系行文吏部。将愿考人员。咨送到阁。臣等会同吏部考取补用。因缺出前后不齐。又不便久悬。是以一二缺出。即照例咨取数十人考试。臣等派员监查。虽代考传递。可以杜绝。而应考人员。同在一院。或不免私相授意。且缺既零星。人复众多。易滋请托营求之弊。应请将臣衙门满本房额设贴写中书共二十四缺。汉本房共十六缺。统照乾隆七年、臣等奏准、考取汉中书之例。豫期行文吏部。将八旗愿考人员。转行咨取。汇齐人数。知会内阁。臣等定期请旨。特派阅卷大臣。在贡院内编号弥封。秉公考试。并令覆试。以防换卷代考之弊。其繙译试题。恭候钦命。仍咨都察院、派监试满汉御史二员。臣等派侍读典籍各一员。先一日进贡院。御史等散卷扃试。阅卷大臣、量人数之多寡。择繙译通顺者。每旗取四名为率。以备汉本房贴写中书之用。满本房虽职系缮写清字。将来皆有办事之责。若仅考大小清字。恐取中不识汉字之人。应择清字精工。粗晓繙译者。每旗取六名为率。以备满本房贴写中书之用。其试题、令阅卷大臣量出。倘该旗佳卷无多。则宁缺勿滥。取中试卷。进呈钦定。拆封交吏部注册。缺出、各论旗分缺额。挨次补用。将完时。再行文吏部、咨送考取。贡院内一切饭食供应。并应用人役物件。照上次考试汉中书之例。顺天府备办报销。从之。  

○引见考取保送御史之吏部郎中钱度等二十六员。得旨、钱度、杨开鼎、官献瑶、伍起、胡蛟龄、陆秩、欧堪善、张惟寅、史积琦、沈景澜、冯秉仁、冯元钦、吴云从、储燧、宋邦绥、毛旭旦、王应彩、李清载、彭肇洙、范廷楷、时均辙、俱记名以御史用。  

○贷安徽宁国、贵池、和州、含山等四州县、雹灾饥民。并缓徵本年分额赋。  

○甲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礼部议、盛京三陵。应一例增设爵垫。殿内应用白蜡。祝案应设羊角镫一。又三陵殿内。陈设罏瓶五供。及香合朝镫。应一式制造。祭祀所用帷幕。改用黄缎。从之。  

○乙酉。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诣宁寿宫、视顺懿密太妃病。  

○云南总督张允随奏、云南普洱镇总兵崔善元呈称、生母尹氏。在籍病故。因伊母先曾夺志。格于成例。未敢呈报丁忧。可否准照出继为人后之例。给假三个月。回籍料理丧事。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丙戌。上御乾清门听政。  

○军机大臣等议奏、安南连年不靖。奸徒乘机窃发。其中顺逆曲直。难以剖晰。然揆厥情势。一时断难宁息。今复纠众侵逼都竜。贼势颇盛。查滇南开化地方。临边仅百余里。虽奸徒贼夷。从未敢稍犯内界。但都竜厂、内地人民。聚集甚众。贼兵进攻。厂民惊避。若使一拥入关。办理殊费周章。防范更宜严密。兹据该督张允随等奏报、交贼勾通攻打。土目翁桂、弃城先遁。厂民汹惧。一面刊发告示。不许贼众伤害商民。并饬令文武整肃军纪。不许贼匪擅入界内。而交夷亦一一遵奉。不敢稍违。办理颇属妥协。至开化镇总兵赛都、以防边与出师、所费相等。请调集官兵。用彰天讨等语。不知交夷小丑。仰视天威。莫不震叠。若敢于侵边。自应立加翦灭。乃该国素无逆命之端。又无仰吁救援之请。忽焉越境挞伐。师出无名。即使传檄可定。亦非国家柔远之意。此万不可行者。但开化一镇。逼近贼氛。逃窜民夷。纷纷不一。自应防守弹压。据该督奏称、已经调拨广罗协兵三百名。临元镇兵三百名。星往贴防。臣等酌议、交夷必不敢犯界。兵数似已足用。倘添防添汛。仍或不敷。广罗广南兵。仍可酌调。内地土兵。亦可派拨。止须于我界声威。盖交地炎蒸。瘴疠甚盛。我兵驻劄。恐不免捐伤。既无关要害。且易启惊疑。故不如添兵加防。镇静俟之之为得也。得旨依议速行。  

○又议覆、江南提督吴进义奏请照例暂停采买兵米。其有须借给时。即将所留米价银。令自行零籴。并各省提镇标营。照例遵行等语。查采买米谷。借济兵丁。较之常平仓储。虽为数无多。而事同一例。在兵食固属紧要。亦不宜有妨民食。与其官为采买。取足于一时。或致市价渐昂。何如即留此银。于应行接济之时。酌量借给。俾兵自行零籴。于民食不致相妨。诚为两益。应如所奏、变通办理。并敕下各省提镇。照例暂停。俟价减之年。再行酌买。从之。  

○礼部奏、我朝列祖列宗。圣圣相继。溯自龙飞东土。以至定鼎神京。圣德神功。同符两大。文谟武烈。丕冒万方。是以大经大法。靡不载在实录。尊藏天府。垂之万年。永永无极。钦惟我皇上孝德光于四海。精诚格于九庙。以克笃前烈为心。以率由旧章为事特念奉天为国家发祥之地。实录为列圣纪事之书。命各缮满汉文一部。送至盛京尊藏。仰见我皇上至孝至诚。善继善述。大表章而崇根本。恢钜典以示来兹。乃睿虑所独周。实亘古所未有。臣等遵即行文实录馆、敬谨缮写。所有送往尊藏仪注。俟缮写完备时。臣等遵旨详议具奏。臣等伏思在京有皇史宬尊藏实录。其奉天尊藏之处。查崇政殿后有凤凰楼。高敞壮丽。堪以尊藏。请敕下奉天将军、会同盛京礼工二部、及奉天府尹、敬谨办理。其尊藏之柜。应照在京式样置备。至将来需官守护之处。应令该将军等妥议具奏。得旨、是。依议。  

○工部议覆、署两广总督策楞奏称、广东通省外海战船。向分四厂。内高、雷、廉、三府属战船。在高州芷<?艹了>地方设厂成造。嗣因木植稀少。另设子厂于龙门地方。专造龙门协战船。其高、雷、两府战船。仍在芷<?艹了>成造。惟是芷<?艹了>地处偏隅。所产木植有限。自设船厂。迄今已二十年。不独附近水次木植无余。即深山邃谷。亦渐无可采。恐误船工。应如所请。将芷<?艹了>一厂、改设省城河南地方。高、雷、二府属战船。届修造之期。驾赴厂所。仍令高、雷、等府属文武大员。监督修造。由该管道员查核估销。龙门子厂、照旧办理。又调任总督庆复奏、修造战船。不必定用栎木。不如松杉等料。更为驾驶便益。且料易购买。亦应如所请、嗣后不必采用栎木。以致扰民误工。从之。  

○銮仪卫奏、巡幸盛京。起驾至驻跸所接驾。细乐奏与不奏之处。请旨遵行。得旨、此次巡幸。需日甚久。每日迎送。不必奏乐。至热河之日。奏乐迎接。早晚仍照旧奏乐。  

○以左佥都御史任启运、为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司右通政张若霭、为光禄寺卿。  

○丁亥。上以诣盛京恭谒祖陵。先期祗告奉先殿。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谕曰。温惠贵太妃。侍奉皇祖多年。淑慎素着。朕幼年蒙皇祖养育宫中。贵太妃时加抚视。今欲晋封皇贵太妃。以申敬礼之意。奏闻皇太后。钦奉懿旨欣允。所有应行典礼。着该部察例具奏。  

○又谕、朕前降旨。将河南上年未经报灾之州县。所有应徵钱粮。分别停缓。俟秋收后再行徵收。闻雅尔图止将郑州等十三州县中、勘不成灾之村庄。展至秋收后开徵。而新野、汝阳、西平、遂平、项城、扶沟、等六县。同属勘不成灾。未经一例题请。朕思该地方既被水淹。秋收自减。其应纳钱粮。亦着加恩停缓。又太康一县。虽未被水。去秋亦属歉收。其上年民欠钱粮。并着缓至本年十月后徵收。以纾民力。该部即遵谕速行。  

○大理寺卿定柱奏、皇上恭谒祖陵。计回銮之日。为期甚长。请于八旗都统副都统内、派出数员。自起驾之日起。至回銮之日止。协同步军统领等。每晚在皇城内外、及大城各处。分地稽查。再谕令都察院、步军统领、转饬五城巡察御史。暨三营将弁。亦不时勤加稽查。务期周密。得旨。左翼着派松阿里、广禄、王进泰、允禧、韩光基、德敏、右翼着派胡林、弘炯、卓巴、李元亮、阿克敦、西忒库、逐日每翼着一人轮班稽查。  

○调正红旗满洲副都统雅尔图、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以江南粮道纳敏为福建按察使。  

○戊子。上奉皇太后启銮。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朕奉皇太后前往盛京恭谒祖陵。所有经过州县。不令丝毫扰累。但安营除道。未免有资民力。朕心轸念。着直隶总督高斌、顺天府尹霍备、查明各该地方本年钱粮应徵数目。请旨蠲免。以昭朕体恤闾阎之至意。  

○又谕、前因直隶天津、河间、等属。夏间被旱。米价昂贵。朕特降谕旨。令仓场总督。拨通仓米十万石。分贮被旱各州县。以备平粜抚恤之用。今据高斌奏称、被旱之地。已经成灾。除先行酌量抚绥外。现在查明分别赈恤。照例于冬月开赈等语。朕思开赈之后。需米必多。着仓场总督、于通仓稄粟各色米内、再拨四十万石。于现拨十万石运完之后。即行接运。务于八月内、全数运津。令总督高斌、分发各处水次。就近挽运。接济冬间赈恤。该部速遵谕行。  

○是日、驻跸南石槽。  

○已丑。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广宗县民孙学文妻、周氏。  

○是日、驻跸怀柔县。  

○庚寅。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军机大臣等议覆、御史朱士伋奏、请严夜禁一摺。查京城内外。各色人等众多。稽查夜行。原宜整肃。今恭遇车驾东行。夜禁更宜严谨。前据大理寺卿定柱奏、请特派副都统等。每晚于皇城内外、及大城各处稽查。已蒙派出松阿里等。钦遵在案。今据该御史奏外城守汛营兵捕役。及坐冷兵丁人等文武盘诘。难以尽识。应设法查验。以杜假托。应如所请。给与印信符验。轮班传挂。令步军统领、及五城御史、酌定印牌传给。除延医觅稳等事不究外。其无印牌者。即行查究。又奏请、启銮后即照三冬查夜常例。加谨巡防。亦应如所请。凡内城递送文书使役人等。亦令该管官传给印牌。查验放行。其陪祭执事各官跟随人役等夜行者。亦令先期开明。知会提督查照。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扶沟县民李亮臣女、李氏。  

○是日、驻跸密云县。  

○辛卯。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谭行义已经降调。伊到京之日。该部带领引见。  

○吏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奏称、顺天府属遵化州。拱卫三陵。近复于胜水峪选定万年吉地。所有守护官弁兵役。及现在商贾匠作人等。云屯林集。遵化一州。向隶府属。仅守境内。非惟体制未称。亦恐呼应不灵。请将遵化州照易州之例。升为直隶州。其附近之玉田、丰润、二县。改归遵化直隶州统辖。赋役仍照旧章。官吏不烦添置。其一切应行改隶事宜。另议题咨。从之。  

○户部议覆、直隶总督高斌奏称、副都统达勒党阿原奏、请于古北等口外。买米建仓运贮。遇青黄不接时。照本价粜卖一摺。查古北等口。素称产米之区。近年屡经采买。运内地接济兵民。今年古北一带。既系秋成有望。而天津、河间、等处。需米赈济。应如所请。即于九月底动支司库银。会同提督保祝、委员分买。并令热河道协查。浮冒题参。随买随运通仓。由水路转运天津。分发各州县赈济。所需车脚口袋等费。照例办理。事竣分晰题销。第口外收成。现在尚无确数。前项米石。可否买至二三十万之多。不致价昂妨民。令该督临时确访民情酌办。至达勒党阿原奏、请嗣后每年秋成。动帑采买。运贮遵、蓟、二仓。供应陵寝之需。余俱运至通仓备用。原属酌盈济虚。第年岁丰歉。时价长落不齐。必须临时酌量民情。奏请办理。毋庸豫定。其豫、东、二省应运陵糈。原系漕项。应运通仓。缘陵工俸饷之需。故每年截拨。若将陵糈议于口外买运。则此项应运之米。自应仍运通仓备用。不便截留天津。至奏称八沟、鞍匠屯、为各蒙古米粮总汇之区。官民于此二处收买。各宜添建仓廒存贮。以便转运。八沟仓廒、应交八沟同知监管。鞍匠屯仓廒、交承德通判监管。应如所请。酌量添建。得旨、依议速行。  

○兵部议覆、直隶总督高斌疏称、热河旧设满兵八百名。除分防外。兵数无多。设有小教场操演。迨乾隆三年。添设满兵一千二百名。共二千名。兵加数倍。遇操演时。地窄难容。若移热河大教场操演。施放枪炮。地势平坦。可以容纳。该处原系旗兵旧教场。并非另设。况今秋皇上驻跸热河。倘圣驾阅兵。尤须宽坦。请建演武厅三间。抱厦三间。月台一座。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调广西左江镇总兵丁士杰、为直隶宣化镇总兵。以广西义宁协副将杨刚、为左江镇总兵。  

○是日、驻跸要亭。  

○壬辰。户部议覆、御史沈廷芳奏、请截留江苏等六省漕粮。以实仓储一疏。得旨、漕运关系京师积贮。原未便轻议截留。但目前京仓尚属充裕。而各省仓储。正在需米孔亟。偶尔变通。尚属可行。着将乾隆甲子年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六省。应运京漕粮。各留十万石于本省。再着江苏、浙江、各将十万石运往福建。着江西、将十万石运往广东。以备缓急之用。此朕格外之恩。不得援以为例。  

○贷山东历城、章邱、邹平、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长清、肥城、东阿、平阴、青城、蒲台、博兴、高苑、等十六州县卫、被旱被雹灾民。免本年额赋。  

○是日。驻跸两间房。  

○癸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前经降旨、令韩光基、三和、修建仓廒。朕思今年直隶天津、河间、被旱。先后拨米五十万石。以备赈恤。又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各截留漕米十万石。又拨运福建、广东、二省米二十万石。是明岁漕粮。较之往年。已为减少。所有仓廒。谅已足敷存贮。可寄信三和、令其传旨韩光基、将此项仓工。暂为停止。俟乙丑年应需添盖之时。另行请旨办理。再桃花寺、白涧燕郊、三处行宫工程。现令三和于今岁办料明岁兴工。第思燕郊为回銮驻跸之所此处工程。不过略加修饰。所添房屋。又属无几。若于十月内可以告竣。即一面办理。一面具摺随本奏闻。倘不能及时告成。亦着伊具奏。其桃花寺、白涧、行宫。仍照原议办理。  

○赐密云县搭桥官员人等饭食、及缎匹、银两有差。  

○是日。驻跸常山峪。  

○甲午。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王进泰奏、现当驾幸塞外。京师夜晚巡察。尤属紧要。除臣等按期不时亲查外。请敕下护军统领、及八旗都统等。严饬该参佐领。倘夜间偶有应传紧要事件。务将关防执照。按期注写日月。临时给发持往。次日即行查销。不许豫给半年数月之久、关防执照。任其收执假冒。如遇夜持月日不符执照。查出即行拏究。并将给发执照之该管官、交部查议。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直隶总督高斌奏、各属得雨。现在动项委员采买麦种。分贮被灾各州县。查明贫户畜有牛具者。按亩五升借给。如欲自买麦种。每亩借给银一钱。缺乏牛力者。昭例每亩借给雇价、制钱二十五文。并令牛力有余之家。将外出贫民名下所遗麦地。代为耕种。亦按亩借给耔种。视本人回籍月日迟早。酌量分与子利。至因旱乏草。不能牧养者。即令各员查赈之便。验明登注毛齿。于八九两月。每月借给银五钱餧养。所借餧养牛只银两、并雇价。俱于来年麦秋两季。分限还官。并严饬各地方官、亲诣劝谕广种。即以劝课之勤惰。为该员之优劣。仍令查赈之道府。就近督率稽查。得旨、览奏稍慰朕怀。其劝课补种秋麦。实为目下急务。亟力为之。  

○又奏、现在委员、先将极次贫民户口。分别查明。以为办赈之地。但先经奏明十一月开赈。届赈期尚有三月余。贫民实有迫不及待之势。应请照先赈一月之例。每于查明一州县之后。即先赈一月。以安民心。其极贫内之老弱孤寡羸疾。量加续赈。并十一月开赈之期。俱仍照原奏办理。得旨、是。知道了。  

○是日、驻跸喀喇河屯。  

○乙未。中元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上至热河。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今年朝审秋审内情实人犯。着停止勾决。  

○是日、驻跸避暑山庄。至戊戍皆如之。  

卷之一百九十六

猜你喜欢
  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范晔
  列传第六十二 尔朱荣·魏收
  帝纪第一 神武上·李百药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脱脱
  ◎天然戏·李定夷
  二百六十一 上谕著内务府总管查库存变色之纱·佚名
  第四三六佥禀光绪九年九月二十三日一二二二二--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纪昀
  战国策卷十·鲍彪
  目录·林豪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陈寿
  石雄传·欧阳修
  张文礼传·薛居正
  卷二十八·阿桂
  七·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章 公子寻亲·屠隆

    【金蕉叶】〔小生道装上〕朝思暮思。为严亲奔波路岐。行不尽山间水涯。止不择茅庵野寺。父似云中鹤。儿如陌上尘。茫茫天地裏。何处访吾亲。龙驹离家寻父。踪迹杳然。路上有人说。同方外僧道。往衡山来了。

  • ●卷二·葛立方

    荆公尝有诗曰:“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或谓公曰:“萧何万世之功,则功字固有来处,若恩字未见有出也。”荆公答曰:“韩集《闘鸡联句》,则孟郊云‘受恩惭始隗’。”则知荆

  • 丙集第十六·钱谦益

    韩参议邦靖三十七首【弄玉篇】南天鹏海飞难尽,北极鳌峰镇不摇。玄圃三山金作殿,青溪百仞玉为桥。千春翠树玄霜落,九夏洪厓紫雪飘。桃花零乱常迷路,彩凤翩翩不易招。十年不得青鸾信,一旦还吹碧玉箫。窗

  • 五集卷三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七古今体一百三首【戊申三】山西巡抚明兴奏报得雨诗以志慰春雨如膏弗易施晋疆获得驿牋驰孟维廿七两日继三属郊原数寸滋【明兴奏正月二十七日省城地方细雨连绵

  • 卷二十·范成大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石湖诗集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二十宋 范成大 撰淳熙五年四月二日直宿玉堂怀旧二絶句桂海冰天老岁华直庐重上玉皇家当年曾识青青?惟有东墙一架花雪山刁斗不停挝夜把军书敢顾家珍重玉

  • 提要·重显

    【臣】等谨案祖英集二巻宋释重显撰重显字隠之遂州李氏子幼依普安院僧仁铙落髪后至灵隠翠峰晚住明州雪窦皇祐四年卒事迹详具僧寳传此篇乃其诗集前有僧文政序称师自戾止雪窦或先徳言句师因而颂之或感兴懐别贻赠之作总辑

  • 一百八十一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九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奴才于五月初八日已抵江宁,谨将万岁天恩传告奴才母亲。旷典殊恩,莫能仰报万一,惟有率领全家老幼朝夕顶香,叩祝万寿无疆。江南麦季丰登,禾苗现在及时种插,

  • 九一八 军机大臣奏文溯阁收贮全书分拨起运日期并行知直奉督尹预为妥办片·佚名

    九一八 军机大臣奏文溯阁收贮全书分拨起运日期并行知直奉督尹预为妥办片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三日【真按:由为七可知前之为八者为误字或误排矣.】臣等将应送盛京文溯阁收贮之《四库全书》,分作五拨,起程日期,公同各总裁等

  • 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派员解送在局书籍并呈续获遗书清单折·佚名

    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派员解送在局书籍并呈续获遗书清单折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初六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解送在局书籍,并续获遗书,开单恭奏事。窃照浙省奉购遗书,自去冬以来,先经前抚臣熊学鹏、护抚臣王亶望二次共奏获各

  • ●浦阳人物记原序·宋濂

    古者以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分建邦国于天下由其国有小大故其制度文章亦有隆杀不相沿袭唯史氏之官则皆得置之而史氏之所职掌凡时事之当否人材之善恶田赋之多寡朝聘之往来又皆得书之其名见于书传者则晋之乗楚之梼杌鲁之春

  • 绎史卷八十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晋灭肥鼓【陆浑附 伐鲜虞附】左传【昭公元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羣狄于大原崇卒也将战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阨以什共车必克困诸阨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五乗为三伍荀吴之嬖人不肯即卒斩以徇

  • 始建王刘禧传·沈约

    始建王刘禧字仲安,是明帝的第十二个儿子。元徽四年(476),年六岁,封爵建始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齐国继承宋国,降封为荔浦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谋反被赐自杀。

  • 40.纸上谈兵的赵括·林汉达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

  • 和睦类·史洁珵

    杨桩、杨津,兄弟友爱。旦则聚于厅堂,终日相对,未尝入内。有一美味。不集不食。厅堂间往往帏幔隔障,为寝息之所。时就休偃,还共谈笑。桩年老,曾他处醉归。津扶持还室,假寝阁前,承候安否。桩每近出,或日斜不至,津不先饭。津为肆州

  • 春秋辨义卷九·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僖公一壬戌○惠王十八年元年○齐桓二十七年晋献十八年卫文公瑕元年蔡穆十六年郑文十四年曹昭三年陈宣三十四年杞惠十四年宋桓二十三年秦穆公任好元年楚成十三年春王正月左传不称即位公出故也熊氏曰继弑

  • 卷十四·王质

    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十四宋 王质 撰甫田一章倬彼甫田嵗取十千孔氏凡诗之作非如记事之书必详度量之数甫田言嵗取十千亦犹颂之万亿及秭举成数耳计其所在大田皆有十千之数以见天下皆丰此説甚通他皆仿此我取其陈食我农

  • 卷第一百四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根纳息第一之五此二十二根。几因相应。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说因缘法非实有者意。显因缘法决定实有。亦为遮止愚于相应执

  • 琴心记·孙柚

    孙柚作。全名《司马相如琴心记》。今存明末汲古阁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本事见《汉书》、《西京杂记》。共四十四出。剧中前部情节,如文君新寡、琴挑春心、夜亡成都、家徒四壁诸出,同于一般相如、文君故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