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九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年。己未。秋七月。乙巳朔。享太庙。遣和亲王弘昼恭代行礼。  

○命实力捕蝗。谕军机大臣等。今年五六月间。雨泽调匀。禾稼畅茂。可冀有秋。惟是直隶、山东、有数州县飞蝗尚未全灭。深廑朕怀。往来之人。皆以为蝗由河间蔓延他处。该县不能扑灭净尽。则其怠忽可知。前孙嘉淦奏称。属员内若有捕蝗不力者。即行参奏。今朕所闻如此。伊岂无闻见。可寄信询问之。  

○予故云南鹤丽镇总兵官、顾纯祖。半葬、祭如例。  

○命革霸占水窝、与民争利之太常寺卿王<??泭>职。交部质审。其参奏之巡视北城刑科给事中亨泰。掌河南道御史朱士伋。交部议叙。  

○吏部等部。议覆湖广道监察御史吴士功奏。定例开列京堂翰詹等官。将应补应升人员。照例开列。其正开列者。例有降级留任等项。俱不开列具题。至转补、及其次应升人员。例载俱另缮夹单。与题本一同进呈等语。内有降留等事故者。未曾议及。臣愚以为、循资格虽有其次之分。广登庸岂无不次之擢。请嗣后京堂翰詹等官。凡有降留等项事故者。开列本内。勿论正开夹单。俱行扣除。俟开复后。通行开列。臣等酌议。请嗣后凡其次应升京员、开写夹单者。如有降革留任案件。于该员名下注明。其应升外官。及对品转补。亦一并注明。从之。  

○丙午。上御勤政殿听政。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查会典内载。直省督抚本章。如系地方公事。皆用题本若系本身私事。俱用奏本等语。本年三月内。颁赐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乃系赏赐本人祗领之书。应用奏本谢恩。今各督抚、或用奏本。或用题本。据通政使归宣光等、奏请定例。臣等酌议。嗣后有赏赐书籍。如系概行颁发、各衙门存贮交代者。谢恩应用题本。若赏赐本人祗领者。谢恩应用奏本。如代属官一人谢恩者。亦用奏本。如有违例误用者。通政使司照例题参。从之。  

○吏部请简浙江学政。得旨。邓钟岳在浙江学政任内。声名甚好。着再留任三年。  

○户部议准。给广西新设盐运司知事。每岁养廉银一百二十两。从之。  

○又议准、甘肃巡抚元展成题请。下川口堡。极贫穷民、加赈三月。次贫穷民、加赈一月。从之。  

○转工部右侍郎阿克敦、为左侍郎。以内阁学士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索柱、为工部右侍郎。  

○戊申。谕。据郝玉麟、王士任、奏称福建按察使伦达礼。自到任以来。为人诚实。办事勤慎。惟于上年身体抱病。初犹时作时瘥。近日胸膈虚胀。渐成怯弱之症。非解任调理。一时难以痊可等语。伦达礼着解任来京。俟调理痊愈之后。奏闻另用。其福建按察使员缺。着四川驿传盐茶道张嗣昌补授。  

○定边左副将军和硕超勇亲王固伦额驸策凌奏。本年二月。军机来文。奉旨令两路将军大臣等。留心严防准噶尔使臣盗窃马匹牲畜。请将喀尔喀四部落、游牧地方、防备兵一万余名。各携两月资粮。俾赴汗山、鄂尔坤河、齐齐尔里克、等。水甘草盛之处。于七月间各至该地方。此项兵丁器械马匹。遣参赞大臣副都统阿兰泰点视。绰卡图等处。驻劄参赞大臣副都统海兰。所领博尔德索伦兵一千名。喀尔喀兵一千名。前往乌里雅苏台城之附近地方。所用钱粮米石。备至明年六月。粮用官驼负送。在彼处过冬。臣处所有东三省满洲兵二千名。内着副都统宗室图纳。统领一千名。察哈尔牧场兵二千名。内着副都统谟尔珲。统领一千名。喀尔喀防秋之兵三千名。内着喀尔喀副将军固山贝子成衮扎布。统领一千五百名。随臣前赴鄂尔海西拉乌苏等处地方驻劄。其余东三省兵一千名。着护军统领阿林统领。察哈尔牧场兵一千名。着副都统际昌统领。喀尔喀兵一千五百名。着辅国公衮布策凌统领。于额尔德尼昭、塔密尔等处驻劄。用心巡了。俟阿尔台山得雪报到后。彻回过冬。得旨。知道了。但阿林际昌二人。同居一处。微有不妥。二人皆庸懦。仓卒有事。亦无主见。明年毋得如此。  

○江苏巡抚张渠、疏称无锡县城垣。坐落湖滨。年久坍塌。修葺难缓。下部议行。  

○己酉。工部等部议覆。护理湖南巡抚布政使张璨疏称。湘乡、安化、二县。开穵煤厂。监收磺斤。煤厂散处外乡。监视官刻不可离。请各设主簿一员。专司厂务。并增设书办。择地建署。应如所请。从之。  

○署福建巡抚布政使王士任奏。闽县学廪生陈绳。孝友性成。人品纯粹。堪膺孝廉方正之荐。请送部引见。下部议行。  

○川陕总督鄂弥达奏。安插瓜州回民于小湾地方。建筑城堡。移驻耕种一案。请添派把总一员。或经制外委一员。赴彼弹压。于瓜州营添派兵丁二十名。交弁目分拨往来。按季更换。下部议行。  

○庚戌。谕、据鄂弥达、元展成、奏称甘省五月以来。连得大雨。间有山水冲压。及雨中带雹之处。如秦州所属之秦安县。凉州府属之平番县。有被水淹浸之村庄。又西宁、渭源、河州、三州县。有被雹灾之村庄。又阶州、宁远、秦州、陇西、伏羌、会宁、皋兰、等处。亦被雹伤。约二三分不等。又武威、古浪、永昌、等处。有水冲淤压之田亩。现在分别抚恤。俟验勘是否成灾。再行题报等语。朕念甘省灾伤之余即使年谷顺成。尚恐地方未有起色。今复有此被水被雹之事。朕心实切惶悚。着该督抚董率有司。加意料理。毋使一夫失所。虽据该督抚奏称此数州县中。被灾者不过村庄几处。即一村之内。亦轻重不等。但一州县中既有被灾之所。则通州县内。料必不能十分丰收。米粮未必宽裕。必须格外加恩。闾阎始能乐业。着将凡被水雹之州县。不论成灾不成灾。所有乾隆四年应徵地丁钱粮。悉行宽免。以示优恤甘民之至意。  

○吏部议覆。升任广西巡抚杨超曾等疏称。思恩府同知。自雍正七年。移驻土田州百色地方以来。实有经管仓库钱粮、审理命盗之案。原与正印地方官无异。遇命盗事件五土司相离二三百里、至四五百里不等。往返需时。势将顾此失彼。请于百色地方。添设巡检一员。归同知管辖。看守仓库钱粮。并听差巡。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议准。苏州巡抚张渠。题请蠲免乾隆三年沛县昭阳湖水沈田地。应徵银、三千二百六十八两六钱六分零。米、一千二百一十八石六斗五升零。麦、二百三十六石七斗五升。从之。  

○又议准、陕西巡抚张楷题请。白水、中都、宜君、三县。被雹灾民。钱粮暂缓催徵。得旨。依议速行。  

○甘肃巡抚元展成。请颁书籍。得旨。颁发大清会典一部。  

○辛亥。户部议覆。稽察天津等处漕务吏科给事中马宏琦奏。嗣后旗丁沿途私卖食米者。照偷卖漕粮例。一体治罪。至抵通交卸之后。所有余米。令坐粮厅给与验票。准其售卖。如有私相买卖。并抵补亏缺者。查拏究治。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议准、陕西巡抚张楷疏称。陕省捐监事例。查陕省各州县米麦豆。折中定价。既据分晰声明。令转饬按应捐银数。照酌定米麦豆三色粮数。合算收捐。将来年丰价贱。另酌题请。但谷可久贮。米麦豆易致霉变。应如所请。每米一石。捐谷二石。至麦豆与米。价值不齐。应令该州县、照时价出粜。将粜银买谷贮仓。又多产稻谷之汉中、兴安、商州、等三府州。并多产穈谷之榆林、绥德、二属。及延安府属之靖边、定边、二县。亦准各随地产兼收。至稻谷贵于粟谷。应准减二收捐。又延安、榆林、绥德地邻边境。土瘠民贫。应准每百石酌减五石。其内地生俊。愿往榆林、绥德、并靖边、定边、捐纳者。应准一体报捐。其实收、应令布政使编号。分发各州县填给。按月造册。报司送部。听生俊自赍赴部换照。从之。  

○直隶总督孙嘉淦奏。供应运送山陵建造碑亭、宫门、隆恩殿、配殿、等处。取用楠杉木植。应需匠夫、车价、铺垫、等项银。应请于乾隆三年地粮银内。照数拨给。下部议行。  

○湖广总督宗室德沛题。湖北汉阳营都司。业经改为游击。应请撰给传敕。并换给关防。下部议行。  

○以吏部侍郎陈大受、充经筵讲官。  

○壬子。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御长春仙馆。  

○刑部等部覆奏。贵州总督张广泗、请将逆苗现犯之老能、红银、已故之包利等、四十八名。凌迟处死。戮尸枭示。处斩枭示有差。应如所请。从之。  

○河南巡抚尹会一奏。内乡县前任试用知县汪会正。任内共劝垦过旱地二百一十三顷六十四亩零。现已起科。请照例议叙。下部议行。  

○癸丑。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还畅春园。  

○浙江巡抚卢焯奏报乾隆三年分。富阳、余杭、新城、定海、余姚、兰溪、常山、乐清、等八县。开垦额外田地、山荡塘河地、共四十顷有奇。  

○甲寅。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谕、上年江南地方。被旱歉收。朕于蠲免地丁银两外。并将例不蠲免之粮米亦按被灾分数蠲除。其仍有应徵之漕项。又令缓至今年麦熟后。改徵折色。无非为休养斯民计也。今二麦已收。所有灾缓折漕之项。正届催徵之候。朕思淮安、扬州、徐州、海州、四属上年被灾独重。本年三四月间。雨水又稀。麦收未见丰稔。目前青黄不接之时。若粜麦以完漕项。民力未免拮据。着将淮、扬、徐、海、四属。缓徵折漕米五万四千余石。再缓数月。俟本年秋成之后。照数徵收。以纾民力。该部即速行文江南督抚知之  

○又谕、前因八旗都统等。不甚实力办事。于交办事件。怠缓疎忽于会议事件。互相推诿。每至迟延。特欲伊等知所悛改。黾勉公务。是以屡经交部察议。俱行罚俸。今见都统等办理事务。俱各尽心。黾勉奋发。所有从前于议覆参领巴尔泰、条奏马上演放。鸟枪一事迟延。又会议佐领缘由。并未齐集。又于介福、庆泰、佐领一事。定为三稿两稿并画之八旗都统等。俱经议以罚俸。此三案内。除已坐扣俸银外。其未经坐扣者。俱着加恩豁免。朕如此加恩豁免。伊等益当留心。黾勉办事。断不可仍前怠缓疎忽。  

○兵部等部议覆。直隶提督永常奏称。查定例、武职自参将以下。皆不丁忧。惟给假丧葬。假满仍回本任。素服办事。二十七个月服未满之前。无庸升转。是服未满无庸升转。似专指实授而言。非兼委署而言也。今直隶提督各镇衙门。奉发候补人员。现在壅积甚多。其间不无才技优长之人。今遇服制。并暂行委署。亦所不及。恐日久怠惰。于营务技艺不无生疎。请将候补员弁。遇有亲丧。丧葬已毕。令与无服人员。一体拣选委署。应如所请。并令各直省一体办理。从之。  

○江苏巡抚张渠议覆。前抚臣杨永斌、奏请豁免高淳县马场租银一摺。查高淳县草场田。共五千六百六十余亩。原系明代弊政。一田两赋。唯是此项地亩。名虽杂项。实则即在通县额田数内。与民田一例完粮。且硗瘠低洼。秋成出息有限。而阅年既久。已非马户承耕既照民赋起科又纳场租银两小民输将。殊形拮据。应准前抚臣杨永斌所请将应徵租银二百七十二两零。全数豁除。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白钟山题报。山东曹县十堡。五月二十一日漫工。外堤九十丈二堤七十一丈又二十九丈。俱于六月二十四日。一律补筑完竣。得旨。该部知道。  

○乙卯。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理藩院奏。审讯得喀尔沁多罗贝勒额外侍郎僧滚扎卜等。奏称喀尔喀公萨木丕尔所属管旗章京德勒登等。告称公萨木丕尔隐匿男丁。台吉阿玉尔扎纳夺取人口银两。车臣汗达玛林等。将伊等之家产牲口。尽皆抄没。又砍伤台吉垂木珠尔之母。将伊族人用刑拷治等因。请将车臣汗达玛林等。分别治罪。得旨。此事车臣汗达玛林等。理应照部议治罪。但怜念伊等不甚晓法度。而伊等之祖父。累世宣力国家。着将达玛林、革退盟长、削除车臣汗名号之处。特予宽免。着罚俸一年。车陵旺布巴素、革退副盟长、永行停俸之处。着宽免。罚俸六个月。萨木丕尔、降调公爵之处。着宽免。罚俸一年。阿玉尔扎纳、革退台吉之处。着从宽取三九赎罪牲畜。余依议。此次系朕特恩宽免。嗣后伊等若不悛改。仍行苦累属下人等。贻误公事。必照部议治罪。将此旨明白晓谕。  

○工部等部议准。升任广西巡抚杨超曾疏称。广西省桂林城垣。陆续坍塌。应请兴修。从之。  

○命工部侍郎索柱、仍兼内阁学士。以户部郎中雅尔图、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许希孔、为工部右侍郎。  

○丙辰。工部等部议覆。浙江巡抚卢焯疏称。金华府属东阳县地方。上年偶遇旱虫灾伤。已蒙蠲赈。惟是该县种麦者少。全赖早晚二稻。今赈期将竣。收成尚远。必须兴举城工。俾贫民佣工就食。查该县城垣。先据原任总督嵇曾筠。确估报部。令地方官于农隙及时修补。今该抚既有以工代赈之奏。应如所请。从之。  

○丁巳。上御勤政殿听政。  

○命礼部侍郎吴家骐、教习庶吉士。  

○以鸿胪寺卿陶正靖、为通政使司右通政。  

○予原任大学士马齐、祭葬如例。谥文穆。  

○准噶尔部人。喇嘛萨木党重内。率弟恩克伯勒克、巴图、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戊午。以广东三江口副将武绳谟、为广东潮州总兵官。安徽全椒副将于文煇、为江西南赣总兵官。  

○己未。中元节。上诣恩佑寺、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兵部议覆。两江总督那苏图疏称。狼山镇标所属泰州营。向系陆路营分。该营游击、守备、员缺。例系部推。雍正七年。王家港海口开挑。题请添设弁兵船只。责令游击、守备、轮流在洋巡哨。与水师营分无异。请改为水师题缺。应如所请。从之。  

○两江总督那苏图、安徽巡抚孙国玺、苏州巡抚张渠、奏覆。户部咨开、湖南买谷二十万石。分拨上下两江。为将来备贮。今安省秋成可望。似应令全数拨给下江。钦奉谕旨。此项谷石。如何拨用分贮之处。命臣等酌量缓急。妥协奏办。伏查上下两江。上年被旱各属。赈济平粜。仓储在在缺少。现在年岁丰歉。难以预定。湖南买贮谷二十万石。已于下江委员买谷时。拨用二万石。止有谷十八万石。应请下江委员、分运谷十万石。上江委员、分运谷八万石。各于仓贮最少之处。分拨备贮。得旨。如所议行。  

○两广总督马尔泰奏。粤东盐务殷繁。藉员分理。而才堪驱策者。必得久任其事。方收实效。前于雍正六年间。准部行令凡本省及他省。有候选知县、县丞、州同、职员。身家殷实。才可办事者。准于盐政衙门具呈录用等因。查粤东从前投场人员内。有叶焕、王汝梅、关绍祖、三名。均系举人出身。候选知县。前督臣鄂尔达、取有身家殷实印结。尚未具题。本年正月初四日。接准吏部文行。覆准御史褚泰条奏嗣后场员、库大使、停止取结拣选。以杜冒滥。至各省场员、库大使、于候补本项人员。并举人候选知县内。有情愿改就者。自行赴部具呈等语。今叶焕等三员。现系知县职衔。与例相符。惟未经赴部拣选。可否留场委用。得旨允行。  

卷之九十六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六·刘昫
  列传第三十三·刘昫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李心传
  ●明季三朝野史卷之四·顾炎武
  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三七○ 谕内阁所有进过书籍讹错之处着军机大臣每三月查核一次奏请交部议处·佚名
  卷之五·沈有容
  胡僧祐传·姚思廉
  陈思谦传·宋濂
  阿沙不花传·宋濂
  卷八十五·杨士奇
  卷十·佚名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合鎞·叶宪祖

    【遶红楼】〔旦上〕晓听鸡鸣问寝初。临镜了日满庭除。〔生上〕晋接纔休。雨余春暮。〔合〕闺阁且欢娱。 〔旦〕相公。你留温飞卿在寓同居。不知为着甚幺。〔生〕下官因他旅邸无聊。留他暂消遣。还有一件。昔日鱼家小

  • 唐储光羲诗集卷一·储光羲

    五言古诗述韦昭应画犀牛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逺人以之居山林食棘无秋冬絶流无浅深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骎骎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有我衰鸟郎新邑长鸣琴陛阁飞嘉声丘甸盈仁心闲居命国工作绘北堂隂耽耽若有神庶比来仪

  • 卷二百六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斗野藁支张蕴字仁溥邢州人理宗时为礼部郎官与浮玉施枢往还相善有斗野藁支一卷云间勌倚柁楼闻鹤唳半生此地一经过机云故宅荒凉月湖海新秋浩荡波晓艇

  • 满庭芳·胡适

    枫翼敲帘, 榆钱入户, 柳棉飞上春衣。 落花时节, 随地乱莺啼。 枝上红襟软语, 商量定, 掠地双飞。 何须待, 销魂杜宇, 劝我不如归?归期今倦数。 十年作客, 已惯天涯。 况壑深多瀑, 湖丽如斯。 多谢殷勤我友, 能容我傲骨狂思。

  • ●崇禎長編卷之九·汪楫

      崇禎元年五月   ○崇禎元年五月   崇禎元年五月   辛酉朔命行人凌義渠宣召新輔臣周道登于家疏辭不允   刑科都給事中薛國觀言王化貞罪與熊廷弼原無軒輊或欲安頓于東江或為布置于西部或共保釋于朝中以

  • 殿阁词林记卷五·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部学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詹同詹同字同文旧名书徽州婺源人生而颕灵独抱竒气元学士虞集以其弟盘之子妻之至正中举茂才异等授郴州路学正遇乱道梗因家黄州陈友谅征为学士承旨兼御史高皇帝平陈首召同为国子博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附録·章冲

    灾异日食三十有六【书既三 书朔书日二十六 书日不书朔七 书朔不书日一不书朔与日二】隐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旣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庄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四嘉礼皇帝临雍之礼命下礼部诹吉具疏以闻徧布诸司供备豫期行取衍圣公五经博士孔氏裔俊秀五人东野氏孔氏顔氏曾氏孟氏仲氏闵氏冉氏言氏卜氏颛孙氏端木氏有氏裔各二人乘传赴京及各氏子孙

  • 第七节 唐初武功(六)·吕思勉

    唐世,西南夷落之分布,仍与前世略同。晋代宁州之地,为爨氏所擅者,《唐书》称曰两爨蛮。西爨曰白蛮,东爨曰乌蛮。西爨,自言先世出于中国。东爨与西爨言语不同,且须四译乃通。盖二者实非同族,特同戴爨氏为君长而已。《唐书》云:西

  • 孟子通卷十二·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孟子通>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通卷十二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任人有问屋孰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任平声】任国名【赵氏曰任薛同姓之国在齐楚之闲】屋庐子名连孟子弟

  • 卷七·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七     元 赵汸 撰存策书之大体第一之七一百内师公将称公大夫称名氏微者不言将隠七年秋公伐邾庄二十六年春公伐戎僖二十一年冬公伐邾 二十二年春公伐邾 三十三年夏公伐邾文七年春公伐

  • 管子轻重十六·马非百

    轻重丁右石璧谋 右菁茅谋元材案:本书各篇均无于正文后及标题下另加子目者,独本篇有之而又不全。依现有二子目之例,则下文及《揆度》、《轻重甲》、《乙》与《戊》各篇每段皆应另加子目。至少本文所谓&ldquo;峥丘之谋&rd

  •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姚秦天竺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譯   非問分道品之餘   何謂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名五根。   五力亦如是。   何謂五解脫處.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   未得無

  • 卷第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二门第十子摄颂之余难陀因缘缘在劫比罗城多根树园。世尊有弟名曰难陀。身如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妻名孙陀罗。仪容端正世间罕有。光华超绝人所乐见。难陀于

  • 一三 三明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化拘萨罗国,与五百大比丘众俱,至拘萨罗国婆罗门村之摩那沙加达,住于村北阿致罗筏底河边之庵罗林。二此时,摩那沙加达村,住有众多有名之富裕诸婆罗门。如商伽婆罗门、多梨车婆罗门、沸伽罗娑罗婆罗门

  • 西溪集·沈遘

    十卷。宋沈遘 (1025—1067)撰。沈遘,字文通,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知杭州、开封府,官至翰林学士。沈遘与弟沈辽,叔沈括俱有文名,称为 “三沈”。他以文学致身,而吏事精敏,当时被认为是难得之

  • 训俗遗规·陈宏谋

    五卷。清陈宏谋撰。陈宏谋辑有五部论道德和教育的著作,合称《五种遗规》。即有关社会生活的《训俗遗规》五卷,有关教育少年的《养正遗规》四卷,有关教育子女的《教女遗规》三卷和《从政遗规》两卷以及有关官箴的《在官法

  • 原道救世歌·洪秀全

    洪秀全著。约一千一百字。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洪氏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领袖、太平天国天王。广东花县人,出身农民家庭。早年入塾“熟读经史”。后作乡村塾师。因屡试不中,萌发反清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