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思谦传

陈思谦字景让,家世见其祖父陈..传。思谦少年时期丧父,他机警聪明好学,对事物的名称、数量、法制的始末都有详尽的研究,对邵子《皇极经世书》研究尤深。文宗天历初年问政,朝廷征集贤能,丞相高昌王亦都护推举思谦,当时他已四十岁。天子在兴圣宫召见他,第二年二月,授任典宝监经历。十一月,改任礼部主事,他首先说:“教坊、仪凤二司,请并入宣徽院,以便礼部的选贤。它所属的官员不应与文、武百官并列朝会,应在百官之后,大乐之前。”帝同意思谦的意见,但仍将二司隶属于礼部。

至顺元年(1333),拜西行台监察御史,他提出了八条建议:“一、端正君道;二、团结人心;三、崇尚礼让;四、整顿纲纪;五、审查官吏推举制度;六、鼓励孝行;七、减轻百姓负担;八、修整军政。在此以前,关陕饥荒,百姓卖地逃亡,回来后,都无地可耕。思谦说:“让百姓以加倍的价值赎回卖去的地,使富人收双倍的利,穷人获得已抛弃的产业。”朝廷听取了这个意见。监察御史李扩巡视甘肃,金州百姓刘海延都之子元元,自称是流民王延禄,不是海延都的儿子,控告海延都掠夺他的财产,李扩信以为真,对其父施重刑,思谦弹劾他违反父子之天伦,破坏朝廷之法纪,办了他的罪。

至顺二年二月,迁职太禧宗..院都事。九月,拜授监察御史,他首先陈奏了四件事,他说:“上有祖宗宗庙,国家之重任,下有四海百姓之生存,前有祖宗创业之艰难,后有子孙长久之计谋。就中而论,自秦、汉以来,上下三千余年,天下得以统一的,仅六百多年。我朝开国一百多年,统一天下六十多年,人民的富裕,三代、汉、唐都未曾有过。民有千金的产业,还谨慎地守住它,认为是祖先创立的。何况皇上拥有天下,继承祖宗艰难之业,而传国万世!愚臣之所以恳切地谈论兴亡之事,实在是以为皇帝是元朝的圣主,今天是皇上盛世图谋治理之时,机不可失。”他指出,如今朝廷开支,比至元三十年以前增加数十倍,至顺年间经费,缺二百三十九万余锭。应节省无益和不急的费用,以备军国之需。若能节省三分之一,对人民就是很大的恩惠了。又说“:军站削减了,签补已无殷实富户,救济已无积余之财,假如有出征打仗之事,必然要搜括民间马匹,如果修订马政,也是一种帮助。现在西部北部到沙漠的边际,东到辽海,地势高寒,水甜草美,是牧养牛马之地,应设置群牧使司,统领十监,专管马政,并养畜牛羊,数年之后,马匹繁盛肥壮,或者给军队以助军威,或者给军站以优民力,牛羊多了,又足够国家之用,这并非是小小的补助。”又说“:推举制度的弊端,做官之门太多,官员升降之法太简,州郡之官的任命太多,朝、省官员的晋升太快,需设立三项政策,以补救四种弊端。一是,至元以后增设的衙门过多,不急需的应根据实际裁减合并;二是,应参照古代制度设立推举科,令三品以下官员,各举所知,获得有才能之人则受奖,失实则受罚。三是,古时刺史进宫官为三公,郎官出京管辖百里之地,目的是使地方官吏了解朝廷体制,朝廷官员了解民间利病。今后县尹一级官员政绩不是显著的享受郎官御史待遇,郡守中有奇才异绩的进京则任宪史尚书,其他官员都根据其资历、品德迁升,在京官员不得三考连任京官,地方官员须历两任,始能升任宫廷官职,政绩不是出类拔萃、又无失误之官,则按年资,给以升迁。凡朝廷缺官员,须二十月以上,才能升迁。”帝许其奏,命中书议定执行。

当时官员因父或母去世而辞去职务在家中守孝,但往往守孝期未满就被起用。思谦说“:三年之丧,叫做达礼,若非战争时期,是不可随意改变的。”于是形成命令。皇帝下诏,修建报严寺。思谦说“:兵荒之后,应停止土木建设,以宽舒民力。”帝称赞说“:这正是祖宗建立台宪的用意。对这件事还有什么建议,可提出来,不要隐瞒。”赐予缣绮嘉奖他。不久,升任右司都事。

元统二年(1334)五月,调任兵部郎中,十一月改任御史台都事。至元元年(1335)五月,出任淮西道廉访副使,至淮未满一月,因病归故里。六月召为中书省员外郎,上书对现行刑法提出修改意见得到朝廷的认可。

至正元年(1341),调任兵部侍郎。不久因母丧守孝。孝期满,召为右司郎中。荒年,盗贼四起,劫掠州邑,思谦向执政者建议,应尽国库之力赈济贫民,分兵镇守抚慰中原地区,以防后患。五年,任中书省参事。调任刑部尚书,改任湖南廉访使。八年,迁调淮东宣慰司都元帅。九年迁职浙西廉访使、湖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未就职。

十一年改任淮西廉访使。庐州人民起兵反元,思谦急命庐州路总管杭州不花领弓兵捕捉,但起义势力已经不可扑灭。思谦对宣让王帖木儿不花说“:太平的日子久了,百姓不知有战争,王作为皇室的后代,镇守淮甸,怎能坐视不理?思谦愿与王合力惩讨灭除盗匪。况且王府武将番值宿卫人不少,一定有能冲锋陷阵的人,只要你谋划。”王说:“这是我的职责,但鞍马兵器不足,怎能抵御敌人?”思谦收集官民马匹、置备兵器、盔甲,分路并进,于是擒获了匪首,庐州之盗被平定。后来,颍州起义人民即将渡淮河,思谦又对王说:“颍寇东侵,急调芍陂屯兵。”王说:“非有圣诏不敢调。”思谦说:“非常之变,应采用变通的手段,擅自调兵之罪,由思谦承当。”王被其言所感动,照他的建议做了。他的侄儿立本为万户屯田官,他唤侄儿说:“我们的祖宗以忠义传家,你的官职,是我们祖先奋力征战得来,当今国家有难,你应身先士卒,以图报效,才不辜负朝廷。”

不久,被召回京城,任集贤侍讲学士,修定国家法律。十二年,拜授治书侍御史。第二年,晋升中丞。年近七十,上书乞讨告老,未得允准,皇上特为降旨,进一品官阶,授荣禄大夫,仍任御史中丞。入宫拜谢皇帝,感染疾病,待命下,勉强拜谢受命,次日即逝。皇上赠宣献秉宪佐治功臣、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柱国,追封鲁国公,谥号通敏。

猜你喜欢
  卷三·周羽翀
  ●卷二·李心传
  第十回 逾黄泽刘鄩失计 袭晋阳王檀无功·蔡东藩
  北征事迹·袁彬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牡丹与绿叶·陆小曼
  张赫传·张廷玉
  三七、魏文侯为魏桓子之子非孙其元年·钱穆
  ●凡例·海宁
  卷四·徐自明
  卷十七·曾巩
  过探先·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前集卷五·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五     元 傅习 编安竹斋送白云平章舟人停棹酒停斟试听筵前送客吟离恨早知如此苦交情不合恁为深白云境界三更梦红叶园林两地心从此草茅亭上客抱琴何处遇知音明普彦题商山四皓图刘氏何

  •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张廷玉

        陈遇 叶兑 范常 宋思颜 郭景祥 王濂 杨元杲 孔克仁   陈遇,字中行,先世曹人。高祖义甫,宋翰林学士,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学者称为静诚先生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纪昀

    天文略 【三】日月五步规法上○日月五步规法上历元度法及赤道黄地道平经纬度岁实日躔盈缩日道交周月离迟疾实朔望△历元后汉志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时备成万物毕改摄提迁次青龙移辰谓之岁岁首至也月首朔也至朔同日谓之

  •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 第六·班固

    (表略)【说明】本卷表述西汉外戚、恩泽侯者的情况。这个表是新创,以侯者为经,以世系为纬,专记外戚、恩泽之封侯,以明封爵日滥,反映出西汉外戚日益权重、丞相谄媚受封的时代特点。表序指出立表旨趣和主要内容,所论“爵以功为先

  • 李重传·房玄龄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父亲李景,任秦州刺史、都亭定侯。李重少时爱好学习,有文章辞彩;早年父母双亡,同几个弟弟居住,以友爱著称。二十岁当本国中正,谦让没有就职。后来当始平王元勰的文学,上疏陈述九品之制道:“先王议定制度

  • 卷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十敬天康熙七年戊申五月壬子上谕吏部等衙门朕亲政以来孜孜图治期於民生乂安聿臻上理乃今年

  • 第六章 5·辜鸿铭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辜讲在孔子的祖国在位的一位官员(季康子)问孔子,他的学生当

  • 卷三十三·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三十三   明 湛若水 撰昭公【敬王四年】二十有六年【晉頃十年齊景三十二年衛靈十九年蔡昭三年鄭定十四年曹悼八年陳惠十四年杞悼二年宋景公欒元年秦哀二十一年楚平

  • 卷七·佚名

    △贤首菩萨品第八之二又放光明名爱乐,彼光觉悟一切众。心常爱乐诸如来,无上法宝清净僧。常会十方诸佛前,逮成无上深法忍。教化无量群生类,心常念佛深妙法。开发众生菩提心,因是得成爱乐光。又放光明名德聚,彼光觉悟一切众。

  • 卷四十七·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七曾端甫赵凡夫刘玉受传曾端甫名大奇。江西泰和人也。笃信佛法。为文博辨瑰伟。着书曰通翼。出入内外经传。推阐罪福因缘。苦空无常之旨。解愚俗之惑。其护生篇义尤深切。其辞曰。客问。经言。人食羊。羊食

  • 卷第三十·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三世出兴志第十四久远劫来诸佛出世。已粗陈于释迦本纪之前矣。今约三千如来。用明七佛继兴及今佛像末法灭之相。承之以弥勒下生。终之以楼至成佛。乃至星宿未来莫不略录。兹

  • 卷第三十五·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五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八世之一(南岳下前第七世) (临济) 汝州风穴延沼禅师。(嗣南院)师在郢州李史君衙内度夏。普请大会。

  • 虹·劳伦斯

    社会批判及心理分析小说。初定名为《两姐妹》,后扩展为《虹》和《热恋中的妇女》两部。D. H.劳伦斯著。1915年伦敦麦休恩出版社出版。中译本1987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漆以凯译。全书共16章,中译本约41万字。本书

  • 摩格街谋杀案·爱伦·坡

    这本选集选译了爱伦・坡五类题材的小说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他唯一一部可以算作长篇(未完)有时也被算作中篇的小说,以期为无法读完他全部作品的读者提供一个相对精当的选本。其中,《摩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疑案》、

  • 虔诚的回忆·尤瑟纳尔

    《虔诚的回忆》是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世界迷宫”的第一部。作者从自己的出生开始讲起,以全景式的描写手法回溯了母亲家族的历史,把焦点放在从未谋面的两个舅公奥克塔夫和费尔南,以及因产褥热去世的母

  • 患难余生记·邹韬奋

    韬奋未完成的自传性著作。1946年由生活书店首次出版。写于1944年春,这时,韬奋脑癌手术后病情较为稳定,便开始忍着疼痛写作,最多时一天要写5千多字。除了补充前期生活中的一段重要经历外,着重写的是1939年以后几年中的

  • 白话北史·李延寿

    《北史》,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撰。高宗显庆四年(659)成书。一百卷。分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载起自北魏登国元年(386)迄于隋义宁二年(618),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二百

  • 秦中岁时记·李绰

    亦作《咸镐记》、《咸镐岁时记》。唐李绰撰。1卷。绰字肩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膳部郎中。有《尚书故实》。据《中兴书目》载: 此书“偶记昔年皇居旧事,绝笔自叹,横襟出涕”。应系唐之旧臣国亡之后伤感往昔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