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元年。丙辰。三月。乙未朔。上诣堂子行礼。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西路军兴以来。自京城以至西宁。沿边添设腰站。赍送公文。雍正九年。蒙皇考世宗宪皇帝念兵弁等递送勤若。加恩议叙赏赉。但自八年七月起、至九年六月止。两次派委弁兵。叨蒙恩恤。其余未曾赏及。朕思八年以前。已安台站。九年以后。尚未彻除。前后同为效力之人。当令均沾恩泽。着该部确查办理。将前后坐台之官弁兵丁。遵照雍正九年之例。或赏纪录。或赏银两。一体加恩。以示朕一视同仁之意。
○免浙江绍兴府五县民修堤岸工程。谕曰、朕闻浙江绍兴府属山阴、会稽、萧山、余姚、上虞、五县。有沿江沿海堤岸工程。向系附近里民。按照田亩。派费修筑。而地棍衙役。于中包揽分肥。用少报多。甚为民累。嗣经督臣李卫檄行府县定议。每亩捐钱二文至五文不等。合计五县。共捐钱二千九百六十余千。计值银三千余两。民累较前减轻。而胥吏等仍不免有借端苛索之事。朕以爱养百姓为心。欲使闾阎亳无科扰。着将按亩派钱之例。即行停止。其提岸工程。遇有应修段落。着地方大员。委员确估。于存公项内动支银两兴修。报部核销。永着为例。
○户部议准长庐巡盐御史三保疏请、拨益都、莱芜、淄川、三县盐额余票、共二千七百二十九张。归于新设之博山县运销。自乾隆元年为始。按年徵收。从之。
○丙申。以加上列祖列后尊谥典礼。遣官告祭太庙、奉先殿。
○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诸皇太后宫问安。
○兵部议覆署陕西总督刘于义疏称、凉州总兵官所属辽阔。请自乾隆元年为始。每三月间巡查西路十四营。八月间巡查东路十六营。不过半月。即可周遍。于镇城事务。亦得兼顾。即定为例。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镇守广州将军张正兴疏称、各省驻防领催。经保送引见记名。遇缺即补。每有恃此不勤练习者。请于此等人员。始考验技艺生疎。即将记名之处。咨部注销。应如所请。从之。
○直隶总督李卫奏、天津私贩盐枭。骚扰不法。现饬严究。立规晓谕。咨会盐臣料理安顿。得旨、向因各省盐务。办理未妥。往往纵放大枭。拘拏小贩。以致滨海近场之穷民。藉肩贩以度日糊口者。皆遭不肖官吏兵役之拖累。是以降旨。特弛肩挑背负之禁。原以恤养贫民。济其匮乏。并非宽纵匪类。使之作奸犯科也。乃天津一带无赖棍徒纠合多人。公然以奉旨为名。肆行不法。总督李卫未奏之先。朕早巳闻知。今据李卫陈奏。种种弊端。与朕所闻无异。是穷民未必沾恩。而法度废弛。闾阎转受奸民之扰矣。李卫所奏办理之处。宽严得宜。甚属妥协。着照所奏行。畿辅之地如此。外省亦必皆然。其闽粤山东江浙等省。如何一体通行之处。着该部即行妥议具奏。李卫此奏。具见实心办事。甚属可嘉。着交部议叙。三保职司盐政。身亲其事。何以目睹地方情形。并不奏闻。着伊明白回奏。
○丁酉。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覆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奏给兵丁米粮羊价一摺。蒙古防秋兵三千。近在游牧处所。应如所请酌给羊价。驻劄兵与防秋不同。应令平郡王以糜黍荞麦等粮间给。索伦兵如之。又议庆复奏官兵支领月粮。每月量给大麦六日。麦二日。糜黍一日。驻劄兵即照此例。亦应如所请。从之。
○镇守宁夏将军阿禄等奏、阿拉善山下。远隔民田。水草甚好。请为满洲牧厂。并派兵出牧。即以学习围猎旧制。兼可熟识牧放之所。报闻。
○戊戌。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御极以来。时时以爱养百姓为心。深恐雨旸不时。旱涝为患。闾阎疾苦。不能上闻。所以诰诫督抚有司者。至详且悉。至于陕甘二省民人。屡年转运军需。急公效力。更属可嘉。尤为朕心格外悯恤者。内外臣工。无不知之。上年闻甘省固原环县等处收成歉薄。穷民乏食。朕知许容性情褊隘。识见卑庸。恐但知节省钱粮。不思惠养百姓。屡次亲批谕旨。令其宽裕料理。勿使灾民稍有失所。又令资其安插之费。宽其散赈之期。朕之训谕巳频。朕之心力亦竭矣。乃许容刻核性成。不但无痌瘝乃身之意。并朕旨亦不祇遵。不过循照往例。苟且塞责。罔计百姓之实能安堵与否。是以正当赈济之时。而流移他郡者。尚千百为群。相望于道。朕访闻如此。合之署督臣查郎阿、刘于义、所奏。亦大略相同。似此膜视民艰之大臣。何以称抚绥怀保之职。许容着解任。暂留甘省。将经手军需各项。销算清楚。来京候旨。甘肃巡抚员缺。朕一时不得才能出众之员。可以胜任者。着刘于义暂行署理。俟朕选择得人。再降谕旨。此时查郎阿、刘于义、二人。同在肃州。公事渐简。酌分一人赴兰。办理抚事。似属可行。其总督事务。或应分办合办之处。着查郎阿、刘于义、悉心妥议。一面管理。一面奏闻。务期一体相关。和衷共济。俾吏治民生。均有裨益。以副朕眷倚信任之至意。
○兵部奏、未能敬谨看守雍和宫之护军统领哲尔金、应降三级。从之。
○旌表守正被戕之河南长葛县民史文奇之妻杜氏。
○已亥。云南巡抚张允随疏请。移永善县副官村巡检、驻鲁甸之古寨。副官村添设县丞一员。俱定为夷疆要缺。由部铸给关防钤记。下部议行。
○庚子。以加上列祖列后尊谥典礼。先期遣官告祭天。地。社。稷。世宗宪皇帝。孝敬宪皇后。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查阅汪景祺等旧案。景祺狂乱悖逆。罪不容诛。但其逆书西征笔记。乃出游秦省时所作。其兄弟族属。南北远隔。皆不知情。今事已十载有余。着将伊兄弟及兄弟之子。发遣宁古塔者。开恩赦回。其族人牵连革禁者。悉予宽宥。查嗣庭本身已经正法。其子侄等拘系配所。亦将十载。亦着从宽赦回。
○吏部议覆光禄寺少卿德尔弼奏言、由笔帖式升用主事人员。请合计前俸。遇员外郎缺升用。无庸试俸三年。即无庸转行各部院另保应升。应如所请。停止部院保送。至试俸应照旧例。如应升缺出。无试俸年满之主事。以俸次在前者。拟定正陪。带领引见。从之。
○兵部议覆直隶马兰镇总兵吴正疏称、曹家路为陵寝龙脉。风水攸关。宜敬谨保护。请于黑峪关东南之桦皮房、板谷岭、黄木沟、分水岭、朝阳洞、西南之芍香峪、南峪沟、走马安沟、三岔口、南横岭、诸处。各安拨汛。派兵巡守。应如所请。从之。
○镇守奉天将军那苏图奏、奉天所属彻回雍正七九十三年内出征官兵。应交原给马八千一百六十二匹。请即作为官兵本身之马。于俸饷内、定价每匹八两坐扣。倘有需用之处。给发原价。从之。
○以故喀尔沁头等塔布囊辅国公那逊额尔德呢之子旺扎尔、袭头等塔布囊。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西南昌县民赵石一之妻喻氏。
○辛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据赵之垣奏称、奉命致祭南镇。事竣回京。于本年正月十三日。行至苏州地方。舟泊虎邱。夜被窃贼钻舱。偷去皮衣银两等项。及行至扬州地方。据苏州巡抚高其倬差送咨文、内称此案窃贼。名唤邵隆。已经拏获。追出原失皮衣等物。并银十六两交还。余赃再追等语。窃贼扰害地方。首宜严禁。今以奉差大员。泊舟省会人烟辐辏之处。尚被偷窃。则商贾往来。以及只身孤客。更难免于失事。而乡村僻地。尤无所防范可知。是额设之兵役。均为无用。缉捕之文武。竟成具员。此系高其倬任内之事。尔等可传谕总督赵宏恩、巡抚顾琮、询问高其倬。何以疎忽至此。并严饬该地方文武各官。务须严缉盗贼。以靖地方。以安行旅。毋得仍前玩愒。致干严谴。
○裁云南盐课赢余。谕、朕闻滇省盐价昂贵。每百斤自二两四五钱起。竟有卖至四两以上者。边地百姓。物力艰难。僻壤夷民。更为穷苦。每因盐价太贵。有终年茹淡之事。朕心深为轸念。查该省盐课。除正项外。有增添赢余。以备地方公事之用。朕思赢余之名。原系出于民食充裕之后。若民食不充。自无仍取赢余之理。着总督尹继善悉心妥办。将赢余一项。即行裁汰。务令盐价平减。纵使昂贵。亦只可在三两以下。若裁去赢余之后。公用有不敷处。可另行酌议请旨。
○吏部议准河南道监察御史毛之玉、请严地方官疎纵讼师处分。将明知讼师唆讼。徇畏不报之条。改罚俸一年为降一级调用。从之。
○兵部奏、已革散秩大臣一等子祥泰、先因都统高起参其侵蚀入官银两革职。今经刑部审虚。应请开复。从之。
○又议覆陕西布政使程仁圻疏称、营中动用公项。向不知会文员。无从查对。请嗣后于修补军装、及差遣官兵盘缠之用。责令该管员弁。报明提镇。提镇陆续移会藩司存案。以便查核报部。应如所请。从之。
○壬寅。是日起。上以恭上列祖列后尊谥。致祭太庙。斋戒三日。
○饬严治四恶。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闻奸宄不锄。不可以安良善。风俗不正。不可以兴教化。闾阎之大恶有四。一曰盗贼。三代圣王。所不待教而诛者也。二曰赌博。干犯功令。贻害父兄。以视周官之罢民。未丽于法而系诸嘉石。收之圜土者。罪有甚矣。三曰打架。即周公所谓乱民。孟子所谓贼民也。四曰娼妓。则自周以前。人类中未尝有此。此四恶者。劫人之财。戕人之命。伤人之肢体。破人之家。败人之德。为善良之害者。莫大于此。是以我皇考爱民之深。忧民之切。严申纠禁。戒饬守土之官。法在必行。日夜捕缉。积岁月之久。然后道路少响马及老瓜贼、而商旅以宁。赌博及造赌具者渐次改业、而家室以安。聚党打架者敛迹、而城市乡镇。鲜闻斗嚣。娼妓远藏。不敢淹留于客店。此皇考十有三年政教精神所贯注。而海内臣民。显见其功效。实享其乐利者也。朕自嗣位以来。蠲免租赋。豁除赔累。裁革积弊。增广赦条。无非惠保良民。使得从容休息。衣食滋殖。而无识诸臣。诬谓朕一切宽容。不事稽察。以致大小官吏。日就纵弛。民间讹言诸禁已开。风闻直省四恶。皆微露其端倪。即如天津一带。私盐横行无忌。恐其他类此者。相继而起。是守土之官。敢悖世宗宪皇帝之明旨。隳十有三年之成功。而戕贼善良。伤败风俗也。自后州县官有政令废弛。使四恶复行于境内者。该督抚不时访察。即行严参。督抚司道郡守。有不能董率州县。殚心捕治者。或被内外臣工核实列奏。或朕访闻得知。必以溺职治罪。与通苞苴、受贿赂等。决不轻贷。尔诸臣慎毋泄泄沓沓。自取殃咎。戒之戒之。
○予贵州安笼镇总兵刘朝贵致仕。入籍大定。以广西新泰协副将崔善元、为安笼镇总兵。
○以云贵督标副将王大绶、署开化镇总兵。
○调云南临元镇总兵顾纯祖、为鹤丽镇总兵。鹤丽镇总兵何勉、为临元镇总兵。
○癸卯。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每月逢五朝期。鸿胪寺照例奏请御殿。朕虽未准行。而未经降旨晓谕。盖此二十七月之内。如遇国家重大典礼。万不可已者。间一御殿。外此概不举行。从前谕旨。甚为明晰。似此朝会常仪。理应停止。俟二十七月之后。再行奏请。
○又谕、尚书杨名时奏荐进士庄亨阳、举人潘永季、蔡德峻、秦蕙田、吴鼐、拔贡生官献瑶、监生夏宗澜、等七人。皆留心经学。可备录用等语。杨名时现管国子监事务。所荐庄亨阳等七人。既留心经学。着该部调来引见。用为该监属员。听杨名时等分委办事。以收成均课士之益。
○停佐杂以下扣荒。谕曰、闻直省州县地方。额徵地丁钱粮项下。有起解存留二款。如官役俸工。即在存留款内支给。若该省有地亩荒芜。粮额豁除者。即将官役俸工扣减。以抵豁除之数。名曰扣荒。此亦不得已之办理也。但此扣荒一项。自应合省大小官员均摊。方不悖于情理。乃闻外省。止扣知府以下、及州县佐杂教职寒苦之员。而督抚司道。转不在扣除之内。此则大非情理矣。着该部通行传谕各直省督抚。若该省有荒缺银两。应于督抚司道大员、及府县正印官俸工内。酌量均摊扣除。以抵所缺之数。至于佐杂教职等官俸工。概免扣除。俾微末官吏。得以养赡。若有因地方荒缺。而裁减祭祀银两者。着遵雍正十一年皇考世宗宪皇帝恩旨。于该省存公银两内拨补。以重祀典。俱着各省督抚悉心妥议办理。
○给予告在籍大学士尚书全俸。谕、凡大臣中。有引年求退。奉旨以原官致仕者。均系宣力甚久。素为国家优礼之人。虽经解组。仍当加恩。以示眷念耆旧之意。现在满汉大学士。及曾为部院尚书。予告在家者。俱着照其品级。给与全俸。在京于户部支领。在外于该省藩司支领。永着为例。
○减广西盐价。谕、向来广西盐引。因商人无力承办。以致民间有淡食之苦。于雍正元年。经督臣孔毓珣题请官运官销。借动库银为盐本。赴广东纳价配盐。分给各州县。照部定价值发卖。行之二年。已有赢余。遂将通省盐价。照部定之数。每觔减去二厘发卖。百姓称便。雍正五年。又经孔毓珣奏称。粤西盐觔。自官运官销以来。巳无盐缺价贵之虞。应请仍照原定部价。一体销售。不必裁减二厘。部议准行。至今因之。朕思食盐乃小民日用之需。部价既多二厘。则民间所费。必不止于二厘。广西地瘠民贫。道路遥远。应令盐价平减。以惠闾阎。自乾隆元年为始。着照雍正元年原题。每觔减去二厘销售。该督抚可严饬各州县。不许加增分毫。务使小民均沾实惠。倘有高价病民者。查出严行参处。
○吏部议覆管理两淮盐政高斌疏请、裁通分司所属之马塘场。归石港场辖。余中场、归余西场辖。淮分司所属之白驹场。归草偃场辖。莞渎场、归板浦场辖。板浦为淮北引盐总汇。请添设大使一员。淮分司所属之刘庄、伍佑、新兴、庙湾、四场。请改隶泰分司辖。泰分司所属之拼茶场、角斜场。请改隶通分司辖。通泰二分司。请管淮南场灶。淮分司管淮北场灶。兼办掣务。新设大使。在外拣题。所裁大使。留淮候补。均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议覆署陕西总督刘于义疏称、延绥镇黄甫营所属麻地沟一汛。民番错处。请添设千总一员。马守兵六十名。其粮缺于宜君、延安、鄜州、波罗、各营。抽拨足额。仍隶黄甫营辖。应如所请。从之。
○甲辰。户部遵旨议奏、各省防范私贩。请照两浙两淮现行之例。六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及少壮之有残疾者。妇女年老而孤独无依者。许其负盐四十斤、易米度日。于本县报名。验实注册。给以印烙腰牌木筹。每日赴场买盐一次。不许船装。至因地制宜之处。请令各督抚盐政。悉心妥议。得旨、依议速行。
○礼部议覆陕西巡抚硕色疏请、榆林府学。额设廪增各四十名。照例一年一贡。榆林、怀远、二县学。分拨榆林卫旧设廪增各四十名。照例二年一贡。靖边、定边、二学。分拨靖边所旧设廪增各二十名。先靖后定。二年轮流一贡。俱各食饩如例。应如所请。从之。
○予故正红旗满洲副都统雅虎、祭葬如例。
○乙巳。加上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弘文定业高皇帝尊谥曰。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孝慈昭宪敬顺仁徽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尊谥曰。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隆道显功文皇帝尊谥曰。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孝端正敬仁懿哲顺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尊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翊天启圣文皇后尊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尊谥曰。世祖体天降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孝惠仁宪端懿慈淑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尊谥曰。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崇天育圣章皇后尊谥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尊谥曰。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孝诚恭肃正惠安和俪天襄圣仁皇后尊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俪天襄圣仁皇后。孝昭静淑明惠正和钦天顺圣仁皇后尊谥曰。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钦天顺圣仁皇后。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奉天佐圣仁皇后尊谥曰。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奉天佐圣仁皇后。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尊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赞天承圣仁皇后。恭奉神牌入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奉先殿行礼。
○训饬诸臣纵弛。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天下之理。惟有一中。中者、无过不及。宽严并济之道也。人臣事君。一存迎合揣摩之见。便是私心。而事之失中者。不可胜数矣。昔我皇考临御之初。见人心玩愒。诸事废弛。官吏不知奉公。宵小不知畏法。势不得不加意整顿。以除积弊。乃诸臣误以圣心在于严厉。诸凡奉行不善。以致政令繁苛。每事刻核。大为闾阎之扰累。然则皇考之意。果如是乎。朕即位以来。深知从前奉行之不善。留心经理。不过欲减去繁苛。与民休息。而诸臣又误以为朕意在宽。遂相率而趋于纵弛一路。如盗贼赌博之类。渐已露其端倪。而天津一带盐枭。纠合多人。肆行无忌。若非总督李卫明晓政体。参奏查拏。其为地方之害。正非浅鲜。又如宽赋一事。诸臣动辄以关税为言。不知关税正额。本无害于商民。其为商民之害者。乃胥役之需索。额外之诛求耳。督抚大吏。身任地方。于此等事不能留心查禁。以苏商困。而但欲妄减惟正之供、可乎。现在各省督抚。皆昔年皇考简用之人。即朕偶有除授。亦系从前曾任封疆者。乃当年条奏。则专主于严。而近日条奏。又专主于宽。以一人之身。而前后互异如此。是伊等胸中。毫无定见。并不计理之是非。事之利病。而但以迎合揣摩为事。希冀保全禄位。固结恩眷。而不知大违乎皇考与朕之本意。适成为庸鄙之具臣而已。若循此以往。不知省改。势必至禁令废弛。奸宄复作。良善受其扰害。风俗渐就浇漓。将我皇考十三年教养整理之苦心。功亏一篑。此朕心所大惧者。不得不鳃鳃过虑。恳切告诫。继自今。务去偏私之锢习。各以大中之道。佐朕办理天下事务。永底平康之治。若因此谕。又复错会意旨。以严刻苛细相尚。则识见更为庸劣。其咎不可逭矣。可将朕旨各书一道。密寄各省督抚。其中才识兼长。不蹈此弊者。原不乏人。毋庸朕旨训饬戒勉。但伊等既任封疆之重。均有化导属员之责。亦一并传谕知之。
○又谕、今岁八月举行恩科乡试。其正副考官。必人品端方。学问醇正者。始足膺衡鉴之寄。朕即位之初。不能深知诸臣之底蕴。着张廷玉、鄂尔泰、朱轼、徐本、邵基、任兰枝、徐元梦、福敏、孙嘉淦、杨名时、于翰林科道部属内。各据所知。多举数员。于五日内交送内阁汇奏。候朕考试简用。庶得才品兼优之员。以副抡才之大典。
○丙午。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户部议准原任浙江巡抚程元章疏报、中小亹开挖引河。挑废升科各则地三千八百七十八亩有奇。计无徵银一百四十两零。应予豁免。从之。
○礼部议覆四川巡抚杨馝疏称、清溪县自雍正六年设学以来。人文日盛。请额设廪增生各十名。初补首廪。十年出贡。嗣后照例四年一贡。应如所请。从之。
○丁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闻黔省地方。春夏之交。多有瘴气。今当用兵之时。朕心深为轸念。着将内制平安丸、太乙紫金锭、等药。多多豫备。从驿递驰送军前。交与经略张广泗分给各路军营。以备一时之用。毋得稽迟。
○免江南贡鲜折价。谕、闻江南长江一带。向有贡献鲥鱼之例。至康熙年间停止。因而地方改为折价。向网户徵收。解充地方公用。乃历年既久。或网户改业。或移徙他方。展转牵连。又加胥吏借端苛索。遂致沿江捕鱼之人。代受追呼之累。朕思当年圣祖仁皇帝停止贡鲜。乃爱惜民力之至意。何用此些须折价。烦扰小民。着该督抚查明豁免。永着为例。
○协办大学士三泰奏请、颁发十三经二十一史各一部、于各省会府学中。令督抚刊印、分给府州县学。部议、应令督抚于省会书院。及有尊经阁之府州县。就近动项购买颁发。从之。
○兵部议覆原任四川总督黄廷桂疏称、雍正十年七月内。分给营运本银六万四千四百三十一两。至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已经三载。息银充裕。请以乾隆元年正月为始。遇原营兵丁红白事。照例赏给。按季报部。应如所请。从之。
○裁山西雁平道常盈库大使缺。从巡抚觉罗石麟请也。
○戊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兵部尚书傅鼐。朕闻今科会试遗卷内。尚有佳卷。目今场事已竣。朕于科场事宜。不能深悉。应如何加恩增中之处。尔可会同大学士鄂尔泰、朱轼、议奏。寻鄂尔泰等奏、各房荐卷。尚有文理明通。可以取中之卷。应拣选进呈。续出一榜。准其一体殿试。得旨、今科会试落卷内。所有荐卷。着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朱轼、侍郎邵基、张廷瑑、学士方苞、公同阅看。
○谕、川省所属内附巴里二塘。及沈冷二边各番。朕念其恭顺效力。曾降谕旨。将本年所纳供赋杂粮等项。概予蠲免。以示优奖。其建昌、松潘、所属凉山、会川、盐源、阿树、木坪、各土番等处。俱倾心效顺。遇有徵调。奋力奉公。毫无违误。所宜一体加恩。将本年米折条银。以及本色杂粮贡马等项。照巴里塘、沈冷边之例。通行蠲免。再普安、安阜、酉阳、等处。现在建造城垣。皆资民力。所有本年应纳贡赋。亦照松潘之例。概赐豁免。该督抚饬令该管官。实心奉行。勿致中饱滋弊。俾得均沾实惠。以昭朕怀恤远夷之意。
○宗人府议覆多罗平郡王福彭奏请、于盛京建立宗学。觉罗学、事宜。应如所请。照京城之例。设立宗学一处。觉罗学一处。凡二十岁以下。十岁以上。情愿入学读书者。令其入学。其宗学总管等员。选彼处章京、闲散宗室觉罗中之品行端方者。酌补宗学觉罗学总管二员。作为七品。副管各四员。作为八品。食俸如例。其繙译教习。交该将军于司官笔帖式内、选送四员。其骑射教习。于闲散官员以下。领催、马甲以上。选送四员。其汉教习。交奉天府府尹。由彼处举人拔贡内、选送四员。每学各设传事马甲四名。公费等项。交该部照例支给。每岁令赴谒陵寝大臣等。考试一次。该总管、副管等贤否。一并查核。至教习、官学生、分别劝惩。均应如平郡王所请。从之。
○大学士尹泰以年老致仕请。得旨、卿才品优长。勤劳宣力。纶扉重地。倚毗甚殷。着照旧供职。不得以老病求罢。
○吏部议准尚书衔兼管国子监祭酒事杨名时等奏请、肄业期满之八旗贡生。以助教、笔帖式、分选。并应乡试。汉军贡生。准其拣选佐贰。考试教习。从之。
○户部议覆贵州道监察御史田懋奏请、严查保甲。约束援赦人犯事宜。查有籍之孤独无依者。令地方官入养济院收管。流落他乡者。讯明原籍移送。仍请下令各督抚提镇。饬地方有司。严查保甲。不时巡防墩台。庶援赦人犯。有簿籍可稽。无为盗之患。得旨允行。
○礼部议覆云南布政使陈宏谋疏称、乡试缺少经书房官。请照旧例、先期聘邻省教职入闱。外场执事。州县同知通判不敷。调取本省佐贰委用。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议准河南巡抚富德题覆、郑州一带河道。自祥云寺至张家桥。应挑浚者。计长一千三百一十丈。自张家桥东南至夏家庄。应挑浚者计长一千七百九十二丈。其北岸土堰。应加筑者。计长一千八百五十二丈。自夏家庄至中牟境合河口。应于夏家庄绕东取势挑挖。接入杨兑桥。东达合河口。应挑浚者。计长五百九十九丈。南北土堰。均须加筑。贾家冈以东、至中牟境合河口。以西至场兑桥。上下应加筑子堰者。计长一千五百五十四丈。通计此项挑浚加筑工程。核实估算。共需工银四千九百七十三两零。请于司库耗羡项下。动支应用。得旨、依议速行。
○予故一等子兼散秩大臣拉馨、祭葬如例。
○赏尚书衔兼管国子监祭酒事杨名时官房一所。
○己酉。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前降旨二十七月之内。遇国家重大典礼。间一升殿。外此概不举行。今科殿试传胪。朕亦不升殿。着传谕礼部知之。
○又谕、肃州威虏堡回民。自迁移内地以来。我皇考世宗宪皇帝。格外加恩。抚绥安插。查雍正七八年间。伊等曾借仓粮一千二百余石。以作耔种。年来收获之粮。止敷日用。未能还补公项。朕思内地民间旧欠。既已豁免。回民亦应一体加恩。着将七八两年所借小麦一年二百九十九石二斗。悉行宽免。该督抚可转饬有司。实力奉行。毋使胥吏中饱。俾回民均沾实惠。
○直隶总督李卫疏请、遵化州属罗文峪口外之西半壁山。蓟州属黄崖关之中营。各设巡检一员。催收各关地粮赋。遵化所属之牛圈子、大水泉、二处。各添设拨汛。大安口汛额兵外。添马兵三名。守兵三十名。遵蓟二属各关口。陆续开垦地亩。已熟者照遵蓟二属下则纳粮。荒地有认垦者。照旱田例十年升科。遵化所属之厂沟、榆树沟、等处。另开地七十三顷有奇。前丈入承德州。今应仍归遵化徵收。均下部议行。
○定边大将军公庆复奏请、于塔密尔城内。添造廒房二百间。将乌里雅苏台等处运致粮石。就近截留存贮。尚书通智所运粮二万石。商人范毓馪运粮四万石。即于鄂尔昆仓内存贮。如此转移。于两地兵丁支领。均为省便。得旨嘉奖。卷之十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 西域·魏收 卷四百 列传一百八十七·赵尔巽 好生第十·王肃 东都事略卷二十六·王称 第四十二回 树威权汪直窃兵柄 善谲谏阿丑悟君心·蔡东藩 第四十三回 抚贼寨首领遭擒 整朝纲权相伏法·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四十·徐乾学 卷七十四·杨士奇 卷之一千四十一·佚名 第一卷 物产一·缪荃孙 元叉传·魏收 卷之六十一 王文恪公筆記(明)王鏊 撰·邓士龙 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卷五十·徐天麟 孙松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