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同治四年正月廿二日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见客,坐见者四次,立见者一次。围棋一局。阅《说文》十叶,核科房批稿,又坐见者一次。午正请客,蒋子良等,申初散。莫子偲来一坐,阅本日文件。旋又见客,坐见者二次。说话太多,疲乏之至。傍夕小睡。夜又见首府一次,阅《经文世编》十馀首,将选入“鸣原堂”,无称意者。二更后温韩文数首,朗诵,若有所得。余昔年尝慕古文境之美者,约有八言:阳刚之美曰雄、直。怪、丽,阴柔之美曰茹、远、洁、适。蓄之数年,而余未能发为文章,略得八美之一以副斯志。是夜,将此八言各作十六字赞之,至次日辰刻作毕。附录如左:

雄:划然轩昂,尽弃故常;跌宕顿挫,扪之有芒。

直:黄河干曲,其体仍直;山势若龙,转换无迹。

怪:奇趣横生,人骇鬼眩;《易》《玄》《山经》,张韩互见。

丽:青春大泽,万卉初葩;《诗》《骚》之韵,班扬之华。

茹:众义辐凑,吞多吐少;幽独咀含,不求共晓。

远:九天俯视,下界聚蛟;寤寐周孔,落落寡群。

洁:冗意陈言,类字尽更;慎尔褒贬,神人共监。

适:心境两闲,无营无待;柳记欧跋,得大自在。

猜你喜欢
  本纪第十七 敬宗 文宗·刘昫
  卷五百九 列传二百九十六·赵尔巽
  第二十八回 劝退位孙袁交恶 告独立皖粤联镳·蔡东藩
  客座赘语卷三·顾起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绎史卷五·马骕
  列传卷第十七 高丽史一百四·郑麟趾
  吕太后本纪第九·司马迁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四·吴振棫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首章·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书目提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布·唐圭璋

      布字子宣,建昌南丰人。景祐二年(1035)生。嘉祐二年(1057),与兄巩同举进士。熙宁初,除崇政殿说书。元丰初,累户部尚书。哲宗朝,擢同知枢密院事。徽宗即位,以定策功,拜尚书右仆射。崇宁初,出知润州,入党籍。连遭贬窜,复提举嵩山崇

  • 示儿长语·潘德舆

    ○心法吟为禽为兽,为孝为忠。天壤悬隔,方寸之中。尔心能存,目明耳聪。尔心不存,目瞽耳聋。尔心能存,荣及祖宗。尔心不存,灾及尔躬。何穷何通,何吉何凶,正心淫心,天不梦梦。毋黠而惰,宁拙而恭。宁直而啬,毋曲而丰。五经之外,更无信

  • 第六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片刻。地点 状元府大厅。人物 赵 鹏 赵 旺 门 役 金贞凤 金三官 荷 珠〔赵鹏、赵旺进入大厅。赵旺把碗放在桌上,四下里看。赵鹏 赵旺哥,你看这厅房还好幺?赵旺 还好,还好,就是太大了些,打扫起来费

  • 复古诗集巻四·杨维桢

    元 杨维桢 撰宫词宫词诗家之大香奁也不许村学究语为本朝宫词者多矣或拘于用典故又或拘于用国语皆损诗体天厯间余同年萨天锡善为宫词且索余和什通和二十章今存十二章鸡人报晓五门开卤簿千官泊帝台天上鴐鵞先有信九重

  • 卷七十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七十六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黄端伯【五首】端伯字元公建昌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除宁波推官改杭州厯礼部郎中南京既下死于市有瑶光阁集【静志居诗话元公近体浏亮虽注意逃禅都无蔬笋之气絶命辞云欲识分

  • 诗女史纂卷之七·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张氏张氏彭伉妻也及第后廉使于公辟入幕府岁久未回张氏寄诗云久无音信到罗帏路远迢迢遣问谁闻君折得东堂桂折罢那能不暂归又云驿使今朝过五湖殷勤为我报狂夫从来夸有龙泉剑试割相思得断无伉答之云莫讶相如

  • 王昌龄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昌龄( 698— 约757 ), 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727 )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 734 )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王江宁。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 房琯传·欧阳修

    房琯的字叫次律,是河南府河南县人。父亲是房融,武则天时,以正谏大夫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元年(705),被贬死在高州。房琯年少时好学,风格沉稳整饬,因父亲的地位成为弘文馆生员。后和吕向一起隐居在陆浑山,十年不与人交往。

  • 野史无文卷五·郑达

    永历皇帝本纪前朝永历皇帝讳由榔,乃神宗万历皇帝之孙、桂恭王常瀛之少子。神宗五子,长光宗泰昌皇帝,次福王常洵,次瑞王常浩,次惠王常润,而常瀛最幼,与惠王同出李贵妃。万历二十九年冬十月己卯,俱受封。至四十二年,福王先就国洛

  •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6)·司马光

    汉纪四十五 汉质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 [1]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诣太学,自大将军以下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拜官有差。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 卷十七 礼十二(凶礼 )·龙文彬

    ◎山陵神陵、(熙祖陵,在凤阳府泗州城北。洪武初,荐号曰祖陵,后号其山曰基运。 )皇陵、(仁祖陵,在凤阳府太平乡。洪武二年,荐号曰英陵,寻改称皇陵,后号其山曰翊圣。 )孝陵、(太祖陵,在南京钟山之阳。后号其山曰神烈。 )长陵

  • 卷五十六·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六中庸朱子章句表记名曰表记者郑氏谓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也昔孔子以言立敎而天下万世皆取法焉方氏慤曰篇中称子言之者八皆总其大同之略称子曰者四十

  • 不可约教而遗机·印光

    王弘愿居士,虽则崇信密宗,颇有效验。然始则错认消息,将有未得谓得之失。继由多阅教典,方知错认。次则现虽工夫得力,而虚火上炎,无法自治。光以此二事,断其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净土法门之千稳万当。谓君宿具灵根,见地高超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五·澄观

    第三摄报果利益胜中分二。先明在家果。后是菩萨若欲下出家果。前中复二。初上胜身显其报胜。后能以大施下。明上胜果显其行胜。今初阎浮王者。即铁轮王。然璎珞仁王。地前四位已配四轮。今在初地方作铁轮。正明皆寄不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二·澄观

    第二别明种刹香海。双释二章者。谓香海依刹海。刹种依香海。诸刹依刹种。亦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三。初总举诸海所依。二次第别显海种及刹。第三总略结释。今初也。上来虽复但标刹种及刹二章。而释依住中。皆云依海故列

  • 卷第十八(第三诵之五)·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八(第三诵之五)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九十波逸提之十佛在舍卫国。尔时波斯匿王作是法。若佛在祇洹。我当日日自往奉见。尔时波斯匿王。闻佛在祇洹。即敕人民扫除祇洹。皆令净洁我欲见佛。受敕扫洒除却

  • 象山集·陆九渊

    南宋陆持之编纂的陆九渊的著作集。28卷,《外集》4卷,另附《语录》4卷,共36卷,九渊号 “象山” ,故名。成书于开禧元年 (1205年) ,嘉定五年 (1212年) 由袁燮刊行。前28卷,皆书、表、奏、记、杂著、行状、墓志、墓碣等

  •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佚名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洞真太微黄书》八卷之第七篇,今《正统道藏》本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洞真部神符类。经文开篇为《太帝招魂众文》,概述修炼《金阳索经》胎息之道,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