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五十六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八月。丙子朔。科尔沁台吉厄尔得普图、来朝。
○丁丑。遣大学士萧永藻、祭先师孔子。 ○上驻跸噶海图昂阿地方。 ○喀尔喀和硕亲王多罗额驸车妄扎布、来朝。 ○先是、鄂尔多斯王松阿喇布、奏请于察罕托灰之地、暂行游牧。遣尚书穆和伦等往勘、定以黄河西河之间、柳墩等四台为界。并设理事官二员、稽察游牧蒙古、禁止生事。宁夏总兵官范时捷疏言、察罕托灰、系版图内地。今蒙古游牧、多致越界行走、与宁夏居民、朦混樵采、实属不便。请以黄河为界、停止蒙古游牧、则民生有益、即地方亦易防守。上谕理藩院曰、前松阿喇布、以察罕托灰、水草佳茂、恳请暂行游牧。并未有令永远游牧之上□日。此事、着尔衙门员外郎莫礼布、前往查明具奏。至是、莫礼布回京、奏称鄂尔多斯蒙古、现在游牧、渐至贺兰山下。与原定之界、实系踰越。奏入、下九卿会议。一议、察罕托灰、本属版图内地。因前遣尚书穆和伦等勘定、以柳墩等四台为界。故将察罕托灰、许令游牧。令蒙古等越界行走、应行文地方官、即查明越界蒙古、逐出柳墩等四台之外。其察罕托灰游牧之处、应否照穆和伦等原议、请上□日定夺。又兵部尚书殷特布等一议、黄河西河之间、草木极盛。宁夏居民、藉以樵采。若令蒙古游牧、与居民混杂行走、洵属未便。又察罕托灰、与宁夏相近。既许蒙古游牧、则地方汛防、不无艰难之处。应如范时捷所请、改定黄河为界、于民生地方、均有裨益。得上□日、从前原以黄河为界、着照后议行。 ○戊寅。祭大社、大稷。遣都统崇古礼行礼。 ○上驻跸车尔布库地方。 ○免福建侯官县本年分、水冲田地额赋 ○己卯。秋分。夕月于西郊。遣礼部尚书赫硕咨行礼。 ○上驻跸噶海图昂阿地方。 ○庚辰。上驻跸乌喇岱地方。 ○阿禄科尔沁多罗贝勒汪扎尔、来朝。 ○辛巳。以大学士王掞、工部尚书王顼龄、为会试正考官。兵部左侍郎李先复、内阁学士沉涵、为副考官 ○壬午上驻跸准乌喇岱地方。 ○癸未。上驻跸布尔哈苏台 ○甲申。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上驻跸巴颜和洛。 ○乙酉。上驻跸五虎尔济地方。 ○丙戌。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戊子。工部议覆、河道总督赵世显疏言、淮安府城外南角楼一带埽工、及宝应县之运河东堤朱马湾埽工。又张家直、卢家直、五里浅、龙王庙等处工程。俱应钉埽加帮、以保运道。其高邮城北永安西堤石工、急应拆砌、以固堤防。又萧县之李家庄、张家庄、宿迁县之老堤头、卓家庄、刘家庄、桃源县之谈家庄、九里冈、山阳县之童家营、范家庄、安东县之佃湖、窰湾等处工程。俱逼溜顶冲、甚属危险、各应建挑水坝、并加帮缕堤、以资抵御。俱应如所题、速行修筑。从之。 ○己丑。上驻跸鄂尔楚克哈达地方。 ○庚寅。上驻跸得尔吉惠汉地方 ○科尔沁和硕纯禧公主、来请安。 ○辛卯。上驻跸克尔木台地方 ○户部议覆、山东道监察御史李景迪疏言、京师五城地方、设立司坊官、共十五员。所居房屋、各极宏敞。每年租价、约合计之、几至千有余两。司坊官私派总甲、总甲私派居民、甚至供输不给、有追呼纷扰之弊。请敕行裁革嗣后司坊官等、所居房屋、皆令捐俸自租。不得私派、累及小民。应如所请。从之 ○壬辰。上驻跸永安拜昂阿地方。 ○科尔沁和硕端敏公主、来请安。 ○癸巳。喀尔喀扎萨克辅国公根敦、来朝。 ○甲午。上驻跸齐老图地方。 ○乙未。上驻跸乌阑哈尔哈地方。 ○丙申。上驻跸瑚尔希勒毕喇地方。 ○丁酉。上驻跸浑津布拉克地方。 ○戊戌。上驻跸多罗诺尔庙地方。 ○阿霸垓扎萨克多罗郡王吴尔占噶喇卜、苏尼特扎萨克多罗杜楞郡王达礼扎卜、阿霸哈纳扎萨克固山贝子额林臣达西、来朝。 ○庚子。以原任齐齐哈尔副都统宗室勒色礼、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升云南布政使李华之、为太仆寺卿。 ○壬寅。上驻跸浑津布拉克地方。 ○癸卯。上驻跸瑚尔希勒毕喇地方。 ○甲辰。上驻跸乌阑哈尔哈地方 九月。乙巳朔。上驻跸巴颜拖罗海地方。 ○遣官祭历代帝王 ○遣官祭城隍之神 ○丙午。上驻跸朱尔哈代硕伦地方。 ○江西巡抚佟国勷、奏请陛见。允之。 ○丁未。上驻跸郭里营地方。 ○戊申。上驻跸喀布齐禄地方。 ○己酉。上驻跸博洛和屯。 ○赐来朝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衣帽银币鞍马有差。 ○赏随围蒙古官兵、银两布疋有差。 ○庚戌。上驻跸中关。 ○升宗人府府丞李涛、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吕履恒、为宗人府府丞。 ○辛亥。上回驻热河行宫。 ○壬子。刑部议覆、四川陕西总督鄂海疏言、凡人民控告州县官员者、一经题参、即令解任、恐长刁风。嗣后州县官被告、请暂免解任、先交布按两司、审明情实后、再行题参。应如所请。从之 ○丙辰。赈济四川茂州、及平番等营堡、地震被灾饥民 ○丁巳。上奉皇太后、自热河回銮。驻跸喀喇河屯。 ○戊午。上驻跸鞍子岭。 ○己未。上驻跸两间房。 ○庚申。上驻跸巴克什营。 ○辛酉。上驻跸遥亭。 ○免广东三水等五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壬戌。上驻跸密云县。 ○癸亥。上驻跸南石槽。 ○甲子。上奉皇太后、回驻畅春园。 ○谕和硕诚亲王允祉等、修辑律吕算法诸书、着于蒙养斋立馆、并考定坛庙宫殿乐器。举人照海等四十五人、系学习算法之人。尔等再加考试、其学习优者、令其于修书处行走。 ○丁卯。上问尚书张鹏翮曰、四川巡抚年羹尧、居官如何。张鹏翮奏曰、闻年羹尧在地方、实心理事。上又问曰、操守如何。张鹏翮奏曰、臣于本籍来京之人、概不接见、知之不确。上又问曰、尔前往浙江审事、巡抚王度昭、居官如何。张鹏翮奏曰、王度昭于地方事、尚能留心。上谕九卿等曰、王度昭初莅浙江时、声名甚佳。后因保题属员、声名顿减。天下督抚内、惟额伦特、张伯行、操守最优。刘荫枢亦佳。尔等俱为大臣。天下督抚之贤否贪廉、俱应平时留心细访、以备顾问、秉公陈奏。虽门生故旧、不少徇庇、庶督抚等、皆知畏惧而勉励矣。乃往往朕有所咨询、或谓未经同署办事、或自谓平日不接见人、知之不确、以此推辞、殊为非理。尔等知福建布政使李发甲、居官如何。大学士等奏曰、李发甲居官、声名好。上曰、潘宗洛任湖南巡抚后、不及为翰林时。着革退。福建布政使李发甲、着升补湖南巡抚。 ○戊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漕运总督中军副将黄英、为福建金门总兵官。 ○庚午。上谕大学士李光地曰、朱子全书、四书注解、刊刻告竣、可速颁行。又谕曰、孟子云、排淮泗而注之江。朱子谓淮水不入江。古今水道不同、当时淮水、或有入江之迹、后来湮塞、亦未可知。孟子必无错处。李光地奏云、皇上此论、诚发千古所未发也。上曰、尔传谕九卿、有明于性理实学之人、令各举所知。 ○免浙江临海等六县、并台州卫、本年分早灾额赋有差。 ○辛未。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户部题、臣等遵奉谕上□日、拨江南浙江之米、各十万石、运至广东、福建备赈。但浙江巡抚王度昭疏称、浙江临海等六县、及台州卫、现报旱灾。请于拨运米十万石内、仍留五万石、于本省分贮被灾州县卫、以备赈济之用。应如所请。得上□日、浙省今岁歉收。十万石俱留备用。江南十万石内、将五万石。运至福建。五万石运至广东。米到日、即行平粜。勿致浥烂。 ○升正黄旗蒙古副都统腾额特、为正红旗护军统领。 ○癸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刑部尚书张廷枢、充经筵讲官。 ○甲戌。大学士等、以科道内升外转、请上□日。上曰、言路不可不开、亦不可太杂。明朝国事、全为言官所坏。今之进言者、辄云某为上所喜、某为上所恶、每揣摩朕意、私心窥伺、以图迎合。朕并无所爱憎之人、其居官善者、则爱之、不善者、则憎之耳。即如噶礼居官、如此不善、不但无一人劾奏、反有从而誉之者。后噶礼与张伯行互参、差往审事满汉大臣、谓朕意有偏向、故审理俱不公平。朕亦不露意上□日。直至议定奏闻、方向九卿明谕。于是众乃知朕无偏向之意。大凡人臣事君之道、公尔忘私、乃为正理。且性理诸书中、亦不过辨别。公私二字。事君者果能以公胜私、于治天下何难。若挟其私心、则天下必不能治。今科道于内外官员、亦有明知其不善者。或其人有所倚仗、或其人素有声势、不可摇动。遂莫敢参劾、亦由学浅胆小故耳。为清官者、惟洁已不要钱、犹是易事。若论公尔忘私、诚为难得。科道官员内、朕无深知者。今条奏亦稀。将伊等照例、挨次升转可也。 ○是日、上自畅春园回宫。 ○九卿等遵上□日议覆、盛京锦州地方、设立水师营、于防守海洋、大有裨益查锦州城、旧有召募岛丁、一千四百三十二名。今新设水师、应于岛丁内、挑选四百七十名。加以发往陈尚义等、谙练水性之人三十名。共兵五百名。应立协领一员、佐领二员、防御四员、骁骑校八员、均属奉天将军统辖。从之。 ○湖广总督额伦特奏请陛见。允之。 ○先是、随从二阿哥允礽之得麟、为人狂妄、奉上□日锁禁在家。因伊父阿哈占、补授福陵关防时、奏请将得麟带往奉天。既而得麟之叔佛保、奏得麟怙恶不悛、请交奉天将军正法。上命交伊父阿哈占、将得麟处死。伊父阿哈占、及伊予白通、诡称得麟自缢身死。潜踪逃匿。上察知其诈。遣刑部员外郎纳齐喀等、至山东胶州拏获得麟、付法司会勘。至是、刑部等衙门覆奏。得麟系屡犯重罪、奉上□日处死之人。乃擅行悖上□日、假死逃匿、情罪可恶。应照大逆律、将得麟凌迟处死。其父阿哈占、虽已身故、应开棺戮尸。得麟之子白通、拟绞监候。其逃匿地方文武官、失于觉察、应行令该抚查参议处。从之 冬。十月。乙亥朔。享太庙。遣都统崇古礼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五十三年时宪历 ○兵部议覆、广西提督张朝午疏言、粤西之南、太、思、庆、四府、皆烟瘴地。请以桂、平、梧、浔、柳、五府将弁、拣选调补。三年无过者、照文职例、准其候缺升用。应如所请。从之。 ○升云南按察使段志熙、为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 ○丙子。上幸畅春园。 ○户部议覆、原任偏沅巡抚潘宗洛、疏请垦荒展限、应行文接任巡抚、查明详议。上曰、凡督抚条陈地方事务、应据实陈奏。潘宗洛奏湖南荒田五百余顷。今天下户口甚繁、地无弃土、湖南安得有如许未垦之田。着差户部司官一员、会同湖广总督额伦特、就潘宗洛奏疏内、所有州县、查勘详明具奏。又谕曰、湖广、陕西、人多地少、故百姓皆往四川开垦、开陕西入川之人、各自耕种、安分营生。湖广入川之人、每每与四川人争讼。所以四川人、深怨湖广之人。或有将田地开垦、至三年后、躲避纳粮、而又他往者。今四川之荒田、开垦甚多。果按田起课、则四川省、一年内、可得钱粮三十余万。朕意国用已足、不事加徵。且先年人少田多、一亩之田、其值银不过数钱。今因人多价贵、一亩之值、竟至数两不等。即如京师近地、民舍市廛、日以增多、略无空隙。今岁不特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如此丰年、而米粟尚贵、皆由人多地少故耳。朕巡幸时、见直隶自苑家口以下、向年永定河冲决之处、今百姓皆筑舍居住、斥卤变为膏腴、不下数十百顷。皆未尝令起税也。又江南黄河堤岸、至所隔遥堤、有二三里者、亦有六七十丈者、其空地先皆植柳、以备河工取用。今彼处百姓、尽行耕种、亦并未令起课。昔黄河泛涨时、水常灌入遥堤、不得耕种。自清水畅流以来、河底刷深、水必长至二丈。方能及岸。遥堤以内、皆成沃壤矣。大凡浊水与清水合流、方可无壅决之患。如直隶永定河、一交冬令、水乃渐涸、或有壅沙、高出河身。及夏秋水发、不由故道而行、遂至溃散、淹没田庐。朕详度河工情形、引莽牛河之清水、入于永定河。春冬之时、虽水小不能行舟、而仗此引流、故道不至壅淤。及水发时、清水合流、水力甚大。故河底刷深、无冲决之患矣。又去年赵申乔、条奏黄河近边被冲田亩、请查明数目、蠲免钱粮。不知黄河东岸刷、则西岸之田出。西岸刷、则东岸之田出。被冲之田、应免钱粮、则新出之田、不应取钱粮乎。今年浙江提督吴郡陛见时、朕谕吴郡云、闻浙江海中、渔船甚多。其船进海口时、防汛官兵、横索钱财、方令入口。中有不聊生之穷人、不得入海口、遂为海贼。观此、则海贼即内地渔人。乃官兵迫而驱之海中为贼者也。朕下此谕上□日、特欲使提镇等、知朕于各省事、无不洞悉也。今遣官、勘验湖南荒田、亦此意耳。总之督抚不可侵部院之权。部院亦不宜刻求督抚之非凡事宜用中、不可一偏也。 ○转户部尚书张鹏翮、为吏部尚书。升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为户部尚书。工部右侍郎刘谦、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调正蓝旗蒙古都统兼镶白旗护军统领觉罗阿腊纳、为镶白旗满洲都统 ○喀尔喀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土谢图汗、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丁丑。皇太后圣寿节。上率诸王、文武大臣、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遵懿上□日、停止筵宴。 ○调西安副都统松阿礼、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楚宗、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升銮仪卫冠军使巴尔布、为西安副都统。以礼部右侍郎冯忠、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 ○升直隶大名道年希尧、为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升四川按察使沙木哈、为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 ○庚辰谕大学士等、御史周祚显条奏、百姓保留地方官员、督抚代为题请、应行禁止。其言甚是顷口外青城地方、有二百余人叩阍、保留莱州知府、朕未准行。后又至热河叩阍、止五六十人。朕疑之。因令拏审、果系现居口外之山东民、为知府家人、雇觅指使而来耳。凡有百姓纠党、保留地方官者若准留任、则官必为民挟制、实非美事。且令民不畏官。官不畏其上司。关系匪轻。故宜留意。清官或倚仗廉洁、不畏上司。而贪官被参之后、亦谓我不能迎合上司、所以被参、学为清官之语以自饬。朱子畏大人注云、大人理所当畏。国家有上下贵贱之体、虽清官、可不畏上司乎。 ○九卿等遵上□日议覆、八旗出征旧人。有将掳获之人为养子、分产开户者。传至子孙辈、或因勒诈不遂、称为祖父家奴、混行控告、殊违祖父初心。嗣后有子孙控告祖父时为养子。分产年久者、永行禁止。其恶劣不肖之徒、不遵法度、捏造他故控告者、该部指名题参。有职者革职。无职者枷号两个月、鞭一百。如有勒诈款迹、审实、照讹诈律处分、着为定例。得上□日、依议。养子于分居开户之后、其原主子孙、或极庸懦、或至绝嗣。养子之子孙、或冒称近族兄弟、反肆欺凌、及争告家产者、亦着严行禁止。 ○先是御史董弘彪、保举山西冀宁道彭腾吉□羽上命大学士等、传问九卿。至是、九卿覆奏、彭腾吉□羽声名不佳上曰、朕知彭腾吉□羽、向来奉职不善九卿因朕问及、不得已乃行举出。天下官员甚多、朕不能尽识虽识之、亦不能确知其为人、然后问于九卿。九卿宜一意秉公、据实举奏。今观九卿大臣、率多苟且。谓何必与人为仇、不肯直言。人臣居官一日、则当尽一日之职。若互徇情面、不实心办事、事何由而得理。殊非臣道所宜然也。且科道者、耳目之官。九卿保举不公、即当纠参。又科道有互参之例。今伊等惟有所倚恃、始行题参耳。董弘彪、彭腾吉□羽、俱着革职。 ○予故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吴尔德黑、祭葬如例。 ○予故辅国公鄂飞、祭二次。造坟立碑如例。 ○癸未。升大理寺卿兼管太常寺卿事荆山、为礼部右侍郎、仍兼太常寺卿。 ○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崔徵璧、为工部右侍郎。 ○策试天下贡士孙见龙等、于太和殿前。制曰、朕惟治天下之要务、莫先于敬持其心。心者、所以饬官方、励人才、而消衅蘖之本也。朕自御极以来、翼翼兢兢、五十余年如一日。至于大小臣工、亦无不以国尔忘家、以人事君之义、相为告戒焉。边疆虽靖、尤加意于武备之修。凡以立国之道、德威不可偏废。古帝王所以深根固本、杜渐防微、是朕之所夙夜而不敢康者也。书曰、儆戒无虞。又曰、制治未乱。保邦未危。今国家承平日久、文恬武嬉。朕惟唐虞成周之隆、君臣所以动色咨儆者、岂过虑欤。夫亦察于天命人心之理、而无荒无怠、期以长凝上天之眷、而永底烝民之生也。其何以使中外臣僚、悉喻朕意欤。夫洪范进人、有猷有为、归于有守周官弊吏、则善能法之类、必首于廉。然则廉隅者、士行之先也。服官之本也。督抚者、州县之帅。部院大臣者、百僚群吏之表。故李膺按部、而贪墨为之解官。杨绾登朝、而勋旧为之彻乐。今吏道未尽澄清、官邪未尽振肃、其亦倡率之道、有所未至欤。易曰、拔茅茹。以其汇。书曰、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内而部院卿贰、外而督抚提镇、朕所寄腹心耳目也。有荐举、朕必虚心而采用焉。然课其成效、往往不能悉副任使者、何也。夫无至公之心、则知交姻娅、各徇其所私。无至明之识、则劣品庸流、各阿其所好。古大臣荐贤不使人知、而补牍必争、夹袋必满者、其风岂远欤。立政之篇。致意于庶言庶狱庶慎、而终以克诘戎兵。古者简阅车徒、一年而四举焉。朕鉴于前代。慎选将。勤恤兵。甄微劳。酬壮烈。留神戎事、用树国威。然自禁旅之所在营伍、尽能核军实而肃行阵欤。夫练习不素、则技勇之艺疎。节制不严、则骄惰之兵众。其何以振纪宣威。使国家长收卫民之用也。要之洁清自励、则援引必公、而大小莫非法廉之选。忧危共惕、则防维必至、而内外永享宁谧之休。朕之所以敕臣工者、即其所以望多士者也。尔多士其悉摅所学以对朕将亲览焉。 ○乙酉。上自畅春园回宫。 ○殿试读卷官大学士等、遵例以试卷十本进呈。上阅至第二卷曰、此卷必系南省人。命拆视之。果然。上一一阅毕。谕大学士等曰、尔等大臣、多系进士出身、深知文字。凡文章书法、各有所习、一览可知。朕适阅第二卷、未及拆封、早知为南省人、昭然不爽。闻来京应试之人、将伊等所作文字、各处投送。其应开考试官、悉令过目、以博已之声名、以求人之采取。尔等场中阅卷、当一秉虚公、略无私意、始称厥职。至五经四书、俱系圣贤之言。考试出题、专意取冠冕者、则题目渐少、士子易于揣摩。甚有将不出题之书、删而不读、尚得言学问乎。经书内有不可出之题、试官自然不出。其余出题之处、须以各种题目试之、则怀才实学之士、自无遗弃矣。 ○丙戌。上御太和殿传胪。赐殿试贡士王敬铭等、一百四十三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上幸畅春园 ○丁亥。升太仆寺卿阿锡鼐、为大理寺卿。宗人府府丞吕履恒、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以刑部尚书张廷枢、为武会试正考官。詹事府少詹事王奕清、为副考官。 ○喀尔喀车臣汗、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己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寅。谕九卿等曰、朕念福建、广东、沿海州县、值此青黄不接之时、宜酌量蠲免。张鹏翮奏曰、顷蒙皇上特加殊恩、已令运米赈济矣。且连年蠲免甚多。现今动用至康熙四十九年钱粮矣。上曰、即动用至五十年钱粮、有何妨碍。今米虽运去、但足糊口、不能办钱粮也。朕心惟以百姓为重。蠲免之事、不可迟延。 ○谕大学士等曰、翰林官员内、多有不识字义、不能作诗文者。此皆教习不勤之故。比年以来、武英殿行走之人、乡会试中式者甚多。盖以在武英殿行走、每日不释卷耳。此后凡修书校书处、着并派庶吉士。又谕曰、道学者、圣贤相传之理、读书人固当加意。然诗文亦不可废。或有务取道学之名、竟不留心于诗文者、此皆欺人耳。 ○壬辰。升太仆寺卿李华之、为宗人府府丞 ○庚子。升云南驿盐道刘曾、为云南按察使司按察使。四川建昌道王沛憻、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辛丑。升内阁侍读学士拉都浑、为理藩院右侍郎。 ○升正蓝旗蒙古副都统穆赛、为正蓝旗蒙古都统。正蓝旗满洲副都统楚宗、为镶白旗护军统领。简亲王王府长史孟固、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 ○壬寅。予故原任右卫副都统禅穆布、祭葬如例 ○升凤凰城城守尉白济、为黑龙江副都统 ○癸卯。谕大学士等、朕览朝鲜人所作文章、佳者甚少彼所用者、皆中国方域之名。即如称道路之至险者、或并陉、或栈道、现今疏治、悉成坦途、何险之有。彼但据旧时书籍所记、未经身历、宜其不能工也。朝鲜国王、甚恭顺知礼。即我朝所遣使臣、亦皆守分、一切馈遗、未尝需索。明代遣一使至彼国、费用动至数万、此尚可为抚远之道乎。 ○授一甲进士王敬铭、为翰林院修撰。任兰枝、魏廷珍、为翰林院编修。 ○谕大学士等、翰林官关系紧要。必读书立品、方称厥职。今翰林官甚多、朕皆不识。自讲读学士以下、编检以上、满洲、汉军、由进士选入翰林者、其中或有不修行检、日事饮博、于诗文书法、全不究心。又或督学典试分校、声名不好者。尔等会同九卿、详查举出、即行黜退。各省皆有翰林、九卿岂无闻见。毋容徇隐。其现在散馆庶吉士、及教习进士内、有此等人、亦举出革退。 ○甲辰。谕大学士等曰、朕阅庶吉士散馆试卷。其习清书者、仅学习一年、虽无甚优、亦不甚劣。即至三等之卷、犹能对汉文繙译。伊等俱着留翰林院。习汉文者、诗文俱平常。一等卷、略有可观、仍留衙门。其余十一卷、总属不堪。将伊等俱革去庶吉士、于教习进士处、照常学习。至一等第三卷曹鸣、诗甚牵强、将此易置末名。王图炳、字甚好、易至第三。 ○升左通政郝林、为太仆寺卿 ○广东副都统何天培、奏请陛见。允之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 志九·赵尔巽 附录·佚名 卷之六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二·阿桂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目録·佚名 通鉴答问卷四·王应麟 石膏模型用法·李叔同 魏收传·李延寿 提要·彭百川 卷二百四十·杨士奇 卷二十七 海陵南侵·李有棠 杨文忠三録巻三·杨廷和 卷一百七十·佚名 程义法·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