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六

陆贞洞

陆贞洞吴郡进士诗一首

和三乡诗【会昌时有女子题诗三乡驿和者十人】

惆怅残花怨暮春孤鸾舞镜倍伤神清词好个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刘谷

刘谷与李郢同时诗一首

和三乡诗

兰蕙芬香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王祝

王祝字不耀给事中常州刺史诗一首

和三乡诗

女几山前岚气低佳人留恨此中题不知云雨归何处

空使王孙见即迷

王涤

王涤字用霖琅琊人景福中擢第累官中书舍人後终於闽诗一首

和三乡诗

浣纱游女出关东旧迹新词一梦中槐陌柳亭何限事年年回首向春风

韦氷

韦氷唐末邺令诗一首

和三乡诗

来时欢笑去时哀家国迢迢向越台待写百年幽思尽故宫流水莫相催

李昌邺

李昌邺唐末人诗一首

和三乡诗

红粉萧娘手自题分明幽怨发云闺不应更学文君去泣向残花归剡溪

王硕

王硕唐末人诗一首

和三乡诗

无姓无名越水滨芳词空怨路傍人莫敎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李缟

李缟唐末人诗一首

和三乡诗

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归思若随文字在路傍空为感千秋

张绮

张绮唐末人诗一首

和三乡诗

洛川依旧好风光莲帐无因见女郎云雨散来音信断此生遗恨寄三乡

高衢

高衢唐末人诗一首

和三乡诗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顔

贾驰

贾驰与曹邺同时诗二首

复覩三乡题处留赠

壁古字未灭声长响不絶蕙质本如云松心应耐雪耿耿离幽【一作崖】谷悠悠望瓯越杞妇哭夫时城崩无此说

秋入关

河上微风来关头树初湿今朝关城吏又见孤客入上国谁与期西来徒自急

赵光远

赵光远华州刺史隲之子不第而没光化中韦庄奏赠官诗三首

咏手二首

妆成皓腕洗凝脂背接红巾掬水时薄雾袖中拈玉斚斜阳屏上捻青丝唤人急拍临前槛摘杏高揎近曲池好是琵琶弦畔见细圆无节玉参差

捻玉搓琼软复圆绿窗谁见上琴弦慢笼彩笔闲书字斜指瑶阶笑打钱炉面试香添麝炷舌头轻点贴金钿象床珍簟宫棊处拈定文楸占角边

题妓莱儿壁【一作题北里妓人壁】

鱼钥兽环斜掩门萋萋芳草忆王孙醉凭青琐窥韩寿闲掷金梭恼谢鲲不夜珠光连玉匣辟寒钗影落瑶尊欲知肠断相思处役尽江淹别後魂

郑良士【一作士良】

郑良士字君梦闽人昭宗时献诗五百篇授补阙白岩集十卷今存三首

题兴化高田院桥亭

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野僧还惜别游客亦忘归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磬微何时脱尘役杖履愿相依

游九鲤湖

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岚林霭共溟蒙九溪瀑影飞花外万树春声细雨中覆石云闲丹竈冷采芝人去洞门空我来不乞邯郸梦取醉聊乘郑国风

寄富洋院禅者

画破青山路一条走鞭飞盖去何遥碍天岩树春先冷锁院溪云昼不销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谁能学得空门士冷却心灰守寂寥

萧项

萧项萧田人官侍郎昭宗末年尝同翁承赞为册礼使使闽诗一首

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

轺车故国世应稀昔日书堂二纪归手植松筠同茂盛身荣金紫倍光辉入门邻里喧迎接列坐儿童见等威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六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三十·彭定求
  孙道绚·唐圭璋
  提要·范梈
  ●卷四·丁绍仪
  第三十四出 修好·李渔
  ◆刘处士边(自家意思集)·顾嗣立
  第八十都回 有情人都成眷属·陈端生
  第十八折 戮义·李玉
  卷三百九·陈思
  丽则遗音巻一·杨维桢
  周序·佚名
  卷七百五十九·佚名
  卷二十·陈衍
  忠义集巻一·赵景良
  提要·文天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大昌·唐圭璋

      大昌字泰之,休宁人。生于宣和五年(1123)。绍兴二十一年(1151)第进士,擢太平州教授。孝宗即位,累迁著作佐郎、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权吏部尚书。出知泉、明二州,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1195)卒,年七十三。谥文简

  • 歧路·周作人

    荒野上许多足迹,指示着前人走过的道路,这许多道路究竟到一同的去处么?耶稣说,“有人打你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而我不能决定向那一条路去,有向东的,有向西的,摩西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相信是这样的。我爱耶稣,我如果

  • 七言巻五十六·洪迈

      七言  有感          司空图  国事皆须救未然汉家髙阁漫凌烟功臣尽遣词人赞不省沧洲画鲁连  歌  处处亭台只壊墙军营人学内人䊋太平故事因君唱马上曾聴隔教坊  偈  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名最要

  • 卷一百七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七十七书札类七言律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       【唐】白居易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鏦动佩环玉韵乍聴堪醒酒银钩细

  • 卷五百九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李郢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一卷冬至後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一阳生後阴飇竭湖上层冰看折时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斜汀藻动鱼

  • 志第七 州郡下·萧子显

    志第七 州郡下荆巴郢司雍湘梁秦益宁荆州,汉灵帝中平末刺史王睿始治江陵,吴时西陵督镇之。晋太康元年平吴,以为刺史治。愍帝建兴元年,刺史周摐避杜弢贼奔建康,陶侃为刺史,治沌口。王敦治武昌。其后或还江陵,或在夏口。桓温平

  • 列传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姚思廉

    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也。形貌眇小,而胆气过人,有勇力,善骑射。梁大同中,卢安兴为广州南江督护,僧明与兄天合及周文育并为安兴所启,请与俱行。频征俚獠有功,为新州助防。天合亦有材干,预在征伐。安兴死,僧明复副其子子雄。及

  • 東觀漢記卷九·多人

      傳四   李通〔一〕   齊武王常殺通同母弟申屠臣,〔二〕上不得已過通,乃買半臿佩刀裹之。至通舍,時病臥,因持上手得刀。通異之,乃謂上曰:「一何武也!」上曰:「以備不虞耳。」〔三〕書鈔卷一二三   王莽前隊大夫誅謀

  • ●卷一百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五。   起建炎元年六月二日庚申,尽四日壬戌。   纲议国是奏劄曰:臣窃以和战守三者一理也。虽有高城深池弗能守也。则何以战虽有坚甲利兵弗能战也。则何以和以守则固以战则胜然後其和可保不务战守之计惟

  •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之五·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报功○洪武三十五年七月辛丑上闻奉天征讨将士

  • 附录·吴缜

    附录:新唐书纠谬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吴缜撰缜字廷珍成都人尝以朝散郞知蜀州後历典数郡皆有惠政其着此书专以驳正新唐书之讹误凡二十门四百余事初名纠谬後改爲辨证而绍兴间长乐吴元美刊行於湖州仍题曰纠谬故至今尚沿

  •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范晔

    (樊宏、陰识)◆樊宏传,樊宏字靡卿,南陽郡湖陽人,世祖的舅舅。其先祖周仲山甫,封于樊,因以为氏,为乡里显姓。父樊重,字君云,善农稼,好货殖。樊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同生活,子孙朝夕礼敬,常像公家。其经营产业,物无所弃,课童役隶,各得其

  • 陈献章传·张廷玉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正统十二年(1447)乡试中举,但后来礼部会试落榜,随吴与弼讲学,仅半年而归,日夜苦读。自建“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足不出户。后游学于太学,闻祭酒邢让和宋代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首,大加赞赏说“:龟山不

  • 卷十九 十九之三·孔颖达

    《振鹭》,二王之后来助祭也。二王,夏、殷也。其后,杞也,宋也。○振鹭,土之慎反,下音路。一名春鉏,水鸟也。一音卢。夏,户雅反。杞音起[疏]“《振鹭》八句”。○正义曰:《振鹭》诗者,二王之后来助祭之乐歌也。谓周公、成王之时,已

  • 卷十九·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十九宋 聂崇义 撰黼翣      黻翣画翣      龙翣栁车      郷师方相氏      兆域丧大记云君饰棺黼翣二黻翣二画翣二皆戴圭大夫士皆戴緌礼器曰天子八翣诸侯六翣大夫

  • 自堂存稿·陈杰

    宋诗别集。4卷。陈杰著。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如富于民歌风味的《女竹枝歌》:“南园一株雨前茶,阿婆手种黄玉芽。今年团栾且同摘,明年大姊阿谁家。”《仲宣楼》一诗,充满苍茫悲凉的怀古之情:“一雨真成五月秋,十年

  • 自警编·赵善璙

    九卷。宋赵善璙(生卒年不详)撰。赵善璙,宋太宗七世孙,家于南海(今广东广州)。端平(1234——1236)中曾任江州知州,其余事迹不详。此书主要编辑宋代名臣大儒嘉言懿行可为法则者。全书共分学问、操修、齐家、接物、出处、事

  • 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建磔迦林,妙月长者请问除贫愈病灭罪安危之法,佛为说陀罗尼。与雨宝陀罗尼经及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