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四十一

  顺治十七年。庚子。冬十月。癸未朔。享太庙。遣吏部尚书觉罗伊图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

  ○遣官祭红衣炮之神。

  ○颁顺治十八年时宪历。

  ○授故和硕额驸噶尔玛索诺穆子靖臧、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品级。

  ○甲申。两广总督李栖凤、以老病乞罢。慰留之。

  ○乙酉。升通政使司左通政曹申吉、为大理寺卿。

  ○吏部奏言、宪臣霍达、参词臣庄朝生、无文无行。不宜主试。恐有不明不公等弊。科场较文、系礼部职掌。应敕礼部同礼科将取中试卷严加磨勘。又参庄冋生弟兄居父丧、止开吊三日。即阋墙争产孝行有亏。臣部前覆纠拾案内、已议革冋生职行查奉有俞上□日但朝生与冋生、同居父丧。虽冋生居长、亦未闻朝生引礼规正。均亏孝道。至因争家财、兄弟阋墙。虽冋生不尽兄道。而朝生亦不应以弟揭兄。冋生既已革职。朝生亦应革职。得上□日、庄朝生被参情由。未经查明。但因伊兄、辄议革职。殊为不合着再行确察具奏。

  ○丙戌。以故拜他喇布勒哈番绰克托子席喇布、拖沙喇哈番噶尔马子屠布新、袭职。

  ○丁亥。升吏部右侍郎觉罗雅布兰、为刑部尚书。

  ○戊子。谕礼部。朝鲜国每年贡鹰虽循旧典。朕思道里遥远往来进献所糜物力不少且贡使人员、跋涉长途。亦殊劳苦以后贡鹰着永行停止。昭朕惠爱远藩之意尔部即传谕遵行

  ○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覆平西王疏言水西土司安坤马乃土司龙吉兆乌撒土司安重圣等阳顺阴逆中怀叵测应如所请悉心筹画。相机歼巢□刀从之。

  ○以故一等精奇尼哈番敦拜侄孙硕塞、三等阿思哈尼哈番额尔格图子赉都、一等阿达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胡尔班巴图鲁子卓塔、博落鼐弟包新、格尔特子噶尔图浑、二等阿达哈哈番宜塞库子荪太、祝世允孙钟秀、三等阿达哈哈番彻穆布禄子麻津、拖沙喇哈番囊果岱子米塔、额尔齐黑子达赉、瓦思海子俄尔谆、科纳子南泰苗时化子方英、各袭职。

  ○以阵亡一等阿达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石汉巴图鲁子江素、浑晋侄顾习、一等阿达哈哈番多颇罗子道禅、二等阿达哈哈番屠纳子聂赫、各袭职。

  ○以拖沙喇哈番布达习里、兼袭其故兄舒里尔拖沙喇哈番职、为拜他喇布勒哈番。

  ○庚寅。以捐造战船加饶平总兵官吴六奇太子太保平南王所属左翼总兵官许尔显、靖南王所属左翼总兵官徐成功、俱左都督。平南王所属右翼总兵官吴进功、靖南王所属右翼总兵官吕应学、俱右都督。广州水师总兵官张国勋、署都督同知。

  ○增设盛京总管下笔帖式四员

  ○辛卯。上幸郊外。驻跸张果庄。

  ○壬辰。上驻跸石景山

  ○以守温州及征四川等处功加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胡弘先一拖沙喇哈番。

  ○癸巳。上驻跸玉泉山

  ○遣官祭端敬皇后。

  ○甲午。上还宫

  ○兵部奏言、陆路将领、俸满三年以上者。即照资俸功荐、挨次升迁。独水师各官、年久不升。人才未免淹抑。嗣后水师将领、俸满应升者。应与各官一体升转。如有熟识水性、不宜他转者。听该督抚特疏题请、加衔留任。庶水陆将领升转画一矣。从之。

  ○授故辅国公拔都海子博尔都为三等辅国将军。

  ○以督催协济秦蜀兵饷全完、加山西巡抚兵部右侍郎白如梅、兵部尚书衔。

  ○丙申。叙舟山等处军功授参领一等阿达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夏景梅参领陈典谟委署章京张吉禄、各一拖沙喇哈番

  ○四川巡按张所志条奏盐政五事。一三年开徵之例宜定。蜀省之盐皆产于井必相山寻穴、凿石求泉。而井始成。开凿艰难。每一井常费中人数家之产。应照开荒事例、三年以后起课。俾灶丁得沾微利则开井者必多盐自广而课自增矣。一、武弁抽索之扰宜禁投诚武弁。多沿陋习。剥削灶丁。有司官微力弱。难以控制。若非严加申饬则丁逃井塌势所必至。一、宜申明敕谕。敕书内开载、凡贫穷小民、负盐易食者。不许苛求搜索。但恐奸民积棍乘机兴贩改包射利。反亏国课应定六十斤以下者、准作易食零盐免其纳课六十斤以上者即作票盐。仍令纳课。一盐政宜有专辖故明四川盐政上有道臣下有提举。前因兵火、以后川北一隅盐课无几。故将盐政归并藩司。今三川尽复。盐井渐增。必得一官专司稽察。查遂宁县、系行盐孔道。旧制华池厂提举司即驻遂宁。盘验稽查合无复设遂宁县令。使本官兼摄盐务俟用盐引之后、仍设提举。不惟盐政可无废弛。而县治亦可渐图恢复。一、宜颁盐课则例。蜀省兵火之后。册籍灰烬今目下徵科不得已将旧例裁减暂行徵收。此亦一时权宜之计、非经久之法。请敕部查议速颁则例以便遵奉徵收。下所司议。

  ○丁酉。转通政使司右通政王天眷为左通政。升太仆寺少卿董笃行为通政使司右通政。

  ○戊戌。调湖广左布政使员尽忠、为广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转广东右布政使余应魁为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升山西河东道参政佟彭年、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广西苍梧道副使赵曰冕为本省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桂平道。云南按察使司副使管右布政使彭而述为广西布政使司参政、桂林道。陕西驿传道副使宗彝、为贵州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分巡贵阳兵备道。山东沂州道副使张文炳、为江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湖西道。浙江温处道副使孟泰、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分巡荆西道。四川川北道参议卫绍芳、为贵州按察使司副使、提学道。湖广下江防道佥事杨志远、为广西布政使司参议、管按察使司副使事、分巡宾州兵备道。福建漳南道佥事刘三章、为江南布政使司参议、管按察使司副使事、分巡池太道。山东东昌道佥事骆腾、为山西布政使司参议、管按察使司副使事、分巡阳和道。补服阕原任广西副使秦仁管、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靖远兵粮道。原任江西佥事杨兆鲁、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建南道。

  ○己亥。谕兵部向来总兵官员缺。于旗下参领各部。郎中内、酌量补用。今思参领郎中等官、各有行间职掌。征进需员。嗣后总兵官员缺参领郎中、不必推用。

  ○升工部左侍郎郭科、为本部尚书。

  ○补原任江西道监察御史高尔位、为江南道监察御史。

  ○升乐平副将戴成功、为都督佥事、管肃州副将事副将管兴国州参将事高鼎为苏松水师左协副将。

  ○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等复回奏、据台臣陆光旭回奏内称、后议各官、始终未曾到堂、及有清稿而无汉稿、所谓出于成见者此也等语。当日臣等会议时、曾命后议各官入堂后院内公议。梁清标等云、我等后议者、尚有一二人未至。姑且待之。洎石申等俱至臣等欲将稿合看汉官仍未具稿是。各官固皆登堂共坐矣既而因议能图麻勒吉等事令两议各官俱往议于二门之下众意佥同列名具奏并无异辞未尝将汉稿置之不论亦未尝不命具汉稿梁清标等见在可问也光旭前疏称臣等徇私害公畏势背国皆臣工中之罪人。非盛世所宜有及。擅专唯诺快偏私负君父造种种语参奏今又称原为军国重情会议起见、未尝专指此事诸臣而言亦非止为巡方起见等语。其前疏特参臣等明甚倘云非为臣等彼之所云谓谁胡不显指之也。若谓非止为巡方。当日原止议巡方未尝议及军情。若谓为军国事情起见、则前此会议军情。于何见有擅专负君父之处。若谓为后日起见则悬知有何军情。而乃筹度预防之耶。凡议军情、汉官从未与议。果汉官与议而置其言于不论、辄自擅专臣等自应甘罪今光旭身有巡方之责而专为巡方建言、反饰词为军国起见。又谓臣等未深悉其疏之意。夫停止巡方、于臣等何益。留之于臣等何损。自在皇上洞鉴中。臣等不敢烦渎惟侯睿裁乾断。得上□日凡会议政事、原应满汉公同商确。斟酌事理归于至当、不拘满汉皆可具稿。尚未定议、即各分具稿殊为不合。着严饬行陆光旭身为言官。国家利弊、应据实指陈。何得以过激之词具奏。亦属不合。着饬行。

  ○辛丑。初、保定巡抚潘朝选奏报曲阳、庆都、完县、霪雨连绵、秋成失望。请赐蠲恤。以苏灾黎。下户部议。至是部议、春夏亢旱皇上步祷甘霖大沛。处处皆称有年。何独该抚复称水患。应无庸议得上□日该抚疏称庆都等县水势泛溢、禾稼冲淹、庐舍冲塌、男妇溺死等情节未经察明。遽议不准蠲免。殊属不合。着确查再议具奏。

  ○广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于时跃、考满。加兵部右侍郎。

  ○甲辰。叙故佐领额思虎军功、授其子豸生、拖沙喇哈番。

  ○乙巳。允平西王请、设云南援巢□刀四镇。以四川右路总兵官右都督马宁、为云南援巢□刀前镇总兵官。四川左路总兵官署都督佥事沈应时、为云南援巢□刀左镇总兵官。湖广益阳总兵官署都督同知王辅臣、为云南援巢□刀右镇总兵官。都督同知杨武、为云南援巢

  □刀后镇总兵官。

  ○以原任经略右标提督总兵官左都督张勇、为镇守云南临元广西等处总兵官。原任湖广左路总兵官右都督张国柱、为镇守云南永顺等处总兵官。原任湖广中路总兵官署都督佥事阎镇、为镇守云南大鹤丽永等处总兵官。云南团练火器总兵官王永祚。为镇守云南蒙景楚姚等处总兵官。抒诚侯狄三品、为镇守云南广罗等处总兵官。祁阳总兵官都督佥事刘文进、为云南曲靖武沾等处总兵官。

  ○丁未。遣官祭端敬皇后。

  ○免河南睢州、商邱、宁陵、尉氏虞城夏邑考城鄢陵扶沟、永城、鹿邑、柘城等县。归德睢阳等卫十六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以浙江嘉湖道参议王允祚为太常寺少卿广西道监察御史朱绂为太仆寺少卿。协理兵部督捕事务

  ○贵州总兵官胡茂祯、以病解任。

  ○补服阕广东道监察御史焦毓瑞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戊申。以镶红旗满洲护军参领殷达浑为前锋参领。

  ○己酉。贵州道试监察御史艾元复奏言、国家财赋、半出三吴、海寇垂涎。莫过此地。去□山戊不□海寇披猖。有陆二陈二等、乘乱肆毒。以所劫之资、贿求招抚。滥受官职。愚民相习成风。曷其有极。万一海寇再犯。奸宄易生。近闻有逃兵数百。自崇德入湖。彼此勾连更属可虑乞密敕诸臣勿更纵盗殃民。视封疆为儿戏。俾江浙四面会巢□刀察明贼首坐名擒捕。务在绝其根株。胁从无知概行免死以清贼盗之源裕固本之实。得上□日、所奏是着详议具奏。

  ○旌表福建烈女。闽县郑氏女、莆田县林氏女、节妇。南平县邹国恩妻吴氏、各给银建坊如例。

  ○新降费牙喀部落头目柴邦阿奴、使犬部落头目巴哈禅、祁勒尔部落头目痕忒克等、初进贡黑狐貂皮、各赏蟒朝衣一袭。

  ○先是、署护军统领二等阿达哈哈番护军参领穆成格、出征云南时、诬供巴喀等临阵败北与贼对垒之际、又护伊弟骸骨回营。及大军向腾越追贼。复擅护伊弟骸骨回永昌。以此三罪。自云南逮至至是诸王贝勒大臣会议查定例凡亲祖父伯叔兄弟内有阵亡者。准免一次死罪穆成格亲叔多礼虽系阵亡但所犯情罪重大不便引例宽宥穆成格应立绞得上□日穆成格本当依拟即行正法。但念伊亲叔多礼阵亡。从宽免死着革二等阿达哈哈番及护军参领任鞭一百籍没家产。

  ○庚戌。谕礼部。仁寿宫太祖妃年长行尊。向来未晋名封。礼宜举行封典。所有应封名号及应行典礼尔部即详察典例具奏。

  ○命立故明殉难太监王承恩碑文曰朕尝考诸史册。见夫忠臣烈士、身殉国难名炳千载。未尝不掩卷三叹也。虽忠义之性命之于天人人可以自尽。然当变乱之际利害动于中祸患怵于外。依违瞻顾。多不能引决。求夫风雨不渝其常、霜雪不易其操者盖难之矣若夫掖廷之中、貂珥之列、或恪恭着美或勤慎流徽若汉之吕强、唐之张承业、亦可谓贤矣。至于国家多难秉志不移。忠诚贯于金石。气节昭于日星。尤足以激末流而挽颓俗如明司礼。监太监王承恩者有可纪焉当明季寇。讧海内鼎沸庄烈愍皇帝、励精图治宵旰焦心原非失德之主良、由有君无臣孤立于上将帅拥兵而不战。文吏噂沓而营私致群盗纵横不能奏绩逮逆渠犯阙国势莫支帝遂捐生以殉社稷而一时戴縰垂缨之士在平时则背公树党遇难则苟且偷生。言之可为太息。唯有范景文等十九人无愧臣节业赐谥致祭以旌其忠然多士盈庭能赴义捐躯者盖不多见独承恩目击艰危从容就义从死愍帝之旁其岳岳之风节即古之忠臣烈士何以加焉既乃托体山阿瘗骸林麓永近园陵常依隧道可谓式慰幽灵用绥贞魄者矣朕自践祚以来、斟酌前代之典章、每于有明用深嘉叹。其列代山陵、近在畿辅向令永禁樵采守护维严于顺治十六年因冬狩。驻跸昌平睹胜国之松楸感废邱之霜露。周览诸陵恻焉久之爰至思陵念愍皇帝精勤遘乱。亡国非辜。躬奠椒浆。尤增悯泣顾见陵侧有土一抔。即承恩墓也。特命从臣酹酒焉。迩者时当省歛。展軨宵驾载履明代诸陵、拜陈醑醴复、徘徊于思陵之旁抚荒墟而洒涕。沥上□日酒而痛心。念兹从死之臣弥兴节义之感。爰手一卮、命大臣拜奠基墓以劝忠也。谥法危身奉上险不辞难曰忠故忠君爱国庸人每未之逮。贞烈之士毅然行之。使百世之下、闻而兴起者慕义无穷也。矧承恩趋侍宫掖出入禁闱。其责任不系乎封疆名位不同乎公辅。而独能视死如归。岂非较然不欺其志者哉以视世之读书明大义负重名者变故当前依阿淟涊幸免旦夕其为人贤不肖又何如也用是勒之贞珉使尽忠者以为劝不忠者以为戒且以告夫天下万世之为人臣者。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三·列传第九十二·脱脱
  采石瓜洲记全文·蹇驹
  第六十回 得辽关因病返跸 殉周将禅位终篇·蔡东藩
  第五十二回 信道教诡说遇天神 筑离宫微行探春色·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二·徐乾学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纪昀
  第二章亲族·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六·杜大珪
  齐武明皇后娄氏传·李延寿
  温廷筠传·欧阳修
  李玉传·张廷玉
  卷十·佚名
  李奉藻·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王翰

    钦定四库全书梁园寓稿卷八明 王翰 撰七律中秋小酌録呈诸贤友二首浮云四敛见膧胧蟾泣秋霄海雾空万里素虹生碧落九天丹桂堕金风玉光浮动舞衣上银汉横斜醉眼中入手酒杯须强饮不知来岁与谁同待月空庭得月迟月临山顶发清

  • 天台前集巻下·李庚

    宋 林师蒧 编寄河阳从事杨潜李 渉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防蓬莱光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囬舟偶得风水便烟防数夕归潇湘潇湘水清巗嶂曲夜宿朝游常不足一自无名身事闲五湖云月偏相

  • 卷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十八张九龄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奉和圣制次琼岳韵山只亦望幸云雨见灵心岳馆逢朝霁关门解宿隂咸京天上近

  • 巻三·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三(明)童轩 撰○五言古诗感寓景泰乙亥秋八月予家居无聊乃稽徃事述旧闻因而勉赋五言古诗六十八首谩録于此云幽居念无极乃在天地先两仪既肇位寒暑互推迁庖牺凿理窟马画斯播宣三才本一贯孰能窥其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二·王称

    僭伪传一百五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也举进士为瀛州教授召为校书省正字累擢太常少卿改起居舎人拜中书舎人给事中迁大司成会生徒犯灋邦昌坐训导无素罢提举崇福宫知光汝二州乆之以右文殿脩撰知洪州入为礼部侍郎翰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后晋纪·张居正

    高祖高祖皇帝,名敬瑭,姓石氏,明宗婿也,与潞王素有隙,乃借契丹兵以灭唐,在位七年。原文天福元年,唐主千春节置酒,晋国长公主辞归晋阳。唐主醉曰:“何不且留,遽归欲与石郎反耶?”乃议使敬瑭移镇郓州,未几,为天平节度使。敬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零卷高句丽本纪八零零零零高句丽本纪第八。[ 阳王][建武王{荣留王}]。二零卷高句丽

  • 陈宣帝本纪·李延寿

    陈高宗孝宣皇帝名叫陈顼,字叫绍世,小字叫师利,是始兴昭烈王的第二个儿子。梁朝的中大通二年(530)七月辛酉日生,当时有红光满室。少年的时候性格宽容,多智慧谋略。长大以后,容貌俊美,身高八尺三寸,垂手过膝,勇猛有力,善于骑射。

  • 常山王李承乾传·欧阳修

    常山愍王李承乾字高明,因为出生在承乾殿,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武德三年(620),开始封为常山郡王,与长沙王、宜都王同时受封,不久改封为中山王。太宗即位后,被册封为皇太子。他才八岁,就显得特别聪慧,太宗很喜欢他。居丧期间,让

  • 秦王与中期争论·佚名

    【提要】 伴君如伴虎,对于拥有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极权乃至生杀特权的君王来说,谋臣们实际上都是弱者,除了智谋和口才之外,谋臣们一无所有。从下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谋臣们的生死命运往往掌握在君王的一喜一怒之间。 【原文

  • 曹嘉祥·周诒春

    曹嘉祥 字希麟。年五十四岁。生于广州。已婚。子四女一。永久住址。天津河北。同治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高等学堂。光緖七年回国。民国四年。任海军部次长。现时通信处。北京东四十一条三十二号。Tsao, Kai-Ch

  • 读书续録卷一·薛瑄

    往年因读张子心中有所开即便劄记不思则还塞之矣之言遂于读书心中有所开时随即劄记有一条一二句者有一条三五句者有一条数十句者积二十余年乃成一集名曰读书録盖以备不思还塞如张子所云者近年又于读书时日记所得者积久

  • 所欲致患经·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尔时诸比丘。明旦著衣持钵。入舍卫城。诸外道异学问诸比丘。沙门瞿昙。何因处患。以何别色痛痒思想生死识字苦。云何于此诸法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三(修证亦有漏亦无漏禅)今约三种法门。以辩亦有漏亦无漏禅。一者六妙门。二者十六特胜。三者通明观。此三法门亦得说为净禅。此中明净禅与阿毗昙有小异浅

  • 庚申君遗事·万斯同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之长子。母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孙也。初,太祖取西北诸国,阿儿厮兰率其众来降,乃封为郡王,俾领其部族。及明宗北狩,过其地,纳罕禄鲁氏。延祐七年四月丙寅,生帝于北方,当泰定帝之崩,太师燕铁木

  • 虚舟普度禅师语录·虚舟普度

    《虚舟普度禅师语录》,由宋虚舟普度(1196-1277)撰,诤伏等编。共一卷。至元十二年(1275)年刊行。又称《虚舟和尚语录》。收录其在报宁、龙游等八寺的语录以及小参、偈颂、真赞、自赞、小佛事等。卷末附元叟行端撰的行状。收

  • 无垢贤女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转女身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