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四
顺治三年丙戌二月戊寅朔祭大社大稷遣固山额真宗室韩岱行礼
○以故明进士王崇简、张丕吉杜芳、周爰访乔廷桂、岳映斗。为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 ○己卯。升户部理事官喀凯、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以总兵官张天禄。为都督同知。充徽宁池太提督总兵官。升副将署胶州总兵官事柯永盛、为都督同知。充江宁总兵官。 ○庚辰。户部左侍郎王公弼、总督仓场左侍郎谢启光、各以佐计无能、乞罢。不允。 ○兵科给事中。李运长疏言、补给民人地亩、宜从户贫地少者始。盖富者失业、仅至于贫。穷者失业、必至于死。请先将故明勋戚内监皇庄军屯、补与贫民。抛荒故绝、补与乡绅富户。荒地免税三年。熟地免税一年。以资开垦迁移之费军屯地、不论何卫但坐落某县者即准补某县。不烦远徙。诚为至便。下所司议。 ○辛巳。户部议覆、顺天巡抚宋权疏言密云地瘠民贫。叠罹灾祲。田土半归荒芜。生齿日就流移。若不急行蠲赈、势必逃亡殆尽应如抚臣所请。将荒地逃丁派徵钱粮。悉为除豁。其见在贫民、动支宝坻县仓贮粟谷、分别。赈济。已荒地亩、仍行该地方官、招徕开垦。俟耕熟起科、以安孑遗。从之。 ○江南苏松常镇督粮道王懩奏言、臣职。司江南督粮、而官衔仍带湖广。不便统辖。乞改为江南官衔。奏入。下部议。寻议、南京未改为江南省时、各道俱于别省两司带衔。今既改为省、应如王懩所请。其各道官衔、俱应一体更改。从之。 ○驻防江宁府侍郎巴山、梅勒章京康喀赖等奏报。正月十二日夜、江宁府城内民、与城外贼、同谋作乱。事觉。捕斩为首者三十人。至十八日夜、贼首伪潞安王、瑞昌王。复率贼兵。二万余、三路入犯。我兵俱击败之。 ○会试天下举人。命大学士范文程、刚林、冯铨甯完我、为会试总裁官。 ○礼部奏言、会试天下举人、已经题准二月初九等日。但直省举子、虽名册投部、而人尚有未至者。兵火之余、道路梗塞、一时难齐。相应展期、命改于十九日举行。 ○癸未。镇国公祜塞卒。 ○甲申。赐会试总裁官大学士范文程、刚林、冯铨、甯完我等、表里各四疋。同考试官二十员、表里各二疋。 ○谕兵部。近闻京城内盗贼窃发。皆因汉人杂处旗下。五城御史、巡捕营官、难于巡察之故。嗣后投充满洲者、听随本主居住。未经投充、不得留居旗下。如违。并其主家治罪。工部疎于稽察。亦着议处汉人居住地方、着巡捕营查缉。满洲居住地方、着满洲守夜官兵查缉。其迁移民居、工部仍限期速竣、勿得违怠。尔部速行传谕。 ○升尚宝司卿孙昌龄、为通政使司右通政。 ○升直隶永平府知府李日芃、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霸州兵备道。 ○以正黄旗满洲护军统。瓴领公图赖、为本旗固山额真正黄旗满洲梅勒章京伊尔德、为本旗护军统领正黄旗满洲护军参领董阿赖、为本旗梅勒章京。正黄旗满洲戈奎、舒礼洪、正红旗满洲汉储翰、镶白旗满洲奉恩将军宗室塔海、各为本旗护军参领镶蓝旗满洲侍卫雅巴蓝、为前锋参领。 ○复以索尼为二等昂邦章京。 ○升兵部侍郎谭拜、为本部尚书管梅勒章京事明安达礼、为兵部侍郎。以刘泽溥、为礼部启心郎。迈图、为吏部理事官。刘泰、护军参领阿思哈、俱为刑部理事官。管甲喇章京事冯文运、为工部理事官。纪国先、觉罗图兰、为都察院理事官。 ○原任安庆巡抚李犹龙、疏荐故明少詹事方拱乾、庶吉士刘余谟、姚文然等、二十六人。下部知之。 ○甘肃巡抚黄图安疏言、自逆闯流毒中原。横蹂三秦滔天恶焰、莫不望风而靡。惟故明甘镇官吏、矢心戮力誓守不降。及力尽城破、巡抚林日瑞、总兵马爌慷慨激烈。白刃自甘同知蓝台、从容就义。骂贼而亡。副将郭天吉、都司万峘、剖心受剐颜色如生。游击哈维新、张际、都司姚世儒、高登科、姜弘基守备郭雄峙、英烈自刎、杀身报国临洮副将欧阳滚携家属至甘、值城失守、阖门自焚他如在籍原任肃州道刘佳贞、通判陈嘉绩、知县段自宏、陆一桂等。愤骂逆贼、至死不绝口。总兵王汝金、赵宦、罗俊杰、副将刘国柱、刘国栋、参将哈俊、游击李汝璋、赵用彬、任汝威、吕承宫、张应举、杨威、都守官曹尔谦、赵宗祀、景桂芳、陈一魁、贺图麟、王嘉官、萧荣华、蔡俊、五卫世职指挥。千百户郑世爵、傅弘祚、毛国泰、赵应魁、汪世爵等。各率家丁血战陨命。庠生吴伯延、童士楷、义民梁进德等。节妇董氏等。俱亡身尽节、义不受辱。祈分别。褒奖、庶忠节不致沉□□民。章下所司。 ○吏部议覆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疏言。江南改京为省、一应设官自当与各省一例。应如所议。设操江都御史一员。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员。分守江宁道一员。屯田水利道一员。布政使司经历、理问、都事、照磨、各一员。按察使司按察使一员。驿传兼盐法道一员。分巡江宁兼江防道一员。整理马政道一员。按察使司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省城内掌印都司、操捕都司、管屯都司、各一员。都司经历、断事都事、各一员。江宁府知府一员。江防同知、马政同知、船政同知、管粮同知、各一员。捕盗通判二员。查盐通判、水利通判、管粮通判、各一员。推官一员。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各一员。江宁府儒学、江宁上元两县儒学教授、教谕、训导、俱照旧两县县丞各二员。主簿、典史各一员。其部院等衙门、俱应裁去。惟户兵工三部、以军务方殷、兵马钱粮船艘为重。应于北京三部中、差满汉侍郎各一员。驻劄江南省城、协同经理。户部设司官六员。兵工二部、设司官各四员。皆隶衔北部、分理其事。从之 ○以故明南户部郎中高射斗、为江南按察使司副使、督粮道。兵部郎中李尔育为江南布政使司右参议、屯田水利道户部主事张天机、为江南布政使司右参议、分守江宁道。户部郎中王璲、为江南布政使司右参议、驿传道。礼部主事卢世扬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马政道。礼部主事何平、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江。防道。中军都司杨志和、为江南掌印都司从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请也。 ○乙酉。摄政王多尔衮、传集户部尚书公英俄尔岱、大学士范文程、刚林、甯完我、学士额色黑等谓之曰。予恭逢太祖太宗遗业。代上摄政。惟恐事多阙误、生民失所。念民为邦本。日夜焦思。又素婴风疾、劳瘁弗胜。予躬凡有过失、尔等勿得瞻徇、当各抒所见。众皆对曰。自古人君自忧不能治者、国必理视为不足治者、国必败。惟其鳃鳃过虑正乃所以为治也夫国君为政、不恃躬亲庶务、要在任用得人。今王总揽大纲、亦惟任贤举能乃克厎绩。王曰。所言是也。今国家一应事务、各有专属。户部惟英俄尔岱、内院惟范文程、刚林、甯完我、额色黑等是赖。尔等勉力办理、勿惮劳苦。又顾谓范文程曰。尔素有疾、毋过劳。早出署休沐、善为调摄。范文程顿首谢曰。一介微躯、何敢当王温慰。王又顾谓甯完我曰。尔向来常有陈奏。今胡默然。尔等内院官员、于国家事务、当不时条奏为是范文程、刚林等对曰文程等朝夕在王左右。凡有闻见、无不面启、候取进止。无庸具本敷陈。王然之 ○定西大将军内大臣何洛会。等奏报。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昂邦章京齐墨克图、领兵护送奏疏、遣副将王平、率兵百名前行、至渭南县界、遇王姓秀才贼兵千余人、击败之。又遣中军陈德、副将任珍等、以兵七百、破贼首刘文炳于蒲城县。生擒贼将王交、张留、斩刈殆尽。俘获甚多。前趋同州。败贼首李遥、歼贼二百余名。臣等闻贼渠贺珍、由黑水峪口、奔武功县、遂统领官兵、追至濠泗河。大败之。斩获甚众。谨此奏闻。 ○梅勒章京屯泰奏报。伪永胜伯郑彩、遣伪总兵刘福、副将林引等、领众来援江西抚州。副将王得仁等、率兵驰入贼阵、击败之。斩贼千五百余级。生擒贼将、又败其伪副将赵珩等于高山岭。斩获无算下所司知之。 ○丙戌。兵部议覆、淮扬总督王文奎疏言、请设淮北淮南淮西并各道标大小二十七营兵、一万八千五百四十名。标下官一百八十八员。马一千八百五十三匹。战船一百六十艘从之。 ○丁亥。遣大学士范文程、祭先师孔子。 ○遣浙江道监察御史黄徽允、巡按顺天。 ○是夜、月生晕。青黄色 ○戊子。升光禄寺副理事官杨兴国、为光禄寺卿。 ○升太仆寺少卿柳寅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赞理军务。 ○谕定远大将军和硕肃亲王豪格曰据南阳总兵官任得功奏报、河南南阳府逆贼二只虎郝如海等、鸠集骑兵七千。步兵二万。肆行抢掠。大为民患等语。朕思现今陕西西安等处稍宁。无有他警。王其选精兵二千名。简领将帅前赴南阳询问任得功、贼巢所在、前往扑巢□刀。如贼已远遁、追之不及。遣人来奏。王仍往西安。遵前上□日行。王等所领余兵、着在西安府秣马以俟。 ○己丑。颁赐杭州总兵官田雄、江西提督总兵官金声桓、徽宁池太提督总兵官张天禄。苏松提督总兵官吴胜兆、江宁提督总兵官曹存性、荆州总兵官郑四维、郧阳总兵官王光恩、吴淞总兵官李成栋、承天府总兵官贾三省、河南总兵官高第、朝衣、嵌珠金顶。凉朝帽、玉带。鞍马各一。以投诚有功故也。 ○赐西安府副将陈德任珍二品顶带、凉帽、朝衣、鞍马各一。靴袜各一双。 ○庚寅吏部左侍郎陈名夏再疏、请终父制。命暂假归葬。特赐银五百两仍许支俸、赡养在京家属。 ○辛卯以总兵官田雄为都督同知充提督浙江总兵官。 ○壬辰。升户科左给事中向玉轩、为吏科都给事中兵科左给事中郝杰、为本科都给事中工科左给事中孟明辅、为礼科都给事中。礼科给事中韩源、为本科右给事中。 ○升河南驿传道佥事成大业、为江西布政使司右参议、湖东直隶蓟州兵备道。佥事徐为卿、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驿传道。江南扬州府知府卞三元、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临清兵备道。直隶霸州知州孙茂兰、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蓟州兵备道通州知州李允昌、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易州兵备道。 ○遣陕西道监察御史罗国士、巡按河南。四川道监察御史赵<山耑>、巡按陕西云南道监察御史朱鼎延、巡视河东盐政。 ○癸巳授苏松常镇提督总兵官吴胜兆。为都督同知。 ○赐会试考试官入帘宴于礼部。 ○甲午。顺天巡按傅景星奏言、自闯寇发难。遍地倒戈。河南既无坚城。关中遂为贼窟。山西畿辅一带、莫不开门纳款。惟故明保定府知府何复、同知邵宗元、指挥刘忠嗣。俱婴守孤城。殒身贼手。乡绅御史金毓峒。与妻王氏、侄振孙、孙妇陈氏、给事中尹洗翰林孙从度、及妻刘氏、弟从范、光禄寺少卿张罗彦、及妻赵氏、妾宋氏、钱氏、子晋、兄罗俊、弟罗善、罗辅、进士王延祹、妻张氏、城陷俱以死殉。山西兵备道王允懋、闻潼关失守。与宁武总兵周遇吉、率官兵力战。势穷被执与妻杨氏、并孙女皆自刎。郎中成德、当贼陷京师。与母张氏、妻霍氏、妹成氏、甥李成龙、相继殉节大梁兵备道李乘云、被执。裂眦怒骂。为贼支解。并眷属三十余口俱被戮。河南道副使王允长。率众拒守。城陷被伤身殒。家属从死者十余人。乞赐旌恤。下所司知之。 ○傅景星又奏言、沧州生员刘彦妻吕氏、年十六于归未三年、彦故遗孤甫三日氏抚孤成立事。翁姑甘上□日无缺。苦节三十年。昌黎县民赵有祯妻刘氏、年二十一、夫故誓不他适。其父以年少无出劝之再醮氏痛哭五日自缢死静海县生员杜敬止妻李氏年二十二孀居教子早□山戊不□入庠。事姑尽礼。人无间言。俱请照例旌表。章下所司。 ○乙未。遣官祭历代帝王。 ○命房山县知县祭金帝陵。 ○郧阳抚治潘士良。以才力不及免官。 ○丙申。清明节。享太庙遣固山额真公英俄尔岱行礼。 ○遣官祭福陵、昭陵、四祖陵。 ○遣侍郎巴山梅勒章京张大猷、率驻防济南临清德州睢州弁兵、并家口、镇守江宁。甲喇章京傅喀蟾梅勒章京李思忠、率驻防顺德潞安平阳蒲州弁兵、并家口、镇守西安。 ○谕定西大将军何洛会曰。兹遣顺德潞安平阳蒲州、四处满洲弁兵家口。前往西安驻防。俟到齐之日尔何洛会明白交代来京。前曾有上□日。命和硕肃亲王、拨满洲蒙古兵一千名随尔镇守西安。今尔来京。可将所拨满洲兵带回其蒙古兵遣归本部落。遣蒙古兵时。尔可拨同回将领、及士马送出边境。仍须沿涂严加约束。毋得抢掠民间财物。 ○招抚江西兵部尚书孙之獬奏言、江西故明宗室数千人。聚居省城。不无可虞。请将守分者、散居本省郡邑。好事者、散处江北诸省。其不轨之徒、见投营伍者、并敕镇将驱治之。下所司议。 ○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奏言、潜山太湖间。司空寨贼首石应琏等。拥故明樊山王朱常<巛水>、啸聚焚掳。遣将士驰巢□刀。斩应琏等五人。生擒常<巛水>。各寨悉平。得上□日、朱常<巛水>、着正法。 ○戊戌。初故明兵部尚书张缙彦、赴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军前纳款。承畴具疏乞敕部录用。至是缙彦疏请赴京陛见。允之。 ○浙闽总督张存仁奏报。昌化县贼首姚志卓、啸聚亡命。与江东叛寇方国安相结。攻陷县城。协镇张杰等、领官兵进巢□刀。志卓遁去。昌邑复平。报闻。 ○己亥。以故明湖广道御史夏继虞、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安庆道。 ○癸卯。升天津副将都督同知海时行、为右都督。充山东胶州总兵官。 ○朝鲜国王李倧、以遣其子淏归国、及封为世子。使陪臣奉表谢恩贡方物。宴赉如例。 ○乙巳。开延绥镇鼓铸 ○丙午。命多罗贝勒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同固山额真公图赖率师往征福建浙江、赐之敕曰。兹以福建浙东等处、寇贼僭乱。涂炭生灵罪恶贯盈。天人共愤。特命尔多罗贝勒博洛行征南大将军事。统兵前征。一切机宜、必与诸将同心协谋而行。毋谓自知、不听人言。毋谓兵强、轻视逆寇。仍严侦探。勿致疎虞。抗拒不服者戮之。倾心归顺者抚之。总以安民为首务须严禁兵将。申明纪律。凡系归顺军民、不得肆行抢掠务体朕以仁义定天下之意。若浙闽既定。即斟酌善地、以屯大军。一面速行奏报、前征消息、候上□日而行。其行间将领功罪察实纪明汇奏如系小过当即处分。至于护军校骁骑校以下、无论大小罪过。俱与诸将商定处分。尔受兹重任。益殚忠猷。用张挞伐。立奏荡平。钦哉。 ○铸给福建省官员印记关防。 ○定攻城光登架梯兵丁赏格。以城垣大小险易为等差。一等城、架梯兵每名赏银四十两。二等城、架梯兵每名赏银三十两。三等城、架梯兵每名赏银二十两。四等城、架梯兵每名赏银十两。其虽经竖梯。无人先登者、不赏。若两梯有人齐登。架梯兵即照登城者功次给赏。或一梯先登、一梯次登、而次登者有功。架梯兵即照次登者给赏。其登城者如无功。架梯兵不赏。至穴城以攻即于陷处登克其城、及所登之处穴城兵、俱各给赏。以红衣炮攻城、即于陷处登克其城、及所陷之。处施炮下火药出力者。亦俱各给赏。若虽能陷城、而无人先登概不给赏。 ○定绿旗兵每月一马、给料豆仓斗六斗草六十束。猜你喜欢 第五十九回 迎母姊亲驰御驾 访公主喜遇歌姬·蔡东藩 第三十回 被废立庐陵王坐徙 违良策徐敬业败亡·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佚名 卷之二十五·佚名 ◎易实甫拜倒石榴裙·吴虞公 第六十二册 天命九年·佚名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徽州社会·佚名 卷四十三·佚名 三二五 暂管江苏巡抚萨载奏续缴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六六 谕内阁编四库全书荟要着于敏中王际华专司其事·佚名 儒林宗派卷七·万斯同 秦纪·张居正 卷四十八 贾谊传 第十八·班固 崔文升传·张廷玉 明鉴易知录卷十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