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宗昌

曩岁,鲁籍工人每年至关外劳力谋生,春去冬回者,无虑百万,张宗昌即其一也。张山东掖县人,仪容伟岸,世称为“长腿将军”。蛰伏故乡时,贫无以为生,乃随伴北走吉林,入矿窟为小工,以力雄胆大为众所拥,俨然头目矣。终以地穴生活阴翳不见天日,郁郁不得志,旋弃业从戎,随郑汝成至沪,转辗而入冯国璋部下。

民国六年,积功至师长,奉命征湘。醴陵老关之役,师徒挠败,仅以身免,废然北返,以索欠饷为由,结识盐务署长潘复。潘怜其落魄,假公济私。潘固豪于赌,张有同嗜,得钱辄随潘入局,一掷千金无吝色,潘益引为同调。

时潘攀附张作霖,得间为之一言,奉张与语大悦,畀以军职。二次直奉乏役,两军相持于九门口一带,张率骑兵一旅间道趋滦州,先奉军入关。无何,冯玉祥倒戈,直军败,张部进唐山,京津震动。

事定,以功酬鲁督,潘又引以自重矣。张为人昏庸暴戾,集腐恶之大成,而侠骨豪情,迥逾恒泛。匪酋、军贩有所求,立畀显秩;文士之摇尾者,亦各以闲曹相延礼,不令觖望。偶作狭邪游,勾栏中人稍当其意,遽为脱籍,然过眼辄忘。胸无城府,时人谥以三不知:一不知军额多寡,二不知姬妾若干,三不知顾问、咨议、聘委之总数。

此诚民国历史中寥寥可数之浑蛋也。因军额无定,饷糈恒无所出,除其直属部队外,余皆按期摊派。兵士有衣不蔽体者,则以打劫为生。张知之,未便施督责。受委军、师长鉴于统兵为无上之投机事业也,只图军额之扩张,不计战斗之强弱,以故遍地皆兵,即遍地皆匪。鲁人慑伏威棱之下,敢怒而不敢言焉。

孙传芳之勃兴也,长驱入苏浙,苏督杨宇霆北遁。张赴援挫败,引为奇耻,誓有以报之。孙一战胜奉,自视甚高,疑国中无足当之者。既与奉军为敌,对于吴佩孚与革命军之战,亦作壁上观,欲收渔人之利。顾革军势方盛,英雄一世之孚威将军颓然不可自振,革命势力遂由湘鄂展足赣江。

时孙号为五省联帅,赣在其列,闻警大怖,捐弃宿仇,只身走京津,俯首下心,约奉军为助。

乃说张作霖曰:“薰莸异器,泾渭分流,吾麦食者与麦食者谋,讵甘食米者之凌辱耶?”

其词甚巧,奉张顿改容谢。盖麦食喻北人,食米喻南人,以南北之见挑奉张,宜奉张之入彀也。奉张固与中山先生有旧,虎踞北京称大元帅时,仍不无与国民党合作之意,至是始决意甘为孤注。

然张宗昌未释旧怨,思有以尼之。奉张为之杯酒联欢,令孙赴赣督师,鲁军南下为援。论者谓黄雀在后,孙氏无论成败,均趋绝路。果也,鲁军抵苏,俨以战胜国自居,兽行既彰,民怨斯集。孙联师自作聪明,而从兹土崩鱼烂,追步吴大帅后尘矣。

先是,杨度以总参议名义入张幕中,张恒以汉高自况,戏呼杨为子房。杨笑曰:“汉高能役功人,公仅役功狗耳。我固不足以当子房,公亦非汉高可比。”

张曰:“然则公亦功狗耶?”

相与拊掌大笑。杨自君宪运动失败,壮志已消,以与民党有旧,时通信使。中山在世时,以私谊嘱其局外为助,故民党之在北方者,与之过从颇密。北伐前,丁维汾、柏文蔚、易培基、李石曾等北上,侦察时局,居东交民巷。易与杨有乡谊,知其见重于张也,嘱往游说,杨然之,乃赴鲁进言曰:“奉军强弩之末,必败,南军势方盛,不可与敌。识时务者为俊杰,公宜早为之计,成败利钝,转念间事耳。”

张大悦。越数日,遣参谋长金某为使,谕之曰:“汝与南人约,吾欲得江南,逐走孙传芳,以雪吾耻,他非所计也。”

议甫定,张学良骤至(事前并未电告),询张曰:“闻兄欲为国民党,不识有诸?”

张愕然曰:“有之。然吾弟何由知悉?此晰子所以教我也。”

学良默然。张为人亢爽,胸中蕴秘,不禁脱口而出。学良知其易与,乃从容曰:“与国民党合作,吾等筹之久矣。家父与中山先生有旧,吾人应一致行动。若兵未渡河而自相割裂,人必轻我。且家父为吾团体领袖,尤应由家父出面,庶符体制也。”

张唯唯。时湘人薛大可在座,学良目之曰:“烦君寄语晰子,彼如饶舌,吾将索其头颅。”

杨闻之,骇然北返,盖杨不独畏祸,尤以竖子不足谋也。无何,孙军败,革命军以风卷残云之势挥戈北指,张屡战不利,遁居东瀛,仰天叹曰:“吾悔不用晰子之谋也。”

怅惋之余,慕恋益切,命吴某返国迎杨东渡,就商大计。时杨已居上海,从杜月笙游,婉函谢之。

张挥金如土,嗜赌如命,一掷数万金无吝色。湘人薛子奇(即大可),主持《黄报》事,其人亦豪于赌,明日断炊,今宵必罄所有乃已。张大奇之。薛屡以津助《黄报》为请,有所得,辄携赴赌局,一夕而尽。次日,往乞如故,习以为常。某日,张挟公债三十万予薛曰:“吾作一次之赠与,免君朝朝过我矣。”

时市面债价尚有七八折,薛顿富,纵赌益力,不期年,挥霍净尽,《黄报》风雨飘摇如故也。时人谓为“两奇”,盖自有津贴以来,未有若张之豪放者;自有办报以来,亦未有若薛之善用津贴者。

山东某大学推张为校长,张往致训词曰:“咱张宗昌识不了几个大字。×你姊,今天轮到咱当校长了。没有多的话,人家欺负咱们的学生,就是欺负咱的子弟,咱要×他妈,还不答应他!”

此又自有训词以来所未有也。

张在鲁一年,敛财二百万,微时旧侣无不遂意,而死去之日竟无余蓄,人以为疏财仗义,而不知所疏者三千万鲁人之财,宁有足取?!

北平新闻界死于军阀之手者,有邵飘萍、林白水二人,相距才百日耳,某报为之标题曰“萍水相逢百日间”。林初隶民党,袁氏柄政,辟为参政,曾一度摄篆闽省。安福系势盛时,创《公言报》,聘主笔政。旋林自组《社会日报》。徐世昌为总统,依违直、奉间。战将作,林为诗以刺之曰:“兵锋已及长辛店,祸水终弥水竹村。”

二语传为妖谶,盖徐饮酒赋诗,恒以“水竹村人”自署也。无何,直军胜,徐被放走津,《社会报》以敢言重于时,不胫而走。然林不事家人生产,好蓄古董,恒断炊,乃踵权要之门丐其津助,解曩愈多者往返愈频;稍未遂意,即反唇丑诋,权贵患之。直奉再战后,总揆潘复亦林之旧主顾也。某日,潘正遭拂逆,林适至,拒之,忿然去。

翌日,报端著论诋之,略谓:“鲁督张宗昌入都,潘侍之不跬步离,如肾囊之于睾丸,则潘复可呼为‘肾囊总理’。”

张阅之怒,拍案曰:“吾必杀之。”

命宪兵司令王琦派兵掩捕,不待鞫讯,立予枪决。薛大可闻之,坌息而至,谏曰:“公勋业日隆,奈何杀文士?”

张不顾而唾,薛为之长跽不起。张感其义,乃曰:“吾深恶其人。虑有人为之缓颊也,命立置重典,恐已无及,奈何?”

即跺脚呼侍弁,速以所乘汽车载薛先生往宪兵司令部,且亲电王琦曰:“林白水已捕得未?吾巳赦之矣。”

然弹丸飞去,不可复回,林君已返魂无术。军阀之藐法乱纪,举棋不定,有如是夫。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徐鼒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跋·朱国祯
  第十四册 崇德元年五月·佚名
  卷十五 食货志一·黄遵宪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一。·金富轼
  刘毅传·房玄龄
  郝敬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杨士奇
  唐纪七十二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中和四年(甲辰、884)·司马光
  汉纪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前41)·司马光
  圣谕条列州县事宜·田文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四·郑方坤

      前蜀 后蜀  韦庄  诗之作也穷通之分可观韦庄诗壮故至台辅何赞诗愁未几而卒庄感懐云长年方悟少年非人道新诗胜旧诗十亩野塘留客钓一轩春雨对僧棋花间醉任黄鹂语池上吟从白鹭窥大道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立太平基何

  • 第十出 嘱婢·李渔

    (老旦扮丫鬟上)前世不曾修,今生作女囚。幽藏深窖里,夜夜伴光头。自家非别,乃是空和尚瞒人偷买的丫鬟,叫做妙香的便是。当初原是好人家儿女,只因爹娘丧早,卖入宦家为婢,主母妒忌不容,又交与媒婆转卖。谁想被是空这个秃贼,用计买了

  • 第一折·岳伯川

    (旦扮李氏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妾身姓李,是岳孔目的浑家,嫡亲的三口儿家属,丈夫在这郑州做着六案都孔目。有一个小厮,唤做福童。孩儿上学去了。孔目接新官未回,这早晚不见来。小的每安排下

  • 第三折·高文秀

    (赵光普引祗从上,云)两朵肩花擎日月,一双袍袖理乾坤。休言天下王都管,半由天子半由臣。某姓赵,名光普,字则平。辅佐主公,官拜丞相,到太师韩国公之职,乃开国功臣也。圣主常夜半幸某第,立风雪中。小官惶恐出迎,设重裀席地,炽炭烧肉。

  • 卷259 ·佚名

    梅尧臣 夜晴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 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 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梅尧臣 夜听邻家唱 夜中未成寐,邻歌闻所稀。 想像朱唇动,仿佛梁尘飞。

  •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一七言絶句十一戈用泰烟雨楼平波四面八窗开尽日笙歌载酒来去矣诗人谁管领年年烟雨自楼台章士雅纪懐二首鸟声啼散一帘花遥忆春风怨岁华何事半生能薄幸緑杨深处即为家江城二月客衣单况是春

  • 方术纪·张瀚

    今天下治方术者多矣。大都以乡曲庸师,指授陈言,得古人糟粕,未解其神理。间有精诣卓识,不遇异人之传,亦揣摩臆度,终囿于耳目沿习,安能超于耳目见闻之外?如扁鹊不遇桑君,饮以上池,何由隔垣见人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哉!卜筮之法,自古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一·佚名

    正统四年二月庚戌朔敕谕丰城侯李贤镇远侯顾兴祖兵部左侍郎郑辰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丁璇曰今命户部于通州官仓支领粮料二百万石分贮宣府大同以实边储特命尔等往来提督仍令宣府大同总兵镇守官量遣见操及屯守官军接运在京官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九月壬子朔升文选司郎中刘四科为太常寺少卿○山西巡抚吕坤申严荐举连坐法劾参议和震副使陈九畴平阳府知府任甲第官多不肖而止报一人幽本当黜而注云可荐参政李琦佥事周应中不出巡而考政致以循良为贪懦当罚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万历十九年三月丁酉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武进伯朱世雍行礼○授庶吉士李启美为翰林院简讨○礼部尚书于慎行再<锍-釒>乞休不允○部覆蓟镇总督蹇达<锍-釒>题春秋二防将领功罪应纪录者分别奖赏外游击<塍-土>兖应革任

  • 九九七 应销毁书籍总档·佚名

    九九七 应销毁书籍总档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初办第一次应销毁书四种:【真按:禁毁书目.】《昭代典则》,一本。系刑部尚书黄光升辑。此册仅存第五、第六二卷。其书载明初事实,略仿纲目体例。前后俱散失无存。查此书四库馆已经

  • 延和·周绍良

    №延和001【盖】大唐故邓府君墓志之铭并序【志文】大唐故忠武将军右卫率邓府君墓志之铭并序公讳温,字恭,南阳新野人也。轩辕锡系,宗周列土,食菜於邓,因而氏焉。楚大夫曼,汉司徒禹,盖余庆也。洎有隋灭陈,官族乘运

  •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颜元

    常仪功第一 每日清晨,必躬扫祠堂、宅院。神、亲前各一揖,出告、反面同。经宿再拜,旬日以后四拜,朔望、节令四拜。昏定、晨省,为亲取送溺器,捧盥、授巾、进膳必亲必敬,应对、承使必柔声下气。此在蠡事恩祖父母仪也。归博无亲

  • 卷五·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五宋 钱时 撰商书汤誓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观此书止是汤谕其众庶而誓之初无伊尹相汤伐桀之文亦初未有升自陑战鸣条之事而序云尔者此夫子特书伐桀之始末所以深明乎汤之

  • 日月·佚名

    --自救者得救【原文】目居月诸(1),照临下土(2)。乃如之人兮(3),逝不古处(4)。胡能有定(5),宁不我顾(6)。日居月诸,下土是冒(7)。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一之人兮,德音

  • 卷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祇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众所知识。皆从十方世界来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进入念慧惭愧具足。其志坚固犹如金刚。善修成就一切佛法。志意清净成就具足。自不忘

  • 缁门警训卷第七·如卺

    芙蓉楷禅师小参夫出家者为厌尘劳。求脱生死。休心息念断绝攀缘。故名出家。岂可以等闲利养埋没平生。直须两头撒开中间放下。遇声遇色。如石上栽花。见利见名如眼中著屑。况从无始以来不是不曾经历。又不是不知次第。

  • 鬼谷子白话文·王诩

    一本专论言谈与谋略的书。旧题鬼谷子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17篇。全书所谈都是一些阴阳捭阖之理,其目的在于教人以言辞去说服君长,藉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