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九

  顺治二年。乙酉。秋七月。庚戌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诣盛京祭四祖庙

  ○赐进贡鄂尔多斯部落沙格杜尔台吉等、银器、弓矢、蟒缎等物有差

  ○辛亥以甯献功为陕西掌印都司。故明游击张圣德、为山西掌印都司。

  ○壬子。命多罗贝勒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同固山额真叶臣等、往江南。代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

  ○摄政王多尔衮、遗书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等曰。王遣多罗贝勒博洛等、招抚苏州杭州绍兴等四府。又招抚潞惠等王。及王之仁等官兵已悉知之。大兵日久劳苦。王可亲率诸将士还京。今已遣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固山额真叶臣、总督洪承畴等代王俟贝勒勒克德浑等到日、一切事务、交付伊等。王所统将士可留满洲每旗护军参领一员。每甲喇护军校一员。每牛录护军二名骁骑营每甲喇下章京一员。不留兵汉军每翼梅勒章京一员每旗章京一员。每甲喇骁骑校一员每牛录马兵五名益贝勒勒克德浑等军红衣炮、留置南京炮手绵甲兵俱带回勒克德浑、已尽率此处护军南行。王处所余护军俱带回南京着改为江南省。应天府、着改为江宁府。设知府、不设府尹。掌印指挥管屯指挥、暂留。余指挥俱裁去。其卫所改为州县俟天下大定从容定夺。福王宗室在任者悉改补别员彼处所铸钱。留充兵饷洪武陵设守陵太监四名人丁四十名。仍给地二百晌以供祭祀护守之用余悉入官。洪武祖父陵、不必监守。地亩人丁悉入官。新投诚官、刘良佐、刘松、李本深、张天禄等、应否带回及彼处安置、王等酌行。其太子福王、及诸王、并王铎钱谦益陈洪范、张秉贞等、俱带回。公侯伯等应否带回、王等酌行。蒙古人员、尽行带回。

  ○赐招抚南方内院大学士洪承畴敕曰。朕以江南初经归命。其余各省、远迩未同。恐已归者尚多惊疑。未附者或怀观望。保厘南土、实赖股肱。是用命卿招抚江南各省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暂离阙廷驰往江南昭宣德意。一遵近日恩赦诏赦核实举行使新附兆民咸沾实惠。凡满洲大兵直省官兵各有统领卿宜会同固山额真叶臣。及督抚镇等官调遣约束其有不法扰民在各旗旗下者即移文咨会依法处治毋使困民江南各省已经归顺者即责成抚按问民疾苦兴利除害速图善后之策未归顺者先以文告再三晓谕。果不服从方可加以师旅即有攻讨亦以平定安集为先其间进止机宜密与平南大将军贝勒勒克德浑、参酌施行。其深山穷谷声教未通或有顽梗无知乘机啸聚。即移檄抚镇等官多方解散如有不悛、速令剪除凡南方降服水陆诸军宜移会各督抚挑选精壮参用满汉教成水军以备不时调用军资粮饷俱从各省地方通融支给如有福王新设兵丁尽行革除其额军应汰老弱及解散降民须申饬各督抚安插得宜毋令失所凡关国计民生大利大害、不时驰奏。请上□日兴革。其山林隐逸、及故明废绅。才德堪用者。从公咨访徵。聘来京或军前先委署事者开列上闻下部察核实授所。属文武有才望出众御侮保民、显着成绩者特疏荐擢如奸贪庸懦、即奏请罢斥、毋延时日、致误地方。至用兵之际有稽迟粮运违误军机。或临阵退缩。设良冒功及借军兴以剥民、侵兵饷以肥已者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将以下皆以军法从事镇道等官飞章参劾其江宁江西湖广及将来归附各省悉听节制敕中开载未尽事宜准便宜举行。卿以辅弼忠贞膺兹重寄宜开诚布公集思广益慎持大体。曲尽群情期于德威遐布南服永清朕方崇带砺用答肤功。毋得因循轻率偏执乖方有负倚托至意钦哉

  ○癸丑镇守淮扬等处固山额真准塔等奏报、故明东平侯刘泽清率所部兵丁并文武各官归顺原住石城岛总兵马登洪朝鲜总兵林庆业、亦率众投降

  ○甲寅工部奏请颁给督抚等。官旗牌查会典开载京营总督、旗牌十二副各边总督、及挂印总兵官、十副。提督、八副。巡抚、六副。总兵、副将、五副参将、游击、三副。今俱应照例颁给。从之。

  ○乙卯。允吏部议和硕豫亲王多铎委署江南官职三百七十三员、准其实授。以故明通政使刘应宾、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庐池太、兼理军务总兵土国宝、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宁总理粮储军务。给事中庄则敬为按察使司佥事、徽宁道。何家祚、为按察使司佥事、淮海道。罗志儒、为布政使司参政、安庐道。王之晋、为按察使司副使、苏松道。司业李景廉、为按察使司副使、常镇道。编修张星、为按察使司佥事、滁徽道。御史王懩。为布政使司参议、苏松常镇粮储道。张兆罴、为布政使司参议、淮宿道。周亮工、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贡生王相业为布政使司参议、凤泗道。高岐凤、为布政使司参议池太道监生刘汉式、为布政使司参议、扬州道。余俱依用

  ○丙辰以都督同知谢宏仪、为右都督、招抚广西

  ○浙江总督张存仁疏言、近有借口薙发、反顺为逆者。若使反形既露。必处处劳大兵巢□刀捕。窃思不劳兵之法、莫如速遣提学、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行蠲免薄税敛则力农者少钱粮之苦、而随逆之心自消得上□日开科以取士薄敛以劝农诚安民急务。归顺各省、准照恩诏事例、一体遵行。

  ○戊午谕礼部。官民既已薙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从前原欲即令改易。恐物价腾贵、一时措置维艰故缓至今日。近见京城内外军民衣冠遵满式者甚少。仍着旧时巾帽者甚多甚非一道同风之义。尔部即行文顺天府五城御史晓示禁止官吏纵容者访出并坐。仍通行各该抚按转行所属、一体遵行

  ○遣浙江道试监察御史王应昌、巡按浙江云南道试监察御史朱廷翰巡按宣大

  ○陕西总督孟乔芳疏言、秦省兵制、部议已定自应恪守但四川献贼、尚在肆逆。则兴安汉中一带实为冲要。非驻重兵、恐不足以资防御而张挞伐。况投顺各官。各带有军丁。其愿务农、并老弱不堪者、谕令归业。其余原非耕田安分之辈收之则为兵。解之复为盗。臣深切隐忧。故权陆镇之重轻、总计设兵一十为万五千之数内步兵七万名。马兵三万五千名。俟川省平定之后逃亡不补。即可渐减矣。下部议奏。

  ○己未。增铸户部印一颗。

  ○以祝世允为户部侍郎。

  ○允吏部议。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委署湖广江南江西官职五十员、准其实授。以故明兴国州知州何鸣銮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等处提督军务投诚伪官李之纲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郧襄兵备道白身张佐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管分守荆西道参议事陈五鼎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荆西兵备道余俱依用

  ○以故明凤阳巡抚高斗光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偏沅等处、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刑部右侍郎潘士良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等处。提督军务。

  ○升山西阳和道副使南洙源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管左布政便事。山东督粮道参政李嵩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大理寺寺正李之茂、为湖广按察使司副使水利道调淮徐道副使萧时彦为湖广按察使司副使武昌兵备道扬州道佥事王尔禄、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管分守武昌道参议事。以故明山西按察使杨本针为湖广按察使司按察使。山东驿传道副使胡来陛为湖广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参议、督粮道。山西大同道议李汝标为湖广布政使司参议、兼按察使司佥事、驿传道。淮徐道佥事范鸣珂、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下江防道。江西水利道佥事刘开文、为湖广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参议、下荆南道。

  ○改淮海道副使李丕着以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参议漕储道

  ○庚申。以工科给事中朱鼎□□清。系故明宗室。赏银令致仕

  ○乌朱穆秦部落车臣亲王来贡马。宴赉如例。

  ○调山东莱州道参政崔光前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湖北道山东济宁道参政朱国柱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岳州兵备道东昌道参政李栖凤、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分巡上荆南道兖西道参政章于天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荆南兵备道武德道参政高士俊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分守下湖南道济南道参政李翔凤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上江防兵备道山西冀南道参政马鸣佩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分巡下湖南道升直隶蓟州知州曹泰然、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管分守湖北道参议事山东平度州知州李懋祖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郴桂兵备道河南怀庆府推官李家选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管分守上湖南道参议事直隶永平府推官褚应于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靖州兵备道。

  ○壬戌。以内翰林弘文院学士李若琳为礼部左侍郎。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高尔俨为礼部右侍郎俱仍兼原衔。

  ○加招抚广西右都督谢宏仪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

  ○升顺天府府丞李鲁生为府尹。

  ○转兵科右给事中向玉轩为户科左给事中。升礼科给事中孟明辅为工科右给事中。户科给事中郝杰为兵科右给事中

  ○甲子上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太宗文皇帝玉册玉宝于太庙先一日太常寺官设册宝案于太庙内神位前是日、礼部鸿胪寺官设册宝案于武英殿内院官奉册居左。宝居右。并祭文置各案上。设贮册宝彩亭于武英殿门外。陪祭各官、先至太庙门外序立。不陪祭官员、于午门外序立皇上出武英殿。遍阅册宝祭文行一跪三叩头礼毕西向立内院官奉册宝、授与捧册宝官、安置彩亭内。送入太庙午门外各官跪迎。太庙大门外各官亦跪迎册宝由太庙中门进至前殿奉安毕。礼部尚书觉罗郎球、大学士刚林、学士伊图、进后殿。行一跪三叩头礼毕。郎球捧太祖武皇帝神主、伊图捧孝慈武皇后神主、刚林捧太宗文皇帝神主、安于前殿。行一跪三叩头礼毕。赞引官引代祭官由右门进。各官由左右门进。序立。典仪官赞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赞礼官赞就位。代祭官就位协律郎赞奏开平乐。行迎神礼。鸣赞官赞代祭官同各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典仪官、赞进册宝。赞引官引代祭官至香案前鸣赞官赞跪。赞进册。捧册官蒋赫德刘清泰、恩格德、跪从案上取册将册以次跪进于代祭官。代祭官受册献讫。授内院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学士伊图等、跪接置于各案。赞宣册宣册官刚林、祁充格、伊图、各跪册案前、宣毕。行三叩头礼。赞进宝。蒋赫德、刘清泰、恩格德、跪从案上取宝、以次跪进于代祭官。代祭官受宝献讫。授刚林、祁充格、伊图等跪接置于各案上赞宣宝宣宝官刚林祁充格、伊图等跪各宝案前宣毕。行三叩头礼赞礼官赞叩头代祭官三叩头毕赞复位代祭官复位。赞行礼代祭官同各官行三跪九叩头礼礼毕。典仪官赞行初献礼。太祖神主前甲喇章京陈泰、献帛侍卫噶布喇、穆成格、献酒。太宗神主前、侍卫巴泰、献帛。侍卫穆理玛、献酒。协律郎赞奏寿平乐献毕。乐暂止。赞礼官。赞跪。代祭官跪。各官亦跪。鸣赞官、赞宣祝。宣祝官一跪三叩头。捧祝文跪宣。文曰。维顺治二年。□山戊不□次。乙酉。七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孝孙嗣皇帝遣英俄尔岱、代告于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孝慈昭宪敬顺庆显武皇后神位前曰前者宣扬功德已加尊谥。今恪遵典制。造成玉册玉宝敬献几筵。尚飨。太宗文皇帝前祝文同宣毕赞礼官赞叩头代祭官三叩头宣祝官捧祝文跪进于神主案上三叩头毕典仪官赞行亚献礼献酒如前仪协律郎赞奏嘉平乐献毕乐止典仪官赞行终献礼。献酒复如前仪协律郎、赞奏雍平乐献毕。乐止典仪官赞彻馔。协律郎赞奏熙平乐。彻毕。乐止。协律郎、又赞奏成平乐行送神礼鸣赞官赞代祭官及各官行三跪九叩头礼礼毕乐止典仪官赞捧祝捧帛诣燎所乐奏捧祝捧帛官一跪三叩头捧祝帛送于燎所代祭官退立于拜位之东西向既过。复回拜位鸣赞官、赞礼毕代祭官与各官同出

  ○是日中元节遣官祭福陵昭陵

  ○浙江总督张存仁引年乞休。不允。

  ○乙丑。以陕西西安延安两府被贼蹂躏特甚。免本年额赋之半。其余六府、一州、各免三分之一。

  ○以礼部郎中庄宪祖、为吏科给事中。中书舍人杜立德、为户科给事中。梁维本、为礼科给事中。国子监博士李运长、为兵科给事中。太常寺博士郝璧、为刑科给事中。行人司行人许作梅、为工科给事中户部郎中王昌允、为福建道监察御史。刑部郎中柯士芳、为湖广道监察御史顺天府推官邓孕槐、为广东道试监察御史户部主事史詥为广西道监察御史。礼部郎中苏铨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刑部郎中贺楩、为贵州道监察御史。礼部主事罗国士为陕西道监察御史。户部郎中赵<山耑>、为四川道监察御史。礼部郎中朱鼎延为云南道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许宏祚为陕西道监察御史工部员外郎吴达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李森先、为江西道试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宋调元为福建道监察御史工部主事卢传为湖广道监察御史兵部郎中李嵩阳为广东道监察御史工部郎中王守履为广西道监察御史

  ○丙寅以制顶带赐公及一品官金六两。玉四块二品三品官金各六两。四品官金五两。五品官金四两。六品官金一两银三两玳瑁四块。七品八品官金各一两银三两。

  ○工部奏言芜湖、杭关、龙江、荆州、清江、五处。每年例抽税银计十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一两四钱有奇请差本部官抽分。从之

  ○丁卯赐大同总兵官姜镶蟒衣、貂裘、顶带、鞾帽、鞍马。副将鲁国男蟒衣、貂裘、鞾帽。

  ○升通政使司右参议王万象为顺天府府丞。吏部郎中孙昌龄、为尚宝司卿。

  ○升太原府知府王任重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武德兵备道刑部郎中张祺为山东布政使司参议分守青登莱海防道兵部郎中李嘉彦为山西布政使司参议兼按察使司佥事阳和道兵部主事冯思标为陕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关内道兵部主事荣尔奇、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守冀南道以故明山东水利道副使宋炳奎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参议督粮道陕西关南道佥事尚衍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兖西道

  ○戊辰。户部奏言上供钱粮向皆取办于上林苑监四署而光禄寺实统之今后凡有供应。该署办送该寺。验明转进。所需银两。臣部按季给发。至马政原隶兵部。今给各镇马匹、臣部买应未便、应仍归兵部市买臣部给银。从之。

  ○内大臣何洛会。河南巡抚罗。绣锦等奏报我兵进克西平县贼首刘洪起等伏诛。汝宁等处悉平下部议叙。

  ○流通河水涨。兑西新筑月堤三处俱决。

  ○己巳。摄政王遣甲喇章京巴都等、还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等军谕之曰。此来遣人迎劳。原以兵丁远行劳苦故也至于王及行间大臣。本应遣官特迎。但尔等先称流贼已灭李自成已死。贼兵尽皆巢□刀除。故告祭天地太庙。宣谕中外。后又言自成身死是真。战败贼兵。凡十三次。则先称贼兵尽歼者。竟属虚语。今又闻自成逃遁。现在江西。此等奏报情形。前后互异以此谕众已骇听闻况经祭告。天地太庙。岂有如此欺诳之理。又尔等既称在江西候上□日乃。竟启行前来。若果候上□日、则当于彼处坐候。已经启行何复诳称候上□日尔等之意特以奉命巢□刀除流寇如不称流寇已灭李自成已死。则难以班师故行欺诳尔尔等虽行诳称其谁信之以此不遣使迎王及诸大臣也

  ○通政使司通政使李天经奏言旧制京官奏本、皆从臣司封进。至外来本章断无不由臣司。径行直达者。近见本章仍有不经臣司者、乞严赐申饬。以后在外本章不论满汉俱由臣司封进庶体统尊而法制一矣从之。

  ○庚午。以保定知府。朱帅<釒炊>系故明宗室。赏银一百两令致仕。

  ○辛未。升刑科给事中孙襄为吏科右给事中。以故明吏科给事中阴润、为原官。

  ○遣贵州道试监察御史桑芸、巡按真定等处。

  ○调山西参政道管右布政使事张士第、为江南布政使司参政、管左布政使事。升河南河北道参政申朝纪为江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山西岢岚道参议于重华、为江南按察使司副使管按察使事。直隶保定道参政王来用、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山东济南府知府吴文帜、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济南道。

  ○以故明陕西关内道参政成仲龙、为山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岢岚兵备道山西冀北道副使张抑之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分巡东昌道。四川下川南道参议魏肯构为河南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河北道。山东佥事道李时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水利道。铸给招抚广西关防。

  ○壬申。定岁给故明宗室赡养银两地亩。亲王银五百两。郡王四百两。镇国将军三百两。辅国将军二百两。奉国将军一百两。中尉以下无论有无名封及各王家下人丁每名各给地三十亩。

  ○癸酉户部奏言陕西地方旧例召商茶以易番马。故向有诏谕金牌勘合之制备查故明诏谕。通接西番关隘处所、拨官军巡守。如有将私茶出境、即拏解赴官治罪。又一款、凡番僧夹带奸人、并私茶违禁等物许沿途官司盘检茶货入官。伴送夹带人、送官问罪。若番僧所到之处该衙门不即应付、纵容收买茶货、及私受馈送、增改关文者。听巡按御史察究又一款、进贡番僧、该赏食茶、颁给勘合。行令四川布政司、拨发有茶之仓、照数支放。不许于湖广等处、收买私茶违者尽数入官。仍将伴送人员通把。依律问罪。此诏谕勘合之旧例。所当晓谕遵行者也。若金牌一项。系明初事例。至永乐十四年、已经停止。今我朝号令一新。各番慕义朝宗。驰贡上驷。云锦遝来。金牌似不必用。但以茶易马。务须酌量价值。两得其平。无失柔远之义。从之。

  ○甲戌。太常寺典簿王文言条奏、江南长江一带。荻芦数千余里中多腴地。乞遣台臣、部臣、以次清查立为芦政。以充国用得上□日、江南初经归附。治平急务、惟在安民王文言何得借端言利。不准行。

  ○乙亥。以故明通政使司通政使管右参议事刘尚信、仍为原官。

  ○丙子。以大凌河、锦州等处军功加牛录章京尚锡、半个前程。

  ○丁丑。升巡抚登莱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陈锦、为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兼管巡江。

  ○调兵部右侍郎金之俊、为吏部右侍郎。

  ○礼部议覆国子监祭酒薛所蕴疏言、监中所取顺天府生员、教满洲子弟读书。三年之中、应查考所教子弟成材多者、将生员咨吏部考用。每月每生给米二斛以资赡养从之。

  ○戊寅工科给事中许作梅疏言辅养圣德学问为先臣请择国学中满洲子弟通汉语汉书及汉子弟聪慧端方者数人。更番侍读句读明音义辨然后慎简贤良博学之臣为讲读等官。皇上时御经筵群臣尽心开导。于六经诸史中检其有益君身治道者录呈圣览凡历代兴亡。治乱风土物情、人才进退、不越几案而得之。则圣学王道合而为一矣。得上□日及时典学。诚属要务。讲官自当慎择儒臣。国学子弟、不便躐等入侍。该衙门知道。

  ○浙江道御史吴达奏言、目今一切举用人员、悉取材于明季然有明季所黜、而今日亟当登用者。如抗直忤时孤洁莫援因而放弃山林者是也。有明季所黜、而今日不可不黜者如逆党权翼与贪墨败类、是也。有明季未黜、而今日不可不黜者。如持禄养交、日暮倒行而不耻者、是也。在定鼎初年。犹可借招徕名色、邪正兼收。兹江南底定人材毕集若复泾渭不分则君子气沮、而宵小竞进矣。即如阮大钺、袁宏勋、徐复阳辈联袂而至。实繁有徒。岂可借投顺之名、概加录用乎至言路于开创尤为急务。凡朝端举动民生利病吏治臧否、何事不待参酌后定。正宜明敕臣工、慷慨敷陈。勒成一代訏谟。乃动辄责以回奏。是沮敢谏之气。而并塞后进之路也。即如赵开心、论事爽剀置之佥院。可谓用其人矣而所规、切时政者、果一一用之否耶伏乞。皇上大开兼听之门。苟群言可采。必期实见举行。言路乃国家元气。未有元气。充而不久安长治者也。得上□日用贤诚系国家要务。若得真才。惟恐不尽其用。朝廷用人、非曰诱之。若先既录用。后无罪而黜。是有疑心。屡着自行回奏者、非沮塞言路。正欲求其实据。与其揣摩影响之言以失真。不若确核以不至于冤抑。本内云、止用赵开心之身而不用其言。所指何事。着明白确指回奏。

  ○吏科给事中庄宪祖奏言、臣向为礼部郎官、见凡事皆面启请上□日、复从部具疏拟上□日内院票红发科夫自行而自言之。非不于事理凿凿然口传纶綍万一错误关系非轻。臣以为凡事当令满汉官公同议之。具疏入告内院拟上□日、取自上裁。尤祈以仁厚开国。于一切诏谕德音悉敷之。以久大宽平以为收拾人心、招徕天下之本。疏入得上□日、各衙门一应事情着同汉官商确妥。当奏闻。不许口启。

  ○凤阳巡抚赵福星奏报、伪弘光旧漕抚田仰、指薙发为名、鼓惑奸民作乱杀通州如皋、海门牧令。臣同梅勒章京谭布等、领兵巢□刀抚。悉就平定。下所司知之。

  ○己卯。升太常寺卿李元鼎、为兵部右侍郎

  ○以礼部理事官杨声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东江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管粮饷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六·谷应泰
  卷之九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五十·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二十六·王当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纪昀
  六八六 谕陈昌齐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署理藩司恭谢天恩摺·丁曰健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李圆通传·李延寿
  斡罗思传·宋濂
  卷一百二·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三·高晋
  梅贻琦·周诒春
  朱福仪·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静思集巻九·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律辛亥秋诏举秀才余以耳聋足躄县司逼迫非情因成短句恭承丹诏网羣材卧病空山百念灰晋代徒闻三语掾汉廷何待两生来天闗虎豹应难得云锦衣裳不易裁寂寞西山双鬓雪独能永夜望三台和罗养蒙见寄三首君归旧隠

  • 卷一百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七 明 曹学佺 编 方外四 释护国【江南人大历僧】 归山作 諠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好朝市终不忘林峦四皓将拂衣二疎能挂冠窻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

  • 卷三百五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九葵花类四言古蜀葵          【宋】顔延之井维降精岷络升灵物微气丽卉草之生喻艳众葩冠冕羣英类麻能直方葵不倾五言古蜀葵          【宋】司马光白若

  • 平蛮录·王轼

    钦差提督军务南京户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王轼谨题:为捷音事。先节该钦奉敕:“该贵州镇、巡官奏普安蛮贼福佑、夷妇米鲁戕灭土官支属,谋夺官职地方。近又聚众拒捕,敌杀官军,凶恶逾甚。今特命尔前去提督军务,照依

  • 八六七 安徽巡抚谭尚忠奏覆奉到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折·佚名

    八六七 安徽巡抚谭尚忠奏覆奉到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折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四日安徽巡抚臣谭尚忠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奉

  • 二四 几乎成为小流氓·周作人

    我说小流氓,意思是说他地位的大小,并不专指年纪,虽然年龄的大小也自然包括在内,因为年轻的人就不可能成为大脚色。在我们的乡下,方言称流氓为“破脚骨”,这个名词的本意不甚明了,但望文生义的看去,大约因为他们要被打破脚骨,所

  • 卷七 释山第十一·邢昺

    [疏]“释山第十一”。○释曰:案《释名》云:“山,产也。”言产生万物。《说文》云:“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也。”此篇释诸山之名,故云释山。河南华,(华阴山。)河西岳,(吴岳。)河东岱,(岱宗,泰山。)河北恒,(北岳恒山。)江南衡。

  • 原序·沈棐

    春秋继四代而作者也圣人经世之志寓於属辞比事之间而读书者每患其难通其善读则曰以传考经之事迹以经考传之真伪如此则经果不可以无传矣游夏之徒胡为而不能措一辞也余尝欲即经以类次其事之始末考其事以论其时庶几抱遗经

  • 春秋集传详説卷二十七·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定公上【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敬王十一年立是嵗晋定三年】元年春王谷梁曰不书正月定无正也定之无正何也昭公之终非正终也定公之始非正始也昭无正终故定无正始不言即位丧在外也胡文定曰季氏废太子衍及务

  • 礼运·姚际恒

    此周秦间子书,老庄之徒所撰,礼运乃其书中之篇名也。后儒寡识,第以篇名言礼,故采之。后来二氏多窃其旨,而号为吾儒者亦与焉,详篇内。诚恐惑世乱道之书也。(卷三九,页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益

  • 等行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于彼众会之中。有一天子。名现不退转。白世尊曰:何谓奉法遵经典者,世尊告曰:天子欲知奉法遵经典者,能崇顺诸法。是则名曰奉遵。于法若能崇顺一切法者,此则名曰奉修于法。所以者何。其不崇顺于诸法者,则不造法亦无不造。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目录·自融

    (此刻不论宗系惟书法化时代。始自建炎丁未。至顺治丁亥。凡五百二十一年)。卷一佛灯珣禅师圆通真际止禅师智通深禅师龙牙才禅师(补辑)性空普庵主(补辑)龙翔竹庵圭禅师卷二(补辑)祖奇二首座护国此庵元禅师或庵体禅师(

  • 从香港的感想说到香港的佛教·太虚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香港利园佛教联合欢迎会讲──今天承香港佛学会、及香港各佛教团体的领袖,在利园开了这个盛会,因此得与各位聚集一处谈佛法,是非常欣幸的!不过听了苇庵总代表对本人的奖饰,陈静涛居士述说本人行迹的过

  • 第二十四卷·佚名

    执金刚秘密主问疑品第五十一尔时执金刚秘密主菩萨摩诃萨。于自宫中乃与无量诸大真言仙王。前后围绕。端坐观察思惟此法。诰诸仙言。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说此不空罥索心王陀罗尼真言广大解脱莲华曼拏罗印三昧耶。乃是

  • 宗镜录卷第九十二·延寿

    夫约世谛门中。凡圣夭绝。凡夫心外立法。妄执见闻。圣人既了一心。云何同凡知见。答。圣虽知见。常了物虚。如同幻生。无有执着。如大涅槃经云。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以因此烦恼之想生于倒想。一切圣人实有倒想。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智圆

    吾祖智者著疏申经其文弥广。而荆溪撰记解疏其文弥略者何(疏三十四卷记三卷)盖于疏文有意乎删削故。不暇详悉也。自时。厥后略疏成而盛行于代。后世童蒙执记寻疏。而文义回互难以措怀。又其间所谈理事记有不释者。往往

  • 菜根谭·洪应明

    明洪自诚著。是一部以语录体行世、溶儒释道三家人生哲学的修身处世之书。因汪信民之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之语,名曰菜根谭。内容包括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部分。“其间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

  • 两同书·罗隐

    二卷,唐罗隐撰。共十篇,分上下二卷,上卷五篇,皆终之以老氏之言,下卷五篇,皆终之以孔子之言。《崇文总目》说:“以老子修身之说为内,孔子治世之道为外,会其旨而同其原”,是为“两同”之义。该书是作者的哲学著作。他认为,许多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