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德警告段祺瑞
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初肄业于北洋武备学校。毕业后,与荫午楼(昌)等,至德意志游学,学成归国。适袁项城小站练兵,即以教练委之,继授职统制,旋代王士珍提督江北。辛亥南北统一之际,段首先通电,请宣统退位,此举为世称道,遂得为陆军总长。四年,袁项城既信六君子之盲,帝制自为。放其为湖北都督,因其对于袁氏所为,窃有所不满。袁遂解其兵柄,舆论美之。初不料袁氏逝后,段之所行,又俨然袁之第二。骄横跋扈,不屑人言,更甚于袁。因其驾驭才,不若袁之善于操纵笼络,信左右宵小之言,致动辄违背民意,奉军入关劫械。督军天津会议,少轩滑稽复辟。安福祸国殃民,年来之干戈不息,无一不与段有关系者。段每日必吸鸦片四简,必叉麻雀四圈,围棋两局,台球四盘,寒暑不辍,风雨无阻,其亲信言:“老总(段盛时之代名词,今则此称不仅限于总理,即区区一局长,亦作是称矣)公事可以不办,鸦片不可不吸。”对人犹曰无瘾,且极力痛诋人之吸烟为非。日陪其打牌打弹子者,不外曲同丰段芝贵等数人,赌品极劣,非胜不可。少负,则忘八狗入,一场大骂,颇令人难堪。与之下棋者,则为一日本技师,渠本围棋名手,段每与奕必负。故中日协定签字之初,段横梗其中,坚持正议,颇有为国争荣之慨。曹汝霖等忧之,商之小徐,又铮遽然曰:“芝老岂真为国哉,欲其软化,可令日本技师让四子,兹事不难迎刃以解。”曹等从之,厚贿弈手。一星期后,段果若仗马寒蝉,不复则声矣。某国曾许以晋陕甘豫四省,瓜分后留为段之私产,故段纵容部卒,殃民祸国,人民呼吁,充耳不闻。当时有人作安福世系表,转录如下。
胡钧
刘恩格
(兄) 倪嗣冲 朱 深 乌泽声(祖)某某人(父)段某某(本身)徐树铮 (子)王揖唐(孙)康士铎
(弟)曾毓隽 方枢 郑万瞻(继子)龚心堪 梁鸿志(义子)张弧 王印川(私生子)徐世昌 光云锦
李盛锋
田应璜
邓镛
(继孙)袁荣叟
虽是滑稽之作,确有至理。自为吴子玉剪除其势力以后,蛰居府学胡同,持一串牟尼,日以诵佛为事。靳云鹏因事往谒,陪坐一小时。段始终未与之语,频诵阿弥陀佛不绝声。本则其宅之左右,分驻奉兵,名为保护,实则监督。前次张胡入都,躬往请示组阁方针,段亦无切实之语。张出后,即令驻守之兵撤退,时在今年春正月(阳历),至阴历壬戌元宵。段氏乘三十四号号码汽车,由其亲信马弁王贵司机。日本人原田曾永二人,及乔装日兵四名为护卫。杨某(陆军少将前任边防要职)为翻译,一行九众,于下午六时,悄然出京,绕道通州,抵津先往吴光新宅休憩。翌日始至己之津寓,时正奉直酝酿战云之际,因之谣诼纷起,或传其将赴奉,或言其将游浙,其实皆神经过敏之谈,确有人以乘此倒吴助奉之说进。段言:“吴诚有开罪余处,但使余助非北洋正派,以攻真北洋系,誓死不为。余之来津,完全为避政潮,永不愿再为人作嫁,无他想也。”故直奉战后,一般政客,蝇集其门,一一为段摒斥。舆论谓其将修晚节,以盖前愆。然其出都之初,老徐为之寝馈不安,又无法可以邀之回京,乃密嘱钱干臣(能训),假悟善社开坛,伪造张桓侯临坛判语,略谓段芝泉根器不凡,惜误于群小。此次贸身出京,将来于本身尤为不利,皆因其火候未到,故无忍耐工夫。钱即以黄纸誊录,邮寄天津,老段见之,大为懊丧,神思不宁者累日,特以电话招江朝宗至津询问。江以实对,段始知为东诲诡计,虽仍有不豫色,而愁怀则已消释。近日虽群言将举之为总统,为总理。段则仍如槁木死灰,置之不闻不见。每日除赴英界马号传良佐家看宋版书外,仍如在京情状,不减其茹素念佛之生涯也。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六·脱脱 卷之十六 粤纪(续)·计六奇 鸿猷录卷十三·高岱 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五·佚名 尚史卷九十二·李锴 第三章 革命之教育·邹容 资治通鉴考异卷三十·司马光 儒林宗派卷十五·万斯同 卷四十二·傅恒 志卷第三十六 高丽史八十二·郑麟趾 幼主纪·李百药 阳峤传·刘昫 提要·吕午 兵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