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胤祯外传

胤祯,康熙第四子。少年无赖,好饮酒击剑,不见悦于康熙。出亡在外,所交多剑客力士。结兄弟十三人,其长者为某僧,技尤高妙,骁勇绝伦。能练剑为丸,藏脑海中,用则自口吐出,矢矫如长虹,杀人于百里之外,号称万人敌。次者能练剑如芥,藏于指甲缝,用时掷于空中,当者披靡。胤祯亦习其术。康熙晚年病笃,胤桢偕剑客数人返京。先是康熙已草诏,收藏密室。胤祯侦知之,设法盗出。诏中有云:“传位十四太子。”胤祯潜将十字改为于字,藏于身边,乃入宫问疾。预布心腹于宫门外,有入宫门者辄阻之。时康熙病已殆。先是十四子允■〈衤题〉,奉命出征准部。至是拥兵西路观变。康熙宣诏大臣入宫,半晌无至者。蓦见胤祯立前,大怒,取玉念珠投之。有顷,康熙即殁。胤祯出告百官,谓奉诏册立,并举念珠为证。百官莫辨真伪,奉之登极。康熙众子有知其事者,心皆不服,时出怨言。胤祯知群情汹汹,遂以峻法严刑为治。即位未几,亲藩诛锄殆尽。当时各藩皆有党与,大半系侠士之流,胤祯恐遭人之暗杀也。一曰赴天坛祭祀,胤祯甫至天坛,突闻坛顶所张黄幕,砉然一声,陡作异响,卫士疑为刺客,纷趋救护。惟见胤祯右手微动,一线光芒,从手中射出,斯须幕裂处,坠一狐首。胤祯乃谓诸述土曰:“迩来逆党欲谋刺朕,密布刺客。朕故小试手段,使逆党知朕剑术之高妙,虽有刺客,其如朕何?”然胤祯虽如此说,而心怀疑惧滋甚。窃思天下之剑客,多半皆为我羽党,可以无虑。惟某僧独不为用,亡走山泽,深以为患,思杀之以除害。而某僧行踪飘忽,无从弋获。一曰,侦知僧在某所,命结义兄弟三人,易服往探,后布精兵围守要隘。僧睹三人至,笑曰:“若辈受主命来捕我耶?汝主气数尚旺,吾不能与争。虽然,汝主多行不义,屡以私恨杀人,吾今虽死,汝主必不能苟免,一月必有为吾报仇者,汝等识之。”言讫,伏剑而死。三人携其首复命,并以其语奏闻。胤祯大惧,防卫綦严,寝食不宁者数曰。月余,无故暴死于内寝。宫廷秘密,讳为病殁,实则为某女侠所刺。相传某女侠即吕晚村孙女,剑术尤冠侪辈云。

朴庵曰:“吾阅《鄂尔泰传》,是曰雍正尚视朝如恒,午后忽急召鄂入宫。外间喧传暴崩,鄂入朝,马不及鞍,髀骨被磨损,流血不止。既入官,留宿三曰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使非被刺,何所危疑而仓皇至是。观鄂传,雍正为人所杀,决无疑也。呜呼!胤祯以一帝位逼父杀弟,而己亦卒不免一死,则是帝王者实不祥之物也。今者真理曰明,而残喘之满虏,至死尚作老马恋栈之态,可谓不知审时度势之釉贿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刘昫
  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五·赵尔巽
  卷十三·吴广成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第二○五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五月初八日一一四○九—一三·佚名
  卷十三·曾巩
  一三八五 军机大臣等奏询问纪昀前奏王杰派令书吏出银一事情形片·佚名
  史记集解卷六十八·裴骃
  高道穆传·魏收
  冯道根传·李延寿
  卷九十一·阿桂
  卷六十六·雍正
  卷三十七·佚名
  余日章·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九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屋诗稿许棐字忱父海盐人嘉熙中隠居秦溪种梅数十树搆屋读书自号梅屋慕香山东坡画二像悬室中事之尝曰四壁天地万卷春风庾岭香孤山玉乐而可以忘死着有

  • 靖夷纪事·高拱

    隆庆庚午予还内阁兼理铨务先是贵州土官安国亨安智各起兵雠杀抚臣以叛逆闻动兵征剿弗获且将成乱予深念之时抚臣者去予欲得人以代而太仆少卿阮文中者沉毅可属以事乃推为都御史巡抚贵州制曰可于是文中来谒事予语之曰所为

  • 卷之四十二·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九月辛丑朔。谕内阁、前经降旨。以本年八月二十日为资政院第一次召集之期。尔议员等各能遵守定章。将开院以前应有事宜。妥行准备。兹据奏报成立。秩序谨严。朕心实深嘉悦。钦惟我兼祧皇考德宗景皇帝慨

  • ●温氏原序·温睿临

    「南疆佚史」者何?纪金陵、闽、粤三朝遗事也。何以不言朝?不成朝也。何以为之南疆?皆南土也。若曰一时疆此南疆也,然则何纪尔也?曰:土宇反复、攻守纷错,政令有得失、岁月有替兴,成败之迹不可冺也;忠佞杂陈、贤奸各出,奇才杰士之

  •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四·佚名

    宁宗嘉定七年【甲戌】春正月丁邜朔何九龄袭秦州大败先是元年冬金主璟卒衞王允济立允济尝使塔坦因不为特穆津所礼愤之及允济立特穆津始叛四年秋朝廷遣余嵘北使贺所谓万秋节者而燕京已爲塔坦所逼不

  • 绎史卷一百二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韩咎几瑟争立战国策宣王谓樛留曰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简公用田成监止而简公弑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其党其寡力者借外权羣臣或内树其党以擅其主

  •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范晔

    (樊宏、陰识)◆樊宏传,樊宏字靡卿,南陽郡湖陽人,世祖的舅舅。其先祖周仲山甫,封于樊,因以为氏,为乡里显姓。父樊重,字君云,善农稼,好货殖。樊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同生活,子孙朝夕礼敬,常像公家。其经营产业,物无所弃,课童役隶,各得其

  • 柳升传·张廷玉

    柳升,怀宁人。承袭父职任燕山护卫百户。他经历大小二十余战,累升为左军都督佥事。永乐初年,随从张辅征交趾,破贼于鲁江,斩杀其首领阮子仁等。守卫咸子关。贼人进入富良江,船只连绵十余里,横截江面,构建营寨,陆军也有数万人。张

  • 大理寺·佚名

    本寺官其所属左右寺官职专审录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驳事有冤枉者推情辨明务必刑归有罪不陷无辜  审录囚人参详罪名凡刑部十二部都察院十二道五军都督府断事官五司问拟一应囚人犯该死罪徒流者具写奏本发审笞杖

  • 卷十八 大学五或问下·黎靖德

      ◎传五章   △独其所谓格物致知者一段   先生为道夫读格物说,举遗书"或问学何为而可以有觉"一段,曰:"'能致其知,则思自然明,至於久而后有觉',是积累之多,自有个觉悟时节。'勉强学问',所以致其知也。'闻见博而智益明',

  • 第五章 6·辜鸿铭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辜讲有一次孔子说:“中国政府现在秩序混乱,缺乏司法公正。我要一心一意地乘坐上小船,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寻找秩序和公正。假如我要

  •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三)·太虚

    【释 经】经题之优婆塞戒义,前已言之。其内容共有七卷,分为二十八品。品即品目,凡文义相类,则收为一品。兹将二十八品经文,依古德分为三分:一、叙启分,即集会一品。二、自发心品至般若品多分,共二十七品,皆为正说分,又称正宗分

  • 叙七佛·朱时恩

    叙七佛传灯录云。古佛应世。绵历无穷。难以悉数。现在贤劫。有千如来。暨於释迦。但纪七佛。案长阿含经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树下。於中成正觉。又曼殊室利。为七佛祖师。金华善慧大士。登松山嵿行道。

  • 禅门要略·智顗

    天台大师 智顗出夫人修禅学慧法门。先明方便。后明正观。方便者凡有五种。初具五缘。一者衣食具足。二者持戒清净。三者闲居静处。四者息诸缘务。五者亲近善知识。五缘若阙则妨安心。若无善知识则不知遮障。为此义故

  • 普宁·纳博科夫

    《普宁》是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7年。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普宁的俄裔美籍教授在一所名为温代尔学院担任教职期间的生活遭遇,反映了一个身处美国主流文化群体中的“他者”的困苦、挣

  • 梅花易数·邵雍

    古代占卜法之一。其方法为任取一字,画数以八减之,余数得卦。再取一字,以六减之,余数得爻,依易理占断吉凶,相传为宋邵雍所作。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

  • 杂著指玄篇·佚名

    收有《金丹四百字》(题张伯端作),《还源篇》(题石泰作),《丹髓歌》,《庭经》(题陈泥丸作),白玉蟾《金丹火候图》《修仙辨惑论》、《谢仙师寄书词》和《谢张紫阳书》等。《金丹四百字》以五言诗二十首,《还源篇》以五言诗八十一首

  • 熙朝快史·佚名

    长篇小说。清饮霞居士编撰。十二回。撰者真实姓名无考。书叙某孝廉与觉世老人讨论时弊之后,即死去转世名康济时。济时通古博今,上自天文,下至舆地,旁及泰西诸学,无不潜心研究。受其同乡好友甘肃知县林琪求助,平定回民叛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