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祯外传
胤祯,康熙第四子。少年无赖,好饮酒击剑,不见悦于康熙。出亡在外,所交多剑客力士。结兄弟十三人,其长者为某僧,技尤高妙,骁勇绝伦。能练剑为丸,藏脑海中,用则自口吐出,矢矫如长虹,杀人于百里之外,号称万人敌。次者能练剑如芥,藏于指甲缝,用时掷于空中,当者披靡。胤祯亦习其术。康熙晚年病笃,胤桢偕剑客数人返京。先是康熙已草诏,收藏密室。胤祯侦知之,设法盗出。诏中有云:“传位十四太子。”胤祯潜将十字改为于字,藏于身边,乃入宫问疾。预布心腹于宫门外,有入宫门者辄阻之。时康熙病已殆。先是十四子允■〈衤题〉,奉命出征准部。至是拥兵西路观变。康熙宣诏大臣入宫,半晌无至者。蓦见胤祯立前,大怒,取玉念珠投之。有顷,康熙即殁。胤祯出告百官,谓奉诏册立,并举念珠为证。百官莫辨真伪,奉之登极。康熙众子有知其事者,心皆不服,时出怨言。胤祯知群情汹汹,遂以峻法严刑为治。即位未几,亲藩诛锄殆尽。当时各藩皆有党与,大半系侠士之流,胤祯恐遭人之暗杀也。一曰赴天坛祭祀,胤祯甫至天坛,突闻坛顶所张黄幕,砉然一声,陡作异响,卫士疑为刺客,纷趋救护。惟见胤祯右手微动,一线光芒,从手中射出,斯须幕裂处,坠一狐首。胤祯乃谓诸述土曰:“迩来逆党欲谋刺朕,密布刺客。朕故小试手段,使逆党知朕剑术之高妙,虽有刺客,其如朕何?”然胤祯虽如此说,而心怀疑惧滋甚。窃思天下之剑客,多半皆为我羽党,可以无虑。惟某僧独不为用,亡走山泽,深以为患,思杀之以除害。而某僧行踪飘忽,无从弋获。一曰,侦知僧在某所,命结义兄弟三人,易服往探,后布精兵围守要隘。僧睹三人至,笑曰:“若辈受主命来捕我耶?汝主气数尚旺,吾不能与争。虽然,汝主多行不义,屡以私恨杀人,吾今虽死,汝主必不能苟免,一月必有为吾报仇者,汝等识之。”言讫,伏剑而死。三人携其首复命,并以其语奏闻。胤祯大惧,防卫綦严,寝食不宁者数曰。月余,无故暴死于内寝。宫廷秘密,讳为病殁,实则为某女侠所刺。相传某女侠即吕晚村孙女,剑术尤冠侪辈云。
朴庵曰:“吾阅《鄂尔泰传》,是曰雍正尚视朝如恒,午后忽急召鄂入宫。外间喧传暴崩,鄂入朝,马不及鞍,髀骨被磨损,流血不止。既入官,留宿三曰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使非被刺,何所危疑而仓皇至是。观鄂传,雍正为人所杀,决无疑也。呜呼!胤祯以一帝位逼父杀弟,而己亦卒不免一死,则是帝王者实不祥之物也。今者真理曰明,而残喘之满虏,至死尚作老马恋栈之态,可谓不知审时度势之釉贿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刘昫 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五·赵尔巽 卷十三·吴广成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第二○五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五月初八日一一四○九—一三·佚名 卷十三·曾巩 一三八五 军机大臣等奏询问纪昀前奏王杰派令书吏出银一事情形片·佚名 史记集解卷六十八·裴骃 高道穆传·魏收 冯道根传·李延寿 卷九十一·阿桂 卷六十六·雍正 卷三十七·佚名 余日章·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