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冯道根传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郡赞阝县人。少年丧父,家贫,给人作帮工以奉养母亲。在外面得到好吃的东西,从不自己先吃,一定要赶紧拿回家来送给母亲。十三岁时,以孝行闻名。郡里征召他作主簿,他不去,说:“我应当封侯享受祭祀,怎么能作个小小的文吏呢!”

十六岁时,同乡蔡道班作湖陽戍军主,攻蛮人锡城,反而被蛮人围困,道根去援救他,单人独骑驰骋疆场,手提双剑左右奋击,杀伤敌人甚多,道班因此幸免,他也因此而知名。

齐建武末年,北魏孝文帝攻陷南陽等五郡。齐明帝派太尉陈显达去争夺,军队到氵匀口,道根对显达说:“氵匀水流急,不如把船都丢在赞阝城,并道步行前进。”显达不听。道根仍带领他自己私人的队伍从军而行。等到显达军败夜间逃跑,靠了道根指路而得保全。不久他作了氵匀口戍的副军主。

他因为母丧还家时,听说梁武帝起兵,于是对亲近人说:“遇到兵戎之事就放弃礼节,古人也不避这样做,建立功业扬名后世,难道不是孝吗。”于是率领乡人归附武帝,隶属王茂指挥,经常作为前锋。武帝即位后,作骁骑将军,封增城县男。

天监二年(503),任南梁州太守,统率阜陵城的军事。初到阜陵时,修治城防,远远地布置上侦察人员,好像敌人马上就要到来一样。众人都笑话他,道根说:“防要怯,战要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城还没修好,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兵二万忽然来到城下,道根的城防尚未坚固,城中兵少,众人莫不失色。道根命令打开城门,身着宽松的官服登上城头,选出二百精锐与魏军交战,打败了他们,魏军退去。他迁升为辅国将军。

天监六年(507),魏国攻钟离,武帝下诏命豫州刺史韦睿救援。道根作韦睿的前锋,到徐州,向韦睿献计兵据邵陽洲,在这儿筑垒掘壕逼迫魏城。道根能跑马丈量土地,数马步来分派任务,很快就把城墙修了起来。等到淮河涨水,道根乘战舰攻断魏军连桥,魏军大败。朝廷晋其爵位为伯爵,改封豫宁县。天监八年(509),拜为豫州刺史,统领南汝陰太守之职。为政清廉简约,境内平安。逐步升迁为右卫将军。

道根生性谨慎宽厚,不善言谈,作为将领能够约束部下,所经过村庄,将士不敢掳掠。每次出征作战,从不谈论自己的功绩。他的部下有人对此口出怨言,道根开导他们说:“圣主自能明察功劳多少,我们作将士的管这干什么。”武帝曾指着道根向尚书令沈约宣示,赞誉他口不谈功劳。沈约说:“这是陛下的大树将军冯异啊。”道根历任州郡长官,为政和顺清静,为下人所怀念。在朝廷虽然位置尊贵显要,但生性俭朴,所居住的宅院房屋墙壁都不加修饰,没有华贵的器物服饰与侍卫跟随,回到屋里冷冷清清地如一介寒士。当世之士都佩服他的清廉退让,武帝也很推重他。他寒微时不学习,富贵以后多少读了一点书,自己说没有多少文化,常常仰慕周勃的器量。

天监十六年(517),又任豫州刺史。将要赴任时,武帝带领朝臣在武德殿设宴与道根饯别,叫来画工给他画像。道根诚惶诚恐地谢恩说:“臣能用来报答国家的,只剩下一死了,但现在天下太平,遗憾没有可死之处。”豫州又得道根为长官,人们都很高兴。武帝常常称赞说:“冯道根在哪州任职,能让朝廷不再考虑那一州的事情。”

在豫州不久得病,请求还朝。朝廷就征召他还朝为散骑常侍、左军将军。死在任上。那天,武帝备车驾要去春祀父祖二庙,出宫后,有关官员奏报冯道根死讯。武帝问中书舍人朱异说:“吉凶赶在同一天了,还能去祭祀吗?”朱异回答说:“以前柳庄病死,卫献公赶上祭祀,向神主报告说:‘有臣子柳庄,并非寡人个人之臣,而是国家栋梁之臣,现在听到他的死讯,请让我去吊问。’没有脱祭服就前去,向死者赠送衣被。道根虽算不上国家栋梁之臣,也对王室有功,亲临凭吊也是合于礼的。”武帝于是亲临其家,哭得很悲痛。谥为“威”。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班固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五十一·柯劭忞
  卷二百二十七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卷四下·杨士奇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六·佚名
  尚史卷二十七·李锴
  ◎议员与天鹅及乌龟·吴虞公
  续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卷一百二十·司马迁
  先伯父文凤公家传·林献堂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司马迁
  卷八十·赵汝愚
  卷六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癯斋·唐圭璋

      买陂塘   寿监丞吴芹庵   闻掀髯、岭头长啸,梅花一夜香吐。正看呜凤朝阳影,何事惊鸿翩举。来又去。但赢得、儿童拍手笑无据。人间何处。有九曲栽芹,一峰横砚,江上听春雨。   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 ●清芬室诗话(竺仙)·蒋箸超

    前清乾隆三十三年,杨重英随大将军明瑞征缅甸,师败被执,讹传已降,实则抗节不屈也。缅人囚之于僧寺,越二十一年,缅酋奉表投诚,始送还,卒于途。得旨褒奖,有驾苏武而上之语。并释其子长龄出狱,授三等侍卫。重英有女曰琼华,当父在缅时

  • 第三節 律詩的平仄·王力

    平仄,這是律詩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詩的平仄規則,一直應用到後代的詞曲。我們講詩詞的格律,主要就是講平仄。(一)五律的平仄五言的平仄,衹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三十七·赵尔巽

      李长庚子廷钰 胡振声 王得禄 邱良功陈步云 许松年 黄标林国良 许廷桂   李长庚,字西岩,福建同安人。乾隆三十六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出为浙江衢州营都司,累迁乐清协副将。五十二年,署福建海坛镇总兵。邻海有盗,误指

  • ●卷第九·胡三省

    【汉纪一】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涒滩,凡二年。〔项羽之分天下,王诸将也,王沛公于巴、蜀、汉中,曰汉王。王怒,欲攻羽。萧何谏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于是就国。及灭项羽,有天下,遂因始封国名而号曰汉。章:“

  • 卷之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七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一月庚子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大学士等朕每日听政、必于辰刻中御门闻部院奏事大臣每日于黎明时齐集午门外久候、方始入奏迨奏毕、复各归署理事无乃过劳朕观大臣内有年及六旬者

  • 卷之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八五二 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大典》内指出错误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佚名

    八五二 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大典》内指出错误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四库馆进呈过《永乐大典》一次,共六十八种,三分计一千二百三十九本,内有指出错误、应记过者一百三十八本,今

  • 四十四、译小说的开始·包天笑

      外国小说的输入中国,以我所见,则在前清同治年间,其时上海的申报上,时常见一二有译载似小说的纪事。如“巴沙官故事”等,乃纪载一艘帆船失事,有一船员匿在酒桶中,飘流海面,卒乃遇救事。其它亦常有数短篇,不复能记

  • 卷六十一 蜀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陈寿

    (三国志潘濬传、三国志陆凯传、三国志陆胤传)潘濬传,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他成年时跟随宋仲子学习。年纪不到三十时,荆州牧刘表征召他为本州江夏从事。当时沙羡县县长贪赃枉法不修品行,潘濬依法将他杀死,全郡都受到震

  • 卷二十四 聘礼第八·郑玄

    宾入竟而死,遂也。主人为之具,而殡。(具,谓始死至殡所当用。)[疏]“宾入”至“而殡”。○注“具谓”至“当用”。○释曰:自此尽“卒殡乃归”,论宾介死之事。云“宾入境而死,遂也”者,若未入境即反来。云“主人为之具而殡”者,谓

  • 卷六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一宗庙制度周礼春官司几筵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衣【注斧谓之黼其绣白黒采以绛帛爲质依其制如屏风然 疏屏风之名出

  • 日知荟说卷二·乾隆

    天命之谓性性之与理本非有二盖天以于穆不已之理化生万物而人得此理以为生即具此理以为性故体之于人即可以识天命之不贰而騐之于天又可以察人生之无妄无极太极太极隂阳此天之一理所流行也性縁理而立理从性而生此人之本

  • 卷三百一十七·佚名

    △初分趣智品第四十六之二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胄不属布施波罗蜜多。何以故?布施波罗蜜多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胄故。说彼甲胄不属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胄不属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净

  • 重刻赵州祖师语录序·从谂

    闻夫破家散宅,于十八上而善舞太阿;纵宾夺主,于贤圣前而逢场作戏:一物不将来,便教放下着;不起一念时,向道须弥山。每拈一茎草而唤作丈六金身;口惟一个齿而尽知世间滋味。镇州萝卜,诸方谩云即是师承;青州布衫,学者休向言中取的。一

  • 静居集·张羽

    又称《静庵集》。诗集。四卷。明张羽撰。张羽,字来仪,以字行,更字附凤。本浔阳 (今江西九江)人,侨居浙江吴兴。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洪武六年 (1373),征起,廷对称者,授太常寺司丞,后又兼翰林院,同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