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理寺

本寺官其所属左右寺官职专审录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驳事有冤枉者推情辨明务必刑归有罪不陷无辜

  审录囚人参详罪名

凡刑部十二部都察院十二道五军都督府断事官五司问拟一应囚人犯该死罪徒流者具写奏本发审笞杖罪名者行移公文发审另行入递预先差人连案同囚送发到寺照依该管地方先从左右寺审录若审得囚无冤枉者取讫各囚服辩在官案呈本寺连囚引领赴堂圆审无异取据原问衙门司狱司印信收管入卷将囚连案责付原押人收领回监听候发落候递到各项奏本公文到寺将奏本抄白立案务要仔细参详情犯罪名比照律条如罪名合律者准拟本寺依式具本同将原来奏本缴送该科给事中编号收掌然后印押平允回报原衙门如拟施行如罪名不合律者依律照驳亦依式具本将原来奏本缴送该科收编驳回原衙门再拟如二次改拟不当仍前驳回议拟候三次改拟不当照例将当该官吏具奏送问或中间招情有未明者必须驳回再问若公文不必抄白就即立案其参详罪名准拟合律照驳不合律及送问等项并如前行若审得囚人告诉冤枉果有明白证佐取责所诉词状案呈本寺连囚引领赴堂圆审相同将囚连案依前发回原问衙门听候发落待奏本公文到寺将原来奏本依式具本如前缴送该科公文止留本寺立案然后仰令左右寺抄案备问囚人供词行移隔别衙门再问若二次番异者再取本囚供状在官照例具奏会同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衙门堂上官员审回奏施行

  合律照驳式

大理寺卿臣某等谨奏为李甲告不应事刑部某部问拟李甲等一十六名数内合律一十五名不合律张丙一名有照驳谨具奏闻

一照驳

前件本寺照律张丙合得计赃准窃盗一贯之上律杖七十罪无出入其刑部某部却依不应律笞四十未审故失已出张丙杖罪三十所据不当官吏除尚书某侍郎某取自上裁其子部某部官吏某人合送法司问罪仍令改正

一准拟

事内干连人王乙等合得笞罪十名陈丁等合得杖罪四名李甲一名无罪释放

洪武 年 月 日

  番异式

大理寺卿臣某等谨奏为某事某衙门问拟某人一名审问番异原招某囚合隔别衙门再问谨具奏闻

洪武 年 月 日

  二次番异式

大理寺卿臣某等谨奏为某事某衙门问拟某人等二名除审拟允当外数内某人一名先为某衙门具本发审若原系公文者则云公文发审本囚告诉冤枉取责供词在官已经照例行移隔别衙门再问去后今据某衙门发审仍前执称冤枉除再取供词在官外本囚合照例会各衙门堂上官圆审谨具奏闻准拟某人合得某罪一名

洪武 年 月 日

  请旨发落

凡律内该载请旨发落者本寺具本开写犯由罪名奏闻取自上裁即将奉到旨意于奏本年月后批写讫就写某官批于下押字其余有奉旨意者亦同此例批写讫回寺立案备云前项旨意于平允内开写回报各衙门施行

  详拟罪名

凡在外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并直隶卫所府州一应刑名问拟完备将犯人就彼监收具由申达合干上司都司并卫所申都督府布政司并直隶府州申呈刑部按察司呈都察院其各衙门备开招罪转行到寺详拟凡罪名合律者回报如拟施行内有犯该重刑本寺奏闻回报不合律者驳回再拟中间或有招词事情含糊不明者驳回再问

  月报囚数

凡本寺每月审过刑部等衙门一应囚数分豁死罪徒流杖笞等项罪名置立印信文册着令架阁库典吏日逐明白附写候至月终通类具本奏

  处决重囚

凡本寺审过刑部等衙门死罪囚人犯该十恶决不待时者每月具本覆奏闻讫移文回报各该衙门处决不系十恶者待秋分后覆奏处决

 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断事官左右断事官职专总督左右中前后五司官问断五军所辖都司卫所军官军人刑名其五司官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则分问各司该管地方都司卫所刑名等事左右中前后五司

  问拟刑名

凡奉五军都督府札付发下犯人若干名到厅连案送该司承行该司随即立案将送到一干人证当官引问对证明白取讫各人亲书招供服辩在官如囚别无冤枉依律定拟罪名具本备云原发事由问拟招罪前件议得照行事理官吏佥书完备引囚赴厅圆审无异将奏本连囚牒缴大理寺审录候本寺将各囚审录无冤比律允当勘合平允回报该司照依拟定罪名发落如囚犯该死罪者发下司狱司牢固监收听候处决犯该徒流者照例送工部转发工役犯该杖笞合决断者具手本会请监察御史刑部大理寺等衙门官公同断决供证明白无罪者军送该府转发属卫着役民送兵部给引宁家本宗事内或有照出合问军官呈厅具奏请旨行移该府提取如干问有司入流官员亦须具奏请旨行移兵部提取发来归结若有干问卫所令典旗军及有司令典民人不须具奏就行该府兵部提发归结

  起解赃罚

凡各司问过犯人所受赃物或金或银或钱钞四等件照数于犯人名下追足责付库子下库收贮按季各司关官一员点闸辩验无伪细开各起犯人原受金银钞等件具呈本厅备呈该府出给长单责令原管官员并经手库子进赴内府赃罚库交纳足备取获实收附卷存照

  月报军官

凡各司见行监问为事军官每月初旬分豁某卫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为某事某年月日入监逐一开呈本厅备呈该府以凭具

  处决重囚

凡各司问过重囚除十恶决不待时外有该秋后处决者发下司狱司牢固监收候大理寺秋分后覆奏闻讫回报各司即将合决犯人押赴法场仍具手本会请监察御史刑部大理寺等衙门公同处决批回附卷

  详拟罪名

凡各都司据各断事司问拟犯人招罪明白备呈该府定夺各府连呈判送五军断事官详拟本厅连案送该司承行该司随即抄案参详所问招词或原拟笞杖徒流绞斩罪名比律允当具本备开原发事由问拟招罪照行事理牒缴大理寺覆拟候平允回报到司连案缴呈本厅具呈该府转行各都司如拟施行

  杂行

   工役囚人

凡各司问拟囚人犯该笞杖徒流准工者开坐招犯具呈本厅编立字号造册二本一本进缴内府工科一本连囚牒发工部转发工役候工满本部仍将各囚送回本厅查照原拟工限相同扣筭工程无欠明白具手本赴工科于进缴字号册内销讫原号就将囚人引赴承天门叩头疏放

   官吏俸给

凡五司并司狱司官吏俸给按月初旬呈申到厅同将本厅官吏俸给通行造册一本备开官吏姓名合得俸粮数目牒缴吏部主事厅照数放支本厅仍出印信俸帖差人赍领前去吏部仓依数关支施行

   公用纸札

凡本厅并五司合用纸札于官收赃罚钞内关支差官一员照依按月时估价值两平收买于各宗卷内销用仍将用过纸数尽实花销明白附卷

   牢狱

司狱司额设司狱二员专一监收五司见问囚人验罪轻重如法枷锁按月五司轮委官一员亲临提调其监禁事理并与刑部同

  分问衙门

   左司

在京

骁骑右卫 英武卫 镇南卫

龙虎卫 留守左卫 水军左卫

沈阳左卫 沈阳右卫 府军左卫

羽林左卫

在外

浙江都司 山东都司 辽东都司

   右司

在京

府军右卫 水军右卫 留守右卫

虎贲右卫 广武卫 武德卫

在外

陜西都司 四川都司 广西都司

贵州都司 云南都司

   中司

在京

旗手卫 和阳卫 广洋卫

留守中卫 牧马所 神策卫

应天卫 府军卫 虎贲左卫

在外

直隶卫所 河南都司

   前司

在京

豹韬卫 龙江卫 飞熊卫

金吾前卫 府军前卫 留守前卫

天策卫 龙骧卫

在外

湖广都司 江西都司 广东都司

福建都司 福建行都司

   后司

在京

锦衣卫 金吾后卫 府军后卫

兴武卫 鹰扬卫 江阴卫

横海卫 留守后卫 蒙古左卫

蒙古右卫

在外

北平都司 北平行都司 山西都司

山西行都司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列传第五·柯劭忞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六·焦竑
  第五十一回 滋德殿病终留遗嘱 高平县敌忾奏奇勋·蔡东藩
  ●江阴城守纪卷上·韩菼
  宋史全文卷二十九上·佚名
  鸿猷录卷十二·高岱
  卷四十·杨士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卷五·曾巩
  弁言·佚名
  志第九 祭祀下(原文)·范晔
  卷一百七十五·杨士奇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四·高晋
  233.戚继光驱逐倭寇·林汉达
  纲鉴易知录卷二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淮海词 全文·秦观

      忆仙姿(旧刻如梦令五阕今増入二阕)  门外鸦啼杨栁,春色着人如酒。睡起熨沉香,玉腕不胜金斗。消痩,消痩,还是褪花时候。  又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又 

  • 卷二十三·唐圭璋

    ○八归庚辰七夕,与卫立礼同用此调凉欺羽扇,风生蕲竹,秋意渐满院落。商声又过梧桐井,还误剖瓜佳会,泛槎仙约。漫忆中庭儿女夜,几笑语、花楼欢乐。尚认得、织女桥边,半是旧乌鹊。何事明河影下,佳期如许,暗抱一襟

  • 卷五十七·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七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叶法善掘地得古曲几上十八字歌 【题拟】岁年永悲,羽翼殆归,哀哉罹殃苦,令我不得飞。 【见《太平广记》卷七十七引佚名《广德神异录》。】有神降于郑绎 【《说郛》作「浠」、《

  • 卷三百二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二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四十八 王燧 送别 绿水灔汀洲风起江南秋烟波有孤客关河生远愁远愁那足说惜此芳华歇日暮淡忘归苹花怅难撷 修竹美人图 兰膏香腻盘云緑愁鎻春山黛痕蹙

  • 梅尧臣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

  • 越绝卷第十五·袁康

      越绝篇叙外传记第十九   维先古九头之世,蒙水之际,兴败有数,承三继五。故曰众者传目,多者信德。自此之时,天下大服。三皇以后,以一治人。至于三王,争心生,兵革越,作肉刑。五胥因悉挟方气,历天汉。孔子感精,知后有疆秦丧其

  • 名山藏卷之五十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洪武臣一)◆臣林记(洪武臣一)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李文忠沐英廖永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合传张德胜桑世杰胡大海耿再成合传赵德胜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徐达大将军达者姓徐世田夫也至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九·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三月己卯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彭城伯张熊祭 裕陵○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孙慎子重光为国子生以巡抚延绥时军功也○庚辰升福建布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副使谭纶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罕东左卫都督日羔剌等

  • 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八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牡丹花下风流鬼·李定夷

    无锡邑马路上登丰旅馆内,日前晚间,有充地保之邹巧泉,偕一南门外某纱厂之女工至该旅馆住宿。不料至三时后,某女工忽至帐房,声称邹某腹痛,急须延医等语,即匆匆出门而去。有顷,茶房某甲,至邹某房内看视,见邹僵卧被中,业已气绝毙命。

  • 第六章 公通·梁启超

    大同之世,铁路、电线、汽船、邮政皆归于一,皆属于公,是时飞船大盛通行,亦公为之,五者皆为大地交通运送之要政,公政府各设专部以经营之。是时五者繁密,如网如梭,缠于大地,既为公产而不归私有;人口尤众,游历通信尤繁,则五者所收之费

  • 量知篇第三五·王充

    【题解】本篇是对儒生与文吏在学问和知识方面的衡量,故篇名称之为“量知”。王充认为儒生身怀节义有学问,懂经学,通先王之道,知晓政治,敢于直谏,有文采;而文吏“好为奸”,“贪爵禄”,没有学问,腹中空空,不晓政治

  • 覆杨毓芬居士书·太虚

    蝶甫居士大鉴:惠函备悉。居士蒿目时艰,努力佛化,情殷悲悯,钦仰钦仰!至嘱出版佛教画报,诚为美举,已交干事部策划进行。拟由本社北京办事处出版,希先与胡子笏社长磋商组织各项:一、编辑人员,二、刊内组织,三、借地址,四、经费,五、销

  • 观心诵经法记·智顗

      天台大师 说  荆溪尊者 述大师以无碍辩力。无缘慈力。随机益物使不空过。故於诵习。别施方便纲格。虽即不逾大旨。而於别行网目还殊。故更寄之以具诸行。余霟承宗匠。颇揽异同。以理冠之事无不可。但根缘不等

  • 奉使安南水程日记·黄福

    永樂四年有事于安南舟車所抵耳目所得具筆于後

  • 寂寞·梁实秋

    散文选集,梁实秋著,收文52篇。

  • 有志者·茅盾

    短篇小说。作于1935年5月12日,最初发表于同年6月《中学生》56号,署名茅盾。先后收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出版的《泡沫》,开明书店1938年出版的七作家集《有志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第8卷,该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