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摭遗卷九

吴郡李瑶子玉纂

目录

安隆、缅甸尽难诸臣列传

吴贞毓高绩(金简)李如月任国玺(薛大观附张镌、郑允元,任斗墟、林青阳等、陈纯来)王兴

胜朝启、祯之世,隤政丛出;制于内奄、扼于强臣,展转相因,比末造而犹弗免焉。安隆十八先生之狱,亦一部二十一史中所仅见者也。永明王迁徙荒徼,正如衣败絮行荆棘中,牵一罣十,跬步勿能自主。然极此艰危困苦之区,犹得此数辈守正不阿而恬死相从焉,益足以见先时君泽之深、臣节之重如是如是。入缅后事,详此。

虎贲将军王兴,为永明孤臣也。于平粤后,坚守文村,逾十有一年之久。以力尽,自焚。诸记失之,特摭附。

列传九

吴贞毓

吴贞毓字符声,宜兴人。崇祯癸未进士;闽中授吏部文选主事。永明王立,预议;进郎中。王驻全州,加太常少卿,掌选事;已擢吏部右侍郎。从至肇庆,拜户部尚书。寻广东、广西会城先后失,王徙浔州、再徙南宁,皆从之。

时孙可望据云南,遣龚彝奉表贡方物,道归顺意;移书当事,乞封王爵。大学士严起恒持不可,给事中金堡以为祖制无有,固诤之。南宁与广南错趾,可望书有『不允封号,即提兵出战』语。会武康伯胡执恭矫诏先封秦王;既而可望知其伪,复遣使来问故、求真封,贞毓与起恒共阻之。可望怒,后竟遣将杀起恒,贞毓以奉使获免。及还,进东阁大学士,代起恒辅政。

辛卯,王师南征;势已迫,王召诸臣集议。或请走海滨就南阳伯李元胤、或请入安南避难、或请航海抵闽依忠孝伯郑成功;惟文安侯马吉翔、司礼太监庞天寿素结可望,坚主赴黔议。贞毓因前阻封故,不敢决。元胤疏请出海;王固不欲就可望,又以海滨为远,再下廷议。顷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殿后军战败奔还,请王急由水道走土司。抵濑湍,我兵追近距百里;上下失色,皆散去。旋次罗江,追骑止隔一舍。岁已暮,日晡,引却;乃稍安。明年壬辰正月,次龙英。既望,抵广南。可望遣兵,以二月迎王入居安隆所,改名安龙府。宫室庳陋、服御粗麤,守护将吏亦罕尽人臣礼;王已不堪其忧,隐忍之。时吉翔掌戎政、天寿督勇卫营,皆谄事可望者;吉翔恶贞毓不附己,令其党交章弹劾,且曰:『秦王宰天下,我具启以内外事尽付戎政、勇卫二司,大权归我,君等为羽仪;贞毓何能为也』!遂属门生郭璘说主事胡士瑞拥戴秦王;士瑞厉声叱之,退。他日,更遣璘求郎中古其品画「尧舜嬗受图」以献可望,其品拒不从;吉翔乃谮于可望,杖杀之。而可望果以朝事悉委吉翔、天寿;于是士瑞与给事中徐极、员外郎林青阳、蔡演、主事张镌连章发其奸。王大怒,两人求救于太妃以免。

先是,王监国肇庆,诏令未及;有故御史任僎、主事方于宣等尊可望为国主,定朝仪,劝设内阁九卿、六部科道官;至是,尽易旧。立太庙,括近省田亩、盐井之利以官四、民六分收之。王忧惧益深,密谓中官张福禄、全为国曰:『闻西宁王李定国已定广西,军声大振。欲密下一敕令统兵入卫,若等能与图否』?二人言徐极、林青阳、张镌、蔡演、胡士瑞曾疏劾吉翔、天寿,宜可与谋。遂趣令告之,皆许诺;引以白贞毓。贞毓曰:『主上阽危,正我辈报国之秋。诸君中谁能充此使者』?青阳请行。乃令佯乞假归葬;使员外郎蒋干昌撰敕进爵晋王,主事朱东旦书之,福禄等持入用宝。青阳于岁尽间驰至定国所,定国接敕感泣,许以迎王。明年夏,青阳久未还;将择使往促,贞毓举翰林孔目周官。都督郑允元曰:『吉翔晨夕在侧,湏假事出之外,庶有济』。因使吉翔往梧州、南宁谒祭先王及太妃陵,即命周官诣定国。而吉翔在道微知有密敕事,遣人赴定国营侦之。适主事刘遇新者遇吉翔于涂,意其必预谋也,告以两使赍赴状。吉翔骇,报可望。可望大怒,并疑吉翔亦预谋;亟遣其将郑国赴南宁逮之。初,青阳还至南宁,为守将常荣所留;密令亲信刘吉复命于王。王喜,改青阳给事中。谕贞毓再撰敕,铸「屏翰亲臣」金印,赐定国;即遣刘吉还付青阳,转送廉州。青阳行次高州,与周官遇,遂偕往;定国拜受命。而是时吉翔已为郑国械至安龙,与诸臣面质;国恨甚,挟贞毓直入文华殿胁王索主谋者。王惧,不敢正言;谓『必外人假敕宝所为』!国即怒目出,与天寿至朝房械贞毓并蔡演、徐极、张铸、郑允元、蒋干昌、朱东旦、胡士瑞及太仆少卿赵赓禹、御史林钟、周允吉、朱议浘、员外郎任斗墟、主事易士佳、李元开等系私室;天寿等又入宫擒张福禄、全为国而出。其党冷孟銋、蒲缨、宋德亮、朱企鋘辈逼王速具主谋名,王大悲恨。翌日,国等严刑拷掠。以贞毓大臣,略免;众不胜楚,号呼二祖、列宗,且极口骂。会日暮,风雷忽震烈,演厉声曰:『今日吾等直承此狱,少见臣子报国苦衷』!由是,众皆自承。国又问:『主上知否』?演大声曰:『未经奏明』!乃复收系,以欺君、误国、盗宝、矫诏为罪报可望。可望请王亲裁,王不胜愤;下廷议。吏部侍郎张佐辰及蒋御曦、孟銋、缨等谓国曰:『此辈尽当处死。倘留一人,将为后患』。于是御曦执笔、佐辰拟旨,以镌、福禄、为国三人为首,凌迟;余为从,斩。王以贞毓大臣,言于可望改绞。吉翔、天寿以福禄等内侍,谓王妃必知情,将废之;令主事萧尹历陈往古废后事。妃泣诉于王,乃已。诸人就刑,神色不变;各赋诗大骂而死。其家人合瘗于安龙北关之马场。已而林青阳逮至,亦被杀;独周官走免。时甲午三月也。

居二载,定国竟奉前敕护王入云南。乃赠贞毓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赐祭,谥「文忠」,荫子锦衣千户世袭罔替;余赠恤有差。即马场建庙,勒碑大书曰「十八先生成仁处」。

「摭遗」曰:密敕之狱,吴文忠首言『凡事宰相主持,吾约晋军讨孙可望是实;与诸臣何与』!而马吉翔党及郑国之徒,必欲彰此狱邀孙贼欢;遂罗织其词,为某也主谋、某也从,某也草敕、某也缮。狱具上诸贼,贼复于王,请王决。呜呼!尔时贼辈掌中有王,目中岂复有王哉!明季逆珰踵祸,宗社濒移。及斯蜗角萤光,而初则王坤之揽权持政,劫主播迁;既则庞天寿之煽乱构难,危动中宫。若张、全二人,真是侪类中之勇义而难能者矣!夫人孰无一死,死之贵得其所。今树名「十八先生」间,不几于北都王承恩下并不朽邪!

高绩(金简)

光禄少卿高绩,字无功;绍兴人。马吉翔、庞天寿构杀吴贞毓后,李定国奉王至云南;吉翔复媚事定国,荐用入阁,与天寿重握中外权。时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亦封蜀王;每相与入二人家为长夜欢。绩与御史邬昌琦患之,合疏言『二王功高望重,不当往来权佞之门;恐滋奸弊,复蹈秦王故辙』!疏上,二王遂不入朝。吉翔衔之,激王怒,命各杖一百五十,除名。定国客金维新者,走告定国曰:『绩等诚有罪,但不可有杀谏官名』。乃偕文秀入朝救之,得复官。

及定国败孙可望兵,自以为无他患,武备尽弛。绩与郎官金简进言曰:『令内难虽除,外忧方大,伺我者顿刃以待两虎之毙。而我酣歌漏舟之中、熟寝爇薪之上,能旦夕安邪?二王老于兵事,胡泄泄如此』!定国乃愬于王前,词颇激;王拟杖绩等以解之,朝士多争不可。移时未决,而三路败书至,定国始逡巡引谢而出。

简字万藏,与绩同里。王入缅甸,二人扈行,并殁于道。

李如月

山东道御史李如月,东莞人。壬辰秋七月,孙可望获叛将陈邦傅并其子曾禹杀之,去其皮,传尸至安龙。如月疏劾可望不请旨,擅杀勋镇,有不臣心,罪同莽、操;而请加邦傅以恶谥,俾为不忠者戒。王知可望必怒,留其疏;召如月入,谕以『谥本褒忠,无恶谥理;小臣妄言乱制,杖四十除名』。意将以解可望也。可望辄大怒,遣人至王所执如月至朝门外,抑之使跪。如月愤甚,乃向阙叩头,大呼「太祖高皇帝」,极口大骂。其人遂剥其皮,断其首及手足;揎草于皮,纫而悬之市。

「摭遗」曰:可望贼心未泯,惨毒如是,已无天日。永明至此,蛇落虎乡矣;嗟哉!

任国玺(薛大观)

云南道御史任国玺,籍贯未详。戊戌冬,王师三路入黔,王议出奔。时国玺官行人,独疏力请死守;下廷议。定国等言:『行人议固是,但前途尚宽。今暂移跸,他日卷土重来,再图恢复未晚也』!乃扈王入缅。缅俗,中秋大会。王欲为好于酋,命沐国公等皆以臣礼见;国玺与礼部侍郎杨在劾之。时李国泰掌司礼监印,吉翔复与表里为奸。会东宫开讲,国玺集宋末大臣贤奸事为一书,进之;吉翔深恶之。王览仅一日,国泰即为窃去。寻擢御史;复上疏论时事「三不可解」。中言:『祸急燃眉,当思出险;勋臣、国戚亦可主持,岂宜令翔、泰久专大柄』?吉翔恨益甚,即令之献出险策。国玺忿然曰:『时事至此,而犹抑言官使不言邪』!已而缅酋弟弒兄自立,欲尽杀文武诸臣;遣通事来告曰:『蛮俗贵诅盟,请与天朝诸公饮咒水』。吉翔、国泰邀诸臣尽往;至则以兵围之,令诸臣以次出外,出辄杀之。凡杀松滋王、黔国公及翔、泰等四十二人,国玺与焉。都督同知邓凯以足疾未赴,幸免;后入昆阳普照寺为僧。时顺治十八年辛丑秋七月二十三日也。

昆明诸生薛大观,于王之将入缅甸也,喟然叹曰:『生不能背城一战,以君臣同死社稷;顾欲走蛮邦图苟活,不重可羞邪』!回视其子之翰曰:『吾不惜七尺躯为天下明大义,汝其勉之』!之翰曰:『大人死忠,儿当死孝』。大观曰:『汝有母在』。时其母适在旁,顾谓之翰妻曰:『彼父子能死忠孝,而吾两人独不能死节义邪』!其侍女方抱幼子立户外,问曰:『主人皆死,何以处我』?大观曰:『尔能死甚善』!于是五人偕赴城北黑龙潭死。次日,诸尸相牵浮水上;幼子在侍女怀中,两手犹坚抱如故。大观次女已适人,避兵山中,相去数十里;亦同日赴火死。

「摭遗」曰:高、李、任三公以官系之者,官以人重也。薛以一诸生而风节若此,可谓一家仁矣,虽百世其犹生也。缅事于「任御史传」已得大凡,而犹有所未尽者,注此证诸。永明王之初入阿瓦也,缅人请诸大臣过河议事,以册宝视神宗时差小,疑为假;及出沐国公印券对符始信,始肯延入旧城。既而进居赭硁;缅人则植木为城、编竹为垣,置草屋数十间安置从官。蛮妇多自来贸易,诸臣亦短衣、跣足效之为乐,大为诸酋所轻。时马吉翔、李国泰比奸专权,胁奏大臣有「三日不举火者」;王无以应。翌日,翔、泰复合奏,词颇激。王怒,以御宝掷下。翔就地击之碎,散给诸臣,人各数星。其凶悍如此。王祖望、邓居诏、任国玺等各疏劾之,王固无如翔、泰何也。绥宁伯蒲缨大开赌市,昼夜呼卢不绝;华亭侯王维恭与内监争赌挥拳,諠彻中外:诸酋益鄙之。锦衣卫赵明鉴等谋将潜奉世子逸出,出则并杀翔、泰;事泄不果,明鉴与同官十七人俱死之。既而咒水祸作,缅人复以重兵围王所,执杀群从;嗥然突之王居,搜取财物。于是诸王官眷、文武诸臣家属之被刃及自经者,莫可数纪,而姓氏亦不得详也。中官陈德远等十八人作一行缢(诸臣妇女尽节者,附见「妃御」下)。

「摭遗」补曰:密敕之狱,详于「吴文忠传」;而十八先生衔冤骈死,其行实不得详具也。兹特别列其名以表着之:刑科给事中宁国张镌、司礼太监张福禄、全为国,狱具为首,同以凌迟死。其从者,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歙县郑允元、大理寺丞湖广林钟、太仆寺少卿袁州赵赓禹、翰林院检讨晋江蒋干昌、善化李元开、吏科给事中赣州徐极、广西道御史钱唐周允吉、广西道御史南昌朱议浘、福建道御史进贤胡士瑞、兵部郎中四川朱东旦、工部郎中九江蔡演、内阁中书庐陵易士佳、吏部员外郎直诰敕房事鄞县任斗墟,俱同时被害;兵科给事中新宁林青阳,以奉使后获,亦见杀。

案任吏部斗墟,字一齐;先以明经入瞿文忠幕。文忠荐之,为中书舍人,直诰敕。久之晋秩,兼部事。桂林失守,从王入安隆,豫密议。及对簿时,备受搒楚;乃大声曰:『死耳,大丈夫岂求免于贼臣者』!从容赋绝命词以就刑。后李定国迎王出险,其予恤典,赠太常卿。是狱豫议者十九人,其翰林院孔目周官以幸免;死难者实十八人,二监亦与之也。「安龙纪事」,汪辰初有「浩气歌」,中列陈麐瑞、李颀、刘议新名。「议新」当是「遇新」之讹;即涂次泄谋于吉翔者也;恶乎列!

陈纯来者,字孝标;奉化人。以监生赴桂林,官工部主事。王称制后,尊其父端王墓为兴陵;命往监造。既而遣降臣佟养甲祭陵,诏纯来密杀之。桂林失,王奔;或劝之走,不可。曰:『吾当为先王守陵寝,以待吾君之还。死且未敢,况行乎』?乃削发为浮屠装,居陵下护视之。后不知所终。

王兴

虎贲将军王兴,漳州人。其先以世勋,开镇海疆;驻文村,为藩篱之臣。文村者,处万山中;左联戈壁、右挹大洋,惟鸟道一线略可通人。而灌木丛莽,连阴翳天日,无臞色。虽健卒短兵,亦轻易不得径入。当永明迁播时,兴奋勇帅其蛮部来应,累与大兵战,所向奏功;晋爵广宁伯。及王入缅,两粤既定,兴乃还守文村,且耕且屯;负固久持,逾十一年。官兵屡构之,终不得要领。

既而,我军平南王幕下客金光者,有谋干。兴闻其名,使将卒谩骂曰:『若陈兵百万亦奚益;可传语汝军中令金某来,则我出矣』!守陴者以告,我军置弗问。积日嫚骂如故;金闻之,浩然请行。诸大吏诧曰:『此蛮语耳,乌呼信』!金请之坚,帅欲以兵从;曰:『兵则吾岂敢,吾旡生还矣』!乃呼老兵一,跨羸马为导。至村口,村口之戍者见之,匆匆入;有顷,令易笋轝。进径数里,甲杖糗茭之属亚于山。兴出迓,问骑几何?曰:『一』。『从者几何』?曰:『一』。兴笑曰:『子何信而一至此』?金曰:『公先我信,我安得不信若』!乃升堂开燕,欢若平生。酒半兴起,挥涕曰:『吾祖宗累世受明恩德,约束外藩,于兹二百八十有余年。曩者,借兵雪故主仇,干戈奋扬、将士凌替;今而天不祚明矣!虽然,兴岂能为降将军者邪』!语未既,突一人启扉出,则故侍郎两浙学臣王应华也。金与之有旧,携手载拜,于邑不能声。于是金留村中,一饮凡三日。既而,兴复举酒曰:『吾之所以必乞一客莅兹土者,将以明吾不背故主之诚,而非甘于为孽云也。子谨厚且有胆,既来,吾当践所说』。即命其五子出拜,洗盏更酌;捻须裂眦,大呼曰:『兴不能回天也,亦终必死而已矣;死而魂魄有灵,藉子以「大明虎贲将军王兴之墓」作十字碑则幸矣』!兴乃大集所部,给资使散归农。自召妻妾登层楼,手爇连珠炮,轰然震发而殁。

越三日,金如教携其五子出给敕印、田土、户籍,愿降者以次赴军前听用;然大半皆浮海去。金曰:『兴能明志自焚,固胜朝之忠臣也。吾不敢有负死者』!劝帅疏请于朝,恤其五子;而于兴亦有奖焉。

「摭遗」曰:文村孤悬海峤,当王将军之久持也,望之若负隅之虎;而不谓其死志光明如此。及其洁身自焚也,一以报故君、一以敬天命;君子曰:『文村斯两举善矣』!彼金君者,亦杰士也。案金光字公绚,义乌人。博学多能,早从毛帅文龙于海上。毛受害后,部下航海归朝,金亦被罹入智顺王幕(智顺为平南始封爵);乘间窃逃,几中死法。平南后信之,结为姻,隐于军中五十年,多奇绩。淡归为之作「留须子传」。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宇文庆 李礼成 元孝矩弟褒 郭荣 庞晃 李安·魏徵
  御制题贞观政要魏徵王珪请送葬二王事·吴兢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三·王祎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陈厚耀
  第五卷·况周颐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卷之九百八十·佚名
  卷之三十三·佚名
  尚史卷十·李锴
  李鉽传·令狐德棻
  颜瑜、曹彦可传·宋濂
  卷七十八·佚名
  秦围赵之邯郸·佚名
  宋纪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甲午、454)·司马光
  卷十·乾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三十四 欧阳玄 舟次诸牐寄诗奉谢都水分监瑞卿监丞 抱疴辞承明买舟溯官牐袢襟正无悰篷底可容纳舳舻尾相衔密次若鳞甲忆初离神

  • 卷八·张预

      71.齐斛律光   斛律光,字明月,金之子也。马面彪身,神爽雄杰,少言笑,工骑射。初以库直事文襄,从出野,见雁双飞来。文襄使光驰射之,以二矢俱落焉。后从金西征,文帝长史莫孝晖在行间,光年十七,驰马射中之,因禽于阵。神武即擢授

  • 第八十五回 失荆州参军殉主 弃苑川乾归逃生·蔡东藩

      却说晋廷闻谢琰战殁,亟遣将军孙无终、桓不才、高雅之等,分讨孙恩。恩转寇临海,为雅之所击,退走余姚。雅之进兵再战,竟至败绩,退保山阴,部众十死七八,诏令刘牢之都督会稽五郡,率众击恩。恩颇惮牢之兵威,复走入海。牢之乃东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正德元年六月己酉朔 孝肃太皇太后终禫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游泰祭 裕陵○太监陈宽传旨令御用监太监刘云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刘璟镇守浙江麦秀南京内织染局管事御马监太监岑章镇守辽东○宽又传旨调神机营中军三司司

  • 卷之一千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禀督宪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窃职道前因林署提督复往内山犁头店剿贼,观望推诿;业饬绅团会同地方文武速为剿办。兹于同治三年八月奉抚宪行知,前禀荷蒙宪台逐层指示,饬即明白禀复等因;仰见谆谆诰诫之中,仍寓用彰无隐之意。下怀感悚,莫可名言

  • 高道穆传·李延寿

    高恭之,字道穆,自称是辽东人。祖父高潜,献文初年,被赐爵为阳关男。天子下诏把沮渠牧腱的女儿赐给他为妻,牧腱的女儿又被封为武威公主,高潜被封为驸马都尉。  高道穆的父亲高崇,字积善,从小聪明敏捷,以端正谨慎出名。虽然家资

  •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八大理寺国初置大理司正三品衙门设卿少卿丞洪武元年革十四年复置始改为大理寺正五品衙门其属置左右二寺设左右寺正左右寺副左右评事及审刑司官十九年审刑司革二十二年复陞正三品衙门二十

  • 尚书砭蔡编·袁仁

    明 袁仁 撰曰若稽古帝尧蔡传曰粤越通古文作粤此即安国古文又称曰若为发语辞引周书越若来为例及训召诰则曰越若来者迤逦而来也岂不自悖其例乎疎谬甚矣平秩南讹平在朔易蔡传南讹史记索隠作南为史记索隠现在皆作南譌

  • 卷八·辅广

    钦定四库全书 童子问卷八       宋 辅广 撰颂四 周颂清庙之什四之一 清庙 一章【周雅当涵咏至於颂则尤不可不涵咏也如清庙之颂涵咏之则意味深长若用言语解着味便短周公祀文王於穆然清庙之中其显相诸侯之德

  • 文公·文公五年·左丘明

    【经】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賵。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王使召伯来会葬。夏,公孙敖如晋。秦人入鄀。秋,楚人灭六。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传】五年春,王使荣叔来含且賵,召昭公来会葬,礼也。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

  •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十四复次善现,汝作是说。又如虚空前後中际皆不可得。大乘亦尔。前後中际皆不可得。如是乃至三世平等超过三世故名大乘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过去世过去世空。未来世未来世空。现在世现在世

  • 妙法莲华经后序·佚名

    后秦沙门僧睿述《法华经》者,诸佛之秘藏,众经之实体也。以华为名者,照其本也;称芬陀利者,美其盛也。所兴既玄,其旨甚婉,自非达识传之,罕有得其门者。夫百卉药木之英,物实之本也;八万四千法藏者,道果之原也,故以喻焉。诸华之中,莲华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六·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菩提道品第六佛告寂慧菩萨言。若诸菩萨摩诃萨。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者。当学彼诸大士所行。非但以其语言得最胜道。要当真实修行。乃得菩提正道。此中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一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一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于中何者是五种痛断。见佛痛断。闻法痛断。见僧痛断。法中顺行痛断。一切法寂灭痛断。是为五痛断。复有余五断诸痛。何等为五。善知识者断诸痛。不生烦恼处者断诸

  •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得胜师助伴速获悉地分第一尔时药叉主金刚手菩萨。有大慈悲愍于后世。放千光明端心而住。于是妙臂菩萨。以持诵者于一切真言明。得成就义不成就义。一心敬礼彼药

  • 一字佛顶轮王经 第五卷·佚名

    一字佛顶轮王经 第五卷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世成就品第十尔时释迦牟尼如来。于是之时复入一切佛不思议陀罗尼顶法光王境界神变三摩地中。其殑伽沙一切诸佛。俱是之时亦入一切佛不思议陀罗尼顶法光王境界神

  • 列子译注·列子

    8卷。旧题周列御寇撰。原本已佚,今本出于晋人收集。其内容庞杂,多宣扬道家虚无思想,兼言佛儒及神仙之说,但保存了较多的古代寓言,神话及民间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散文发展颇有影响。《列子》注本以晋张湛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