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九○禀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六日一二二一一--五

头役禀缴旧族长谕戳、印单,并请示可否先行给发谕帖,日后补行验充

台下一快头役朱忠,叩首叩禀,为遵仰吊戳,禀恳察销,另给谕戳,以便奉公事。缘据生员陈绍熙等佥举陈宗器一名,接充该处族长;蒙单,仰役传赴验充,并将旧族长谕戳吊销,另给新戳等〔因〕。该役遵仰到地,立传族长陈宗器一名,赴辕验充。兹据生员陈绍熙所称,陈宗器一名,为人诚实,公事可靠,恳恩先行给发谕戳,以便奉公,俯〔准〕补验。应否先行给发谕戳,出自鸿裁。该役遵吊旧族长陈两端谕戳,理合禀缴察销。伏乞大老爷电察施行。切叩。

计粘宪单一道。

〔批〕陈姓族长陈宗器,姑准先给谕戳,俾资奉公〔可也〕。旧戳、印单均销。 私记 私记

〔同治玖年〕拾一月十六日禀 戳记 署分府陈、给一快班头役、朱忠戳记

猜你喜欢
  列传儒林第七十二 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恆 陈奇 常爽 刘献之 张吾贵 刘兰孙惠蔚 徐遵明 董徵 刁冲 卢景裕 李同轨 李业兴·魏收
  卷六十八·志第十九·礼乐二·宋濂
  卷二百一 表四十一·赵尔巽
  日闻录全文·李翀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卷四·陈洪谟
  信及录·林则徐
  室韦传·魏徵
  裴子野传·李延寿
  耿廷箓传·张廷玉
  卷十·佚名
  杨文忠三録巻一·杨廷和
  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九·高晋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四 唐 释贯休 撰 古风杂言三十首 行路难四首 不会当时作天地刚有多般愚与智到头还用眞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气大道冥冥不知处那堪顿得羲和辔义不义兮仁不仁拟学长生更容易负心为罏复为火缘木求鱼

  • 寒山子诗集·寒山

      五言类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何益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骝马珊瑚鞭驱驰洛阳道自怜美少年

  • 附录一·佚名

    附录一婆娑洋集序重刻北郭园全集序草草草堂吟草小引大潜山房诗钞叙师友风义录序师友风义录自序偏远堂吟草序偏远堂吟草序偏远堂吟草序偏远堂吟草跋偏运堂吟草跋科山生圹诗集序小东山诗存序小东山诗存跋友竹行窝遗稿序

  • 汉本纪第十·欧阳修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姓刘氏,初名知远,其先沙陀部人也,其后世居于太原。知远弱不好弄,严重寡言,面紫色,目多白睛,凛如也。与晋高祖俱事明宗,为偏将。明宗及梁人战德胜,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复取高祖马殿而还

  •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八十一·柯劭忞

      姚天福 崔彧   姚天福,字君祥,绛州稷山人。少为怀仁县吏,见同列所为,耻之。从儒者受《春秋》,学能知大义。世祖以皇太弟驻白登,县令使天福进蒲萄酒于行帐,应对敏给,帝奇之,留直宿卫。至元初,授怀仁县丞。丞相塔察儿奉使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一·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八月乙亥朔 虏分兵东犯蔚州西闯平刑关入掠代州繁峙县等处 升湖广道监察御史鄢懋卿为太仆寺少卿 升云南右布政使王钫为广东左布政使湖广按察使陶钦夔为河南右布政使 陕西兵出坞虏巢于牛儿营斩首一百一十六

  •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江潮·周诒春

    江潮 字山寿。年二十六岁。生于江苏太仓。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理海大学。习矿业工程。民国四年。得矿工程师学位。被选入名某誉学会。得演说比赛第二名奖。民国四年回国。任湖高南

  • 第14章 泰伯篇第八·孔子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称得上品德极高尚的了,他多次把天子的地位让给弟弟季历,百姓不知道怎么称赞他了。”名家注解朱熹注:“夫以泰伯之德,当商周之际,固足以朝

  • 乐记·姚际恒

    乐记一篇,乃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与诸生取文子、荀子、吕览诸书凑集而成。其言多驳杂不纯,大概扬之过高,反失其实;求之过远,反昧其用。祗缘当时墨子非乐,故荀子诸子竭力?高,以矫其失。窃恐先王制作之旨,初未尝然,而圣贤之言中正平实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一之一(有序)·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或问蕅益子曰。吾闻讲法华者。莫善于台宗。是故智者大师妙悟之后。以不思议四无碍辩。宣玄义文句二书。章安尊者记为各二十卷。不异阿难结集。迨荆溪尊者。又以释籖转翼玄义。文句记转翼文句。于是

  • 第四十五則 趙州一領布衫·胡兰成

    第四十五則趙州一領布衫舉:僧問趙州從諗禪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僧問一歸何處?若答:一歸於無,那就是不及格。為什麼?萬法歸一,一歸於無,那只是一句觀念論的邏輯學的說話,一點意味亦沒有。應當把它

  • 天真毒峰善禪師要語·本善

    參學門人悟深編集上堂諸大德既來這裡,相從貧道參禪究明生死,須依貧道家風行持,他後決不相賺,各各俱要屏息身心諸緣一心向道,追復百丈已前釋迦老子所行頭陀之行,是謂家風。此之苦行頭陀,經中具載,請自檢看。然雖今人難比古人,且

  • 得配本草·严洁

    药学著作。十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全撰。刊于1761年。该书详论配伍,谓 “得一药而配数药,一药收数药之功; 配数药而治数病,数病仍一药之效”,故以 “得配”名书。全书载药647种,分部析类均同《本草纲目》。除记明

  • 阿Q正传·鲁迅

    中篇小说。鲁迅著。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全篇共九章。故事之前先着重描写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展现阿Q的个性特点。再写阿Q在赵太爷家帮工时,向女仆吴妈求爱而被赶出赵家,从此走上流浪生活

  • 北山录·神清

    中国佛教论著。又称《北山语录》、《参元语录》、《北山参元语录》等。唐梓州慧义寺沙门神清撰。十卷。神清(?—820),俗姓章,字灵庾。昌明(今四川彰明)人。少年时习儒典,多闻强记,工于诗文。年长投绵州(今四川绵阳)开

  • 正法华经·佚名

    凡十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九册。为法华经现存三译本中之最古者。本经译于太康七年(286),由聂承远传译为华语,张仕明、张仲政笔受,竺力、帛元信共同参校。本经之原本乃于阗国王宫所藏六千五百偈之贝叶本,经中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