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九十

宋 裴骃 撰

史记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寗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乗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徐广曰元年十二月也】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魏豹亡走楚【徐广曰二年六月】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絶河津畔汉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説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戸封若郦生説豹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羣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徐广曰二年九月也】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高祖本纪曰置三郡河东太原上党】汉王令豹守荥阳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羣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効之彭越曰两龙方鬭且待之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彊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彊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沛公之从砀北击昌邑彭越助之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彭越亦将其众居钜野中收魏散卒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彭越众万余人毋所属汉元年秋齐王田荣畔项王汉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隂以击楚楚命萧公角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汉王二年春与魏王豹及诸侯东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余城欲急立魏后今西魏王豹亦魏王咎从弟也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絶其后粮于梁地汉四年冬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城臯自东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越将其兵北走谷城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汉王败使使召彭越并力击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奈何留侯曰齐王信之立非君王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为魏相国今豹死毋后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与此两国约即胜楚雎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国从陈以东傅【音附】海与齐王信齐王信家在楚此其意欲复得故邑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于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至垓下遂破楚五年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六年朝陈九年十年皆来朝长安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有司治反形已具【张晏曰扈辄劝越反不听而云反形已具有司非也瓉曰扈辄劝越反而越不诛辄是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文頴曰青衣县名在蜀瓉曰今汉嘉是也】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雒阳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雒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关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太史公曰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靣称孤喋血乗胜日有闻矣【徐广曰喋一作唼韩传亦有喋血语也】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彼无异故智略絶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猜你喜欢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卷之四十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纪昀
  三○一 暂署贵州巡抚袁守侗奏据呈代陈韦谦恒办理禁书错缪缘由折·佚名
  七七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购遗书目录折·佚名
   第四章 應試·林语堂
  四八 祖父之丧·周作人
  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马迁
  王通传·姚思廉
  韩休传·刘昫
  李重胤传·薛居正
  闗中奏议巻一·杨一清
  卷四十五·杨士奇
  卷二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汪广洋

    凤池吟稿原序昔人之论文者曰有山林之文有台阁之文山林之文其气枯以槁台阁之文其气丽以雄岂惟天之降才尔殊也亦以所居之地不同故其发於言词之或异耳濂常以此而求诸家之诗其见於山林者无非风云月露之形花木?鱼之玩山川

  • 卷一百十五·二国外纪第四十五·脱脱

        高丽   高丽自有国以来,传次久近,人民土田,历代各有其志,然高丽与辽,相为终始二百余年。自太祖皇帝神册间,高丽遣使进宝剑。天赞三年,来贡。太宗天显二年,来贡。会同二年,受晋上尊号册,遣使往报。圣宗统和三年

  • 皇王大纪卷十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周成王周公以君人之道在正其身正身之道在得其人左右前后皆正人也然后身正身正则有司正庻事毕正而天下皆正矣大君亲庶事而官不择人大乱之道也于是作立政以告于王周书叙曰周公作立政立政周公若曰拜手

  • 一一二二 署陕甘总督庆桂奏覆甘省本年并无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一二二 署陕甘总督庆桂奏覆甘省本年并无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臣庆桂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案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特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改

  • 高祖本纪·欧阳修

    高祖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他的前七代先祖李詗,晋末时占据秦、凉二州,自称为王,即凉武昭王。李詗的儿子李歆,被北凉首领沮渠蒙逊灭掉。李歆之子重耳,是北魏的弘农太守。其子李熙,是才能优异的朝廷诏用镇将,因驻守武川,安

  • 陈宜中传·脱脱

    陈宜中,字与权,浙江永嘉人。年少时家里很穷,但他的性格特别倔强。有商贾推算他的生辰八字,认为他应当得到大贵,故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他为妻子。到了太学后,因文章写得好而受到赞誉。宝..年间,丁大全以亲戚乡里婢婿的关系奉承巴

  • 任法第四十五·管仲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失君则不然,舍法而任智,故民舍事而好誉。舍数而任说,故民舍实而好言。舍公而好私,故民离法而妄行。舍大道而任小物,故上劳烦,百姓迷惑,而国家不治

  • 颜渊篇·王夫之

    一 “克”字有力,夫人而知之矣,乃不知“复”字之亦有力也。集注言“复,反也”,反犹“拨乱反正”之反;庆源谓“犹归也”,非是。春秋谷梁传云“归者,顺词也,易词也 &rd

  • 卷三十九·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三十九襄公十年春公防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齐世子光防吴于柤【柤杜注楚地今山东峄县泇口是也左传】十年春防于柤防吴子夀梦也【夀梦吴子乘】三月癸丑齐高厚相大子光以

  • 左氏传续説纲领·吕祖谦

    左氏传续説纲领学者观史各有详略如左传史记前汉三书皆当精熟细防反覆考究直不可一字草草自后汉三国志以下诸史只是防大纲始末成败葢自司马氏班氏以后作史者皆无史法看史记又与看左传不同左传字字缜密史记所载却有嵗月

  • 原序·王安石

    原序士弊于俗学久矣圣上闵焉以经术造之乃集儒臣训释厥防将播之校学而臣某实董周官惟道之在政事其贵贱有位其后先有序其多寡有数其迟数有时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其人足以任官其官足以行法莫盛于成周之时其法可

  •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欧阳竟无

      雙品第四〈有五經雙品本有十經分後五經屬第五誦故名雙品〉  第四分别誦   馬邑.及馬邑.  牛角娑羅林. 牛角娑羅林.  求解最在後。   [一]雙品馬邑經第一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鴦騎國.與大比丘衆俱.往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二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雜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六   問曰.經中說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何者是。答曰.欲界中除無明餘一切煩惱名爲欲  

  • 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佚名

       大广智不空密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欢喜园中波利质多罗树下宝宫殿。如来是无量智慧命。诸众生作一子想。是时有百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诸大菩萨。及声闻缘觉辟支佛四道果者。又有百千光。无量比丘比丘尼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代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二明染净熏习四。初总标熏习义。二释熏习染法。三释熏习净法。四结判断与不断。今初。复次以四种法熏习力故。染净法起。无有断绝。一净法。谓真如。二染因。谓无明。三妄心谓业识。四妄境。谓六尘

  •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汪昂

    简称《素灵类纂约注》。医经类著作。清汪昂撰。三卷。昂字庵,休宁(今属安徽)人。早年业儒,后弃举业,专攻医学。善采众家之长,尤长本草与方剂。著有《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汪氏认为《内经》理全

  • 白莲集·齐己

    诗别集。唐僧齐己撰。齐己《白莲集》系其卒后由门人西文收集、孙光宪编辑而成的,于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勒成十卷,共八百十篇。据《直斋书录解题》云,《白莲集》十卷外,尚附《风骚旨格》一卷。此书北宋曾刊行,传世既久,湮

  • 江式近思录集注·江永

    清江永撰。共十四卷,六百二十二条。记录了朱熹“义理根源,圣学体用”之说,并对朱熹及其门人的日常讲论作了考证。在注解过程中或解释分析文意,或阐发其中奥理,或辨别其中异同,或指明其中瑕疵。各卷以朱熹所定篇名为准,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