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若虚传

王若虚,字从之,是藁城人。幼年聪明有悟性,就像往日是在文字之间成长的。承安二年(1197)选拔为经义进士。调往..州任录事,历任管城、门山二县的县令,都有好的政绩,任满,老幼挽留送别,数日才得以成行。若虚被推荐任用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升为应奉翰林文字。被派出使夏国,回国后被授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任著作佐郎。正大初年(1224),完成了《宣宗实录》的编写,升迁平凉府判官。不久,奉诏做了左司谏,后来又转任延州刺史,入朝做直学士。

天兴元年(1232),哀宗弃军南逃归德。第二年(1233)春天,崔立发动政变。当时众多小人附和,请求替崔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的名义召见并命令王若虚写碑文。当时翟奕之辈凭借势力耍威风,谁若有一点儿违背他们的意思,就诬陷定罪立即屠杀。若虚自己考虑一定会被整死,暗中对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说“:现在召见我写碑文,不服从就得死。做碑文则名节扫地,不如为这事死了为好。虽然是这样,我姑且和他讲讲道理。”于是对翟奕之流说“:丞相的功德碑应写些什么事迹?”翟奕等人大怒,说:“丞相拿汴京城投降蒙古,救活了百万生灵,不是功德吗?”若虚说:“学士代替王讲话,功德碑叫代王言可以吗?况且丞相已经以汴京城投降,那么当朝官员都出了城门,自古以来哪里有门下人为主帅歌功颂德的,而后世会认为这是可信的吗?”翟奕等人不能定夺,于是召见太学生刘祁、麻革等人到省里,元好问、张信之拿立碑的事开导他们,说:“众人讨论这事交给了二君,并且已经告诉了郑王(即崔立),二君不要推辞。”刘祁等人坚决推辞而离开。过了几天,翟奕之辈催促逼迫不已,刘祁就写了个草稿拿来交给元好问。元好问觉得不中意,就自己动手写,写成拿去让若虚看,于是共同删改一些字,然而只是直接叙事而已。后来蒙古军入了汴京城,立碑的事也没个结果。

金国灭亡,王若虚脱下官服换上便衣北归镇阳,和浑源的刘郁一起东游泰山,到了黄岘峰,在萃美亭休息,看看周围对同游的人说:“在尘土中埋没了一生,想不到晚年才建造了仙府,真能得以在这山上终老,我的志愿就实现了。”于是让他的儿子王忠先回去,让他的另一个儿子王恕到前面去看看是平安还是危险,自己垂下双脚坐在大石头上,过了好久,瞑目而逝,享年七十岁。王若虚所著的文章号称《慵夫集》,有若干卷,《滹南遗老》亦有若干卷,在世上流传。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五十一·脱脱
  卷八十八·志第六十四·河渠六·张廷玉
  卷八十三·志第五十九·河渠一·张廷玉
  七国考卷十四·董说
  ●附录二·劳格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绎史卷一百十九·马骕
  史记集解卷八十六·裴骃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司马迁
  曾肇传·脱脱
  卷五·楼昉
  昭阳为楚伐魏·佚名
  汉纪五十五 孝献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199)·司马光
  卷二百五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吕左丞思诚(仲实集)·顾嗣立

    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母冯氏,梦一丈夫乌巾白襕衫红鞓束带,趋而揖曰:我文昌星也。及悟,思诚生,目有神光,见者异之。及长,从萧■〈奭斗〉学治经,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景州县尹,累擢翰林国史院编修,进国子司业,拜监察御史,出佥广西

  • 第四折·马致远

    (旦扮卜儿上,云)老身终南山人氏。在此在家出家,盖了一座团标,前后并无人家。我有个孩儿,虽是出家人,性子十分躁暴,每日在山中打猎为生。孩儿去了也,我安排下些茶饭,等他回来吃。(洞宾引俫上,云)自家吕岩。自从卖了阵,迭配无影牢

  • 卷四十·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四十    歙县汪立名编补遗下【杂体聨句凡三十首】 七老会诗 刑部尚书致仕太原白居易【年七十四并序】 【胡吉刘郑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夀余亦次焉偶於东都敝居履道坊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

  • 原序·元好问

    商右司平叔(衡)甞手抄国朝百家诗略云。是魏邢州元道(道明)所集。平叔为附益之者。然独其家有之。而丗未之知也。歳壬辰予掾东曹。冯内翰子骏(延登)。刘邓州光甫(祖谦)。约予为此集。时京师方受围。危急存亡之际。不暇及也。明

  • 卷十·龙衮

      卢绛 朱令斌 申屠令坚 刘茂忠   卢绛,字晋卿,世为宜春人。其父唐末任南平王钟傅,署馆驿巡官。有子七人,绛乃其仲也。少好学,无不研精,颇通大义。不能治产业,每纵侠与博徒游。初,西京作坊副使尹承谔,少于后主,世献利便

  • 第四节 新加坡·老舍

    一、巴黎与三等舱离开伦敦,我到大陆上玩了三个月,多半的时间是在巴黎。钱在我手里,也不怎么,不会生根。我并不胡花,可是钱老出去的很快。据相面的说,我的指缝太宽,不易存财;到如今我还没法打倒这个讲章。在德法意等国跑了一圈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弘治二年五月戊午朔定边等四卫军士愬岁旱蝗草价无由办纳户部言四卫草场地有为民侵种者前此徵其价贮于通州库宜以代输庶苏军士之困从之○户部奏山西沁州连岁荒歉守御千户所官军不支俸粮者二年不支布花者六年矣请以布政

  • 卷之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一百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六雍正十年三月上谕十道初二日奉上谕据差往北路军营之侍卫特库等囘来奏称闻得兵丁等云铅子与枪口有不相合者若将铅子之模颁给用枪之人令铅子俱与枪口相合则铅子出去有力而且甚

  • 卷八十七垦牧树艺·冯煦

    皖省为寒暖适中之地,土脉滋润,最宜树艺。顾自兵燹以后,田赋至今未能复额。查通省原有荒田共六万一千余顷,除清赋案内先后查出隐垦新垦之田二万一千余顷外,尚有荒田四万余顷。其中水冲沙压人力难施,或畸零硗确不能垦复者,约去

  • 唐元湛·周诒春

    唐元湛 字露园。年五十七岁。生于广东香山。已婚。子二。女一。初学于本鄕学校。及上海出洋局。同治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光緖七年。回国。历任中国电报局职事。洊升至该局总办。民国二年退职。又历充中国政府驻沪代

  • 卷十二上 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孙奭

    [疏]正义曰:此卷赵氏分为下卷者也。此卷十有六章。其一章言临事量宜,权其轻重,以礼为先,食色为后,若有偏殊,从其大者。二章言天下大道,人病不由,不患不能,是以曹交请学,孟子辞焉。三章言生之膝下,一体而分,当亲而疏,怨慕号天,是以《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三·智顗

    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观空品第二言观空者。谓无相妙慧照无相之境。内外并寂缘观俱空。故言空观品也。又凡夫不识外道妄取。二乘耽滞。今菩萨以般若正智观空非空。超凡越圣。故言观空也。又凡夫著有二乘著空。菩

  • 礼佛大忏悔文·书玉

    礼佛大忏悔文大慈大悲愍众生  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  众等至心皈命礼南无皈依金刚上师。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六·弘储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总目卷第六住衡州南岳福严寺语衡州花药寺语高峰理山寺语武昌东严寺语住汉阳大别山兴国寺语卷第七灵岩廿一录卷上卷第八灵岩廿一录卷下卷第九南岳正续录卷上卷第十南岳正续录卷下嗣法门人济玑等编住衡

  •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佚名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南北朝末或隋唐上清派道士编集。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书中纂集四种道教符箓,即《太上帝君金虎符箓》、《太上飞步空常箓》、《太上二景三奔箓》、《太

  • 太白山人漫稿·孙一元

    八卷。明孙一元撰。孙一元。字太初,号太白山人。自称秦(陕西)人,实为宗室安化王宗人,王姓因不轨诛,故变姓名避难。他踪迹诡异,常以铁笛鹤瓢自随,遍游名胜,足迹几乎遍及天下。正德十三年(1518) 卜居乌程(今浙江吴兴),

  • 金史纪事本末·李有棠

    清末李有棠撰。五十二卷。李氏究心辽、金历史,于著《辽史纪事本末》同时,撰成是书。全书分正文、考异二部分,正文俱本正史,列有帝基肇造、克辽诸路、张邦昌之僭、熙宗刑政得失、河决之患等五十二专题。考异占全书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