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五八呈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一三二三—二八

站兵吴瑞启之父吴郑清,呈控北右营字识翁林钰,勒索未遂,陷害伊子,请新竹知县方讯办

具呈人吴郑清,住本城保东门街庄,惠安属

戳记 新竹县正堂方、给发泉籍代、书黄为戳记

具呈状人吴郑清,年八十岁,住本城,抱告吴氆郎,年五十九岁。为索诈不遂,挟恨妄禀,恩饬拘讯,详请究偿事。缘清子吴瑞启,投充北右营兵丁,因代递公文至香山,适以老病暴发,该子孝道循笃,闻报奔回,误倩王传转递。罔料王传竟将公文遗失,清子闻知,旋即需钱赎回,递交前站,回营销差。岂知营主毫无成见,任听字识翁林钰把持,有钱者生,无钱者死,勒索清子番银贰拾元。明允,彼则不报;当许拾贰元,反触其怒,擅行加重妄详,致蒙营宪请令,将清子正法。嗟嗟!清年逾古稀,单有此子,况承两祀;今一旦遭诬杀没,养生、送死,更无可托,糊口无资,旦夕奚生。呼天跄地,惨不胜言。此等良心卓丧,不顾死〔活〕,竟因索诈不遂,陷及无辜。若不禀恳,饬拘讯明,详请究偿,不特贪徒得志,而且亏子含冤九泉,且将来何以惩贪毒,而正捏陷之罪。势迫情惨,冒死哀乞青天大老爷,为孱伸冤,恩乞提集质讯,转详施行。沾叩。

钦加五品衔特授台湾埔里抚民分府署理新竹县正堂方批:

尔子吴瑞启雇王传代送公文,以致中途滋事遗失,已奉爵宪悉批,饬将吴瑞启正法,以肃邮政在案。现据呈各情是否属实,侯据情备移北右营游府,查明移复核办,摹结姑附。 私记

计粘摹结一纸。

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具呈人吴郑清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班固
  列传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杨马·欧阳修
  ●三朝聖諭錄上·杨士奇
  第四回 追失马幸遇良朋 喜乘龙送归佳耦·蔡东藩
  第一六五移光绪十四年五月十四日一一三二三—四三·佚名
  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 第五·班固
  贾岛传·欧阳修
  陈希亮传·脱脱
  耶律学古传·脱脱
  凡例·蔡省吾
  卷二十七·佚名
  卷二百十三之六·雍正
  卷二十二 乐下·龙文彬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御制大清通礼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徐世昌

    清世宗胤禛世宗宪皇帝御制耕耤乐章三十六禾词雍正二年光华日月开青阳。房星晨正呈农祥。帝念民依重耕桑。肇新千耤考典章。吉蠲元辰时日良。苍龙銮略临天阊。青坛峙立西南方。牺牲簠簋升芬芳。皇心祇

  • 乐府雅词巻下·曾慥

    (宋)曾慥 编点绛唇陈去非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琐何处求新火 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朶法驾导引【世传顷年都下市肆中有道人携乌衣椎髻女子买■〈豆斗〉酒独饮女子歌词以侑凡九阕皆非人世语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三·徐乾学

    宋纪六十三【起昭阳大荒落八月尽阏逄敦牂十月凡一年有三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眀孝皇帝皇祐五年八月丁酉朔诏民诉灾伤而监司不受者听州军以状闻 丁未以通判潭州唐介为殿中侍御史里行知复州 戊申以知

  • 第一九八清折(第一九七号之粘付)一一四○七—二·佚名

    新竹县每年必须用款数目简明清折谨将卑邑每年在所必需切实用款数目,开具简明清折,呈送宪鉴。计开:一、训导年支俸斋各项银九十七两九钱六分。前件训导一员,年支俸银四十两;斋夫一名,年支半年工食银九两

  •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三)·王彦威

    旨寄张之洞唐景崧有人奏日国内空虚若以水师深入使彼有内顾之忧着商奏电直督李鸿章致总署报日以我所赍国书文理不全不允开议加给国书似仍无济电(三件)使日张荫桓邵友濂奏和战相为表裹请饬统兵大员实力防剿折闽督杨昌浚致

  •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佚名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臣纪昀跪奏,为奏明请旨事。窃臣仰承恩命,率同各员复核文津阁四库全书。臣于本月十五日已抵热河,见全德、董椿等所办章程,俱各妥协

  • 突厥传·李延寿

    突厥这个国家,其祖先居住在西海西边,独自成为一个部落,大概是匈奴人的一个支派。姓阿史那氏。后来被邻国打败,将其种族全部灭绝。有一个小男孩,年龄大约有十岁,士兵看他小,不忍心杀他,就把他的脚砍掉,把胳膊砍断,扔到草丛中。有

  • 卷九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九十三歌颂三十三【词臣二十五】万夀诗【五言排律四十韵】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王 澍圣主当阳日敷天献夀时万方同拜手百辟共陈词舜历韶华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二 洪武二十五年冬十月己酉朔,享太庙。 改建钦天监于五府之后,命五军都督府申谕之令。先是,上以天下都司卫所分番校试军士有不中者,其将校往往不去其职,谪令从征。至是,又恐其玩法,怠于训练,命

  • 孙显惠·周诒春

    孙显惠 字德卿。年三十一岁。生于杭州。已婚。子一。女二。初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浙江高等学堂。安定学堂。及金衢严公学英文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矿业工程。民国二年。得矿工程师学

  • 一  亲士·墨子

    入国而不存其士(2),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

  • 小宛·佚名

    --忧国忧民亦英雄【原文】宛彼鸣鸠①,翰飞戾天②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③,有怀二人④人之齐圣⑤,饮酒温克(6)。彼昏不知,壹醉日富(7)。各敬尔仪,天命不又(8)。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9),蜾蠃负之

  • 墨子卷七·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七天志上第二十六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而得罪于家长犹有隣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得罪于家长而可为

  •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道宣

      唐 道宣述翻刻教诫律仪叙诸善律仪。佛家之柱石也。道品之楼观。禅定之心城。皆基于此矣。南山大师尝著行事钞若于卷。广开毗尼之学风。然其文浩瀚望洋难闯。故重编此书以诱。奘新学文简义深。行相条件提耳。指掌

  • 滇载记·杨慎

    地理杂志。又名《滇记》。明杨慎(1488—1566)撰。一卷。此书为杨慎流寓云南期间有关云南历史之主要著作,载云南史事自远古传说以迄明初。内容主要依据《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结合《新唐书》、《资治通鉴》有关

  • 青囊奥语·杨筠松

    《青囊奥语》一卷、《青囊序》一卷,《青囊奥语》旧本题唐杨筠松撰。其序则题筠松弟子曾文遄所作。相传文遄赣水人。其父求己,先奔江南,节制李司空辟行南康军事,文遄因得筠松之术,後传於陈抟。是书即其所授师说也。案赵希弁

  • 古今医鉴·龚信

    《古今医鉴》系综合性医书。16卷(原作8卷)。明·龚信纂辑,龚廷贤续编。龚信原撰年不详,其子廷贤续编于1589年(万历17年),后经王肯堂订补,亦即后世的流通本。此书的书名,据龚廷贤在自序中称:“夫医,意也。何取于鉴? 鉴

  • 绣云阁·魏文中

    神魔小说,近代魏文中著。八卷一百四十三回。这是一部讲述紫霞真人的两个弟子下凡托生向世人阐道的长篇神魔小说。世上多非道,紫霞真人受道祖之命遣弟子虚无子下凡问道,其门下虚心子因妒忌也同时下凡去扰乱闻道。本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