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七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甲午朔。

乙未,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刘宁卒。宁,亳县人,初隶刘福通麾下为总管。岁丙午,来降,授管军百户,累功至都督佥事。十八年,以老疾致任,卒年七十五。

丙申,罢应天府龙江及大胜、港抽分场官。

给大同三护卫并蔚、朔、东胜左、右四卫军校六万二百余人绵布二十一万六千一百匹、绢五千一百匹、绵花九万四百斤。

戊戌,制谕中军都督佥事朱信充总兵官,前军都督佥事宣信充副总兵,率舟师运粮赴辽东,其海运大小官军,悉听节制。

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恪卒。恪,凤阳人。岁癸巳,从军濠州。丙申,从渡江,累功至都督佥事,卒年六十八。

己亥,以锦衣卫指挥佥事杨嵩为四川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石玉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镇南卫指挥佥事邓显为山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潘永为都指挥使,府军卫致仕指挥佥事刘贞为山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旗手卫致仕指挥佥事刘义为河南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府军卫致仕镇抚郭青为福建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

东胜左卫百户吴信坐侵暴屯卒诛。上遣使谕守边将士曰:“昔汉将赵充国征讨西羗,所用刍粮未尝仰给朝廷,皆由其劝课抚绥有道,遂成大功,垂羙千载。近缘边列卫,因中原之民艰于供给,故立屯田之法,以代民力,柰何将校不能抚绥,又重困扰之。如东胜左卫百户吴信,不恤士卒,侵克其赏赐,贪淫无厌,是致受害者称讼。夫边卫士卒,居则望烽燧,出则御寇盗,天气早寒,田谷少获,比之内地士卒,劳苦加倍,而信又侵暴如此,使守边者皆如吴信,田土何得而治,粮食何得而充,疆场何以御侮哉?今遣人往谕尔等,其恪遵朕言,毋如吴信为也。”

辛丑,太阴犯天樽。

甲辰,以武德卫指挥佥事李聚为镇武卫指挥使司世袭指挥使。

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徐礼卒。礼,淮安邳州宿迁人,元季以从征功为参政。吴元年,率沂州马步军三万余人来归,累功升都督佥事。至是,卒于官。

乙巳,诏谷王穗之国宣德府。

己酉,诏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谦、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陈春、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荣往彰德、卫辉、大名、广平、顺德、真定、东昌、兖州等府劝督迁民屯田。

庚戌,镇南卫百户遣军士入龙洞山采荆杖,为虎啮死,法司论当杖谪戍边。上曰:“猛兽害人,人岂能测?免其戍边,但停俸一年,令出资歛葬之。”

癸丑,秦王樉薨。王,上第二子,孝慈皇后所生也。年十五,受封,二十三之国。至是,薨,年四十。讣闻,诏定丧礼。礼部尚书任亨泰奏曰:“考之宋制,宜辍朝五日。今遇时享,宜暂辍朝一日。皇帝及亲王、王妃、公主、世子、郡王、郡主及靖江王世子、郡君服制皆与鲁王丧礼同,皇太孙服齐衰期年。因视事以日易月,亦十三日而除,素服期年。”从之。定谥曰:“愍”。册曰:“古之君国子民者,生则有爵,殁则有谥,爵以辨上下,谥以昭善恶,此古今不易之典,天下之公论也。朕自即位以来,列土分茅,封建诸子,尔以年长者首封于秦,期在永保禄位,藩屏帝室,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乌乎!哀痛者,父子之至情;追谥者,天下之公议。义之所在,朕何敢私?兹特谥尔曰:‘愍’。”

夜,有星大如鸡子,青白色,起自紫微东蕃外,约流五尺,发光如杯大,明烛地,北行至云中殁。

戊午,罢太仆寺群监官,以其马匹隶有司牧养,计罢监群一百一十一处。先是,和州民晏仁言:“民间马户既养孳生马匹,又于有司供应差役,是一户而充两差,实为重复。”下廷臣会议。礼部等官言:“宜省牧马监群,就令有司兼掌之便。”至是,滁阳牧监及大胜关、柏子、骝兴、保宁、草堂五群,大兴牧监及永安、如皋、沿海、保全、朝阳、永昌、安定七群,香泉牧监及大全、铜城、永豊、龙胜、龙山、永宁、新安、庆安、襄安九群,仪真牧监及华阳、寿宁、广陵、善应四群,定远牧监及龙江、龙安、万胜、龙泉四群,天长牧监及天长、怀德、招信、得胜、武安五群,长淮牧监及长安、白石、荆山、南山、团山、草平六群,江都牧监及万宁、广生、万骥、顺德、大兴、骥宁、崇德七群,句容牧监及句容、易风、仍信、福胙、通德、承仙、上容、政仁、练塘、寿安十群,溧阳牧监及举福、从山、明义、永定、福贤、崇来、永城、永泰、奉安九群,江东牧监及开宁、泉水、惟政、清化、神泉、新亭、长泰、光泽八群,溧水牧监及仪凤、仙坛、立信、归政、豊庆、安兴、游山、永宁八群,当涂牧监及石城、永保、化洽、姑熟、繁昌、多福、丹阳、德政八群,舒城牧监及枣林、海亭、伏龙、龙河、会龙、九龙、万龙七群,悉罢之。复定其管牧州县:直隶凤阳府寿州及凤阳临淮、定远、盱眙、怀远、霍丘、蒙城七县,扬州府高邮州及泰兴、江都、如皋、仪真四县,庐州府无为州、六安州及巢、舒城、合肥、庐江四县,镇江府丹徒、丹阳、金坛三县,太平府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应天府上元、江宁、江浦、六合、句容、溧阳、溧水七县,滁州及全椒、来安二县,和州及含山县,凡三十七。

诏琼州府南山、海口二千户所分兵镇廉州。

改惠州卫捷径千户所为捷胜千户所。

命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增枝署陕西都指挥使司事,以都指挥王英副之。

昏刻,西南天鸣有声,如风水相薄,西北行至一鼓止。

庚申,给京卫军士夏布,人二匹。

陕西、四川二都司率马步官军征讨西番东峰里、乌杂山及水扶州、罗家、毛工等族及祈家沟、丹堡等处,破之,获男女一千六百七十余口,其一十四族五百九户内附,编籍输赋。

壬戌,礼部制秦愍王金册、金宝成。其制:浑金沥粉册盝一,里用红纻丝贴衬,联贯册叶;红丝绦一;红绒锦藉册一;红织金纻丝垫册褥一;盖覆盝红罗销江夹袱一;里册红罗销金夹袱一;嵌金铁锁钥一副;木贴金宝池匣一副;红绶绦一;内外木匣二,俱沥粉浑金,里用红纻丝贴衬,浑金沥粉木贴金宝匣一,并木贴金;宝座一,四角蟠螭金匣,里用红纻丝贴衬;红绒锦宝座褥一;红织金纻丝用宝褥一;红织金纻丝垫宝褥一;里宝红罗销金夹袱一;盖覆宝厘红罗销金夹袱二;宝厘嵌金铁锁钥二副,朱红油宝案卓一,木贴金宝池莲池座一,俱用沥粉浑金。

癸亥,命赏云南从征有功官军。先是,西平侯沐春、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何福等率兵讨越州阿资。上命预定赏格:凡获首贼者赏白金五百两,大把事一百两,小把事五十两,从贼五两。及阿资平,春等第其将士之功以闻,上命户部如数赏之。凡官军二万三千九人,赏黄金一百九十二两、白金二万三千八百四两、钞九千一百一十八锭。

给赏贵州都司及各卫征剿西堡获功并阵亡伤残官军三万七千五百三十二人钞二十一万二千四百七十九锭。

给在京金吾等卫并三仪卫司军士二十万七千一百余人冬衣。

是月,敕总兵官周兴令、都督佥事宋晟领辽王府中护卫,都督刘真领宁王府中护卫,指挥庄德领三万卫军马,征剿野人,毕日领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邵惠公颢·令狐德棻
  卷二百二十八·表第十九·脱脱
  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二十六·赵尔巽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四·佚名
  涌幢说·朱国祯
  三六五 江苏巡抚杨魁奏遵旨查办并呈交应毁书籍折·佚名
  抄思传(附别的因传)·宋濂
  卷八十一·佚名
  卷十二下·雍正
  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卷第三十·太安万侣
  二十一年·佚名
  四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二·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二杜仁杰【二十四首 补】补杜仁杰字仲梁一字善夫济南长清人与遗山善元时累徴不起子元素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以子贵赠翰林承防资善大夫諡文穆和信之板桥路中岸风折枯藤野日明远

  • 发凡·朱隗

    一盛期诗选。初意合为一编。三百年来作者如林。未易卒业。今先以二集问世。自天启。辛酉。至崇祯甲申春。为断也统前后补亡拾遗。及海内名稿搜罗未竟。并子廿年所藏同人邮寄之稿。山城迁转。多致散佚。须更收辑者。统

  • 列传第四十七 魏韦郭·欧阳修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跌荡少检,久不调,盩厔人江融晓兵术,元忠从之游,尽传所学。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阳宫,言命将用兵之要曰:天下之柄有二,文武而已,至制胜御人,其道一也。今言武者先骑射,不稽之权略;言文者首篇章

  •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三十八·宋濂

        薛塔剌海   薛塔剌海,燕人也,刚勇有志。岁甲戍,太祖引兵至北口,塔剌海帅所部三百余人来归,帝命佩金符,为炮水手元帅,屡有功,进金紫光禄大夫,佩虎符,为炮水手军民诸色人匠都元帅,便宜行事。从征回回、河西、钦察

  • 五、孔子适齐考·钱穆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伐季氏,不克,奔齐,鲁乱。《世家》系孔子适齐于是年乱后,是也。时孔子年三十五。《世家》又记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适鲁,与孔子问答。《齐世家》云:“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年

  • 卷第廿五·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廿五〈起天平寶字八年正月、盡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廢帝八年春正月乙巳。授正三位文室眞人淨三從二位。在唐大使正四位下藤原朝臣清河從三位。從四位下和

  • 元年·佚名

    (丙寅)元年大明正德元年九月9月2日○戊寅朔,知中樞府事朴元宗、副司勇成希顔〈曾以吏曹參判,驟降〉、吏曹判書柳順汀等,首謀建議,乃與軍資副正辛允武、軍器寺僉正朴永文、水原府使張珽、司僕寺僉正洪景舟密約擧事。前一日夕

  • 卷二十七·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二十七元 汪克寛 撰定公上【公名宋襄公庶子昭公弟左傳史記不見其母之姓氏在位十五年】【壬敬王十辰一年】元年【晉定三年齊景三十九年衛靈二十六年蔡

  • 尚书表注序·金履祥

    书者二帝三王圣贤君臣之心所以运量警省经论通变敷政施命之文也君子于此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以诚诸身以措诸其事大之用天下国家小之为天下国家用顾不幸不得见帝王之全书幸而仅存者又不幸有差误异同附防破碎之失考

  • 卷十二·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十二    明 熊过 撰哀公名蒋定公妾姒氏子在位二十七年其十四年春秋絶笔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楚君自将也左氏曰报柏举也杜元凯曰定六年郑灭许此复见

  • 卷八·王樵

    <经部,书类,尚书日记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八      明 王樵 撰盘庚上孔氏曰盘庚殷王名殷质以名篇○哀十一年左传引此篇云盘庚之诰金氏谓今书篇目逸之诰二字○正义曰此三篇皆以民不乐迁开解民意告以不迁之害

  • 学蔀通辨卷之七·陈建

    续编上此卷所载着佛学变为禅学所以近理乱真能溺高明之士文饰欺诳为害吾道之深也朱子曰佛教初入中国只是修行说话如四十二章经是也初问只有这一卷经其中有云佛问一僧汝处家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问弦缓如何曰不呜矣弦急如

  • 卷一百一十七(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佚名

    △宝髻菩萨会第四十七之一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菩萨八万四千俱。各从十方诸佛世界。而来集会。皆已通达。一生补处。得无所著无所罣碍。从勇猛伏三昧出生。获上莲花三昧。金刚道场三昧。

  • 卷七·晁迥

    禅源都序上卷有语云性如虚空不增不减何假添补但随时随处息业养神圣胎增长显发自然神妙此即是为真悟真修真证也予爱此语简要纯偹追思巳所立言多合此意予自耆而耋习静不已或于夜坐刹那见光及闻灵响愈觉清彻后看维摩经云

  •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三·南石文琇

    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前住持比丘吴郡文琇集大鉴下第二十世灵隐松源岳禅师法嗣○四明天童灭翁文礼禅师杭之临安人,家天目山之麓,因又号天目,姓沉氏。师生六岁,携篮随母采桑,俄而寤念曰:&ldquo;携篮者谁邪?&rdquo;遂有出家志。年十

  • 光绪拉池县丞志·佚名

    打拉池县丞,设自光绪元年,全无旧志遗存。叠奉上宪议颁二十七条饬令,遵照访编,阅数月而始成。其于条目中之所未载及载而未全者,委属无从采访。是役也,乃贡生陈希魁、训导谢文俊、廪生杨希贤为编次,附生赵子绅、魏崇文、杨文舒

  • 神灸经纶·吴亦鼎

    清代吴亦鼎编著。成书于1851年(咸丰元年)。4卷。书中介绍灸法,并重视候脉、辨证为本书主要特点。卷一论述灸疗的方法、禁忌、调养、经络循行;卷二介绍奇经八脉、十二经穴位置与灸法,用艾先以蒜捺穴上使黏着,继用铁物

  • 焚香记·王玉峰

    传奇剧本。明王玉峰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下上品”,说:“王魁负桂英,做来甚恳楚。”清梁廷楠《曲话》说:“《焚香记·寄书》折,关目与《荆钗记》大段雷同:金员外潜随来东,孙汝权亦下第留京,一同也;卖登科录人寄书,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