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续後汉书目録     别史类

卷一

帝纪一

昭烈皇帝

卷二

帝纪二

少帝

卷三

年表一

建安以来诸侯表

卷四

年表二

章武以来吴魏表

卷五

列传一

昭烈甘皇后   昭烈穆吴皇后

昭烈孙夫人   少帝敬哀张皇后少帝张皇后   少帝李昭仪

甘陵王永    安平悼王理

太子璿     北地王谌

卷六

列传二

陈登【陈志入魏】  袁涣

邴原      陆绩

卷七

列传三上

诸葛亮【上】

卷八

列传三下

诸葛亮【下 子乔】

卷九

列传四

关羽      张飞

马超      黄忠

赵云【陈到】

卷十

列传五

龎统      法正

徐庶      董和【胡济】

刘巴

卷十一

列传六

许靖      麋竺【孙乾】

简雍      伊藉

秦宓      马良

邓芝      宗预【廖化】

卷十二

列传七

陈震      董允【陈只 董恢】吕乂【杜祺 刘干】 杨洪【何只】

杨顒      姚伷【马勲 马齐】王谋【赖恭 恭子衣 何宗 习祯 殷观】董厥【樊建】

卷十三

列传八

刘封【孟达】    彭义

廖立      李平【即李严】

刘琰      马谡

魏延      杨仪【兄虑】

卷十四

列传九

蒋琬【刘敏】    费禕

李福

卷十五

列传十

霍峻【子弋】    王连

向朗【兄子宠】   张裔

吴懿【族弟班】   费诗

李朝

卷十六

列传十一

黄权【子崇】    李恢

王平【句扶】    吕凯【王伉】

马忠      张嶷

卷十七

列传十二

姜维      张翼

王嗣

卷十八

列传十三

杨戱      许慈【胡潜】

孟光      来敏

尹默【李譔 陈术】 郤正

卷十九

列传十四

谯周【黄皓】

卷二十   孝友

列传十五

李宓      孟宗

陈表      张范

卷二十一  忠义

列传十六

金禕【耿纪 韦晃 吉本 本子邈 邈弟穆】

魏讽      傅彤【子佥】

诸葛瞻【子尚】   程畿

严顔      杜德【秦旦 张羣黄强】

邵畴      常播

张悌      石伟

卷二十二  隐逸

列传十七

管宁      张臶【胡昭】

焦先      扈累【石德林】

杜微      刘頴

卷二十三  方技

列传十八

李意其     周羣【张裕】

吴范【魏滕】    赵达

刘惇【葛衡】    皇象

杜夔      马钧

朱建平     周宣【赵直】

管辂

卷二十四

吴载纪一

孙坚     孙策

孙权

卷二十五

吴载纪二

孙亮     孙休

孙皓     孙登【谢景】

孙和     孙静【峻 綝 瑜 皎 奂张梁】

孙賫【弟辅】    孙翊【弟匡】

孙韶

卷二十六

吴载纪三

刘繇     士爕

太史慈    朱治

卷二十七

吴载纪四

张昭【子承休】   顾雍【子邵 邵子谭孙承】诸葛瑾【子恪 聂友】

卷二十八

吴载纪五

张紘      步隲

严畯【裴玄 程秉】 阚泽【唐固】

薛综      是仪

胡综

卷二十九

吴载纪六

周瑜      鲁肃

吕蒙

卷三十

吴载纪七

程普【韩富】    黄盖

蒋钦【徐盛】    周泰

陈武【子修 修弟表】董袭【凌统】

甘宁      潘璋【丁奉】

卷三十一

吴载纪八

朱然【施绩】    朱桓【子异】

吕范【子据】    贺齐【孙邵】

卷三十二

吴载纪九

潘濬      吴岱【徐原】

全综【骆统】    周鲂

锺离牧     留赞

卷三十三

吴载纪十

陆逊【子抗 弟瑁 族子凯】

卷三十四

吴载纪十一

虞翻      张温【暨艳】

韦昭      王蕃【楼玄】

华核      吾粲【朱据】

滕胤

卷三十五

吴载纪十二

赵咨      沈珩

郑泉      冯熙

陈化      李衡【谷利】

卷三十六

魏载纪一

曹操      曹丕

曹叡【叡子芳 丕孙髦 操孙奂】

卷三十七

魏载纪二

曹彰【弟植 冲】  曹仁

曹洪      曹休

曹真【子爽】    夏侯惇【族弟渊 渊从子尚 尚子玄】

卷三十八

魏载纪三

荀彧      董昭

华歆      荀攸

贾诩      程昱

刘?      蒋济

卷三十九

魏载纪四

锺繇      陈羣【子泰】

陈矫【徐宣 卫臻】 卢毓

杜畿【子恕】    郑浑

卷四十

魏载纪五

王朗【子肃】    王弼

王粲【徐干 陈琳 孔璋阮瑀 应瑒 刘桢】

卫觊      刘劭

傅嘏      崔林

杨俊      高堂隆

卷四十一

魏载纪六

崔琰      毛玠

鲍勋      徐邈

胡质      桓阶

裴潜      梁习

司马朗

卷四十二

魏载纪七

田畴      王修

常林      和洽

杨阜      辛毗

卷四十三

魏载纪八

贾逵      苏则

任峻      张既

杜袭      高柔

刘放

卷四十四

魏载纪九

张辽【乐进 李典臧覇】 张合

龎德【许褚 典韦阎温 龎淯】 文聘【吕?】

满宠【田豫 郭淮】 王凌【毋丘俭 文钦诸葛诞】

王昶      王基

邓艾

义例

音义四卷

【臣】等谨案续後汉书四十九卷宋萧常撰常庐陵人乡贡进士初常父夀朋病陈夀三国志帝魏黜蜀欲为更定未及成书而卒常因述父志为此书以昭烈帝为正统作帝纪二卷年表二卷列传十八卷以吴魏为载记凡二十卷又别为音义四卷义例一卷於蜀志增传四十二废传四移魏志传入汉十吴志废传二十魏志废传八十九多援裴注以入传其增传亦皆取材於注间有注所未及者建安以前事则据范书建安以後则不能复有所益盖其大旨在书法不在事实也然其义例精审颇得史法如魏吴诸臣本附见二国载记之後而中有一节可名如孟宗陈表等则别入孝友传杜德张悌等则别入忠义传管寜吴范等则别入隐逸方技传体实本之晋书又曹操封魏公加九锡等事陈志皆称天子命公而此乃书操自为云云则本之范蔚宗後汉书本纪其他笔削亦类多谨严惟陈志先主传称封涿县陆城亭侯而常於昭烈纪但云封陆城侯陈志建安十四年魏延为都督而常则云拔魏延为镇远将军裴注既无此语不知常何所本然常之所长不在考证殆偶然笔悮非别有典据也常成此书时尝以表自进於朝所列但有本纪表传载记而无音义至周必大序始并音义言之或成书之後又续辑补入欤乾隆四十四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本纪第十八 武宗 宣宗·刘昫
  卷第一百六十一·胡三省
  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七·佚名
  ●革除遗事四·黄佐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二·杜大珪
  卷二十九刑法志三·黄遵宪
  马如蛟传·张廷玉
  卷三·黄佐
  职名·雍正
  卷十一 礼六(吉礼 )·龙文彬
  卷八卫禁律·窦仪
  胡先驌·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综》(卷二十五)·朱彝尊

    宋词五十首蝶恋花卢氏蜀道青天烟雾翳,帝里繁华。迢递何时至?回望锦川挥粉泪。凤钗斜乌云腻,绶带双垂金缕细,玉珮珠珰。露滴寒如水,从此鸾妆添远意。画眉学得遥山翠,点绛唇舒氏独自临池。闷来强把阑干凭,旧愁新恨。耗却年时兴

  • 卷三百九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十八 徐 贯 赠曾亚卿提督易州厰 懿哉庙廊具有如珪与璋昔为太仆长今我同官良送君都门道马首云苍苍枝柯堪采伐毋使根株伤上以充国用下以慰民望愿言

  • 卷八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八十八器用鲸鱼灯赋         【魏】殷 臣横海之鱼厥号惟鲸普彼鳞族莫之与京大秦美焉乃观乃详写载其形托于金灯隆脊矜尾鬐甲舒张垂首俛眎蟠于华房状欣欣以竦峙若将飞而未翔懐兰膏

  • 卷七十四 魏紀六·司马光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旃蒙赤奮若(乙丑),凡八年。   明皇帝景初二年(戊午、二三八年)   春,正月,帝召司馬懿於長安,使將兵四萬討遼東。議臣或以為四萬兵多,役費難供。帝曰:「四千里征伐,雖云用奇,亦當任力,不當稍計役費也。」帝

  • 读礼通考卷八十三·徐乾学

    葬考二合葬檀弓舜葬于苍梧之野【注舜征有苗而死因留葬焉】盖三妃未之从也季武子曰周公盖祔季武子成寝【注武子季孙夙】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入宫而不敢哭武子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来未之有改也吾许其大而不

  • 第六十册 天聪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佚名

    第六十册 天聪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十一月初七日,汗还渖阳。未时,由内治门入。十一月初八日,遣往宁远之卫徵囊苏喇嘛还。喇嘛报称:“宁远各官曰,尔方来书固封,未奉我帝命,不敢擅开。尔可携还,奏报尔汗即将书露封,迅速送来,

  • 一○一六 谕内阁将来江浙文汇等三阁分贮全书许读书者领出传写·佚名

    一○一六 谕内阁将来江浙文汇等三阁分贮全书许读书者领出传写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前因江浙为人文渊薮,特降谕旨,发给内帑,缮写四库全书三分,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

  • 卷三十九·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九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卫孙寗废立成公七年卫定公恶孙林父冬孙林父出奔晋卫侯如晋晋反戚焉 十四年春卫侯如晋晋侯强见孙林父焉定公不可夏卫侯既归晋

  • 高开道传·欧阳修

    高开道是沧州阳信县人。其家世代靠煮盐为生。少年时矫捷勇悍,跑起来追得上奔马。隋朝大业末年,投靠河间郡贼寇格谦,起初不以为奇。有次格谦遭到隋兵围捕,左右奔散,不敢救援,开道只身奋战,连杀数十名隋兵,解除围攻,格谦方才免难

  • 宋纪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辛未、431)·司马光

    宋纪四 宋文帝元嘉八年(辛未,公元431年) [1]春,正月,壬午朔,燕大赦,改元大兴。 [1]春季,正月,壬午朔(初一),北燕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兴。 [2]丙申,檀道济等自清水救滑台,魏叔孙建、长孙道生拒之。丁酉,道济至寿张,遇魏安平公乙旃眷,道济

  • 鬼谷子卷中·陶弘景

      飞箝第五  飞,谓作声誉以飞扬之。箝,谓牵持缄束令不得脱也。言取人之道先作声誉以飞扬之,彼必露情竭志而无隐,然后因其所好牵持缄束令不得转移。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  几度其权略,量其村能,为远。作声誉者

  • 第一章 总论·梁启超

      原父母与子之爱理:夫大地之内,自太古以至于今,未有能离乎父子之道者也。夫父母与子之爱,天性也,人之本也,非人所强为也。今观乎鸟之养其雏也,衔枝而先为之巢,啄虫而亲为之哺,雌雄殷勤,拔来报往;其有羽毛,则教之飞,雌则巢内,雄

  • 论学卷一·李塨

    蠡吾李塨稿学明矣,而尚为丰蔀之归人也,故编摘学规后意有不尽者,复附以朋友往复之言如左,庶可揭日月行欤。若谓尚口说也,则塨惄如矣。宋豫庵[名瑾]自湖州来桐乡视予,曰::闻颜习斋先生言,先儒静坐之功近禅,有之乎?曰::有之。豫庵曰::借静

  • 卷十一·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十一兖州府知府郑方坤撰○四书韩退之注论语张籍祭退之诗云鲁论未讫注手足今微茫是退之尝有论语传未成也今世所传如宰予昼寝以昼作画字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以三月作音字浴乎沂以浴作沿字至为浅

  • 哀公·哀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夏四月甲午,地震。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宋乐髡帅师伐曹。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冬十月癸卯,秦伯卒。叔孙州仇、仲孙何忌

  • 卷四十五·赜藏主

      ○宝峰云庵真净禅师偈颂(嗣法门人福深录)   僧请问:三圣问雪峰云:透网金鳞以何为食。峰云:待你透出网来。即向你道。圣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话头也不识。师以颂示之。   潦倒渔翁坐钓台。金鳞赫赫鼓波来。海门空

  • 锡兰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关系·太虚

    ──二十九年二月在科仑坡市政厅市长杜拉胜芳欢迎茶会致词──锡兰是佛教的重镇,而科仑坡又是锡兰的首府;今天承市长的招待,得与全市的俊贤见面,实深感谢!佛教由印度流行世界,以我所知,有三个阶段:第一期的佛教,就传在锡兰,由锡

  • 费太公传·钱基博

    《费太公传》,民国学者钱基博撰。费太公名允嘉,清末著名的义侠之一。清末民初,学者爱颂红妆,喜写侠客,从而存留了许多社会下层的珍贵史料。《费太公传》即其中的一篇。据《虞初近志》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