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传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于宝..四年(1256)考中进士,调任吴县县尉。吴县有许多豪势之家,他们告私债则勾结官属之尉,致使吴民多饥冻困苦,甚至死于尉卒之手。黄震到任后,不受理贵家之告,所颁檄文震慑全县。及摄长洲、华亭,皆有名声。
浙东提举常平王华甫用黄震主管帐司文字。当时,钱庚孙守常州,朱熠守平江,吴君擢守嘉兴,皆恃宠压民。王华甫病重,但仍强起弹劾罢免了这三个人,黄震对华甫所为十分赞赏。沿海制置司举黄震为干办、提领浙西盐事,黄震不就职。遂改辟提领镇江转般仓分司。公田法实行后,改提领官田所,不久,再转般仓任职。
黄震入朝为点校赡军激赏酒库所检查官。擢升为史馆检阅,参与修编宁宗、理宗两朝国史、实录。他在接受皇帝咨询时,指出当时之大弊在于民穷、兵弱、财乏及士大夫无廉耻。请求罢去发给僧人道士的度牒,等其自然老死即消弭之,然后,没收其田产收入,以强军富国,纾宽民力。当时,宫中兴建道场,黄震是有所指而发论,皇上听后大怒,批降黄震三级,并要黄震马上离朝,由于谏官所劝,皇上才得以息怒。
后来,黄震出而通判广德军。因为孝宗曾颁朱熹的社仓法于天下,而广德军却由官置社仓。老百姓困于纳息,以至于以息为本,而息皆横取,民穷至上吊自杀。许多人认为是朱熹之法,不敢非议。但黄震说“:法出于尧、舜、禹三代圣人,尚可变通,哪有先儒制法,不存有弊端呢?何况朱熹之法,社仓归之于民,而官不得参与。官不参与,也终究有纳息之患。”黄震特地买田六百亩,以其租代社仓息,规定非凶年不贷,而贷者不得取息。
黄震所在之郡有祠山庙,每年有江、淮之民数十万来此祈祷,祭祀牺牲皆用牛。郡中一班恶少常常挟带兵刃舞牲迎神,以致争斗犯法。其俗有自用桎梏、自用树条抽打自己以求福者,黄震见,问之,才知道是士卒。责其自诉其罪,士卒说“:我本无罪。”黄震说“:你罪很多,因为不敢对人说,所以特地告诉神求得免罪。”于是杖打士卒以示众人。还有一种埋藏会的风俗,即挖坎于庭,深广皆五尺,以所祭之牛和器皿数百纳其中,覆盖以牛皮,封埋一晚上,第二天,揭开来看,所封之物皆不在。黄震认为这是妖术,而杀牛祭祀属犯法,上报诸司后,禁绝了这种习俗。郡守贾蕃世的侄子骄纵不法,黄震多次与贾蕃世争论是非,贾蕃世不堪忍受,上疏言黄震扰政,黄震因此被解官。
不久,黄震通判绍兴府,抓到海寇后杀之。抚州发生饥荒,黄震知其州,单车疾驰赴任。途中邀约富人和老者聚集城中,并定下具体日期。相约之人到齐后,黄震大书:“闭粜者杀,强籴者斩。”并张贴于市。黄震不进入州府办公,而是在驿舍签署文书,不抑米价,而米价渐跌。黄震还亲自煮粥送给饥饿者吃。这时,转运司要从抚州收购粮食七万石,黄震说“:老百姓已经很困苦,难道忍心再增加他们的苦难吗?”黄震不得已,只好拿官田收入来打发转运司。在这段时间里,黄震还组织补刻《六经》、《仪礼》,修复朱熹祠堂,树立晏殊旧居门牌曰“旧学坊”,制造祭祀社稷的器物,恢复风雷的祭祀祈祷,劝导农民种麦,禁止造竞渡比赛用船,并焚毁一千三百多艘船只,将其材料用来建造军营五百间,这些治政措施都是值得称道的。
皇帝下诏增提黄震的品级,黄震也得以升为提举常平仓司。旧有因结关抗拒逮捕者被判入郡中牢狱二十八年,现在只有十之三、四还在狱中,因为此事与尚书省有关,所以一般执法官吏不敢轻易决断,认为结关即是作乱。黄震认为:结关好比其他郡之结甲,不能视为作乱。何况已经分批予以赦免,于是将尚在狱中的结关者全部释放了。新城与光泽两地边界犬牙相交,两地百姓夹河而居,常常为争河中之鱼发生争斗。恰遇知县蹇雄为政扰民,引起老百姓的愤怒,他们相互联结起来,抗拒官府,以致发生焚烧劫掠的事件。黄震先是弹劾罢免了蹇雄,然后,劝谕百姓纷纷离去。起初,常平司下有慈幼局,主要是为了收容哺养那些被遗弃的婴儿与小孩。但是,时间一长,慈幼局便名存实亡。黄震认为:与其被动地收哺那些已弃之婴孩,不如设法在婴孩未弃之前采取保全措施。于是,修改原有之法,对那因贫困而不能哺养孩子的人家,经申请后,由官府帮助赡养,对已弃之婴孩,容许由他人收养,官府出粮给收养之家。这些措施使得许多弃儿活了下来。黄震在谈论劳役之法时认为,劳役之法不应扰民生产,不应使下户受抑于上户。黄震还提倡大兴水利,恢复了许多废弃的陂塘,损坏的堰渠以及被豪势之家霸占的水利设施。
黄震在改任提点刑狱后,听讼断案,赫然如神明。有富贵之家害民,黄震予以严惩,遭到富贵之家的怨恨。黄震还强行把富人的粮食拿出来分给百姓,也遭到富人的怨恨。御史中丞陈坚根据谗者的言论,劾罢了黄震。所谓谗者,就是那些怨恨黄震的富人。于是,黄震只得去奉云台祠。贾似道罢相后,召黄震为宗正寺簿,朝廷还打算让他与俞浙并为监察御史,由于内戚害怕黄震的刚直而从中阻挠,皇上就打消了原来的念头,俞浙也因直言而被迫去职。
黄震后移浙东提举常平,他安顿饥民,摧盗贼于萌芽之中。当时,皇叔大父福王与芮判绍兴府,黄震遂兼王府长史。黄震为此上奏说“:朝廷之制,尊卑不同,但朝廷纲纪不可打乱,按理在外虽是藩王,监司也可察之,现在监司成了藩王部属,又怎敢察主人之非呢?为何要从我开始坏其法呢?”黄震由是坚决不受长史之职。后命黄震进侍左郎官及宗正少卿,皆不受拜。
黄震曾对人说“:不是圣人之书不要读,无益之诗文不做可也。”其为官有果断作风,自奉俭薄,遇人有急难,则慷慨周济。著有《日抄》一百卷,去世后,其门人私谥曰“文洁先生”。
猜你喜欢 第八十八回 平浙东王式用智 失安南蔡袭尽忠·蔡东藩 卷第一百五十五·胡三省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七十二·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十·佚名 卷之二十八·佚名 二百零二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江南米价摺·佚名 通志卷一百九十三·郑樵 志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八十一·郑麟趾 龙纪·周绍良 慕容宝传·房玄龄 卷十二·阿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