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欧阳守道传

欧阳守道,字公权,另一字迂父,吉州人。起初名叫欧阳巽,他自己认为改名去考科举不妥当,每逢祭祀时一定称欧阳巽。欧阳守道从小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他没有老师,在学问上他自己很努力学习。同乡的人请他担任自己孩子的老师,主人偷着看到他每次在学堂吃肉时,他都偷着回家把肉送给母亲,主人就替他用两个容器装好肉赶紧送给他母亲,他才肯吃肉食,邻居妇女、儿童没有不为他叹息和感动的。欧阳守道不到三十岁,就以自己的德行成为乡里间儒者的宗师。江万里为吉州知州,欧阳守道参加乡试,江万里只对他另眼相看。

淳..元年(1241)欧阳守道被推举参加进士考试,在朝廷上奏对时,他说“:国事的成功和失败在于宰相,人才的减少和增加在于台谏。从前掌管国家的人厌恶规谏,负责劝谏的人怀疑自己触犯了当权的人,等他们罢官后,人们共同认为他们不是人才。有的人迎合当时的宰相,对宰相阿谀逢迎,十分殷勤,也有的人痛恨乖巧奸诈,对错误和过失也是得过且过,以至于忠直和奸邪不能辨别,提升和罢免官员没有章法。”决定进士名次时,徐俨夫排在第一位,徐俨夫握着欧阳守道的手站起来说:“我的名次在您之上,使我感到羞愧,您的文章未尝不在我之上啊。”欧阳守道被授予雩都主簿。

欧阳守道遭母丧,他为母亲守孝期满后,调任为赣州司户,他在赣州呆了十年,后来江万里建成白鹭洲书院,首先请欧阳守道为学生讲说。湖南转运副使吴子良聘请欧阳守道为岳麓书院副山长,欧阳守道第一次给学生讲课,就阐明了孟氏端正人心,继承三圣的学说,学习的人都心悦诚服。族人欧阳新和自己的儿子欧阳必泰先在长沙客居,听说欧阳守道来了,就前去拜访他,开始他们还不认识,见面后他们谈话都能互相契合,欧阳守道就向吴子良请求,对欧阳新给予优礼,请他为岳麓书院讲书。欧阳新讲《礼记》中“上天降下符合时气的雨、山川出现云”一章,欧阳守道站起来说“:长沙自己有仲齐这样的人,我为什么到这来。”仲齐,是欧阳新的字。第二年,欧阳新去世,欧阳守道十分悲痛,亲自为他写墓志铭,又在掌权的人面前推荐欧阳新的儿子欧阳必泰。吴子良代欧阳守道为岳麓书院副山长的职位,欧阳守道又回到吉州。

乡里有位丧父的张某,在父亲死后一周年准备举行祭祀礼时,他的舅舅因事诉讼他,他被投到监狱里,使张某不能祭祀父亲,张某的舅舅要求他买自己的土地埋葬父母。欧阳守道听说这件事后,叹着气说:“我只痛惜这个儿子不能去哭祭父亲啊,但只痛惜又能怎么样?”第二天欧阳守道把这事报告给县令说:“这不是人心所能想到的,在将要举行祭礼时而去逼迫他,阻挠安葬死去的人而耽误他,舅舅这样,是在自己吃自己的肉。请让这个儿子出来,等他祭祀完父亲再回到狱中。”县令马上放出了张某。张某的舅舅诬陷欧阳守道,欧阳守道也不替自己申辩。转运使包恢替他向朝廷请求回家祭祀。江万里入朝担任国子祭酒,推荐欧阳守道为史馆检阅,欧阳守道应召试馆职,被授予秘书省正字。

安南国王陈日照传王位给他的儿子,请求朝廷封他为太上国王,皇上把这个请求交给大臣们讨论。欧阳守道说:“太上的称号,是汉高帝用来尊奉他父亲的,历朝都没有改变,如果赐封陈日照为太上国王,不合适。南越的尉佗曾经自称‘蛮夷大长老’,这符合南夷的事。《礼》中说,一方诸侯之长自称‘天子之老’,士大夫辞官退休称‘老’,自称也叫‘老’。从蛮夷方面讲,有尉佗称‘老’的先例;从中国来讲,也有一方诸侯之长和辞官退休称‘老’的源头。汉代也有老上单于的称号,把‘太’改成‘老’没有损害。或者去掉‘上’字留下‘太’字,称太王的则有古公,三太、三少,太宰、少宰,所以‘太’与‘少’是有区别的。称父亲为太,那么儿子就是少。从尊的方面称太,则有太后、太妃、太子、太孙;从卑的方面称太,则有太史、太卜、太祝、乐太、师太,‘太’字,本来是上下通用的。”当时欧阳守道脚患病,没能议论到底。

欧阳守道被升为校书郎兼景宪府教授,升为秘书郎,在百官轮次奏对时,他说“:陛下要想做到家家富裕,人人丰足,一定要让朝内外的群臣百姓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讲求利,然后才能达到目的。要改变只讲求利的风气,只能从自身做起。用勤俭教化群臣百姓,但他们不做勤俭的事,陛下就只能不建高大的宫殿、在饮食上简单和平常;用廉洁教化群臣百姓,但他们不做廉洁的事,陛下就只有对那些难得到的东西不看重,不储藏那些没有好处的东西。”欧阳守道因讲政事得失被罢官。欧阳守道徒步走出钱塘门,只带了两箱书而已。理宗的遗诏传来,欧阳守道和他的弟子们相视痛哭,书僮、仆人也都很悲哀。咸淳三年(1267),皇上特下诏旨给他管理宫观的闲职。皇上下诏让大臣们推举贤能的人才,少傅吕文德推举了九十六人,其中有欧阳守道。欧阳守道为添差通判建昌军,他用书感谢宗庙明堂说“:史书称赞大将军不推荐读书人,现在大将军推荐读书人了。而我凭什么能得到大将军的推荐呢?我曾经有幸蒙受皇恩被召用,提升为馆职,以后或许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才能的废人,只因巴结权贵才被推荐的,这对国家不利,所以我宁可解除职务,愿意仍旧领朝廷给的管宫观的俸禄,这就足够了。”欧阳守道升为著作佐郎兼崇政殿说书兼权都官郎官。他在为皇帝讲读时,都结合当时的政务,皇上为此也很激动。欧阳守道升为著作郎,他去世,他的家一贫如洗。

欧阳守道的哥哥和嫂子都死得早,他们的儿子欧阳演五岁多,而且常有病,欧阳浚生下才几个月,欧阳守道三十岁还没成家,没有哺乳孩子的能力,他就日夜抱着两个孩子哭,邻里们都可怜他们。欧阳演长大后,出去不知到了什么地方,欧阳守道哭着在田野里寻找,始终没找到,因此他三年不吃肉,失去欧阳演的痛苦折磨他一生。吉州有位贤德的郡守但大家怨恨他,说了很多诬陷他贪污的话,郡守被交给常平使者处治。恰好天大旱,人们祈雨,欧阳守道说:“不用祈祷了,雨神,是唐代的郡守吴侯。冤屈没有比前任郡守大的,冤屈不伸,那么吴侯对祈雨的人也有话回答了。一个妇人的冤屈,或许还要大旱三年,郡守的冤屈,灾害也不能小啊。”欧阳守道反复讲了一千多句这种话,有的人就嘲笑他,欧阳守道仍然不动摇,不知疲倦地对来祈雨的人说,郡守的冤案终于得到平反。欧阳守道著有《易故》、文集。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李延寿
  卷十一 后赵録一·崔鸿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八十·徐乾学
  第一章 开始时代·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四·佚名
  平滇始末·佚名
  目录·佚名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三·佚名
  四十七、名与号·包天笑
  刘峻传·姚思廉
  慕容俨传·李百药
  杜暹传·刘昫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钱穆
  卷十四·鄂尔泰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出 悲控·李渔

    〖胡捣练〗(旦上)郎争气,妾叨光,因观愁苦倍徜徉。漫道十年犹可待,便孤一世又何妨。好笑邓家姐姐,他有眼不辨贤愚,反笑奴家迂阔。谁想一般订就姻缘,他已中途被弃,我还恃爱如常。最得意者是侯生所娶之人,便是华郎不娶之人。就在一

  • 乙未四十七首·许南英

    乙未(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奉和实甫观察原韵时局变迁,拟焚笔砚,承余姚吴季籛寄和沅湘易实甫寓台「咏怀」六首原韵,并附实甫原唱,致言索和。展诵之余,檐际雨晴、纸窗风裂,依稀似有鬼神涕泣也。晚间伏枕效颦原韵,■〈扌翕〉杂

  • 二、宋之滑稽戏·王国维

    今日流传之古剧,其最古者出于金、元之间。观其结构,实综合前此所有之滑稽戏及杂戏、小说为之。又宋、元之际,始有南曲、北曲之分,此二者,亦皆综合宋代各种乐曲而为之者也。今欲溯其发达之迹,当分为三章论之:一、宋之滑稽戏;二

  • 卷一百一十九·志第七十二·礼二十二等·脱脱

        ◎礼二十二   ○录周后 录先圣后 群臣朝使宴饯 朝臣时节馈廪 外国君长来朝 契丹夏国使副见辞仪高丽附 金国使副见辞仪 诸国朝贡   昔周灭殷,封微子为殷后,俾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宋以柴周之

  • 卷四十四 咸平二年(己亥,999)·李焘

      起真宗咸平二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甲子,詔尚書丞郎、給舍舉升朝官可守大州者各一人,限一月以名聞,俟更三任有政績,當議奨其善舉,有贓私罪亦連坐之。   乙丑,命禮部尚書溫仲舒知貢舉,御史中丞張詠、刑部郎中知制

  •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六月壬。午朔。上回宫。  ○癸未上幸畅春园。  ○以镇国公额尔图、为宗人府右宗人。  ○以司经局洗马王奕清提督四川学政。  ○转左都御史耿额为刑部尚书。  ○升奉天府府尹王国

  • 三八四 谕内阁所有《明史 本纪》着英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佚名

    三八四 谕内阁所有《明史 本纪》着英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前因《明史》内于蒙古人、地名昔译未真,特命馆臣照辽金、元,三史例查核改订,并就原板扣算字数刊正,

  • 卷三·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三(宋)吴缜 撰○三曰书事失实降封宗室郡公而纪书为县公陆贽李晟传幸梁州事宪宗子棣王彭王信王同封失实王勮传以寿春等五王降封入合为出合张锡为相日数辛云京京杲二传书事失实崔圆辞大学士王

  • 梁启勋·周诒春

    梁启勋 字仲策。生于广东新会。兄启超。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摩尔根园学校。光緖三十四年。入西北大学。宣统三年。入哥仑比亚大学。是年冬回国。现任中国银行驻京监理官。通信处。北京中国银行。Liang, Chi

  • 卷四十九 祭统第二十五·郑玄

    (陆曰:“郑云:‘统,犹本也,以其记祭祀之本,故名祭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祭统》者,以其记祭祀之本也。统,犹本也。此于《别录》属《祭祀》。”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有五经,谓吉礼、凶礼

  • 卷一百一十一 朱子八·黎靖德

      ◎论民   建宁迎神。先生曰:"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今人心都喎邪了,所以如此。泉州一富室,舍财造庙,举室乘舟往庙所致祭落成,中流舟溺,无一人免者。民心不得其正,眼前利害犹晓不得,况欲晓之以义理哉!"

  • 怨家品第十四·佚名

    不怨而兴怨,不谤而造业。愚迷受轮回,今世及後世。先自作漏业,然後害他人。彼此相兴害,如鸟堕罗网。破他还自破,冤家遇冤家。毁他还自毁,瞋他还自瞋。斯何沙门行,不知正法本。寿既获短促,舍冤复结冤。众相共毁谤,各发恚怒声。欢

  • 龙翔笑隐欣禅师语录序·大訢

    咄哉此录。自元历明代。以迄今日。埋没四百余年矣。一旦无所从来。突向龙宫海藏推出。落在山翁和上手中。山翁以重主天童。道经檇李。值白法老人嗣孙巨方法师主楞严紫柏院藏册事。因念佛祖慧命攸关。特曳拄杖。同埽道

  • 咸淳临安志·潜说友

    南宋地方志。咸淳四年(1268)知临安府潜说友撰。说友,字君高,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临安,府名,南宋行在,治今浙江杭州市。原书一百卷,今存九十五卷。宋刊本在明成化年间尚多完好,后逐渐散佚。宋本初归浙江海盐胡氏、

  • 诗童子问·辅广

    (宋)辅广撰 辅广,宋逵子,字汉卿,号潜庵 (一说潜斋)。师事吕祖谦及朱熹。宁宗初伪学禁严,学徒多避去,广不为动。嘉定初上政府书,反复于是非成败之际,筑传贻书院,教授学者,时称传贻先生。著有《四书纂疏》、《六经集解

  • 兜调经·佚名

    一卷,失译。与鹦鹉经及分别善恶报应经皆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兜调者,婆罗门名也。

  • 说无垢称经疏·窥基

    凡六卷或十二卷。唐代窥基(632~682)撰于咸亨三年至五年( 672~674)。又称说无垢称经赞、说无垢称经赞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与鸠摩罗什所译之维摩诘所说经为同本异译)之注释书。书中基于法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