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商代是兴于西方的。其始祖名契(xiè),封于商,即今陕西的商县。传十四世而至成汤。《史记》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bó),从先王居。八迁的事实和地点现在不大明了。其比较可靠的:《世本》说契居于蕃;其子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左氏》襄公九年,说昭明子相土,居于商丘。蕃在今陕西华县附近。注49砥石不可考。商丘,即春秋时的卫国,系今河南濮阳县。殷人禘(dì)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注50帝喾冢(zhǒng)在濮阳,注51都邑亦当相去不远。惟冥居地无考。汤所从的先王,如其是喾或契,则其所居之亳,该在商或商丘附近了。

这是汤初居之亳,至于后来,其都邑容有迁徙。汤征伐的次序,据《史记》、《诗经》、《孟子》,注52是首伐葛,次伐韦、顾,次伐昆吾,遂伐桀。《孟子》谓汤居亳,与葛为邻。后儒释葛,谓即汉宁陵县的葛乡,地属今河南宁陵县。注53因谓汤居亳之亳,必即汉代的薄县,为今河南商丘、夏邑、永城三县之地。葛究在宁陵与否,殊无确据。韦是今河南的滑县,顾是今山东的范县,亦不过因其地有韦城、顾城而言之,未敢决其信否。惟昆吾初居濮阳,后迁旧许,见于《左氏》昭公十二年和哀公十七年,较为可信。桀都阳城,见于《世本》,注54其说亦当不诬。旧许,即今河南的许昌。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史记》说:桀败于有娥之虚,奔于鸣条。有娥之虚不可考。鸣条则当在南巢附近。南巢,即今安徽的巢县,桀放于此而死。然则汤当是兴于陕西或豫北,向豫南及山东、安徽发展的。

商代传三十一世,王天下六百余年。其制度特异的,为其王位继承之法。商代的继承法,似乎是长兄死后,以次传其同母弟;同母弟既尽,则还立其长兄之子。所以《春秋繁露》说:主天者法商而王,立嗣与子,笃母弟。主地者法夏而王,立嗣与孙,笃世子。注55我们观此,知商代的习惯,与夏不同,而周朝则与夏相近。又商代之法,“君薨(hōng),百官总已,以听于冢宰,三年”。所以古书说“高宗谅(ān),三年不言”。注56观此,则商代的君权,似不十分完全,而受有相当的限制。

此外,商代事迹可考见的,只有其都邑的屡迁。至其治乱兴衰,《史记》虽语焉不详,亦说得一个大概。今节录如下:

【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太戊】殷复兴,诸侯归之。

【仲丁】迁于敖。注57

【河亶(dǎn)甲】居相。注58殷复衰。

【祖乙】迁于邢。注59殷复兴。

【阳甲】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诸侯莫朝。

【盘庚】涉河南,治亳。注60殷道复兴,诸侯来朝。

【小辛】殷复衰。

【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帝甲】淫乱,殷复衰。

【武乙】去亳,居河北。注61

【帝乙】殷益衰。

帝乙的儿子,就是纣了。

公元一八九八、九九年间,河南安阳县北的小屯,曾发现龟甲兽骨。有的刻有文字。考古的人,谓其地即《史记·项羽本纪》所谓殷墟,或者是武乙所都。据以研究商代史事和制度的颇多,著书立说的亦不少。但骨甲中杂有伪品,注62研究亦未充分,所以其所得之说,尚未能据为定论。殷代政教,见于书传,确然可信的,则古书中屡说殷质而周文。可见其时的风气,尚较周代为质朴;一切物质文明的发达,亦尚不及周朝。又商人治地之法,名为助法。是把田分别公私。公田所入归公;私田所入,则全归私人所有。但借人民之力,以助耕公田,而不复税其私田,故名为助,这确较夏代的贡法,进步多了。

【注释】

注49 《水经注》:“渭水东经峦都城北,故蕃邑,殷契之所居。《世本》曰:契居蕃。阚骃(kànyīn)曰:蕃在郑西。”案郑初封之时,在今陕西华县。

注50 《礼记·祭法》。

注51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览》。

注52 《殷本纪》,《商颂·玄鸟》,《滕文公下》。

注53 《汉书·地理志》注引孟康之说。

注54 《汉书·地理志》注引。

注55 《三代改制质文篇》。《史记·殷本纪》载,汤的太子太丁早卒,立其弟外丙、仲壬。仲壬死,还立太丁之子太甲。又祖辛死,立其弟沃甲。沃甲死,还立祖辛之子祖丁。

注56 《论语·宪问》。

注57 《书序》作“嚣(áo)”。在今河南荥(xíng)泽县,见《史记正义》引《括地志》。

注58 今河南内黄县,亦见《括地志》。

注59 《书序》作“耿”。《史记正义》引皇甫谧,谓为河东皮氏县的耿乡,在今山西河津县,《通典》谓在邢州,今河北邢台县。

注60 此亳为今河南偃师县,见《书经·盘庚疏》引郑玄说。案《史记》谓盘庚复成汤的故居,则汤亦曾居于偃师。

注61 似即安阳县北的殷墟,见《史记·项羽本纪》集解引应劭说。

注62 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报告。案前此说骨甲中有伪品的,亦颇有其人,但未得确实证据。至中央研究院派员调查,则作伪者确有其人,且有姓名。然则现在研究的人,所根据的材料,都未必确实。将来非将此项骨甲,重做一番分别真伪的工作不可。故本书于近人据骨甲研究所得之说,都未敢采用。

猜你喜欢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陈寿
  卷六十三·表第一·世表·脱脱
  东汉会要卷二十四·徐天麟
  读礼通考卷六十二·徐乾学
  宋史全文卷二十五下·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纪昀
  通志卷七十九上·郑樵
  卷之七十八·祁韵士
  一〇 园门口·周作人
  八十五、日本之游·包天笑
  张起岩传·宋濂
  永宪录卷一·萧奭龄
  自序·梁启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益柔·唐圭璋

      益柔字胜之,河南(今洛阳)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生。用荫入官。庆历四年(1044),以殿中丞召试,除集贤校理。坐苏舜钦奏邸狱,黜监复州酒税。熙宁三年(1070),兵部郎中充集贤校理,直舍人院。累迁知制诰、直学士院。元丰二年(1079),以太

  • 茶山集卷三·曾几

    宋 曾几 撰七言古诗春晴青春挽留渠不住白发抛去吾安能东风送汝一杯酒从此闭戸眞同僧酴醿芍药待判断腰鼓横笛当施行奈何但效鹁鸠辈竟日讨论隂与晴王元渤自湖楚归赠之南池荷叶叠青钱玉山门外君着鞭南池荷叶成青繖问君

  • 卷五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四 韩翃【字君平南平人】 令狐员外宅宴寄中丞 寒色凝罗幕同人清夜期玉杯留醉处银烛送归时独坐隔千里空吟对雪诗 送李明府赴滑州 渭

  • 卷八百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七贯休循吏曲上王使君需宿需宿炳烂光合蒸蒸婺民锺此多福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伊飞伊走乳乳良牧和气无形春光自成大信不信贻厥无朕需女需女尔亦须语使君为理玄风震古需女需女尔亦须语我愿

  • 第七十六回 据镇城氏倡乱 用说客叛党骈诛·蔡东藩

      却说鞑靼部酋俺答,自受封顺义王后,累年通使,贡问不绝。万历九年,俺答病殁,朝旨赐祭七坛,采币十二双,布百匹,三娘子率子黄台吉上表称谢,并贡名马。黄台吉系俺答长子,年已渐老,不喜弄兵,且迷信佛教,听从番僧,禁止杀掠,因此西北塞

  • ◎祥异(下)·徐天麟

    ○地震惠帝二年正月,地震陇西,厌四百余家。(厌,一甲反,下同。)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地震,至八月乃止。武帝征和二年八月癸亥,地震,厌杀人。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北海琅邪坏祖宗庙城郭,杀六千余人。元帝永光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宣德十年八月庚子朔 上谕行在礼部臣曰今边境用兵赤城巡哨官军备极艰苦尔礼部速差官赍银布往赏劳之官银二两军一两红绿绵布二匹○升浙江台州府黄岩县知县周旭鉴为本府通判仍理县事旭鉴在任诛锄凶恶殆尽以能吏称故有是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万历二年三月丙子朔户部覆河南抚按题该省商税税契路引三项共一万五千三百一十余两准留补给宗室禄粮其历日纸工水夫工食鱼课缺官俸给吏承纳班扣减防夫民快工兵工食事例赃罚仍解部济边毋得影射延缓诏可○录进剿广西犭□

  • 第七卷 同治(中)·缪荃孙

    李鸿章奏(原稿末载月日)查咸丰十一年换定条约,镇江准于一年后立口通商。正月间,由美国参将巴夏礼等勘定镇江西门外上下空地,建造署栈。前抚臣薛焕当委常镇通海道会同办理,并奏明在案。嗣因所勘新关地基尚未兴工起造,又改在

  • 通志卷一百七十·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循吏传第二晋鲁芝 胡威 杜轸 窦允 王宏 曺摅 潘京 范晷【子广】丁绍 乔智眀 邓攸 呉隠之宋吉翰 杜骥【兄坦】申恬【族兄坦】杜慧度【父瑗 子文 檀和之】阮长之

  • 周忠愍奏疏巻上·周起元

    明 周起元 撰西台奏疏题为仆臣利口饰辩大乖名教事疏臣惟士人立身稍有识向莫不仰止贤哲岂惟考槃之英不忍当吾世而失之即前修往矣吊古而想见其人犹津津有余慕焉近见太仆寺少卿徐兆魁与言官抵辩学步王国已属纵恣矣犹曰

  • 卷六·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六     宋 赵鹏飞 撰僖公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同闵公义齐师宋师曹师次於聂北救邢齐桓公於是为仁不情而为志不广矣狄入卫齐不救卫狄不伐邢而齐救邢圣人於是盖昭见其隐而知桓公之不足为贤

  • 卷一百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防第五十八哀公六年考异足利本注晏圉婴之子作圉晏婴之子永怀堂同前已败于柏人人作举谨按万厯与崇祯本同误释文弑荼音试【一叶】元文弑作杀 需音须

  • 贺白国防部长就职电·太虚

    南京国防部白部长健生先生勋鉴:报载国防会议,机构重新,先生众望所归,擢膺首长,黔黎忭跃,陆海欢腾!固知李霍勋名,应开东第,鄂褒毛发,并会南宫;以现代化之设施,作第一流之领导,从此有征无战,保大定功,所深愿也。谨布贺忱,伏维垂鉴。太虚

  • 四字鉴略·王仕云

    《四字鉴略》是清代顺治年间,江苏南京进士王仕云着手编纂的一本四字一句的概述中国通史的书。凡一卷,更为简洁,易记易诵。侧重记述政治、军事大事,与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无关的略而不书。 此书顺治年间成书,为了避清帝讳,在翻

  • 仙都志·陈性定

    上下二卷。元代“玉虚住山少微陈性定此一编集,独峰山长番阳吴明义仲宜校正”。前有序称仙都为东吴胜地,道教中为祈仙洞天,发迹轩辕,由唐建宋锡名。卷上述山川、宫观、神仙,卷下记高士、草木及碑碣题咏。多记唐宋道教

  • 美人恩·张恨水

    《美人恩》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女主角常小南生在底层穷苦人家,以捡煤核为生。一次偶遇失业潦倒的洪士毅,对她的命运深表同情,用在慈善会打替工的微薄收入接济常家生活。二人萌生爱恋之情。貌美体俏的常

  • 驳五经异义·郑玄

    经学著作。东汉郑玄著。一卷。东汉许慎撰《五经异义》十卷,叙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不同内容。郑玄对此有许多不同意见,故著《驳许慎五经异义》。唐宋间二书皆佚,宋以后出现各种辑本。今本《五经异义》,辑自《初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