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商代是兴于西方的。其始祖名契(xiè),封于商,即今陕西的商县。传十四世而至成汤。《史记》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bó),从先王居。八迁的事实和地点现在不大明了。其比较可靠的:《世本》说契居于蕃;其子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左氏》襄公九年,说昭明子相土,居于商丘。蕃在今陕西华县附近。注49砥石不可考。商丘,即春秋时的卫国,系今河南濮阳县。殷人禘(dì)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注50帝喾冢(zhǒng)在濮阳,注51都邑亦当相去不远。惟冥居地无考。汤所从的先王,如其是喾或契,则其所居之亳,该在商或商丘附近了。
这是汤初居之亳,至于后来,其都邑容有迁徙。汤征伐的次序,据《史记》、《诗经》、《孟子》,注52是首伐葛,次伐韦、顾,次伐昆吾,遂伐桀。《孟子》谓汤居亳,与葛为邻。后儒释葛,谓即汉宁陵县的葛乡,地属今河南宁陵县。注53因谓汤居亳之亳,必即汉代的薄县,为今河南商丘、夏邑、永城三县之地。葛究在宁陵与否,殊无确据。韦是今河南的滑县,顾是今山东的范县,亦不过因其地有韦城、顾城而言之,未敢决其信否。惟昆吾初居濮阳,后迁旧许,见于《左氏》昭公十二年和哀公十七年,较为可信。桀都阳城,见于《世本》,注54其说亦当不诬。旧许,即今河南的许昌。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史记》说:桀败于有娥之虚,奔于鸣条。有娥之虚不可考。鸣条则当在南巢附近。南巢,即今安徽的巢县,桀放于此而死。然则汤当是兴于陕西或豫北,向豫南及山东、安徽发展的。
商代传三十一世,王天下六百余年。其制度特异的,为其王位继承之法。商代的继承法,似乎是长兄死后,以次传其同母弟;同母弟既尽,则还立其长兄之子。所以《春秋繁露》说:主天者法商而王,立嗣与子,笃母弟。主地者法夏而王,立嗣与孙,笃世子。注55我们观此,知商代的习惯,与夏不同,而周朝则与夏相近。又商代之法,“君薨(hōng),百官总已,以听于冢宰,三年”。所以古书说“高宗谅(ān),三年不言”。注56观此,则商代的君权,似不十分完全,而受有相当的限制。
此外,商代事迹可考见的,只有其都邑的屡迁。至其治乱兴衰,《史记》虽语焉不详,亦说得一个大概。今节录如下:
【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太戊】殷复兴,诸侯归之。
【仲丁】迁于敖。注57
【河亶(dǎn)甲】居相。注58殷复衰。
【祖乙】迁于邢。注59殷复兴。
【阳甲】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诸侯莫朝。
【盘庚】涉河南,治亳。注60殷道复兴,诸侯来朝。
【小辛】殷复衰。
【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帝甲】淫乱,殷复衰。
【武乙】去亳,居河北。注61
【帝乙】殷益衰。
帝乙的儿子,就是纣了。
公元一八九八、九九年间,河南安阳县北的小屯,曾发现龟甲兽骨。有的刻有文字。考古的人,谓其地即《史记·项羽本纪》所谓殷墟,或者是武乙所都。据以研究商代史事和制度的颇多,著书立说的亦不少。但骨甲中杂有伪品,注62研究亦未充分,所以其所得之说,尚未能据为定论。殷代政教,见于书传,确然可信的,则古书中屡说殷质而周文。可见其时的风气,尚较周代为质朴;一切物质文明的发达,亦尚不及周朝。又商人治地之法,名为助法。是把田分别公私。公田所入归公;私田所入,则全归私人所有。但借人民之力,以助耕公田,而不复税其私田,故名为助,这确较夏代的贡法,进步多了。
【注释】
注49 《水经注》:“渭水东经峦都城北,故蕃邑,殷契之所居。《世本》曰:契居蕃。阚骃(kànyīn)曰:蕃在郑西。”案郑初封之时,在今陕西华县。
注50 《礼记·祭法》。
注51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览》。
注52 《殷本纪》,《商颂·玄鸟》,《滕文公下》。
注53 《汉书·地理志》注引孟康之说。
注54 《汉书·地理志》注引。
注55 《三代改制质文篇》。《史记·殷本纪》载,汤的太子太丁早卒,立其弟外丙、仲壬。仲壬死,还立太丁之子太甲。又祖辛死,立其弟沃甲。沃甲死,还立祖辛之子祖丁。
注56 《论语·宪问》。
注57 《书序》作“嚣(áo)”。在今河南荥(xíng)泽县,见《史记正义》引《括地志》。
注58 今河南内黄县,亦见《括地志》。
注59 《书序》作“耿”。《史记正义》引皇甫谧,谓为河东皮氏县的耿乡,在今山西河津县,《通典》谓在邢州,今河北邢台县。
注60 此亳为今河南偃师县,见《书经·盘庚疏》引郑玄说。案《史记》谓盘庚复成汤的故居,则汤亦曾居于偃师。
注61 似即安阳县北的殷墟,见《史记·项羽本纪》集解引应劭说。
注62 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报告。案前此说骨甲中有伪品的,亦颇有其人,但未得确实证据。至中央研究院派员调查,则作伪者确有其人,且有姓名。然则现在研究的人,所根据的材料,都未必确实。将来非将此项骨甲,重做一番分别真伪的工作不可。故本书于近人据骨甲研究所得之说,都未敢采用。
猜你喜欢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陈寿 卷六十三·表第一·世表·脱脱 东汉会要卷二十四·徐天麟 读礼通考卷六十二·徐乾学 宋史全文卷二十五下·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纪昀 通志卷七十九上·郑樵 卷之七十八·祁韵士 一〇 园门口·周作人 八十五、日本之游·包天笑 张起岩传·宋濂 永宪录卷一·萧奭龄 自序·梁启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