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列传

五代 【十四】

○五代十四

郭延鲁

  华温琪

  苌从简

张筠

杨彦询

  李周

刘处让

  李承约

  张希崇

相里金

  张廷蕴

  马全节

皇甫遇

  安彦威

  李琼

刘景岩

郭延鲁

华温琪

苌从简

张筠

杨彦询

李周

刘处让

李承约

张希崇

相里金

张廷蕴

马全节

皇甫遇

安彦威

李琼

刘景岩

△郭延鲁

郭延鲁沁州绵上人父饶以骁勇事晋数立军功为沁州刺史九年为政惠爱州人思之延鲁以善槊为将累迁神武都知兵马使朱守殷

反从攻汴州以先登功为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累迁复州刺史延鲁思继父志以廉平自励民甚赖之秩满州人乞留不许皆遮道攀号天福

中拜单州刺史卒于官时刺史皆以军功拜武夫恃功纵下为害不细延鲁父子特以善着焉

△华温琪

华温琪字德润宋州下邑人世本农家温琪身长七尺少从黄巢为盗巢陷长安以为供奉官都知巢败温琪走滑州自顾貌伟惧不容乃

投白马河流数十里不死人援而出之又自经于桑林辄枝折乃之胙县有田父见之曰子状貌堂堂非常人也匿于家居岁余濮州刺史朱裕

募兵乃往依之后事梁为开道指挥使累功为绛棣二州刺史棣苦河患温琪徙新州避之民赖其功又厯齐晋二州庄宗攻晋州踰月不能破

末帝嘉其善守升晋州为定昌军以温琪为节度使坐掠部民妻罢为金吾卫大将军左龙武统军寻迁耀州观察留后庄宗灭梁见温琪曰此

为梁守平阳者嘉之以耀州为顺义军即拜节度使徙镇雄武明宗时来朝愿留阙下以为左骁卫上将军踰年明宗谓枢密使安重诲曰温琪

旧人宜与一重镇重诲意不欲对以无员阙他日又语重诲曰可代者惟枢密使耳明宗曰可重诲不能答温琪惧称疾不出者累月已而以为

镇国军节度使废帝时以太子太保致仕天福元年卒赠太子太傅

△苌从简

苌从简陈州人世本屠羊从简去事晋为军校善用槊攻城多为梯头庄宗爱其勇累迁步军都指挥使庄宗与梁对阵梁军有执大旗出

入阵闲者庄宗望见之叹曰彼猛士谁能为我取之从简请往庄宗惜之不许从简潜率数骑驰入梁军夺其旗而还尝中流矢镞入髀骨命工

取之工欲凿其骨人皆以为不可从简遽使凿之工迟疑不忍下从简叱其亟凿左右视者皆若不胜而从简言笑自若然其为人刚暴难制庄

宗每优容之累迁蔡州防御使明宗时累徙麟汝汾金四州废帝反凤翔从简与诸镇兵围之兵溃被执废帝责其不降对曰事主不敢二心废

帝释之拜颍州团练使晋高祖起兵太原废帝将亲征召为招讨副使从至河阳拜河阳三城节度使废帝还洛阳从简即降晋厯镇忠武武寍

入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卒赠太师从简好食人肉所至潜捕民闲小儿以食许州富人有玉带欲之而不可得遣二卒夜入其家杀而取之卒夜

踰垣隐木闲见其夫妇相待如宾叹曰吾公欲夺其宝而害斯人吾必不免因跃出告之使速以带献遂踰垣去不知所之

△张筠

张筠海州人事时溥为宿州刺史梁太祖取宿州得筠以为四镇客将长直军使累拜宣徽使末帝分建昭德军以筠为节度使由是魏博

军叛附于晋晋王攻相州筠弃城走后以为永平军节度使梁亡事唐为京兆尹伐蜀为剑南两川安抚使蜀平拜河南尹徙镇兴元尝有疾不

见将吏副使符彦琳入问筠又辞彦琳疑筠已死即请出牌印筠怒命左右收彦琳下狱以反闻明宗知而释之阳徙筠为西京留守戒守者不

内筠至长安不得入乃朝京师以为左骁卫上将军筠弟籛当筠尹京兆以为牙内指挥使三白渠营田制置使筠西伐蜀留籛守京兆魏王继

岌班师至兴平籛断咸阳浮桥以拒继岌继岌乃自杀初筠代康怀英镇永平怀英死筠掠其家赀又于唐故宫掘得金玉偏将侯莫陈威尝与

温韬发唐诸陵分得宝赀筠以事杀而取之继岌死籛悉取其行橐庄宗遣宦者向延嗣杀王衍延嗣因尽得其珍宝明宗即位捕诛宦者延嗣

亡命籛又尽取其赀由是兄弟富皆巨万然筠为人好施予所至不为聚敛而籛嗜酒贪鄙厯沂密二州刺史晋出帝时以将军市马于回鹘坐

马不中式有司理其直籛郁郁而卒筠居洛阳拥赀以酒色声妓自娱天福二年徙居长安是岁张从宾作乱入洛阳筠遂以免卒赠太子少师

△杨彦询

杨彦询字成章河中宝鼎人少事王师范掌藏书颇见亲信师范降梁见杀彦询乃之魏事杨师厚为客将魏傅入于晋因留事庄宗为引

进副使奉使吴蜀常称旨厯德州刺史羽林将军晋高祖镇太原废帝疑其有贰志择诸将谨厚者佐之乃以彦询为太原节度副使高祖以疑

见徙欲拒命以问彦询彦询曰太原之力能与唐敌否公其审之高祖反意已决彦询亦不复敢言左右以为异议欲杀之高祖止之契丹立高

祖于太原以兵送至河上彦询为宣徽使 【按辥史高祖即位授齐州防御使检校太保欧史不载】 数往来帐中德光亦爱其为人明年拜

威德军节度使复入为宣徽使又拜安国军节度使天福七年徙镇镇国岁大饥为政有惠爱以病风罢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卒赠太子太师

△李周

李周字通理邢州内邱人唐昭义军节度使抱真之后年十六为内邱捕贼将以勇闻时梁晋兵争山东羣盗充斥行者必以兵卫周乡人

卢岳徙家太原周送之至西山有盗从林中射岳中马周大呼曰吾在此孰敢尔邪盗闻其声曰李周也因去周送岳至太原岳知星且工相人

占晋必有天下而周且将相劝其留事晋周以母老辞归而梁方攻下邢洺晋王栅兵青山口路梗不知所归乃思岳言至青山归晋晋王以为

万胜黄头军使后从征伐常有功从战柏乡先登迁匡霸指挥使守杨刘梁兵来攻坚守久之闻母丧奔归庄宗遣他将代周守几为梁兵所破

遽追周还守之其后梁人已破德胜因复东击杨刘以巨舰绝河断晋饷援周遣人驰趣庄宗来救请日行百里以赴急庄宗笑曰周为我守何

忧日行六十里且行且猎比至周已绝粮三日庄宗以巨栰积薪沃油顺流纵火焚梁舰梁兵解去庄宗见周劳曰微公诸将为梁擒矣厯相蔡

二州刺史明宗时拜武信军节度使徙镇静难厯武寍安远永兴宣武四镇所至多善政晋高祖时复镇静难罢还出帝幸澶渊以周留守东京

还拜开封尹卒赠太师

△刘处让

刘处让字德谦沧州人少为张万进亲吏从入梁为其泰寍军牙将万进叛梁附晋梁遣刘鄩讨之遣处让求救于晋晋方与梁相拒未能

出兵处让于军门截耳而诉曰万进所以见围附晋故也柰何不顾其急苟不出兵请死晋王义之为发兵未渡河而万进为梁所败处让因留

事晋庄宗即位为客省使常使四方多称旨天成中累迁左骁卫大将军废帝时魏州军乱遣范延光招讨以处让为河北都转运使晋高祖立

厯宣徽南院使范延光反命杨光远为招讨使以处让参其军事巳而副招讨使张从宾叛于河阳处让分兵击破之还与光远攻邺逾年不能

下处让入城譬以祸福延光乃降唐制枢密使常以宦者为之自梁用敬翔李振唐庄宗始用武臣权重将相高祖时以宰相桑维翰李崧兼枢

密使处让与诸宦者心不平之光远之讨延光也以重兵在握举动多骄恣所求请高祖颇裁抑之处让为光远言此非上意皆维翰崧等嫉公

光远大怒兵还见高祖诉以维翰等沮己高祖不得巳罢维翰等以处让为枢密使处让在职所陈述多不称旨后丁母忧去高祖遂不复拜枢

密使居丧期年起复为彰德军节度使右金吾卫上将军卒赠太师

△李承约

李承约宇德俭蓟州人少事刘仁恭为山后八军巡检使仁恭被囚承约以其兵奔晋晋王以为匡霸指挥使从破夹寨战临清以功累迁

洺汾二州刺史颍州团练使天成中邠州节度使毛璋有异志拜承约泾州节度副使往伺璋动静承约谕以祸福后朝廷遣人代璋璋实时受

代明宗大喜即拜承约黔南节度使承约以恩信抚诸夷落劝民农桑兴学校居数年当代黔南人诣京师乞留为许留一年召为左卫上将军

改左龙武统军拜昭义军节度使复为左龙武统军天福二年迁左骁卫上将军卒赠太子太师

△张希崇

张希崇字德峰幽州蓟人少通左氏春秋刘守光不喜儒士希崇因事军中为偏将将兵戍平州契丹入平州得希崇知其儒者以为卢龙

军行军司马明宗时卢文进自平州亡归契丹因以希崇代为节度使遣亲将以三百骑监之居岁余监兵稍怠希崇因率其麾下生口二万南

归明宗嘉之拜汝州防御使迁灵武节度使灵州地接蕃戍兵饷道常苦抄掠希崇乃开屯田教士耕种军以足食而省转馈招辑夷落自回鹘

瓜沙皆遣使入贡明宗下诏褒美居四岁上书求还内地徙镇邠寍晋高祖入立复拜灵武节度使希崇事母至孝朝夕立侍食必彻馔乃敢退

为将不喜声色好读书颇知星天福三年月掩毕口大星希崇叹曰毕口大星边将也我其当之乎明年正月卒赠太师

△相里金

相里金字奉金 【按朱彝尊集载相里金墓碑跋云金字国宝与史不同碑乃当时撰述似为可据】 并州人事晋为五院军队长从战

柏乡胡柳皆有功迁黄甲指挥使同光中拜忻州刺史时诸州皆用武人多以部曲主场务渔蠹公私以利自入金独禁部曲不与事厚其给养

使掌家事而已迁陇州防御使废帝起凤翔驰檄四邻未有应者独金首遣判官辥文遇来废帝德之即位拜保义军节度使晋高祖入立徙镇

建雄罢为上将军天福五年卒赠太师 【按碑作赠太子太师】

△张廷蕴

张廷蕴字德枢 【从辥史增】 开封襄邑人少为宣武军卒去事晋为军校尝从力战先登庄宗壮之以为帐前黄甲二十指挥步军都

虞候魏博三城巡检使庄宗在魏刘皇后从多纵其下扰人无敢言者廷蕴辄收斩之李继韬叛庄宗遣明宗为招讨使元行钦为都部署廷蕴

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将兵为前锋廷蕴至潞曰已暮即率兵百余踰濠登城遂破潞州明旦明宗与行钦始至明宗心颇慊之廷蕴以功累迁申

怀沂三州刺史金颍陇绛四州防御团练使左监门卫上将军开运中卒廷蕴武人所识不过数字而平生重文士尝从明宗破郓州获判官赵

凤以其儒人亟荐于明宗后凤为相数荐廷蕴于安重诲重诲屡言之明宗以破潞之隙衔之故终不秉旄节廷蕴素廉厯七州卒之日家无余

△马全节

马全节字大雅大名元城人唐同光中为捉生指挥使天成中厯博单郢沂四州刺史金州防御使废帝时蜀人攻金州州兵纔数百全节

散家财与士卒坚守城卒以全废帝召以为沧州留后晋高祖入立即拜横海军节度使徙镇安远代李金全金全叛附于李升使全节与安审

晖讨之金全南奔全节与昪守将李承裕战安州大败之承裕走审晖追至云梦执之将献于京师承裕谓全节曰吾城中所掠百万计将军皆

取之矣吾见天子必诉此而后就刑全节惧因杀承裕高祖置不问徙全节昭义安国义武诸镇自出帝与契丹交恶全节未尝不在兵闲开运

元年为行营都虞候契丹与晋军相拒澶魏闲全节别攻白团城破之克秦州降其守将晋廷谦四月契丹败于戚城引兵分道而北全节败之

于定丰执其将安晖七月徙广晋尹留守邺都十月杜重威为招讨使以全节为副大败契丹于卫村二年徙镇顺国未至而卒赠中书令全节

为人谦谨事母至孝其临政决事必问法如何初徙广晋过元城衣白襕谒其县令州里以为荣

△皇甫遇

皇甫遇常山真定人事唐明宗为正胜军节度使所至苛暴诛敛晋高祖时厯义武昭义建雄河阳四镇罢为神武统军契丹入员州出帝

以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遇为马军右厢排阵使会青州杨光远反乃遣遇及李守贞分兵守郓州兵至马家渡而契丹方欲渡河助光远

遇等击败之以功拜义成军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开运二年契丹侵西山遣先锋赵延寿围镇州杜重威不敢出战延寿分兵大掠攻破栾城

柏乡等九县南至邢州出帝遣北面行营都监张从恩会马全节安审琦及遇等御之从恩等至相州阵安阳河南遣遇与慕容彦超率数千骑

前视敌渡漳河逢契丹兵数万转战十余里至榆林契丹围之遇马中箭而踣得仆杜知敏马乘之以战知敏为契丹所擒遇谓彦超曰知敏义

士也岂可失之即与彦超跃马入取之而还战自午至未解而复合契丹益出生兵势甚盛遇戒彦超曰今日之势战与走尔战尚或生走则死

也当死战报国张从恩与诸将怪遇无报皆谓遇已陷矣已而有驰骑报遇被围审琦将赴之从恩疑报者诈不欲往审琦曰吾属失皇甫遇复

何面目见天子即引骑渡河诸将皆从而北距十余里契丹望见救兵来即解而北去遇与审琦等收军而南时契丹兵已深入人马俱乏其还

也诸将不能追从恩因率遇等退保黎阳三年冬以重威为都招讨使遇为马军右厢都指挥使屯于中渡重威已阴送款契丹伏兵幕中悉召

诸将列坐告以降皆愕不能对重威出降表遇等俛首以次自书其名即麾兵解甲出降契丹遣遇与张彦泽先入京师遇行至平棘绝吭而死

△安彦威

安彦威字国俊代州崞县人少隶唐明宗麾下明宗镇天平宣武成德常以为牙将以谨厚见信及即位累迁捧圣指挥使领寍国军节度

使晋高祖入立拜彦威北京留守徙镇归德河决滑州命彦威塞之彦威出私钱募民治堤迁西京留守岁大饥加意赈抚饥民有犯法者宽贷

之以是不忍流去丁母忧哀毁过制出帝与契丹隳盟拜彦威北面行营副都统悉以家财佐军用以疾卒于京师彦威与安太妃同宗出帝事

以为舅彦威未尝言及卒太妃临哭人始知之当时益称其慎重

△李琼

李琼字隐光 【从辥史增】 沧州饶安人少为骑将与晋高祖俱隶唐明宗麾下同光二年契丹入边明宗出涿州与战不胜诸将各引

去晋高祖独战不已契丹渐围之琼引高祖衣与俱遯至刘李河追兵且及琼浮水先至南岸高祖至河中流马踣琼以长矛援出之又以所乘

马与高祖而步护之乃得免明宗兵南向琼从高祖以三百骑先趋汴州高祖为保义军节度使以为牙队指挥使高祖建国以为护圣都虞候

久之拜相申二州刺史出帝时为棣州刺史杨光远反以书招琼琼不纳迁洺州团练使又为护圣右厢都指挥使契丹入京师以琼为威州刺

史行至郑州遇盗见杀

△刘景岩

刘景岩延州人家素封以赀游豪俊闲事高万金为部曲后为丹州刺史 【通鉴作坊州】 晋高祖起太原唐废帝调民户每出一卒为

义兵延州节度使杨汉章发民赴京师将行景岩遣人激怒之义兵乱杀汉章迎景岩为留后晋高祖即位即拜节度使景岩从事熊皦多智阴

察景岩跋扈难制欲以利愚之因言边地不可久安邠泾多善出利百倍宜多市田射利自厚景岩信之岁余获甚多景岩使皦朝京师皦乃言

景岩不宜在边乃移景岩邠州皦入拜补阙而景岩又徙镇保义居未几又徙武胜景岩乃悟皦为卖已诬奏皦隐巳玉带皦坐贬开运三年景

岩以太子太师致仕契丹入京师以周密镇延州州人逐密立高允权允权妻刘氏景岩孙女也景岩良田甲第僮仆甚盛党项司家族畜牧近

郊尤富强景岩私与往来允权颇患之允权妻岁时归省景岩谓曰高郎一县令而有此州其可保乎允权意恶之又利其田宅乃诬其反而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王薛马韦·欧阳修
  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九·赵尔巽
  名山藏卷之十五·何乔远
  第六卷·况周颐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知事袒小窃·李定夷
  ●绎史摭遗卷十四·温睿临
  卷十一·高士奇
  弘一大师最后一言--谈写字的方法(1)·李叔同
  崔彦进传·脱脱
  胡长孺传·宋濂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佚名
  104.五丈原·林汉达
  卷十八·郭良翰
  二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贯休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禅月集>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九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徘徊秖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帝释镜中遥仰止【善法堂前有七宝镜

  • 目录·陈子龙

    序凡例卷之一古乐府卷之二五言古诗一卷之三五言古诗二卷之四五言古诗三卷之五七言古诗一卷之六七言古诗二卷之七五言律诗一卷之八五言律诗二卷之九五言律诗三五言排律卷之十七言律诗一卷之十一七言律诗二卷之十二七言

  • 卷三百四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六 金幼孜【新淦人】 长林书屋为学士胡公赋 我昔游青原闻子庐沧洲近瞰芙蓉山遥睇大江流绕屋植嘉木开轩面良畴繁隂夺

  • 常非月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常非月,唐肃宗宫人。 咏谈容娘 常非月 举手整花钿, 翻身舞锦筵。 马围行处匝, 人压看场圆。 歌索齐声和, 情教细语传。 不知心大小, 容得许多怜? 常非月诗鉴赏 《踏摇娘》是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的一种歌舞性戏剧表演,

  • 帝纪第三 炀帝上·魏徵

    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 ,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

  • 列传第三十八·刘昫

    ○韦思谦 子承庆 嗣立 陆元方 子象先 苏瑰 子颋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

  • 卷八十三·列传第十三·脱脱

        耶律休哥(马哥) 耶律斜轸 耶律 奚低 耶律学古(乌不吕)   耶律休哥,字逊宁。祖释鲁,隋国王。父绾思,南院夷离堇。休哥少有公辅器。初乌古、室韦二部叛,休哥从北府宰相萧干讨之。应历末,为惕隐。乾亨元年,宋

  •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癸亥朔夜天鸣○乙丑肃王楧始就国甘肃○丙寅遣前军都督府都督谢彦通政使宋徵奉金册冕服持节诣狭西册秦世子尚炳为秦王册曰朕惟君天下者必封建王国使其子孙世世相传以蕃屏帝室此古昔圣王不易之

  • 卷二百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冬十月壬申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赐营造军民夫匹胖袄裤鞋胡椒苏木各有差△交阯反寇范软等聚众据俄乐巨勒册是日总兵官豊城侯李彬遣都指挥徐謜率兵禽之斩软等以狥○丙子○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起自弧矢

  • 大明孝宗建天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弘治十一年五月丙申朔南京户部署员外郎事主事贾瓘以擅辱三品武职为南京守备魏国公徐俌等所奏逮至京下锦衣卫狱刑部拟赎徒还职 上命降二级调外任遂降山东招远县知县 丁酉升浙江布政司左布政使阎仲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卢同传·李延寿

    卢同字叔伦,身高八尺,容貌魁伟雄壮,善于为人处世。太和年间,他起家时任北海王详的封国常侍。熙平初年,因屡次升迁而当了尚书左丞。这时,相州刺史奚康生在征收百姓每年交纳的户调时,布的长度竟然有七八十尺,以此来求得为公家分

  • 附录一·胡传

    「台湾纪录两种」的「编校后记」本会主任委员黄纯青先生平素景仰胡适之先生的道德文章,曾读适之先生四十自述,知其令尊铁花先生官台东州时,着有台湾日记。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春,适之先生来台,三月二十六日会于晴园。闻遗稿犹

  • 方域一八·徐松

    壕堑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三月二十五日,诏罢浚庆州界壕堑。先是,环庆钤辖曹玮发兵开壕,赵德明移牒鄜延钤辖李继昌言其事。盖德明多遣人赍违禁物窃市于边,间道而至,惧长壕之阻也。朝廷方务招纳,故止其役。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

  • 卷五十·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五十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哀公四传【癸亥】十七年春卫侯为虎幄于借圃【杜于借田之围新造幄幕皆以虎兽为饰】成求令名者而与之始食焉【林始食以落其成○成絶句】大子请使良夫【以良夫应

  • 子罕篇第九·钱穆

    (一)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利者,人所欲,启争端,群道之坏每由此,故孔子罕言之。罕,稀少义。盖群道终不可不言利,而言利之风不可长,故少言之。与,赞与义。孔子所赞与者,命与仁。命,在外所不可知,在我所必当然。命原于天,仁本于心。人能知

  • 卷第五(译经魏吴)·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五(译经魏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魏吴录者。洛阳建业二京都也。曹丕字子桓。沛郡谯人汉丞相操之世子也。初生之日而有青云状如车盖。当于其上竟日翠然。望气者称。至贵之征非人臣象。年八岁善属文。嗣相

  • 卷第六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六十五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四世天童悟禅师法嗣长沙府沩山五峰如学禅师临潼任氏子。丱岁失怙。从五台天齐薙发。圆具于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