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二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谢恩折不谙体制事致刘墉等函

一二二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谢恩折不谙体制事致刘墉等函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七日【真按:原文讹作隆干,径改!】

启者:

本日奏到校书各官,蒙恩赏纱葛陈谢一折,面奉谕旨:此等联衔谢恩奏折,自应按其品级大小,次第列衔,方合体制。乃按照各衙门开列,以中书、编检等官列入尚书、侍郎之前,而六部内,如户部未经派出堂官看书者,即以郎中首先列衔。大小错杂,阅之毫无头绪。刘墉等于此等谢恩奏折,尚且不谙体制,办理舛错如此,恐伊等所看书籍,亦似此疏略,将来竟不免又须派员另看矣。钦此。

特此布闻不一。(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 王茂 曹景宗 柳庆远·姚思廉
  卷五百十七 列传三百四·赵尔巽
  卷一一七 晉紀三十九·司马光
  卷一百二十三·毕沅
  夏纪·方诗铭
  卷之五百九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纪昀
  敬乡录卷二·吴师道
  世家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三十二·郑麟趾
  淳于量传·姚思廉
  田锡传·脱脱
  晋纪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酉、265)·司马光
  卷二百九十九·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高仑瑾·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顾况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顾况( 727-815?),字逋翁,苏州人。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主张与诗风都与元结相似,对白居易有一定影响,

  • 雍正上谕 朱轼等编纂的驳吕留良之书应该颁发各地学宫·雍正

      编者按:雍正最后虽然把吕留良的遗骨从坟墓中挖出,戮尸枭首,锉骨扬灰,但是吕留良的著述仍存在于世,还会影响到人。所以批准了把朱轼等编的,批驳吕留良《四书讲义》的书,颁发到各地学宫,企图抵消其影响。  【原文】  雍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一·徐乾学

    宋纪八十一【起阏逢摄提格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宁七年春正月辛亥赏复岷洮等州功西京左藏库使桑湜等迁官有差 壬子幸中太一宫宴从臣又幸大相国寺御宣德门观灯 乙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佚名

    弘治五年六月庚子朔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廷瓒巡视贵州兼提督军务廷瓒前巡抚贵州以毋忧去任至是服将阕故复用之○壬寅升监御史欧阳旦刘翔大理寺右评事黄祥俱为按察司佥事旦云南翔山东祥湖广○巡按狭西监察御史张浚言甘

  • 卷四十二·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四十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张苍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如淳曰方板也谓事在板上者也秦置

  • 魏纪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231)·司马光

    魏纪四 魏明帝太和五年(辛亥,公元231年) [1]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浚节,使与吕岱督军五万人讨五溪蛮。浚姨兄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太守卫秦浚遗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之计。吴主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表以示浚,而召还,免官。

  • 190.范仲淹实行新政·林汉达

    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西夏一批银绢、茶叶,北宋的边境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

  • 卷二十七·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七  元 刘因 撰孟子二公孙丑上二章【夫子加齐之卿相】或问孟子不动心何也曰尽心知性无所疑惑动皆合义无所畏怯虽当盛位行大道亦沛然行其所无事而已何动心之有易所谓不疑其所行者

  • 卷六十五·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巷六十五     宋 程公说 撰卫世本第二定公        献公殇公        献公后襄公        灵公出公        庄公公子起      

  • 卷一百三十·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   宋 卫湜 撰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

  • 卷七十七·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七   宋 王与之 撰矢人为矢王昭禹曰夏官有槀人司弓矢而冬官又有矢人者盖槀人则掌以财赍弓矢之榦所以给矢人之用者也司弓矢掌弓矢之法则以藏矢人之成者也

  • 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太虚

    ──二十九年七月在汉藏教理院暑期训綀班讲──第一期   甲 思想的来源   乙 进行的前奏   丙 运动的实施第二期   甲 理论的集成  乙 运动的复活   丙 学院的创建第三期   甲 

  • 撰集百缘经卷第九·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声闻品第九  (八一)海生商主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五百贾客。欲入大海采取珍宝。时彼商主。选择族望。娉以为妇。将共入海足满十月。产一男儿。因为立字。名曰海生。有大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七·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疏释上等者。立义文云。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等。今此正释也。科动静不一不异。如次是前二门。与不相离义。顿说实难故成前后。观智境者。以体非名相之法故。言念之所不及言念尚所不及。岂落

  • 土司灯仪·佚名

    土司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内称凡兴土造作,触犯太岁尊神或土司禁忌,即有灾祸。此时应建醮燃灯,供奉九方星君,祈福消灾。所谓九方星君,即东方震宫大圣三

  • 汉书·班固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作者东汉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县东北)人。明帝永平元年(58)在其父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私撰汉史。5年后,有人上书明帝,控告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弟班超上书

  • 史传三编·朱轼

    《史传三编》是清人朱轼和蔡世远主持编纂的《历代名儒传》、《历代名臣传》和《历代循吏传》的合称。成书于雍正七年(1729)。这部书辑录了自汉至元名儒8人、名臣22人、循吏119人,有传有论。这部书的问世和传世,为研究

  • 思问录·王夫之

    《思问录》分内外两篇,各1卷。内篇以论述哲学问题为主,外篇涉及天文、历数、乐律、医学等各种自然科学问题。本书内容与《张子正蒙注》互相启发。论证了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客观实有,对理气关系、道器关系等作了朴素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