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

弘治五年六月庚子朔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廷瓒巡视贵州兼提督军务廷瓒前巡抚贵州以毋忧去任至是服将阕故复用之

○壬寅升监御史欧阳旦刘翔大理寺右评事黄祥俱为按察司佥事旦云南翔山东祥湖广

○巡按狭西监察御史张浚言甘肃乃西北重镇番汉杂居兼以岁荒军士饥窘乞罢织造绒毼将已支官价发回原库以备军需得旨业已行矣不允

○癸卯免徵今年备用马十之三保定府知府赵英言地方连年灾伤乞赐宽恤兵部覆奏谓灾伤者不止保定一处乞通行减免故有故命

○修天地山川坛祭器增建牺牲所

○监察御史彭程言臣监收库料见光禄寺制造皇坛器用不知 皇坛之义何所取询之于人乃 先帝修斋行法之所其造此器所以待朝廷不时之需也臣窃谓 陛下即凡若此数废之殆尽何为而犹有 皇坛器用之制哉夫光禄寺钱粮悉民之膏血用得其宜犹恐病民况置之无用之地顷者李孜省继晓倡为邪术虗耗民财 先帝信之笃而礼之勤者无他意在希福与寿于无疆也彼二人者罪恶深重蒙 陛下寘之典刑人心称快则祸害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又焉有福寿于人之理哉万一 陛下有此举也望遏之于将萌杜奸邪崇正道无此举也当治臣下逢迎为悦之罪使 陛下好尚得以别白于天下疏入 上曰 先帝为李孜省等所误事已往矣彭程乃暴扬于章奏之间无人臣礼锦衣卫执付镇抚司鞫之寻送法司拟罪奏当赎杖还职命仍系之

○甲辰先是晋府宁化僖顺王之子钟鈵以有罪革爵有司请籍其庄田入官至是其母妃赵氏奏庄田有自垦者归之于官有系 先朝敕赐及拨给者乞存留养赡 上曰古城大陵成聂营三处庄田既原系敕赐拨给俱许留本府管业

○复改广西永安长官司为永安州州自成化间始设后都御史秦纮欲以夷治夷奏改为长官司至是土民言其不便复改为州

○修南京刑部

○四川按察司知事王勉奏天下岁办白粮木植颜料皮张纸札布绢之类甚多民困于转输而内府或有余京城亦可以买办乞令内府及光禄寺等衙门供应之物除白粮外其余悉暂停角□羊惟收其直庶公私两利从之

○是日未刻日生承气色赤黄 丙午岷府南渭王音□□圼薨王恭王庶第二子正统三年生景泰三年封为镇国将军景泰五年进封南渭王至是薨年五十五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荣顺

○宁府镇国将军觐炼乞每年一出城诣祖茔展祭得旨令明年春祭扫一次祭毕即回

○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宋鉴言五事一辽东与北虏接境角铁之禁不可不严近有犯者因问本处充军反加恣肆乞今后有犯系辽东及北方人发两广系南方人发狭西其伴送人员亦问枉法庶边人知警一军职缘事问拟革去见任带俸差操者因不久又得夤缘管事遂不畏法乞今后未及五年不经抚按官奏保而上司輙委管事者两罪之若再犯赃罪当调卫者俱调狭西大同等处同族随住庶军职知警一辽东早寒军士所用冬衣布花常过期不至乞今后以十月为期年终欠五分者参问七分者停俸全欠者降级庶有司知警一辽东备御守堡等官有缺乞比宣府大同例会同巡按御史推举仍一年一考选以示劝惩一将官有与商人交通者假以修整军容为名旗帜盔缨时常变易期在得利乞今后务遵旧制一以京营所用者为准不许擅易诏所司知之○户部左侍郎吴原言宋儒陈淳学者号为北溪先生尝讲道朱子之门朱子称之谓于道理尽密诸生未有及之者所著有易本义大旨论孟庸学口义北溪字义训蒙雅言等书我朝纂辑五经四书及性理大全多见采录可谓有羽翼圣经之功乞升从祀以惬众今龙溪县实淳生长之卿旧有祠字岁久圯坏近乡人移建府城内更乞赐额俾有司春秋致祭庶卿之后学有所赡企命所司知之

○命狭西都司都指挥佥事李能守备洮州

○丁未礼部奏 万寿圣节例赐百官并四夷朝使宴 上命免宴赐以节钱钞

○以水灾免直隶庐凤淮扬四府徐滁和三州及凤阳等十七卫所弘治四年税粮有差

○虏入宣府小白阳堡等处杀掠人畜守臣劾守备都指挥白玉指挥邓林李循太监谢铨分守左参将绳律右监丞杨聪及把总指挥曹洪等罪命白玉待贼情宁日逮问杨聪谢铨戴罪杀贼绳律邓林李循各罚俸两月曹洪等俱逮问之

○戊申夜东方流星大如盏色青色白光烛地自天大将军东北行至五车

○己酉命河南布政司弘治五年税粮应输保定广盈等仓者俱照户部原定折色价直暂折收银两其附近纳户愿纳本色者听六年以后仍本色与折色中半兼收

○辛亥户科给事中丛兰奏臣奉命光禄寺监收近者本寺支给官钱造办 皇坛器皿皇坛之说臣不知其何为者或谓为禁中建斋醮设是乃成化末年妖僧继晓奸吏李孜省以邪术误我 陛下之明已寘二人于法而凡僧道之流斋醮之事一皆罢斥何近日又有此举恐衅端一开末流无所不至乞仍旧停止时 上未有造办皇坛器皿之命得旨令光禄寺查奏并具支给工价之数以闻光禄寺卿胡恭等上其数且言本寺器皿近以钦安殿修斋急用尽数辏补恐后有斋事无以供应故造办以备 上曰既为预备供应别无皇坛之说兰何因而起令自陈状兰复奏光禄寺支给官钱时印信领状及白头手本俱开预备内府皇坛之用是以臣言及之并以领状手本进 上曰领状手本已明白不当又加内府字姑宥之时胡恭及大官署署正张庆等亦各具<锍-釒>请罪谓成化中有旨乾清宫建黄坛修斋今误以黄为皇 上曰胡恭等假以认罪妄引远年黄坛之说分角□羊皇坛字样与前奏不同展转支吾法当执问姑宥其罪胡恭等罚俸一月张庆等三月

○癸丑夜月犯建星

○乙卯遣内官祭中霤之神

○命户部运太仓银十万两于辽东以备边储准弘治七年岁例之数

○修吉王府第以王奏年久颓敞也

○丁巳礼科都给事中林元甫等言近有旨令光禄寺查皇坛器皿数目胡恭等皆知领状手本明白故将皇坛字样隐匿惟以造办事情覆奏意在嫁祸监收户科给事中丛兰以图免罪及丛兰奉旨陈状方知真情终当败露却又擅用印信具奏伏罪数日之间二次陈奏其皇坛字样前则隐而不言后则以为失于查对展转蒙敞于时 皇上就置丛兰于罪不令陈状则领状手本丛兰不敢自进胡恭等晏然为无事之人其情状何由而败露哉况胡恭窃禄日久清誉无闻先被言官紏劾后又夤缘复职最为士论所鄙乞下恭等于理并署正张庆等俱论之以法以为臣下欺罔之戒监察御史陈璧等亦以为言 上曰胡恭等欺罔法当逮问但前已处分堂上官通前罚俸各三月四署官各半年璧等奏内有 先帝字不摽出亦当究治姑宥之仍各罚俸一月

○戊午刑部尚书彭韶等言监察御史彭程监收光禄寺钱粮近以疏论修斋器用下锦衣卫狱移文本部拟罪程为御史论谏乃其职事但不能极言见今本寺钱粮消乏之由却称弊端所起援引往年李孜省等事致触 圣怀伤念 先帝诚为有罪然原其心不过欲因事纳忠而已仰惟朝廷清明臣等于此际忝备卿佐每叹为千载难遇但思四海之大日引月长民穷财尽又未尝不惕然深惧也且以光禄寺言之支费泛滥钱粮缺少凡一应牲口油果等物悉皆赊买久无可还各色铺行往往逃窜及今若不樽节恐无以善其后乞令本寺将每日支费之数不分公取私取备开上陈取自 圣心何者当减何者当削痛加裁省则群情震慑退无言不过岁时之间自可充积不匮矣臣等偶因由狱所及輙敢妄陈伏望 圣慈将彭程并光禄寺事从容处置以悦人心天下臣民不胜幸甚得旨每日支费令光禄寺开数来奏

○己未周府镇国将军子土充同鑯各乞诣先茔展祭得旨俱许明年春祭扫一次祭毕即回

○朝鲜国王李娎遣陪臣吕自新郑佸等贡方物朝贺赐宴并彩叚衣服等物有差

○南京户科给事中罗鉴等应诏言五事一理漕河金沟浅之阻宜于大河西岸开河避之阻宜于孙村西岸开河避之一预教养两京武臣子弟之在武学者虽读武经乞令仍读四书虽考策乞仍加论一道在外应袭堪教养者即选送本处儒学亦视武学例作养提调学官按月下学试策论并下教场试弓马定其优劣奏报巡按等官至则必加考验袭职之后查常居优等者任用之一宽徵求凡灾轻去处徵粮灾重去处量徵价一司借贷凡遇荒歉民间有蓄积者官府给以印信簿籍听其借贷收成之日有负者官为催取一明法律今选用府佐县正等官惟取文艺而不及招拟以此多不习法律到官处事鲜不为吏人所饵乞令今后监生注选等项俱兼考招拟命所司知之

○庚申福建布政司左布政使陈宾乞致仕许之

○命给致仕南京工部尚书胡拱辰诰命从其请也

○辛酉鲁府诸城郡主卒赐祭葬如例

○壬戌给兴王两淮余盐岁一千引

○癸亥夜月犯毕宿大星

○甲子升授寿宁侯张峦勋阶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岁加禄米二百石封号仍旧赐诰券并三代妻室封赠

○泰宁等卫都督撒因孛罗等遣头目哈答孙等并都指挥头目等官肯帖该等来朝贡马驼赐宴并衣服彩叚有差仍回赐撒因孛罗等彩叚表里付哈答孙领回给赏○宁夏地震明日又震 乙丑 孝庄睿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 遣驸马都尉齐世美祭 裕陵

○丙寅赐韩府辅国将军徵鎒嫡子名曰偕沼奉国将军偕漖嫡子曰旭摇沈府永年王长子诠釒爵第六子曰勋洸楚府辅国将军均金□卒第三子曰荣江均扣长子曰荣浩宁化王府辅国将军钟鐖庶第七子曰奇淑奉国将军奇沦嫡长子曰表棁嫡第二子曰表木□乃

○丁卯 孝穆皇太后忌辰 上祭 奉慈殿遣驸马都尉齐世美祭 茂陵

○戊辰代府怀仁王成钯薨荣定王之孙镇国将军仕□之子母梁氏天顺六年生成化七年封辅国将军弘治四年袭封怀仁王至是薨年三十一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恭和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终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九·赵尔巽
  东都事略卷八十·王称
  第一百五十五回 识巧计刘湘告大捷 设阴谋孙督出奇兵·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一·王祎
  卷九·佚名
  英宗睿皇帝实录序·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綦俊传·魏收
  尉迟纲传·令狐德棻
  杜审言传·欧阳修
  卷五十四·杨士奇
  卷三百十九·佚名
  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遣媒·李渔

    〖生查子〗(外上)着意觅佳人,无处探消息;丢去不思量,人又来天际。我江怀一为着杨云友一事,终日访求,再不见一些下落。只说好事成空了,谁想不知不觉又从天上掉下来。闻得他被是空骗去,又央一个残疾男子假做新郎,要带到京里成亲。

  • 卷一百二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二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艇斋小集曽季貍字裘父文定公弟宰之曽孙也再举进士不第师事韩子苍吕居仁又与朱晦翁张南轩书问往复南轩被召季貍戒其不当谈兵且劝以范文正忠宣父子为

  • 帝纪第六 孝昭高演·李百药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之母弟也。幼而英特,早有大成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爱重。魏元象元年,封常山郡公。及文襄执政,遣中书侍郎李同轨就霸府为诸弟师。帝所览文籍,源其指归而不好辞彩。每叹云:“虽盟津之师

  • 卷一百二十九 康定元年(庚辰,1040)·李焘

      起仁宗康定元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癸未,以御侍河南郡君朱氏、清河郡君張氏並為才人。張氏,河南人,父堯封,天聖初客南都,依大姓曹氏,曹以女妻之,後擢進士第,補石州軍事推官,未行,卒京師。從兄堯佐將赴官于蜀,而曹氏

  • 卷之九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九·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二月。丁亥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崇熙皇太后安。至丙辰皆如之。外记注○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元旦令节。皇帝率王公百官在皇极殿行礼。现月  ○又谕、朕钦

  • 卷之九十九·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八月。壬寅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午、皆如之。内注  ○以飞蝗扑灭。颁浙江嘉兴府南皋峰庙扁额曰虫□众鱼昭瑞。现月随手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十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张忠献公浚行状朱熹公讳浚字徳逺本唐宰相张九龄弟节度使九皋之后自九皋徙家长安生子抗抗生仲方仲方生孟常常生克勤勤生缛缛生纪纪生璘仕僖宗时为国子祭酒从幸蜀因居成都寿百二十岁子庭坚以唐荫为符宝郎沂

  • 许古传·脱脱

    许古,字道真,是辞职的原汾阳军节度使许安仁的儿子。明昌五年(1194)以词赋科中进士。贞..初年(1213),从左拾遗拜任监察御史。当时宣宗迁都汴京,信任丞相术虎高琪,没有恢复国家的计谋,许古上奏说:“自从中都失守,宗庙、社坛、陵

  • 卷五十·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命相七郑朗平章事制崔慎由平章事制萧邺平章事制刘琢平章事制夏侯孜平章事制杜审权平章事制夏侯孜平章事制杨收

  • 卷五十·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金石五石鼓石鼓在国子监文庙防门内左右分列其数凡十其形似鼓而顶防圆元大德间虞集得之大都移置于此又元潘廸石鼓音训碑一并列于左【谨案石鼓文字谨就今十鼓完缺备橅以纪其实其音训则潘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七·高晋

    目録海塘【三】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七海塘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初三日庄有恭奏言窃【臣】看得海宁县东塘小文前等处条块石塘三叚从前改建大工之时塘身巩固未议一律改建该工自雍正八年建筑以来已歴年久塘身日渐矬蛰先经该

  • 唐荣禧·周诒春

    唐荣禧 字荣禧。年三十岁。生于广东香山。叔绍和绍仪。已婚。女一。光緖二十九年。以半官费游美。入春野高等工业学校。光緖三十二年。入北加罗来那省大学。习林科。宣统二年。得学士及森林工程师学位。宣统三年。入

  • 中庸通卷三·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中庸通>钦定四库全书中庸通卷三      元 胡炳文 撰朱子章句自诚眀谓之性自眀诚谓之教诚则明矣眀则诚矣自由也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者圣人之德所性而有者也天道也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

  • 摩诃斯那优婆夷品第五十四·佚名

    【古文】行者欲成佛道。当乐经法读诵演说。正使白衣说法。诸天鬼神。悉来听受。况出家人。出家之人。乃至行路。诵经说偈。常有诸天。随而听之。是故应勤诵说经法。【白话】修行人想要成就佛果,应当喜

  • 十一 集·佚名

    第一 依止品一 何义一时,具寿阿难往诣世尊之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言:&ldquo;大德!善戒者以何为义,以何为功德耶?&rdquo;&ldquo;阿难!善戒者以不悔为义,以不悔为功德。&rdquo;&ldquo;大德!又,不

  • 孙膑兵法注释·孙膑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前四篇记孙膑擒庞涓事迹以及孙膑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其他各篇篇首都称“孙子曰”,但内容书体都与银雀山汉墓所出孙武兵法佚篇不相类,所以可以肯定是孙膑兵法。下编各篇没有提到孙子,今据内容、文

  • 海东逸史·佚名

    撰人不详。原题翁洲老民手稿。十八卷。纪传体。记南明鲁王政权事迹。前两卷为鲁监国纪,卷三为家人传,记监国诸妃,卷四至十三为诸臣列传,卷十四至十七为忠义传,卷十八为遗民传。称郑成功先后奉监国驻金门、澎湖,为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