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六七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

一一六七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云南巡抚臣谭尚忠跪奏,为遵旨汇奏事。

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持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改正,发交各省督抚,将该省流传之本并坊间翻刻板片,一体遵照抽改,仍于年终汇奏一次。当卽行司转饬查办,业于乾隆四十八、九、五十等年,将滇省改正过部数及挖出字迹数日,按年汇折具奏,并将挖出字迹装集成帙,开单咨送军机处销毁在案。

伏查滇省僻居边徼,素鲜藏书之家,而坊间所售不过寻常书籍。其《通鉴纲目续编》一书,自奉发改正样本来滇查办,己越三载,凡有流传之本,悉皆缴出改正。乾隆五十一年分各属并无呈明抽改及檄到挖出字迹。兹届年终,据署布政使永慧查明申报前来,并覆加体察无异。

除再饬各属留心访查,务使外间流传之本全行改正,不致稍有遗漏外,所有查办《通鉴纲目续编》缘由,理合遵旨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志第六 礼仪下·范晔
  列传第十七 韩擒虎弟僧寿 洪 贺若弼·魏徵
  卷第二百五十一 唐紀六十七·司马光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七·焦竑
  ●本语自序·高拱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二·徐乾学
  卷一百九·杨士奇
  ◎谈狐一·李定夷
  评鉴阐要卷八·乾隆
  甲申传信录卷七·钱士馨
  自序·施景琛
  台湾日记与禀启卷二·胡传
  凡例·佚名
  卷一百八十一·佚名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怀舟集·朱祖谋

    高阳台·客有示本事词者,率同其韵飘箔衰镫,归楼细雨,隔年人换闲愁。红蕊辞春,东风蹀躞荒沟。黄金钿合同心结,梦未阑、燕冷搔头。倚空帘、明镜徘徊,鬓改花羞。东墙轻送斜阳老,怕三年楚玉,病不禁秋。踯躅吹湍,白騧一逝难留

  • 卷二十一·乾隆

    卷二十一太原白居易诗三三十八首病假中南亭闲望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原选者评。神韵酷似渊明。西檐。二句亦

  •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范晔

    张宗 法雄 滕抚 冯绲 度尚 杨琁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也。王莽时,为县阳泉乡佐。会莽败,义兵起,宗乃率阳泉民三四百人起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以宗为偏将军。宗见更始政乱,因将家属客安邑。及大司徒邓禹西征,定河东,定诣禹

  • 提要·徐乾学

    【臣】等谨按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国朝徐干学撰干学有读礼通考已着録是编以元明人续通鉴者陈桱王宗沐诸本大都年月参差事迹脱落薛应旂所辑虽稍见详偹而如改宋史周义成军为周义以胡瑗为朱子门人疎谬殊甚皆不足继司

  • 卷之六十四·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四 传第四十八 扎萨克多罗贝勒卓特巴列传【今袭镇国公】 卓特巴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扎萨克图汗格埒克延丕勒族祖父乌巴岱为赉瑚尔汗次子号达尔玛什哩珲台吉子二长

  • 第74章 把许多忠实将领挤走的蒋介石·冯玉祥

    本来抗战八年,胜利之后,无论是全国军人,或者是全国国民,都盼望重新建设一个民主幸福的国家。因此许多人一听见说,又要打内战,都觉得痛苦万分。又加上蒋介石对于军队,有远有近,有厚有薄。是他嫡系的队伍,无论怎样打败仗,都要把它

  • 黑龙江招垦白话广告·周树模

    要想发财的,快来黑龙江开垦呀!列位呀,你们看,世界上不管中国、外国人,一个个东奔西走,吃辛苦,受风霜,为的是甚么事?我不说想来,列位也晓得,人生世上,必定要有养活,这钱财就是养活人的东西,所以人才离不得他。《四书》上孔圣人说的,有

  • 郭璞传·房玄龄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当时尚书杜预对朝廷制度进行了一些增减调整,郭瑗常常予以辩驳纠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称,后死在建平太守任上。郭璞喜好经书学术,学问渊博而有大才,但不善于语言表达,他的词

  • 卷八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六职官考【十】武职领侍卫府国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所自将爰选子弟命曰侍卫用备周庐环卫之列统以勲戚大臣视周官虎贲旅

  • 卷十七·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十七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用人五上哲宗论为政之要在辨邪正之实梁 焘臣闻人主之德莫大於知人朝廷之政无先於急贤德以聦明为高而政以忠厚为本恭惟太皇太后陛下至公至正明而有断皇帝陛下仁孝庄

  • 介庵奏议序·王恕

    古有谟若禹曰克艰臯陶曰知人安民益曰无怠无荒乃臣告君之嘉言尔后之章奏即谟也其纪纲之大体义理之至情政事之要道具于是闗系大矣哉盖自古人君莫非忠臣弼而朝廷正天下理以经纶大经谋猷大业天工其代股肱倚毘不可相无而相

  • 治水五行第六十一·苏舆

      日冬至,七十二日木用事,其氣燥濁而青。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氣慘陽而赤。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氣濕濁而黃。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氣慘淡而白。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氣清寒而黑。七十二日複得木。木用事,則行柔惠,挺群禁。至於立春,出輕

  • 卷第二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二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法眼宗南岳下十世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慧日永明延寿智觉禅师余杭王氏子。总角之岁。归心佛乘。既冠。不茹荤。日唯一

  • 第一品 菩提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住优楼比螺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尔时,世尊结跏趺坐,继续坐享七日间解脱乐。七日已,世尊由禅定起,于夜之初分,顺观缘起诸法:&ldquo;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

  • 台海使槎录·黄叔璥

    地理杂志。清黄叔璥撰。八卷。叔璥号玉圃,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康熙进士。官至常镇杨通道。是编乃康熙元年(1662)叔璥为御史时巡视台湾所作。故以使槎为名。约八万余字。卷一至四为赤嵌笔谈,分原始、形势、洋、潮、风

  • 清史列传选·佚名

    《清史列传》80卷,不著编撰人,又无序跋,莫详来源。书中记录了清代300年间著名人物的传记,共有2894篇,分为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逆臣等八门。叙事较《清史稿·列传》详备,又可补订《清实录》之遗

  • 花随人圣庵摭忆·黄濬

    《花随人圣庵摭忆》是民国时期出版的一部笔记著作,原稿最初连载于《中央时事周报》,续刊于《学海》,起迄于1934年至1937年。积时既久,汇成巨帙。该书出于福建侯官黄濬之手,素被学界所重视。黄溶对清代至民国的人物轶

  • 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二卷,丁宗洛撰,陈瑸年谱。陈瑸,字文焕,又字眉川。清广东海康人。曾任福建古田、台湾知县,刑部主事、员外郎,兵部郎中, 四川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