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六六 湖北巡抚李封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并咨送旧本销毁折

一一六六 湖北巡抚李封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并咨送旧本销毁折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湖北巡抚臣李封跪奏,为遵旨查缴《纲目续编》,恭折汇奏,仰祈圣鉴事。

窃照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内钦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及肆行诋毁之处,特交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改补,黏签呈览,并遇便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其照本抽改。至各该省自接奉颁发原书后,遵照抽改共若干部,仍着各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等因。钦此。又于乾隆四十九年正月内钦奉上谕:刘峩奏《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悖谬之处,照所发改本一体更正一折,内称有《续通鉴纲目》一部,无「御批」字样,系民间售卖之本,应一体送局抽改等语。是此种翻刻书籍、板片,各省均有流传,着传谕各督抚饬属留心访查,将翻刻之板片书本务须全行查出,一律改正。其挖出正本翻本书内违悖字样,无论一两页及二三行或数字,均着汇齐送京销毁。等因。钦此。钦遵。在案。

臣查湖北省自钦奉谕旨后,共查缴过二十余部,是此种书籍各省均有流传,白当查缴净尽,未便稍有挂漏。且经前督抚臣因恐各属士民惮于守候抽改,或致呈缴不前,又经委员赴江西、江宁两省买回改正之书,饬发各属随缴随换在案。臣于本年六月内抵任,因见各属查缴寥寥,复又严催各府州县督同教官上紧劝令缴换,仍谆切出示晓谕,使知悖谬旧本不足信守,而随缴随换,既获改正新书,又不致有守候之烦,并卽查缴部数之多寡,以验居官之勤惰,分别劝惩,俾官民均各认真从事,以期全行缴换,不使仍有留遗。

兹陆续据武昌府暨汉川、孝感、远安、宜城四县学各查缴一部,广济、京山二县学各查缴二部,监利县学查缴三部,共十二部,计三百三十九本,俱系随缴随换,并不守候,士民均属乐从。臣现仍督饬各属实力妥办,仍于换给新书之时,卽令转相传告亲友,使穷乡僻壤一体周知,自必缴换净尽。

除将现在缴到各旧本一并咨送军机处查销外,合将缴换部数,及咨送销毁缘由,会同督臣李侍尧恭折汇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吴越世家第七·欧阳修
  進書表·司马光
  皇清开国方略卷十四·阿桂
  卷第四十三·徐鼒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尚史卷五十二·李锴
  ●绎史恤谥考卷三·温睿临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纪昀
  一四四六 热河总管福克精额等奏文津阁书籍校竣已照式归架折·佚名
  别集上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卷六十八·傅恒
  成宗后卜鲁罕传·宋濂
  卷二百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出·李开先

    【西江月】(末上白)秋月照穷今古,春花开满楼台。春花落尽更还开,秋月年年长在。惟有浮生若梦,须知逝水难廻。得时欢笑且衔杯,镜裏朱颜易改。【鹧鸪天】一曲高歌劝玉觞,开收风月入吟囊。联金辍玉成新傅,换羽移宫按旧腔。诛谗佞

  • 卷十·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十 宋 王十朋 撰 简寄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於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次公是岁仁宗皇帝嘉佑六年也先生生於丙子时年二十六以颍滨遗老传考之先生与子由俱以贤科中第?除签书

  • 卷268 ·佚名

    彭龟年 庆元戊午临江劝驾多士凡由进士科进者皆预焉且沿乡人饮酒之意叙坐 太守兴贤隘九州,劝为之驾盛炎刘。 方今神圣四门癖,即日英雄一网收。 在藻久观鱣发发,食苹又听鹿呦呦。 来年候对春风仗,企首

  • 卷三百六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 薛瑄 宿信阳慈氏寺有怀赵侍御 禅室絶清洒夜景何寥寥白日堕檐隙凉飇拂林梢有客不能寐起坐心劳焦所怀同心友相去一何遥

  • 卷六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六陆龟蒙早秋吴体寄袭美荒庭古树只独倚败蝉残蛩苦相仍虽然诗胆大如【一作於】斗争奈愁肠牵似绳短烛初添蕙幌影微风渐折蕉衣棱安得弯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飞鹏病中秋怀寄袭美病容愁思苦

  • 老父云游始末·陆莘行

    康熙元年壬寅春二月,父友王于一者,自闽至浙,寓昭庆寺。忽疾作。父亟为调治,昼夜不息。王竟不起。父为敛资棺殓,并出床头十金,令其仆扶柩归里。偕同人送至江浒。有为父言:&ldquo;湖州庄姓者,所著秽史,抵触本朝。兼有查、陆、范

  • 史记集解卷五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栗姬子曰荣德阏于程姬子曰余非端贾夫人子曰彭祖胜唐姬子曰发王夫人儿姁子曰越寄乗舜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好儒

  • 崔廓传·李延寿

    崔廓字士玄,博爱安平人。父亲崔子元,在齐朝为燕州司马。崔廓幼时孤苦贫困,母亲地位低下,因此不被同族人所看重。开始做里佐,屡次遭受别人羞辱,于是愤激而起,逃进山中,开始博览群书,很多书都通览涉及。太行山以东的学者都以他为

  • 郑之蕃·周诒春

    郑之蕃 字桐荪。年三十岁。生于江苏吴江县。父慈谷。江苏省议会议员。已婚。女一。初学于上海复旦公学。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普通文科。宣统二年。得学士学位。民国元年。回国。任南洋公学及

  • 序·孙星衍

    《孔子集语》者,阳湖孙观察星衍字伯渊所撰也。孔子修百王之道以诏来者,六经而外,传记百家所载微言大义,足以羽仪经业、导扬儒风者,往往而有。其纂辑 成书者,梁武帝《孔子正言》二十卷、王勃《次论语》十卷,皆不存见。存杨简

  • 续高僧传卷第九·道宣

      义解篇五 正纪十四 附见六。   周益州谢镇寺释宝海传一。   隋益州龙渊寺释智方传二。   隋荆州龙泉寺释罗云传三。   隋荆州等界寺释法安传四。   隋襄州龙泉寺释慧哲传五(道琼 洪哲 慧向 慧嵩)

  • 金刚三昧经论卷下·元晓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真性空品 论曰。真如之法具诸功德。与诸行德而作本性。故言真性。如是真性绝诸名相。以之故言真性空也。又此真性离相离性。离相者离妄相。离性者离真性。离妄相故妄相空也。离真性故真性亦空。以之

  • 听潮梦话·王统照

    《听潮梦语》是由作者编好未出版的一个集子,集结了杂志上发表的这一总题下的短文(如《如之何如之何》、《生命的高梯》、《泡沫》等)、谈诗的短文(如:《“谓我何求”》中谈诗“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和两篇寓言:《螺壳的坟墓与

  • 包孝肃奏议·包拯

    一题《孝肃包公奏议》。北宋包丞撰。10卷。治平二年(1065)由包拯门人张田编次。分应诏、致君、任相、择官等30门,凡171篇,多是针对时政提出的主张和建议,是包拯思想的集中体现。体现其政治思想的有《仁宗皇帝开天章阁亲

  • 迷楼记·韩偓

    又称《炀帝迷楼记》。小说。旧题唐韩偓撰。一卷。偓有《韩翰林集》已著录。是编取隋炀帝晚居“迷楼”,沉迷女色,不理朝政,终使隋朝灭亡故事。 写出建造迷楼, 役夫数万,经岁而成。又制“任意车”,游荡后宫,荒淫糜乱。

  • 罗成叫关·佚名

    六回,唐初,高祖李渊病重,张、尹二妃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鬼混,秦王发现后好意告诫,却反受其害。越国公罗成等名将为此辞官还乡。后汉王刘黑闼得知这一消息,倚仗其手下有四大“定方”—苏定方、杜定方、蔡定方、梁定方,便兴兵

  • 宛陵群英集·汪泽民

    十二卷。元汪泽民、张师愚合编。汪泽民,字叔志,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人。延祐五年 (1318)进士,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川州事,历南安、信州两总管府推官,后补平江路总管府推官,调济南路兖州知州。至正三年(1343),召为国

  •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佚名

    三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文献通考》。其体例与《续文献通考》完全一致,分为二十六考,有“田赋考”十二卷,“钱币考”六卷,“户口考”二卷,“职役考”五卷,“征榷考”六卷,“市籴考”六卷,“土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