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

正统元年秋七月甲午朔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门之神

○赐鲁世子泰堪金宝凡封亲王世子例赐以金册金宝宣德二年册命泰堪时宝未赐至是始赐之

○升行在左军都督同知蒋贵为右都督以征番寇功也

○敕甘肃副总兵左都督任礼等曰比闻达贼又紏沙州贼来寇肃州尔等徒拥精兵在甘州何为且甘肃相去五百里不早为备及贼已退方出兵追剿其何有济沙州达子归附已久乃与同恶此必为奸人所诱宜密察以闻贼既获利其贪无厌今秋及冬或御或剿宜悉条奏朕当择其所长以安边境并敕参赞军务兵部左侍郎柴车整饬兵备右佥都御史曹翼曰顷者都督同知赵安等出兵往肃州追剿达贼尔二人乃安坐甘州不与偕往继自今宜勤劳边事多方筹画尤宜抚恤官军俾尽力杀贼务除边患用副委任

○贵州妖贼卓马等攻各番长官司夺其印官军击败之斩首数百级生擒二十余人

○乙未命行在工部左侍郎李庸修狼窝口等处堤先是大雨浃旬水溢浑河狼窝口及卢沟桥小屯厂西湖东芭口高梁等闸堤岸皆决命庸治之至是庸奏请工匠千五百人役夫二万人 上从所请且谕之曰此皆要害汝其尽心理之必完必固毋徒劳民

○丙申改武成左卫为献陵卫武成右卫为景陵卫以守护 陵寝

○升河南怀庆府武陟县知县何翕为本府通判仍理县事以县民保其在任守法奉公有惠爱于民故也

○少保兼户部尚书黄福奏龙江盐仓检校批验所秤子库子自国初迨今子孙世役为毙百端宜令应天府别佥岁一更替从之

○丁酉 仁孝文皇后忌辰遣官祭 长陵

○行在户部奏内府天财库钞匠有连逮者例发他所工役以致钞匠不敷请敕法司自今犯流罪而下者俱的决发本库罚工为便从之

○己亥狭西等处缺知府八员以员外郎吴崖翟溥福监察御史李辂评事钱敏府同知郭晟知州李湘知县邹良方佐八人俱为知府以补其缺从行在吏部会官举也

○宥行在羽林前卫都指挥佥事李英罪英守备蓟州役占卖放官军事觉下法司鞫罪当绞总兵官王彧具英所部保章以闻 上特令运砖复职速往备边

○日生背气色青赤生半晕色赤黄

○庚子靖江王府辅国将军赞俨母王夫人田氏卒遣中官谕祭命所司以二品礼葬之

○广西总兵官右都督山云奏容县守御千户龚政等纵贼劫杀官民请治其罪诏宥死戴罪捕贼

○夜月犯房宿光芒相接

○辛丑给甘肃官军盔甲弓箭刀狐帽胖袄鞋计二十余万赐潼关卫新调官军银五千两

○直隶苏州卫奏本卫军士原辟屯田一十四顷比因他役未及耕种而常熟县民人据之以为己有请仍给军屯种为便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以为军既他役不当复给以田请仍令民佃而租税如屯田例徵收从之

○浙江黄岩县民张永暹妻马氏一产三男命有司给赏如例

○癸卯升户部主事李泽朱振俱为本部郎中复服阕户部员外郎周添富主事王存智朱庸俱仍旧任

○顺天真定等府山东济南府河南开封府广东潮州府各奏淫雨连绵河堤冲决伤害稼穑辽东广宁等卫直隶高邮州山西平定州山东兖州府各奏蝗蝻生发扑之未绝 上命行在户部遣官覆视以闻

○修永宁卫隆庆州等处城垣

○甲辰修 长陵 献陵 景陵垣墙桥道

○命襄王瞻墡自长沙迁居襄阳先是襄王奏长沙卑湿愿移亢爽地 上命有司于襄阳度地为建王府至是有司以工备来告 上书与襄王令择日起行迁移仍敕湖广三司量遣人船护送毋有稽缓

○乙巳赐甘肃征进官军银及衣鞋等物有差

○丙午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有光出牛宿西南行至游气后一小星随之

○丁未升直隶河间府知府姜涛为顺天府府尹从行在吏部会官举也

○日生背气色青赤

○戊申中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靖江王府辅国将军赞偕母王夫人赵氏卒遣中官谕祭命所司以二品礼葬之

○行在刑部致仕尚书赵羾卒羾字云翰山西夏县人徙于祥符由太学生洪武庚午授兵部职方主事命核天下兵马诸路屯戍补其缺而增其所宜置具图以进 太祖皇帝以其能升武库员外郎寻升浙江右参政时海寇出没劫掠以计捕之境内获安 太宗皇帝嗣位命使交阯郤其金宝之馈使还升刑部右侍郎寻转工部再转礼部未几升本部尚书赐宴华盖殿彻御筵馔羞以遗其母戊午敕诣北京卜 仁孝皇后山陵壬辰督开创隆庆保安永宁诸州县抚安新集之民丁酉改兵部尚书明年丁内艰起复专理塞外兵政壬寅北征羾给馈饷不绝 仁宗皇帝嗣位改刑部尚书宣德庚戌以疾致仕至是卒遣官谕祭命有司治丧葬羾在襁褓母抱避寇林莽间卒遇虎置于地虎熟视而去闻者异之及长英伟多才善属文喜歌咏历事 五朝多所裨益虽贵位列卿自奉如寒素云

○夜月生晕色苍白

○己酉考郎兀等卫女直兀儿帖木等忽鲁罕等卫女直指挥忽申捌等四川建昌卫土官指挥安均贵州新添卫小平伐长官司广东宁远县土官巡检陈瑛俱遣人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运河耍儿渡决行在工部奏请令副总兵都督佥事武兴发漕运军士及近河军卫有司发丁夫并力修筑 上以漕卒不可重劳特敕太监沐敬安远侯柳溥尚书李友直别为从宜区处

○庚戌顺天府推官徐郁言四事一国朝尊崇圣贤宠及来裔或荫封爵或复征徭甚盛典也惟宋袭封衍圣公孔端友扈从南渡今其子孙流寓衢州与民一体服役他如宋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司马光朱熹子孙亦皆杂为编户乞令所在有司访求其后蠲其徭役择其俊秀而教养之祠墓倾圮官为修葺庶君子德泽悠久而不替一建立义仓本以济民然一县止一二所民居星散赈给之际追乎拘集动淹旬月不免饿莩乞令所在有司增设社仓仍取宋儒朱熹之法参酌时宜定为规画以时歛散庶荒岁有备而无患一户口食盐令市民输钞乡民纳米非旧制也而贪官毫吏徵敛不经小民愈加困乏乞敕该部悉遵旧制一概收钞庶人民免于穷迫而钞法亦流通矣一法司及各衙门送供明及工满等项人来本府有云给引照回者有云送发程递者其递解之人索财物夺衣食甚至妇女被其奸占身体被其棰楚幸而至家不胜其苦宜令各司除有罪应鞫者程递外余皆给引仍行有司严禁解人庶还家者得免凌虐而获安全 上以所言甚切命所司速行之

○辛亥 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 长陵 上闻唐府新野王琼燀感风疾殆甚命行在太医院选精医术者一人驰驿往疗之

○行在吏部言在京居贤等坊草场大使副使考课之例未定今议照仓官例收草十万束之上者升一级不及数者本等叙用则勤惰者知所劝惩矣从之

○壬子给游击将军都指挥佥事杨洪火箭一万五千以备边警

○夜有流星大如捥色赤光明烛地起垒壁阵东北行至室宿旁尾迹炸散

○癸丑赐晋王美圭妃孔氏蜀王悦<劭火>妃何氏金册以二王进封妃应改授册故也

○行在光禄寺卿郝郁等奏顺天府昌平等县园户所植桃梨等果例应进用者今时成熟宜从本寺差官二员督同各县委官采取庶免侵克 上以差官不免扰民不从

○山东泰安州进嘉禾

○甲寅追封秦王志<土絜>庶长子公铭母周氏为王夫人给赐诰命

○遣中官阮至等赍敕往赐净觉慈济大国师绰竹藏卜金印诰命弘慈广善国师镇南巴藏卜银印诰命及袈裟等物

○敕辽府长使纪善等官曰近得王奏请加禄米及复护卫仪卫司衙门且以 祖训之制为言昔辽简王得罪朝廷 太宗皇帝特加原贷削去护卫及仪卫司止与校尉厨役三百人仁宗皇帝命今辽王袭封于原禄米一千石外加赐千石 宣宗皇帝增设旗军三百人以备使令视旧俱已倍之且王于庶母及诸弟寡恩所为非法尔等为王辅导不闻一言匡正而乃从臾非分之求本当问罪姑从宽宥敕至仍具实以闻

○乙卯罢云南左布政使殷序湖广佥事吴克聪裴俊为民以巡抚等官考劾序贪而不检克聪俊刻而无为故也

○革广东钦州佛淘巡检司佛淘防城水驿永沦递运所先是以克平安南创置至是以其地荒塞无使臣往来革之

○巡按贵州监察御史陈嘉谟奏乌罗府去岁薄收今夏民多缺食发囚犯赎罪米赈济不敷复贷富室积谷以继之俟秋成责偿具以数闻

○丙辰江西饶州府奏府治已改作淮王府请以城中空闲地别为府治从之

○丁巳 上将命工以是月庚申修 献陵八月壬午修景陵预遣卫王瞻埏诣 陵祭告遣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祭 后土及 天寿山之神

○新野王琼燀薨王唐定王第三子母妃孙氏宣德三年册封至是薨年二十有五讣闻 上辍视朝一日遣官赐祭谥曰悼怀命有司治丧葬

○命行在都察院右都御史陈智侍经筵

○己未命山东济南卫指挥同知邓瑄署本都司都指挥佥事广东广州后卫指挥同知阮智署本都司都指挥佥事

○命支京库官绢十万疋运赴宣府大同折官军两月俸粮以樽节边储从行在户部议也

○庚申擢训导陈贽沈庆为行在翰林院待诏于内府授小内使书

○添设府军右卫仓副使一员

○行在光禄寺奏应办 奉先殿供仪及上供蜜煎用蜜八千斤请取之于附近州县 上以百姓艰难命随驾内官监如数给之

○镇守密云都指挥佥事陈亨奏沿边自黄门至开连口地方七百余里关隘多而军力少宜调营州左屯卫备边轮班官军指挥许志等三百四十人来守其地 上令农隙之时往守俟来年春仍旧更番操备

○四川成都府奏各井给军盐课累岁逋负欲尽追输破家者众请令宣德五年以前逋负者每盐一斤偿钞一贯以后者追盐仍令诸卫所差官关领回卫给军为便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从之

○辛酉琉球国中山王尚巴志遣长使梁求保等爪哇国王杨惟西沙遣使臣亚烈高乃生等俱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彩币等物有差

○行在太常寺卿姚友直以有疾乞归田里 上念友直先朝旧臣勉留之仍命医调治

○壬戌书复秦王志<土絜>曰所喻都督任礼拣退护卫孱弱军士三百六十人欲留在卫给使令但今宁夏等处达贼不时入境劫掠见调京卫官军尚虑不敷如王所言固有利于一府其如朝廷大计何书至其即如数易精锐与都司收操如无精锐仍将退回者发与一境安则王亦安矣王其念之

○命故福建都指挥佥事金昂子瑛袭为指挥使掌宁夏卫事都指挥同知阎俊子理袭为指挥同知锦衣卫指挥使李顺侄鉴袭职永清左卫指挥使孟瑛子俊府军卫指挥佥事卞兴子智俱代职

○行在礼部奏都指挥指挥等官曹者赤帖木儿等二十二员相继卒宜赐祭如例从之度僧道一百七十四人

○成山侯王通子瑛奏臣父得罪产悉没官今祖母陈故骨无所归乞将昌平县东及西山下祖坟二所给赐归葬庶得少尽人子之心 上许之

○癸亥甘肃参赞军务行在兵部左侍郎柴车上章言事 上敕之曰所言已付所司议可否但尔在边当以攘寇安民为急务俟有成功方可及其余毋徒为自全计

○右佥都御史曹翼奏甘州诸卫所新辟田亩每亩岁征租五升固已轻矣而近时言者欲再轻之致蒙诏旨令臣等覆视辟地不及五十亩者悉蠲其租且岁用之数有增无损既蠲军士之租必将重民之税然关中之民岁输边储疲弊已极朝廷何忍损彼以益此哉请仍徵之又言祖宗恢拓疆宇得尺则守尺得寸则守寸盖欲传之万世者也今言者欲弃肃州镇番镇夷诸处虽未蒙俞允然此妄言之人恐言之不已未免惑乱 圣聪如有再以此言进者乞置之法则谗邪之口杜矣 上嘉纳之

○通政使司左通政佘可才先任郎中署吏部事嘱验封司主事徐昱将后军都督府办事吏林文迪拨户部湖广司仓科郎中于谦员外郎王彦英不紏举事觉 上命法司鞫治之

猜你喜欢
  明宗纪二·薛居正
  元史纪事本末卷三·陈邦瞻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二·佚名
  书目简介·佚名
  卷二十五·王当
  七六六 广东巡抚李湖奏覆查办空格书籍情形折·佚名
  十二、我的近视眼·包天笑
  华山王元鸷传·李延寿
  梁储传·张廷玉
  卷七十七·杨士奇
  第五节 唐末割据(上)·吕思勉
  卷十二·曾巩
  三年·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唐圭璋

    姜 夔(十四首)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此首过吴松作,通首写景,极淡远之致,而胸襟之洒落亦可概

  • ◆刘都事致(时中集)·顾嗣立

    致字时中,石州宁乡人。父彦文,字子章,着有《玉亭小稿》。历官广州怀集令。卒,权殡长沙。大德戊戌,姚文公燧游长沙,致自状其先人怀集令之出处,丐铭幽墟,且手所为文取正焉。燧读之尽卷,赏其为辞清拔宏丽,为之不已,可进乎古人之域,因

  • ◆长真子谭处端(水云集)·顾嗣立

    处端,一名玉,号长真子,东牟人也。生而颖异,善草隶书。大定丁亥重阳,全真开化真人王嚞飞锡仙游,以往契夙缘,访寻知友。于东牟得处端及丹阳子马钰,于东莱掖水得长生子刘处玄,于登州栖霞得长春子丘处机,所谓谭、马、丘、刘是也。从

  • 第三折·佚名

    (耶律万户领小番上)(万户云)番番番,地恶人奔,骑宝马,坐雕鞍,飞鹰走犬,野水青山。俺这里渴饮羊酥酒,饥餐鹿脯干。凤翎箭手中常捻,宝雕弓背上斜弯。林前酒醉胡旋舞,丹青写入画图间。某乃耶律万户是也。某手下有雄兵百万,战将千员

  • 卷三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八 崔颢【汴州人】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

  • 岳州别子均·张说

    离筵非燕喜,别酒正销魂。 念汝犹童孺,嗟予隔远藩。 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 他日将何见,愁来独倚门。

  •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李百药

    邸珍 宋游道 卢斐 毕义云夫人之性灵,禀受或异,刚柔区别,缓急相形,未有深察是非,莫不肆其情欲。至于详观水火,更佩韦弦者鲜矣。狱吏为患,其所从来久矣。自魏途不竞,网漏寰区,高祖惩其宽怠,颇亦威严驭物,使内外□官,咸知禁网。今

  • 列传第二十三 王昕 弟晞·李百药

    王昕,字符景,北海剧人。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家于华山之鄜城。父云,仕魏朝有名望。昕少笃学读书,太尉汝南王悦辟骑兵参军。旧事,王出射,武服持刀陪从,昕未尝依行列。悦好逸游,或骋骑信宿,昕辄弃还。悦乃令骑马在前,手为驱策。昕舍

  • ●卷四·邵廷采

    ○金声金声,字正希,徽州休宁人。从父商武昌,以嘉鱼籍中天启甲子乡试。崇祯元年戊辰,成进士,选庶吉士。己巳,王师薄都城,袁崇焕败,上御左顺门,问方略。声伏地哭举同馆刘之纶,白衣申甫知兵。申甫者,云南人,初为僧,自言:“入嵩山

  • 卷之三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二·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二        宋 苏辙 撰五帝本纪帝少昊金天氏曰挚亦曰青阳都于曲阜其立也凤鸟适至故以鸟纪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歴正也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啓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

  • 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第四十五·班固

    (眭弘,夏侯始昌,夏侯胜,京房,翼奉,李寻)【原文】眭弘字孟,鲁国蕃人也。少时好侠,斗鸡走马,长乃变节,从嬴公受《春秋》。以明经为议郎,至符节令。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

  • 窦默传·宋濂

    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幼好读书,志向坚定。蒙古军伐金,默被俘。同时被俘者三十人,皆被杀,只有窦默逃脱返乡。家为战乱破坏,母亲尚在,惊恐之余,母子二人均得病,母亲病亡,他带病葬母。蒙军再来,他南逃渡过黄河,依靠母

  • 164.段秀实不怕强暴·林汉达

    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了大功,威望很高,他怕唐肃宗猜忌他,自己要求解除兵权,连手下的亲兵也遣散了。唐肃宗死去后,他的儿子李俶(又名李豫)即位,就是唐代宗。吐蕃贵族趁唐朝西部边境空虚的机会,纠合了吐谷浑等几个部落共二十

  • 卷二十一·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一  宋 李樗黄櫄 撰蓼【音六】萧泽及四海也蓼彼萧斯零露湑【息叙反】兮旣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旣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

  • 卷二十九·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十九宋 林之奇 撰酒诰        周书酒诰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史记殷本记曰纣好色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于其

  • 答某君问(九则)·太虚

    问一:因缘具种引种、种生现、现熏种三义。夫种既生现,现复熏种,二法递转可至无穷,具斯二义,为用已足,何以又有种引种义?又前种既能亲引后种,则后种何用现熏!现行既可熏种,则后种宁待种引!  问二:种所引种与现所熏种,为同为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