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 军机大臣奏夹签进呈全书内圣祖申谕阿哥挞辱大臣侍卫一条片

随机推荐

  • 卷三·杨慎

    苏易简苏易简,梓州人,宋太宗朝状元。所著有文集及文房四谱行于世。宋世蜀之大魁,自苏始。其后阆州三人,简州四人,夔州一人,终宋三百年得十六人,而陈氏、许氏皆兄弟,可谓盛矣。苏之词,惟越江吟应制一首,见予所选百 琲明珠。韩范

  • 可传集原序·袁华

    老杜曰新诗句句尽堪传作诗不可传曽不愈辕下曲虽千章万什徒殄废人楮笔耳君子曰不作无欠唐诗人凡百廿有余家其诗见于今可与杜老相传者宁几人哉予徒张宪尝以笔削唐百廿家请于予予于各集选其可传而无媿于君子议者什不能一

  • 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八·脱脱

        范质 王溥魏仁浦   范质字文文素,大名宗城人。父守遇,郑州防御判官。质生之夕,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为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晋天福中,以

  • 卷一百二十四·志第七十七·礼二十七等·脱脱

        ◎礼二十七   ○外国丧礼及入吊仪 诸臣丧葬等仪   凡外国丧,告哀使至,有司择日设次于内东门之北隅,命官摄太常卿及博士赞礼。俟太常卿奏请,即向其国而哭之,五举音而止。皇帝未释素服,人使朝见,不宣班,不舞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梁本)·佚名

     天启四年冬十月熹宗旧纪是月壬午朔亲享太庙大学士魏广微后至魏大中劾以不敬广微求去温旨慰留广微遂于魏忠贤 媒孽之卒成乙丑丙寅之狱 启祯两朝剥复录是月阁臣魏广微失仪被纠广微以认宗通内自称为侄遂怙势偃蹇会初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刘延明传·李延寿

    刘延明是敦煌人。父亲名宝,字子玉。以精通儒学而著称。刘延明十四岁时,就学于博士郭蠫家。郭蠫有学生五百多人,其中精通经典的有八十多人。郭蠫有个女儿刚刚成年,他想挑选好的女婿,便想到了刘延明。于是,他特地设一个席位,对

  • 卷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二嘉礼恭进实录圣训之礼监修总裁官撰表章豫诹进呈吉日奏闻礼部转饬诸司供备前期内阁拟制辞及庆贺致辞【皆随时撰拟】恭呈钦定付鸿胪寺届期陈法驾卤簿乐悬于太和殿前如常仪礼部鸿胪寺官

  • 卷二十六·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六<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六詹事府国朝官制詹事府詹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正三品汉人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衔】少詹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正四品汉人少詹

  • 易经·序卦传·佚名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 卷二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四礼记君子荘敬日强安肆日偷编修【臣】龚学海方慤曰荘敬日强者进于勤也安肆日偷者薄于怠也周谞曰荘敬日强可以言君子安肆日偷亦言君子者谓虽为君子果荘敬则日入于强或安肆则日入于偷【

  • 佛学之简明意义·太虚

    ──二十四年八月在上海虹口集云佛学会讲──我前次经过上海往南京讲经之日,接贵会来信,附有出版月刊,即在火车内细阅,详悉贵会之组织与宗旨。抵京后,即作复。南京讲经处是中国佛学会,而贵会名义亦系佛学会,含有相通意义焉。

  • 居士学佛之程序·太虚

    ──十五年元旦在浙西弥勒阁作──比年以思想学说之混乱、及军争政变之频仍,民生益以凋敝,人心陷于烦闷;觉世间之无怙,谋解脱之不遑,种种似宗教非宗教之旁门邪道,遂渐繁兴,而夙具善根者因之发心学佛亦非少数。风气一开,从习弥

  • 慈悲水忏法卷下·知玄

    一切诸佛愍念众生为说水忏道场总法今当归命一切诸佛。南无毗卢遮那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弥勒佛 南无龙种上尊王佛 南无龙自在王佛 南无宝胜佛 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 南无袈裟幢佛 南无师子

  • 卷第六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第九逝多园林重阁会说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一 初辨分来者。名依人证入成德分。由前两番研穷

  • 原要论·佚名

    自来医之一道,内症凭脉象,外症凭形状。外症惟痘 最关紧要,痘症见于古人坊本者甚多,而于治 则尚略。迩来痘 ,迥非昔比,调治非时,变为棘手。吾郡袁氏沈氏虞氏,有治抄本,其论症辨状,甚为了然。对症用药,亦极详慎,爰纠同志,登诸梨枣,以

  • 无量功德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诵此陀罗尼则得见观世音菩萨及无量寿佛。持一洛叉,得见慈氏,持二洛叉,得见观自在,持三洛叉,得见无量寿佛。

  • 国清百录·灌顶

    凡四卷。隋代灌顶编纂。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此书初由沙门智寂纂集天台智顗之遗文及碑文等,书未成而逝,灌顶继续增撰。自立制法至智者遗书与临海镇将解拔国述放生池,凡一○四条,为了解天台智顗一生行业最方便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