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处传

周处字子隐,义兴陽羡人。父亲周鲂,吴国鄱陽太守。周处少时死了父亲,还没到二十岁,就臂力过人,好骑马驱驰田猎,不修小节,纵情肆欲,州里乡曲的人以他为祸患。周处自己也知道为人所厌恶,便十分感慨,有改过砥砺自己的志向,对父老说:“现在时政和谐年成丰收,何苦不快乐呢?”父老感叹道:“三个祸害未除,哪有什么快乐呢?”周处说:“指的是什么?”父老回答道:“南山有白额猛虎,长桥下有蛟龙,加上你就是三害了。”周处说:“像这样的祸患,我能除掉它们。”父老说:“你如能除掉三害,那就是一郡的大庆,不只是除害而已。”周处便进入深山射死了猛兽,又跳到水中与蛟龙搏斗,蛟龙时沉时浮,游了几十里,而周处同它一道,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人们认为周处也死了,都彼此庆贺。周处果真杀死了蛟龙回来,听说乡里互相庆贺,才知道别人特别厌恶自己,便到吴国寻找陆机、陆云。当时陆机不在,见到陆云,具以实情相告,说:“我想修养操行而年纪已大,恐怕来不及了。”陆云说:“古代的人看重朝闻到晚上就改变过失,你前途还可以,应担心志向不立,何必忧虑美名不彰呢?”于是周处便磨砺意志发奋好学,既有文才,又有讲仁义刚烈的志气,说话一定讲忠信,注意克制自己。一年后,州府交相征召。在吴国出仕任东观左丞。孙皓末年,做无难都督。

吴国平定后,王浑登上建邺宫饮酒,对吴国的人说:“各位是亡国留下的人,难道没有忧戚吗?”周处回答说:“汉朝末年分崩离析,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先灭亡,吴国后灭亡,亡国忧伤,哪里只是一个人呢?”王浑有惭愧之色。

周处进入洛陽,渐渐迁任新平太守,对戎狄安抚讲和,使叛乱的羌人归附,雍地人赞美此事。转任广汉太守。郡内有很多久而未决的案件,有的经历了三十年还未判决,周处评考曲直,一时都判决或遣返。后因母亲年老离官回家。不久出任楚内史,尚未到任,又征拜为散骑常侍。周处说:“古人辞大官不辞小职。”便先到楚地。该郡已经经历丧乱,新老居户夹杂,风俗不一,周处用教义敦促他们,又把那些露在野外没人认领的尸骸白骨安葬,然后才应朝廷征召。远近都称赞他。

及至位居近侍,讽喻规谏很多。升迁为御史中丞,所纠察弹劾之人,不论宠臣还是亲戚。梁王司马肜违法,周处严格按法律条文作结论,等到氐人齐万年反叛时,朝廷大臣因讨厌周处的刚直,都说:“周处是吴国名将的儿子,忠烈果敢刚毅。”便让他隶属于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道他准会战死,对他说:“你有老母,可以凭这个理由推辞。”周处说:“忠孝之道,怎么能够两全?既然已经告别亲人侍奉国君,父母又怎么能把我当儿子呢?今天是我献身国家的时机。”齐万年得知后说:“周处从前守卫新平,我知道他的为人,文武兼备,如果独自决断而来,势不可挡。如果受别人控制,就一定会被我捉住。”不久梁王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各种军事。周处知道司马肜心怀不平,一定会陷害自己,而自己又认为做人臣的应当尽节,不应该推辞畏惧,便悲愤地上了路,决意不活着回来。中书令陈准知道司马肜将会报旧仇,便在朝廷说道:“夏侯骏和梁王司马肜都是贵戚,不是将帅之才,进兵不求功名,撤退不怕责罚。周处是吴国人,忠勇果敢,与人有怨隙又没有救援,必将丧身。应该下诏让孟观带一万精兵当周处的前锋,必定能歼灭敌寇。不然,司马肜会让周处当先锋,定会失败。”朝廷不同意,当时贼兵驻扎在梁山,有七万人,夏侯骏逼迫周处带五千兵进攻。周处说:“我军没有后援,必定失败,不仅自身灭亡,也是国家的耻辱。”司马肜又命令周处进军讨贼,周处便与振武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在六陌进攻齐万年。将要作战时周处的士兵还没吃饭,司马肜督促他赶快出战,而断绝他的后援。周处知道必定会失败,便赋诗说:“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美梁黍,期待能善终。”说罢便作战,从早晨到日暮,杀敌万余人,弓箭用尽,卢播、解系不救援他。他手下劝他撤退,周处按剑说道:“这是我报效臣节献出生命的时刻,为何要撤退?以身殉国,不也是可以的吗?”于是全力作战而覆没。追赠为平西将军,赐他百万钱,安葬之地一顷,京城的地五十亩为宅第,又赐给他王家的近田五顷。诏书说:“周处母亲年纪大,外加是远方之人,我每每怜悯,要供给她医药酒米,赐她寿终。”

周处著有《默语》三十篇以及《风土记》,并撰集《吴书》。当时潘岳奉诏作《关中诗》道:“周处殉军令,滋润黄铖斧。其人吊已亡,贞节能称举。”又西戎校尉阎瓒也上诗说:“周处全臣节,美名不能已。身虽遭覆没,载名为良史。”到后来司马睿当晋王时,打算为周处加封谥号,太常贺循议论道:“周处德行清廉方正,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定人心建立美政;入朝主管百僚,贞节不屈不挠;而出征以身为国,临危献出生命,这都是忠臣贤士盛美的德业,也是英烈勇士高远的节操。按照谥法固守仁德而不行邪僻叫做孝。”于是便谥号为孝。周处有三个儿子:周王已、周靖、周札。周靖早死,周王已、周札都知名于世。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脱脱
  卷一百一·毕沅
  卷一百三十四·杨士奇
  卷之五十九·佚名
  卷之八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八·佚名
  首卷三·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一·佚名
  ●绎史摭遗卷三·温睿临
  卷三十四·鄂尔泰
  卷二十六·高士奇
  一一四 复辟前后三·周作人
  卷一百二十五之八·雍正
  食货四七·徐松
  128.刘裕摆却月阵·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二·郭则沄

    孝定景皇后系出那拉氏,为都统桂公(祥)女,其於孝钦后为姑侄。中宫之定,寔秉慈旨。光绪己丑正月,大婚礼成,即於是年二月亲政。李越缦侍御於乾清门观迎皇后凤奁,有诗纪之云:“九阊曙色启铜龙,夹道珠灯拱法宫。彩仗

  • 卷二百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五茶具类五言古茶籯          【唐】皮日休筤篣晓擕去蓦过山桑隖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歇把傍云泉归将挂烟树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茶瓯           皮日休

  • 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欧阳修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常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痾,时则有雷电、霜、雪、雨、雹、黑眚

  • 卷七 秦紀二·司马光

      起閼逢閹茂(甲戌),盡玄黓執徐(壬辰),凡十九年。   始皇帝二十年(甲戌、前二二七年)   荊軻至咸陽,因王寵臣蒙嘉卑辭以求見,王大喜,朝服,設九賓而見之。荊軻奉圖而進於王,圖窮而匕首見,因把王袖而揕之;未至身,王驚起,袖絕。荊軻

  •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洪武二十八年夏四月甲子朔享太庙○旌表平阳府稷山县民裴思孝妻董氏怀庆府修武县民江彦深妻秦氏宁国府宣城县民吴贤生妻张氏山西汾州民郭世玉妻陈氏贞节○乙丑填星退行出氐宿○戊辰辽东义州千户邓铭以徵歛部卒

  • 司马悦传·魏收

    司马悦,字庆宗。由司空司马出任为立节将军、建兴太守,转任宁朔将军、司州别驾。后又迁任太子左卫率、河北太守。世宗即位之初,任司马悦为镇远将军、豫州刺史。当时有个汝南上蔡人叫董毛奴的,身边带有五千钱,死在大路旁。郡

  • 庄辛谓楚襄王曰·佚名

    【提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淫乐无度、不理国事的楚襄王那里知道亡国之危就迫在眉睫。明智的贤臣庄辛用打动人心的雄辩终于使昏睡的楚王从梦中惊醒。 【原文】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

  • 卷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户部十五俸给二事例洪武十八年令天下有司官俸米折钞每二贯五百文准米一石 永乐元年令各都司并河南浙江江西山东山西五布政司按察司及王府官俸旧全支米者米钞中半兼支湖广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北

  • 大学翼真卷二·胡渭

    小学之教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郑氏曰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蓝田吕氏大临曰未十年非不学也能食敎以右手能言敎以唯俞六年敎数与方名七年敎之男女之别八年敎之长幼之序九年敎之数日然未就外

  • 卷十二·佚名

    △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第十七之二尔时佛神力故。十方世界六种震动。如来威神法应如是雨天华雲。雨天香雲。雨天末香雲。雨天鬘雲。雨天衣雲。雨天宝雲。雨天庄严雲雨。又自然出天妓乐音。天妙光明普照一切。演出诸天微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六·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从第五尽十四计十卷。  音弘明集第五卷  混淆(效交反考声云淆杂乱也字书混淆浊水也古今正字从水肴声亦作肴也)。  七窍(启吊反字书云孔也说文云空也从穴敫声敫音[唎-禾])。  坚毳(齿芮

  • 卷第五·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五 述曰。昔云栖宏祖在日。深慕飞锡法师宝王论及妙叶禅师念佛直指二书。往往博诹未获遘止。神庙末年古吴万融老宿某。偶於乱楮中获一遗编。盖二书合刻也。磨灭之余仅存墨影。韩朝集居士

  • 第二十二章 续诸王之事迹·佚名

    彼瓦沙婆王于最胜最上名声与果报之友提山精舍,建立十塔。(一)彼于伊沙利耶园见美丽之精舍而建立美丽布萨堂,(二)又于最上无姊罗精舍令造力鼓,对[诸比丘]每三年与六衣。(三)修理楞伽岛遍荒废之园,[又]到处营造住处,大价之法供养。(四)王

  • 卷第三·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三侍者 行导 编上堂檀越五旬兼祈嗣请上堂僧问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圞头共说无生话如何是无生话师云一切平常进云恁么则今古一揆也师云何须重注问世尊道我从贤圣法来未

  •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梁启超撰。该书共分为《史之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之搜集与鉴别》、《史迹之论次》等6章。主要总结清末以来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和改造,论述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主

  • 补诗品·顾翰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只有两部与署名司空图之《诗品》同一类型的四言诗论著作,顾翰的《补诗品》便是其中之一。它亦是三者中唯一未见今人写有研究专著的一部。而研究内容涉及《补诗品》的著作,皆对其价值重视不够且论述过

  •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异名五字咒法。说五字文殊之修法。说五字咒功德及坛法,画像法。

  • 净土往生传·戒珠

    凡三卷。北宋沙门戒珠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又称往生净土传、戒珠传。由梁、唐、宋各高僧传中选集净土往生者之事迹而成,自西晋僧显至北宋悟恩,凡收七十五人。据卷首自序述,戒珠自梁代慧皎、唐代道宣等十二家所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