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九七 应销毁书籍总档

九九七 应销毁书籍总档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

初办第一次应销毁书四种:【真按:禁毁书目.】

《昭代典则》,一本。系刑部尚书黄光升辑。此册仅存第五、第六二卷。其书载明初事实,略仿纲目体例。前后俱散失无存。查此书四库馆已经销毁。

《明宣宗宝训》,一本。系宣德《宝训》。查从前明代《实录》、《宝训》已经奏明销毁,此册仍应销毁。

《明献皇帝宝训》,三本。系明嘉靖初命儒臣所纂《恭睿帝宝训》,十卷。从前明代《实录》、《宝训》已经奏明销毁,此册仍应销毁。

《两广去思录》,共二本。系明正德十一年二粤士大夫赠总镇太监保定刘璟还南都各体诗文,上下二卷。前后有费宏、邵宝序。

续办第二次应毁书十一种:

《北楼日记》,一本。未详何人所撰。语多违碍,应毁。

《许少薇疏草》,一本。系明兵部尚书东阳许宏纲撰。内有边饷事宜,语涉违碍,应毁。

《留省焚余》,一本。系明给事中陈尧言疏稿。内有明末奏疏,语涉忌讳,应毁。

《掌铨题稿》,一本。系明臣疏稿。语涉违碍,应毁。

《徐忠烈公遗集》,一本。系明海盐徐从治撰。因篇首有钱谦益墓志铭,应毁。

《冯默庵诗文稿》,一本。系明末冯舒撰。因有钱谦益序,应毁。

《赵芝亭疏稿》,一本。系明御史赵洪范撰。因多明末奏章,语有干碍,应毁。

《抚豫奏言》,三本。系明瀛海元默撰。明末奏疏,语涉违碍,应毁。

《蒋侍御疏草》,二本。系明蒋允仪撰。明末奏章,语有干碍,应毁。

《泡香馆集》,一本。系明末兵部尚书安陵梁廷栋撰。筹边奏议,语涉干碍,应毁。

《宣云奏疏》,系明巡按宣府御史吴允中撰。内有关涉辽东事迹,语稍违碍,应毁。

续办第三次应毁书四种:

《万历三大征考》,一本。系明苕上愚公撰。按苕上愚公,乃湖郡茅瑞征。所述三大征考乃哱氏、倭国、播州三处,惟图内显有干碍,应毁。

《东安志》,一本。系明孟际可撰。查此书内显涉忌讳,应毁。

《鱼山剩稿》,二本。系明熊开元所撰奏疏杂文,共七卷。查此书多崇祯间疏议,语涉干碍,应毁。

《杨忠烈公文集》,三本。系明杨涟所撰奏疏等文,现存三册。查此书内,语涉干碍,应毁。

续办第四次应毁书共十种:

《珵美堂集》,一本。系明末水佳允所撰散体各文,语有干碍,应毁。

《闽藩拙议》,一本。查此书系明黄景章所撰解粮规议,内显涉忌讳,应毁。

《张茂仁游山记》,一本。系明张应武及其从子张振德所撰。应武有《雁荡天台游记》,振德有《越游大峨山游记》。查此书序内有干碍字样,应毁。

《明臣奏疏》,一本。查此书「武备」、「边防」诸疏,语有干碍,应毁。

《两朝从信录》,一本。查此书系四库全书处应毁之书。

《山居草》,一本。系明末陈昌言所撰古今各体诗。查此书语有干涉,应毁。

《遥掷稿》,二本。系国初虞山冯武所撰古今各体诗,语多感慨,应毁。

《戊申笔记》,一本。此书系方麓居士金坛王樵笔记,内有干犯,应毁。

《朱南冈文集》,一本。系明朱廷声所撰奏疏诗稿,字句干碍,应毁。

《张惇物集》,一本。系明张蒙训所撰诗文集,各一卷。语有干碍,应毁。

续办第五次应毁书共二十四种:

《九边图说》,一本。系明兵部所进。内有忌讳,应毁。

《奉使朝鲜稿》,二本。系明朱之蕃着。内有忌讳,应毁。

《马中丞奏疏》,一本。系明马鸣世撰。内有忌讳,应毁。

《黄公奏稿》,一本。系明黄嘉善撰。内有忌讳,应毁。

《掖垣奏议》,一本。系明李世祺撰。内有忌讳,应毁。

《西台奏议》,一本,三卷。系明左佩玹撰。内有忌讳,应毁。

《留台奏疏》,一本,二种。系明李文熙撰。内有忌讳,应毁。

《西台疏草》,一样二本。系明李乔仑撰。书内显有干犯,应毁。

《西台奏疏》,一本。系明宋师襄撰。内有忌讳,应毁。

《人文纪略》,一本。系明宋仪望所著。仅存记序。内有忌讳,应毁。

《左忠毅公集》,二本。系明左光斗着。内有忌讳,应毁。

《廖恭敏稿》,一本。系明廖庄所著。内有忌讳,应毁。

《图书编》,一本。不全。系明章潢所编,仅存卷四十三。内有忌讳,应毁。

《明朝官制大全》,一本。不全。今存卷一。其例内显有干犯,应毁。

《明文翼运》,一本。不全。系明文选本,仅存卷四十八。内有忌讳,应毁。

《明奏疏》,一本。不全。系明神宗年间奏疏,仅存卷四。显有干犯,应毁。

《明奏疏》,一本。系崇祯年间南京助教施元征奏疏。内有忌讳,应毁。

《视师纪略》,一本。系明谢三宾所记。书内显有干犯,应毁。

《东溟疏稿》,一本。系明王邦直撰。内有忌讳,应毁。

《华美录》,一本。系明内监刘清苑镇浙时绅缙歌颂诗词,并有后序。仅存卷八至卷十三一本,似与《两广去思录》一律,应毁。

《两垣奏议》,一本。系明万历给事中逯中立奏议。「防边疏」内语涉干犯,应毁。

《疏草》,一本。系明监察御史黄宗昌所撰,疏草后附恒山游诗。内有钱谦益序,应毁。

《明实录宝训》,二十本。查明代《实录》、《宝训》前经奏明销毁,此书仍应毁。

《拟山园》,二本。不全。系明时王觉斯所著。仅存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七、七律诗。语有干碍,应毁。

续办第六次应毁书共十八种:

《岭西水陆兵纪》,一本。系明万历间喻政所撰。俱水陆边防务事宜,并附船图,序文中有干碍,应毁。

《明代帝后纪略》,四本。系明万历间编辑有明一代帝后并藩封谱系。查明代《实录》、《宝训》俱经销毁,此亦应毁。

《明代圣政》,二本。系明天启、崇祯间勅谕奏疏,语涉违碍,应毁。

《旭山集》,一本。系明金忠士所著边略、防御各事宜。中有干碍,应毁。

《玉堂荟记》,一本。系明杨士聪所撰。俱崇祯一朝事迹,中有违碍,应毁。

《明大政纪》,一本。系明谭希思所辑有明一代政纪。内显有干碍处,应毁。

《吾学编》,三本。系明郑晓所撰边防事宜。内有违碍,应毁。

《明资治通纪》,一本。系明陈建编辑有明一代政治,体仿纲目。中有干犯,应毁。

《征吾录》,一本。系明郑晓所撰。内有违碍,应毁。

《朝鲜征倭纪略》,一本。系明按察使萧应宫奏疏。内多干碍,应毁。

《崇祯存实疏抄》,八十八本。系明崇祯六、七年间,内外臣工条陈奏议。其武备、边防诸疏,均多违碍,应毁。

《经世挈要》,二本。系明曹飞条陈筹兵奏疏。内显干碍,应毁。

《掌铨题稿》,八本。系明吏部题稿。内有违碍,应毁。

《明奏疏》,一本。系明天启间陆澄源奏疏。语涉干碍,应毁。

《闻见录》,一本。系明贾新铭记。中有干犯,应毁。

《辽海编》,一本。系明倪克让往封朝鲜道途所赋诗辞,其子倪岳编集。中有违碍,应毁。

《熊明遇奏疏》,一本。系明天启间御史熊明遇奏疏。内有干犯,应毁。

《掌卫疏稿》,五本。系明崇祯间锦衣卫奏疏。中有避忌,应毁。

续办第七次应销毁书共五种:

《西台建白》,抄本二本。系明末御史金忠士奏疏,其子星耀亦有疏数篇。虽未显涉干犯,然语多狂谩沽直,应毁。

《倪文正公奏牍》,二本。系四库馆办理抽毁之书。此奏牍自应销毁。

《豹陵集》,十一本。系明末梁云构所作诗、文、序、论、疏、启,凡二十六卷。内有违碍,应毁。

《使蜀稿》,一本。系明庐陵刘惟德着,传序诗铭诸体略。其间有字句疵碍,应毁。

《庙堂忠告》,一本。系张养浩所著。残破不全,应毁。(内阁档)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九·焦竑
  卷四 宋齐丘列传第一·陆游
  雍正上谕 二、曾静痛心疾首地说:“我这过去的禽兽,·雍正
  卷十九·凌雪
  史佚书·史佚
  二一 袁文薮与蒋抑卮·周作人
  蒲察通传·脱脱
  范睢至秦·佚名
  唐纪十二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中贞观十五年(辛丑、641)·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八十八·佚名
  卷三十二·佚名
  第二十四章 汨罗江、汀泗桥、贺胜桥的攻击战·李宗仁
  卷六·佚名
  卷第四·佚名
  三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杨慎

      ○夭邪  唐诗:“钱唐苏小小,人道最夭邪。”又:“长安女兒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夭邪。”夭音歪。  ○不嫁惜娉婷  杜子美诗“不嫁惜娉婷”,此句有妙理,读者忽之耳。陈後山衍之云:&ldquo

  • 解人颐 敦伦集·钱德苍

    君臣类 元张弘范,袭执文天祥于五坡岭,命为书招张世杰,不肯,再三强之,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怜其忠义,笑而置之。 文天祥留燕三年,坐卧一小楼,足迹不履地。王

  • 醒!醒!·徐志摩

    和霭的春光,充满了鸳鸯的池塘;快辞别寂寞的梦乡,来和我摸一会鱼儿,折一枝海棠。

  • 诗家鼎脔巻上·佚名

    古汴王恽杨柳枝宻叶阴阴汉将营春风吹断鼓鼙声少年不说封侯事柘弹铜丸落晓莺武夷刘褒伯宠题旅舎去日春蚕吐雪丝归时霜菊剥金衣沙鸥不入鸳鸿侣依旧沧浪绕钓矶溪翁刘淮叔通平逺台海天漠漠水云寛开到梨花正自寒却拥重裘上

  • 卷六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六十四白居易【七】近体诗【二】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曽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黒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緑苔惆怅旧游无复到菊花时节羡君回八月十五日

  • 巻四·郭奎

    ○七言律诗秋兴月下清砧响夜阑,征人不寐忆长安。雾迷南国游魂泣,草没中原战骨寒。直望明河临象阙,谁沾零露捧金盘。十年关塞无家别,仗策犹悲行路难。龙门疏凿禹时功,江汉滔滔亦汇东。万古山河今异域,百年礼乐旧同风。忽思鲈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隐逸·刘昫

    ○王绩 田游岩 史德义 王友贞 卢鸿一 王希夷 卫大经 李元恺 王守慎 徐仁纪 孙处玄 白履忠 王远知 潘师正 刘道合 司马承祯 吴筠孔述睿 子敏行 阳城 崔觐 前代贲丘园,招隐逸,所以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

  • 第五九名单(堂谕)光绪十年六月廿六日一一二○七-二三·佚名

    新竹知县徐,传讯挑夫首纪吉等,谕饬其派拨挑夫名单承兵总差值对役计开(注)纪结交一皂陈沙交快总萧万交快总古怪李全交三皂蔡进发交一快〔堂谕〕既经认清夫子,即具结附卷。此谕。〔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

  • 卷十四·佚名

    敛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田赋军旅表周制授田以井井九百亩中为公田八家耕之嵗贡其入于上余私田得以自食所谓助而不税其赋兵则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邱四邱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乗甲士三人歩

  • 皇甫谧传·房玄龄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皇甫静,是安定朝冉阝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过继跟着后叔父,迁居到新安。二十岁还不好学,东游西荡没有节度,或认为他是白痴。曾经得到瓜果,便送给后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上说:‘虽用三牲奉养,如果让

  • 熙宗二子传·脱脱

    金熙宗有二个儿子,即:悼平皇后生的太子完颜济安,贤妃生的魏王完颜道济。济安,于皇统二年(1142)二月二十四生于天开殿。金熙宗皇帝二十四岁喜得皇子,很高兴,于是派人立即报告明得宫里的太皇和太后。五天后给太子取名字济安,并

  • 學爲偽書案·佚名

    原文:廿(二十)二年八月癸卯朔辛亥,胡陽丞唐敢讞之:四月乙丑,丞矰曰:[君子子癸詣私書矰所,自謂馮將軍毋擇子,舆舍人來田南陽。毋擇【□□□叚(假)銭二】萬及種食胡陽,以田。發書,書類偽。(繋)官,有(又)矯爲私書,詣請□【□□。】]

  • 卷九 丧亲章第十八·邢昺

    [疏]正义曰:此章首云“孝子之丧亲也”,故章中皆论丧亲之事。丧,亡也,失也。父母之亡没,谓之丧亲。言孝子亡失其亲也,故以名章,结之于末矣。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生事已毕,死事未见,故发此章。)哭不亻哀,(气竭而息,声不委曲。)礼无容,(触

  • 卷六十【起哀公十六年尽二十七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六十【起哀公十六年尽二十七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卫世子蒯聩自戚入于卫卫侯辄来奔注书此春皆从告二月卫子还成出奔宋注即瞒成【

  • 卷三·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三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齐国于临淄【史记吕尚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虞夏问封于吕本姓姜氏从其封姓周西伯猎遇于渭水之阳与语大説曰吾太公望子乆矣故号之曰太公望文王崩武王伐纣曰师尚父武王

  • 庄子解故序·章太炎

    《庄子》三十三篇,旧有《经典释文》,故世人讨治者寡。王氏《襍志》附之卷末,洪颐煊财举二十九事,輓自俞、孙二家而外,殆无有从事者。余念《庄子》疑义甚衆,会与诸生讲习旧文,即以己意发正百数十事,亦或襍采诸家,音义大氐备矣。

  • 现果随录卷之二·戒显

    吴瞻楼修持登簿瑞现西方太仓吴瞻楼。晚年以家事付二子。笃修净土。专注西方。不杂余业。每日念佛几万外。经则大小弥陀。咒则往生。观则西方。皆登簿册。寒暑无间。如是者一十二年。后七十余。定课不减。西方圣境累现

  • 仇池笔记·苏轼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苏轼撰。仇池山在成州以南, 《世说新语》云山中有地穴通小有洞山,苏轼《双石引》云: “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书名即源于此。二卷,有《类说》本、明赵开美刻本、涵芬楼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