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解人颐 敦伦集

君臣类 

元张弘范,袭执文天祥于五坡岭,命为书招张世杰,不肯,再三强之,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怜其忠义,笑而置之。 

文天祥留燕三年,坐卧一小楼,足迹不履地。王积翁荐之;对曰:“倘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末几入对,愿乞空,乃诏有司斩于燕之柴市。临刑语吏曰:“吾事毕矣!”南向再拜,引颈受刑。时有张热甫者,负其骸归葬吉州,会林某亦自惠州舁天祥母柩同至,人咸以为忠孝所感。王磐哭文文山诗:“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义似汉王封齿日,忠如蜀将斩良时。精忠贯日华夷见,气节凌霜天地知。只恐史书编不到,老夫和泪写新诗。” 

甲申之变,左都御史李邦华闻难,乃题阁门曰:“堂堂丈夫,圣贤为徒。忠孝大节,矢死靡他。”走文丞相祠,再拜自缢。 

副都御史施邦耀闻变,题诗于几曰:“愧无半策匡时难,但有微躯报主恩。”遂自缢。其仆解之,复苏,叱曰:“若知大义,何久留我!?”更饮药死。户部倪元璐北向谢天子,南向谢母,索酒招友言别,遂自刭。越三日,贼入见,颜色如生,怒容可畏,贼惊避去。一门殉节者十三人。一锦衣卫同知李若珪,守宗文门,城陷,作绝命词云:“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遂自缢。 

或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御士卒严而有恩,猝遇敌,不为之动。故敌人语曰:“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主作渐东寺,备极壮丽,曰:“此是我大功德。”虞愿曰:“此皆百姓卖儿贴妇钱所为,佛若有知,当慈悲哀愍,罪高浮图,何功德之有?”又元世祖尝令廉希宪受帝师八思马戒,对曰:“臣已受孔子戒矣。”上曰:“孔子亦有戒乎?”曰:“为臣尽忠,为子尽孝是也。” 

苏州翰林徐洴,号勿斋,大兵破苏,即出城登舟,泊虎邱后河,止一老仆相从。是夜月如昼,时届二鼓,四野人静,乃整冠带谓仆曰:“吾将见先帝于地下。”遂向北再拜,赴水而死。其子徐枋,恪遵先志,守贞不仕,遁迹于灵隐之上沙间,迄今四十余年,足迹不入城市。官斯地者,每易服潜访,辄逾垣而避。宏光遁出,百官星散。百川桥下一乞儿题诗于桥柱云:“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遂掷笔跳入秦淮河死。又常州有一乡民,卖柴入城,知安抚使至,将柴悉投诸水,弃船跳入文成坝南龙游河死。 

父子类 

徐积,事亲至孝,以父名石,终身不用石器。行过石则避而不践。哲宗闻之,特赐帛米旌表。 

慈溪严仲宇,母老家贫,处馆为生。馆去家十五里,隔岭二条。以忆母故,晚必归省视,独宿母榻旁。所读书文,从途中默识,后成进士。 

苏东坡生子,作诗云:“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只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又弟子由得子,寄误贺之,云:“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事父母者,一在安其心,一在养其身。行善事,作善人,德业进长,闺门和肃,所以安父母之心也。昏定晨省,饥则奉食,寒则奉衣,劳则以身代之,疾则择医治之,所以养父母之身也。 

父母慈而子孝,此世俗之常。惟父母不慈,而子孝,乃为可称。  

兄弟类 

唐明皇甚友爱,尝为长枕大被,与诸王同寝,谓之“五王帐”。薛王有疾,上亲为煮药,火燃须,左右惊救,上曰:“若饮药而愈,须何足惜。” 

温大雅将寻葬地,师曰:“此地若葬,当害儿而福弟。”大雅曰:“若得家弟永康,吾当含笑去地矣。” 

司马温公有兄伯康,公敬爱之甚笃。每食少顷,则问曰:“得无饥乎?”天少冷,则拊其背曰:“衣得无薄乎?”田真、田庆、田广欲分家,堂前旧有紫荆树一株,甚茂,议析为三,各取其一。比晓忽枯死,真叹曰:“草木无知,闻欲分裂尚且如此,人何可不如也!”因为流涕。由是,兄弟并悟,不复言分,荆花不日复茂。沃照禅师偈云:“同气连枝各自荣,些须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夫妇类 

大夫韩凭妻美,康王夺之,复系之囚,凭乃自杀。一日妻与王登台,自投下死。遗书于带曰:“愿以尸还韩氏合葬”。王怒,令埋两冢。忽有梓木生二冢上,根交于下,枝连于上。后有鸳鸯一双,昼则同栖而鸣,夜则交颈而卧。人谓:“其在天为比翼鸟,在地为连理枝,在花为并蒂莲,在水为比目鱼。” 

秋胡娶妻罗敷,五日而官于陈。三年而后归,见一采桑女子少而美,胡下车挑之曰:“耕田不如逢年,力桑不如见郎。吾有黄金百镒,愿期与子相将。”妇不应。及胡抵家,妇出,即采桑女也,乃数胡之罪,投河而死。后人赠诗曰:“郎恩弃薄妾水情,郎说黄金妾不应。假使偶然通一笑,三年谁信守孤灯。” 

绿窗吟 

天下无正声,入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声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起。 

高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荆钗不值钱,衣上无珍珠。几回人欲聘,临日久踌躇。 

玉人会良媒,置酒满金壶。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朋友类 

廉颇以蔺相如位出已右,心甚不平。每云:“我见必辱之。”相如路遇,辄引避,左右以为耻。相如云:“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以我两人在。若二虎共斗,必有一伤。我所以让之者,乃先国家而后私仇也。”颇闻之,深自愧服,为肉袒负荆,踵门请罪。相如即出迎,与之兴欢,遂定为刎颈之交,终身不贰。 

古时有二人欲定为朋,乃歃血共盟曰:“卿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他日相逢马须下。” 

汉翟公初为廷尉,宾客填门。及废,宾朋绝迹,庭可张罗。后复为廷尉,客又齐来。公乃大书于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汉孔融为北海太守,宾客日满其门。尝叹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始无忧矣。”后汉廉范与庆鸿,始亦有隙。鸿乃效蔺相如法,每至逊让,范心甚惭,亦效廉颇故事,诣门负罪,彼此相欢。时人称曰:“前有廉蔺,后有廉庆。” 

唐孟郊恶人交谊之薄,乃作诗曰:“古人形似兽,皆有大圣德。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虽笑未必和,纵哭未尝戚。但结头口交,肚里生荆棘。” 

结交行 

古人结交惟结心,此心堪比石与金。金石易消心不易,百年契合共于今。今人结交惟结口,往来欢娱等着酒。只因小事失相酬,从此生嗔便分手。嗟夫大丈夫,贪财忘义非吾徒。陈雷鲍管莫再得,结交轻薄不如无。水底鱼,天边雁,高可射兮低可钩。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虎熟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自后无情日,反成大是非。 

猜你喜欢
  卷八百九十一·彭定求
  卷七百零六·彭定求
  刘子翚·唐圭璋
  第十场:《大登殿》·佚名
  第一出 提纲·姚茂良
  谷子敬·隋树森
  山带阁注楚辞卷六·蒋骥
  词苑丛谈卷十二·徐釚
  草木传·清蒲松龄
  唐诗镜卷三十六·陆时雍
  卷一百五十四·陈思
  卷四百三十三·曹学佺
  卷十三·陈廷敬
  卷六百六十九·佚名
  唐彦谦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万树

    <集部,词曲类,词谱词韵之属,词律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十五宜兴万树撰玉簟凉【九十七字】       史达祖秋是愁乡自锦瑟断弦有泪如江平生花里活奈旧梦难忘蓝桥云树正緑料抱月几夜眠香河汉

  • 提要·沈端节

    等谨案克斋词一巻宋沈端节撰端节字约之呉兴人是集见陈振孙书録解题然振孙亦不详其始末毛晋跋语疑其即咏贾耘老苕上水阁沈防宗之同族亦无确证惟湖州府志及溧阳县志均载端节寓居溧阳尝令芜湖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淳熙间官

  • 卷四十二·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二    元 方回 编寄赠类 远而有寄面而有赠有寄赠则有酬答不专取谀取诗律之精而已 五言【二十八首】 答李司户         宋之问 远方来下客輶轩摄使臣弄琴宜在夜倾酒贵逢春

  • 无弦琴谱·仇远

    宋&middot;仇远&middot;摸鱼儿二首爱青山、去红尘远,清清谁似巢许。白云窗冷灯花小,夜静对床听雨。愁不语。念锦屋瑶筝,却伴闲云住。莲心尚苦。谩自折兰苕,答书蕉叶,都是断肠句。○鸥沙外,还笑失群鸳鹭。凄凉烟水深处。碧笺

  •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陈寿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游学京都,吴书曰:纮入太学,事博士韩宗,治京氏易、欧阳尚书,又于外黄从濮阳闿受韩诗及礼记、左氏春秋。还本郡,举茂才,公府辟,皆不就,吴书曰:大将军何进、太尉硃俊、司空荀爽三府辟为掾,皆称疾不就。避难江东。

  • 卷十二 晋语六·左丘明

    1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

  • 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东正位 讨宿孽江右鏖兵·蔡东藩

      却说子业被女鬼一击,竟致晕去。看官不要疑他真死,他是在睡梦中受一惊吓。还道是晕死了事,哪知反因此晕死,竟得醒悟。仔细一想,尚觉可怕,于是要想出除鬼的法子来了。  还是被鬼击死,免得刀头痛苦。  先是子业杀死诸

  • 二百三十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四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米价每石一两至一两一钱不等,目下大麦俱巳收完,小麦尚望雨水接济,日内若得霖雨,则丰收可必。谨将麦样并三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 九○五 军机大臣奏查核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校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九○五 军机大臣奏查核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校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

  • 二七四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行查解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七四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行查解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六月十一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再陈查缴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照明季伪妄遗籍,臣钦遵谕旨,督饬各属并委妥员晓谕藏书之家,尽数呈缴,并用价购买。所

  • 一九三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柯瑾所请刷印藏书扣俸承买毋庸议折·佚名

    一九三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柯瑾所请刷印藏书扣俸承买毋庸议折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三十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掌广东道监察御史柯瑾条奏,请刷印藏书扣俸承买一折,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五日奉旨:着交办理四库

  • 闗中奏议巻二·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马政类一为正卿寺体统以修邦政事吏部等衙门尚书等官兼太子太师马文升等题该本部题考功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吏科抄出督理马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题比者伏蒙皇上采纳廷议以方面之贤推升行太仆寺苑马寺卿少

  • ●作邑自箴卷第三·李元弼

    处事二 ○处事 老目镇判状事巳了毕限十日缴连赴县先取知委告示应在县公人并老目镇等凡判状帖引之类有朱印火急字者违限一日急字者违限两日其余违五日并勘决仍出牓发放司前 【二急字印子置书案上印讫旋押花字于其下】

  • 卷二十五(成元年,至二年)·孔颖达

    ◎成公(○陆曰:成公名黑肱,宣公子。谥法:“安民立政曰成。”)[疏]正义曰:《鲁世家》云:“成公名黑肱,宣公之子,穆姜所生,以定王十七年即位。”谥法:“安民立政曰成。”《释例》曰:“计公衡之年,成公又非穆姜所生,不知其母何氏也。”

  • 丧期要不要改革?·孔子

    【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①,钻燧改火②,期③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谛译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月禅师语录莲月禅师语录卷第五侍者发悟录法语示觉非禅人欲究行脚中事先将从前习气憎爱境缘屏除殆尽只打理一个空空荡荡身心入于稠人广众之中卓然自立或遭人骂或遭人打逆顺甘苦皆欲备尝一朝踢翻漆桶庶几

  • 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纯